人教版五年级奥数小数速算与巧算

合集下载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巧算(全国通用) 无答案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巧算(全国通用)  无答案

第4讲 小数的巧算一、知识点小数的四则运算与整数的四则运算一样,只有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掌握运算技巧,才能准确快速进行计算.小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是小数点对齐进行竖式加减;小数相乘,一是决定积的数字,二是决定数位,只要把两个小数的数字相乘作为积的数字,而把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后数位的和作为积的小数点后的数位;小数相除,可先把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向同方向移动相同的数位,使除数变成整数,再相除.小数巧算常用方法有:1. 巧用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 凑整与分拆3. 分解二、典型例题例1 (1) ______6.125.74.35.6=+++. (2).______62.538.412=--(3).________85.125.1=⨯⨯ (4)._______4.354.07.1=÷⨯⨯例2 (1)74.374.315.885.274.3-⨯+⨯ (2)1.020050805.200182005⨯+⨯-⨯例3 4.69.434.316.3⨯+⨯例4 3706666.028.09.999⨯-⨯例5 )23.012.0()34.023.012.01()34.023.012.0()23.012.01(+⨯+++-++⨯++例6 一个小数去掉小数部分得到一个整数,用原来的小数乘以5的积再加上这个整数的和是80,问原来的小数是多少?例7 两个小数相乘,积四舍五入后是39.1,这两个数都是一位小数,且个位上都是6,那么乘积四舍五入前是多少?例8 有若干张卡片,其中一部分写着1.1,另一部分写着11.1,它们的和恰好是21.43,问两种卡片各有多少张?例9 一个四位数,给它加上小数点后与原数相加等于76.3207,则这个四位数是多少?三、水平测试1. ._______2.364.728.136.27=-+-2. .________259.157.475=⨯+⨯3. .___________999002.299.192.200=⨯-⨯4. .________)45.334.223.12()34.223.1()45.334.223.1()34.223.12(=+++⨯+-++⨯++5. 一个四位数,给它加小数点后,比原数小了83.1996,则这个四位数是____________.6. 把20021-这2002个正整数的各个数中的所有数位上的数字求和,结果为___________.。

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奥数专题训练:一 速算与巧算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奥数专题训练:一 速算与巧算人教版

一、速算与巧算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时可利用运算定律、性质以及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公式等,把常规计算转化为较简便、迅速的计算,有时也可根据数的本身的特点,采用一些技巧,将一些计算最大、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易算的问题。

例I:计算:99 +198 +297 +396 +495 +594 +693 +792 +891 +990分析:本题数据有这样的特点,从首项开始分别是99的1倍、2倍、3倍……10倍。

我们可把每项都改写成99乘以几的形式,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原式::::99 X 1 +99 X 2 +99 X 3 +99 X 4 +…+99 X 10:::: 99 X (1 +2 + 3 +4+.. ·+ 10)==99 x55::::5445例2:计算:(2000 -1) + (1999 -2) + (1998 -3) +…+ (1002 -999) + (1001 -1000) 分析:通过整理题中数据不难发现,题中共有1000个差从1999开始逐个减少2,形成了一个首项为1999,末项为1'项数为1000,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这样,便可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进行计算,因为题中从1到1999正好是1000个连续的奇数,所以可直接用1000X 1000求得。

解:原式==1999 +1997 +1995 +…+3 +1:::: 1000 X 1000== 1000000例3:计算:1998 X 19991999 -1999 X 19981998分析:仔细观察每一个数,寻找它们的特点,如19991999可分解成1999X 10001, 而19981998也可分解成1998X 10001。

解:原式::::1998 X 1999 X 10001 -1998 X 1999 X 10001::::0例4:计算:1 +2-3 +4+5 -6 +7+8 -9 +10 +11 -12 +…+97 +98 -99分析:根据这99个连续自然数的结构规律,从左往右看,以每三个数为一组,可分为99豆3::::33 (组),且每组数经过加、减后、其结果都是3的倍数,然后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奥数速算与技巧、包含与排除.doc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奥数速算与技巧、包含与排除.doc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在日常生活和解答数学问题时,经常要进行计算,在数学课里我们学习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 ,但如果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计算中还能找到更多的巧妙的计算方法 ,不仅使你能算得好、算得快 ,还可以让你变得聪明和机敏 .例 1:计算: 9.996+ 29.98+ 169.9+ 3999.5算式中的加法看来无法用数学课中学过的简算方法计算,但是 ,这几个数每个数只要增加一点 ,就成为某个整十、整百或整千数,把这几个数“凑整”以后,就容易计算了.当然要记住 ,“凑整”时增加了多少要减回去.9.996+ 29.98+ 169.9+ 3999.5=10+ 30+ 170+ 4000-( 0.004+ 0.02+ 0.1+ 0.5)=4210- 0.624=4209.376例 2:计算: 1+ 0.99- 0.98- 0.97+ 0.96+ 0.95- 0.94-0.93 ++ 0.04+ 0.03- 0.02- 0.01 式子的数是从 1 开始 ,依次减少0.01, 直到最后一个数是0.01, 因此 ,式中共有100 个数而式子中的运算都是两个数相加接着减两个数,再加两个数 ,再减两个数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由于数的排列、运算的排列都很有规律,按照规律可以考虑每 4 个数为一组添上括号 ,每组数的运算结果是否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看到把每组数中第 1 个数减第 3 个数 ,第 2 个数减第 4 个数 ,各得 0.02, 合起来是 0.04,那么 ,每组数(即每个括号)运算的结果都是0.04,整个算式 100 个数正好分成 25 组 ,它的结果就是25 个 0.04 的和 .1+ 0.99- 0.98- 0.97+ 0.96+ 0.95 - 0.94- 0.93 ++ 0.04+0.03 -0.02 -0.01 =( 1+ 0.99- 0.98- 0.97)+( 0.96+ 0.95 -0.94- 0.93 )++( 0.04+ 0.03- 0.02- 0.01 )=0.04× 25=1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数的交换的规律,也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分组添上括号计算:1+ 0.99- 0.98- 0.97+ 0.96+ 0.95 - 0.94- 0.93 ++ 0.04+0.03 -0.02 -0.01 =1+( 0.99- 0.98- 0.97+ 0.96)+(0.95 -0.94- 0.93 + 0.92)++( 0.03- 0.02- 0.01 )=1例 3:计算: 0.1+ 0.2+ 0.3++ 0.8 +0.9+0.10 + 0.11+ 0.12++ 0.19+ 0.20这个算式的数的排列像一个等差数列,但仔细观察 ,它实际上由两个等差数列组成,0.1+0.2+ 0.3++ 0.8+ 0.9 是第一个等差数列,后面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0.1,而 0.10+ 0.11+0.12++ 0.19+ 0.20 是第二个等差数列,后面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0.01, 所以 ,应分为两段按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来计算.0.1+ 0.2+ 0.3++ 0.8+0.9+ 0.10+ 0.11 + 0.12++0.19+ 0.20=( 0.1+ 0.9)×9÷ 2+( 0.10+0.20 )× 11÷2=4.5+ 1.65=6.15例 4:计算: 9.9× 9.9+ 1.99算式中的 9.9× 9.9 两个因数中一个因数扩大10 倍 ,另一个因数缩小10 倍 ,积不变 ,即这个乘法可变为99× 0.99; 1.99 可以分成0.99+ 1 的和 ,这样变化以后 ,计算比较简便.9.9× 9.9+ 1.99=99× 0.99+ 0.99+ 1=( 99+ 1)× 0.99 +1=100例 5:计算: 2.437× 36.54+ 243.7× 0.6346虽然算式中的两个乘法计算没有相同的因数,但前一个乘法的 2.437 和后一个乘法的243.7 两个数的数字相同,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如果把其中一个乘法的两个因数的小数点.按相反方向移动同样多位,使这两个数变成相同的,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2.437× 36.54+ 243.7× 0.6346=2.437× 36.54+ 2.437× 63.46=2.437×( 36.54+ 63.46)=243.7* 例 6:计算: 1.1×1.2 ×1.3× 1.4×1.5算式中的几个数虽然是一个等差数列,但算式不是求和,不能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来计算这个算式的结果.平时注意积累计算经验的同学也许会注意到7、 11 和 13 这三个数连乘的积是1001,而一个三位数乘1001,只要把这个三位数连续写两遍就是它们的积,例如 578× 1001=578578,这一题参照这个方法计算,能巧妙地算出正确的得数.1.1× 1.2× 1.3× 1.4× 1.5=1.1× 1.3× 0.7× 2× 1.2× 1.5=1.001× 3.6=3.6036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简算过程:1. 5.467+ 3.814+ 7.533+ 4.1862. 6.25× 1.25× 6.43. 3.997+ 19.96+ 1.9998 + 199.74. 0.1+ 0.3++ 0.9+ 0.11+ 0.13+ 0.15++ 0.97+ 0.995. 199.9× 19.98- 199.8× 19.976. 23.75× 3.987+ 6.013× 92.07+ 6.832× 39.87*7 . 20042005 × 20052004 - 20042004 ×20052005 *8 .(1+ 0.12+ 0.23)×( 0.12+ 0.23+ 0.34)-( 1+ 0.12+ 0.23+ 0.34)×( 0.12+ 0.23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简算过程:1. 6.734- 1.536+ 3.266- 4.4642. 0.8÷ 0.1253. 89.1+ 90.3+ 88.6+ 92.1+ 88.9+ 90.84. 4.83× 0.59+ 0.41× 1.59- 0.324× 5.95. 37.5× 21.5× 0.112+ 35.5× 12.5× 0.112包含与排除1、某班有40 名学生 ,其中有 15 人参加数学小组,18 人参加航模小组,有 10 人两个小组都参加. 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两个小组共有(15+18) -10=23 (人) ,都不参加的有40-23=17(人)答:有 17 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2、某班45 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 ,数学得满分的有 10 人 ,数学及语文成绩均得满分的有 3 人 ,这两科都没有得满分的有29 人.那么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多少人?45-29-10+3=9 (人)答: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9 人 .3、 50 名同学面向老师站成一行.老师先让大家从左至右按1,2,3,,49,50 依次报数;再让报数是 4 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是 6 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 .问: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多少名 ?4 的倍数有 50/4 商 12 个 ,6 的倍数有 50/6 商 8个,既是 4又是 6的倍数有 50/12 商 4 个.4 的倍数向后转人数 =12,6 的倍数向后转共8 人 ,其中 4 人向后 ,4 人从后转回 .面向老师的人数 =50-12=38(人)答:现在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38 名.4、在游艺会上 ,有 100 名同学抽到了标签分别为 1 至 100 的奖券 .按奖券标签号发放奖品的规则如下:( 1)标签号为 2 的倍数 ,奖 2 支铅笔;( 2)标签号为 3 的倍数 ,奖 3 支铅笔;( 3 )标签号既是 2 的倍数 ,又是 3 的倍数可重复领奖;( 4)其他标签号均奖 1 支铅笔 .那么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多少支?2 的倍数有100/2 商 50 个 ,3 的倍数有100/3 商 33 个 ,2 和 3 人倍数有100/6 商 16 个 .领 2 支的共准备( 50— 16)*2=68, 领 3 支的共准备( 33— 16)*3=51, 重复领的共准备16*( 2+3)=80,其余准备100-( 50+33-16 ) *1=33共需要 68+51+80+33=232(支)答: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232 支.5、有一根长为180 厘米的绳子 ,从一端开始每隔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3 厘米作一记号?,每隔 4 厘米也作一记号,然3 厘米的记号:180/3=60, 最后到头了不划,60-1=59 个4 厘米记号: 180/4=45,45-1=44 个 ,重复的记号:180/12=15,15-1=14 个 ,所以绳子中间实际有记号 59+44-14=89 个 .剪 89 次 ,变成 89+1=90 段答:绳子共被剪成了 90 段 .6、东河小学画展上展出了许多幅画,其中有 16 幅画不是六年级的 ,有 15 幅画不是五年级的 . 现知道五、六年级共有25 幅画 ,那么其他年级的画共有多少幅?1,2,3,4,5 年级共有 16,1,2,3,4,6 年级共有 15,5,6 年级共有 25所以总共有( 16+15+25) /2=28 (幅) ,1,2,3,4 年级共有28-25=3 (幅)答:其他年级的画共有 3 幅.---7、有若干卡片 ,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数 ,它是 3 的倍数或 4 的倍数 ,其中标有 3 的倍数的卡片占 2/3, 标有 4 的倍数的卡片占 3/4, 标有 12 的倍数的卡片有15 张 .那么 ,这些卡片一共有多少张?12 的倍数有2/3+3/4-1=5/12,15/(5/12)=36(张)答:这些卡片一共有36 张.----8、在从 1 至 1000 的自然数中 ,既不能被 5 除尽 ,又不能被7 除尽的数有多少个?5 的倍数有1000/5 商 200 个 ,7 的倍数有 1000/7 商 142 个,既是 5 又是 7 的倍数有1000/35商 28 个 .5 和 7 的倍数共有 200+142-28=314 个 .1000-314=686答:既不能被 5 除尽 ,又不能被 7 除尽的数有686 个.---9、五年级三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 .其中有 25 人参加自然兴趣小组 ,35 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 ,27 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 人, 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8 人 ,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9 人,语文、美术、自然 3 科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 4 人 .求这个班的学生人数 .25+35+27-( 8+12+9) +4=62(人)答:这个班的学生人数是62 人.-- --10、如图 8-1,已知甲、乙、丙 3 个圆的面积均为 30,甲与乙、乙与丙、甲与丙重合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6,8,5,而 3 个圆覆盖的总面积为 7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甲、乙、丙三者重合部分面积=73+( 6+8+5) -3*30=2阴影部分面积=73-( 6+8+5) +2*2=58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8.11、四年级一班有 46 名学生参加 3 项课外活动 .其中有 24 人参加了数学小组 ,20 人参加了语文小组 ,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 3.5 倍 ,又是 3 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 7 倍 ,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 3 项都参加的人数的 2 倍 , 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 人 .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 .设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X,24+20+X-( X/305+2/7*X+10 ) +X/7=46, 解得 X=21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21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图书室有 100 本书 ,借阅图书者需要在图书上签名.已知在 100 本书中有甲、乙、丙签名的分别有 33,44 和 55 本 ,其中同时有甲、乙签名的图书为29 本 ,同时有甲、丙签名的图书有25 本,同时有乙、丙签名的图书有36 本 .问这批图书中最少有多少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 ?三个人一共看过的书的本数是:甲 +乙 +丙(-甲乙 +甲丙 +乙丙)+甲乙丙 =33+44+55(- 29+25+36)+甲乙丙 =42+甲乙丙 ,当甲乙丙最大时 ,三人看过的书最多,因为甲、丙共同看过的书只有25 本,比甲乙和乙丙共同看到的都少,所以甲乙丙最多共同看过25 本.三人总共看过最多有42+25=67(本) ,都没看过的书最少有100-67=33 (本)答:这批图书中最少有33 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 8-2,5 条同样长的线段拼成了一个五角星.如果每条线段上恰有1994 个点被染成红色,那么在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少有多少个?五条线上右发有 5*1994=9970 个红点 ,如果所有交叉点上都放一个红点,则红点最少 ,这五条线有 10 个交叉点 ,所以最少有9970-10=9960 个红点答:在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少有9960 个 .14、甲、乙、丙同时给100 盆花浇水 .已知甲浇了 78 盆 ,乙浇了 68 盆 ,丙浇了 58 盆 ,那么 3 人都浇过的花最少有多少盆?甲和乙必有 78+68-100=46 盆共同浇过 ,丙有 100-58=42 没浇过 ,所以 3 人都浇过的最少有46-42=4(盆)答: 3 人都浇过的花最少有 4 盆 .15、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 ,书中有100 个故事 .每个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 .已知甲读了 75 个故事 ,乙读了 60 个故事 ,丙读了 52 个故事 .那么甲、乙、丙 3 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多少个?乙和丙共同读过的故事至少有60+52-100=12(个) ,甲无论从哪里开始都必定要读这12 个故事.答:甲、乙、丙 3 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12 个.15、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 ,书中有100 个故事 .每个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 .已知甲读了 75 个故事 ,乙读了 60 个故事 ,丙读了 52 个故事 .那么甲、乙、丙 3 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多少个?乙和丙共同读过的故事至少有60+52-100=12(个) ,甲无论从哪里开始都必定要读这12 个故事.答:甲、乙、丙 3 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12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从 1 至 1000 的自然数中 ,既不能被 5 除尽 ,又不能被 7 除尽的数有多少个 ?5 的倍数有 1000/5 商 200 个 ,7 的倍数有1000/7 商 142 个,既是 5 又是 7 的倍数有 1000/35 商 28 个 .5 和 7 的倍数共有 200+142-28=314 个 .1000-314=686答:既不能被 5 除尽 ,又不能被7 除尽的数有686 个 .题中的除尽应该是整除吧.11、四年级一班有46 名学生参加 3 项课外活动 .其中有 24 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 人参加了语文小组 ,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 3.5 倍 ,又是 3 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7 倍 ,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 3 项都参加的人数的 2 倍 , 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 人 .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设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X,24+20+X-( X/305+2/7*X+10 ) +X/7=46, 解得 X=21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21 人.。

五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教案

五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教案
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就像这道题一样,会发现简算的方法。
板书:
原式= + + +
=2
练习2:(5分)
计算: + + + -
分析:
将算式中的分数先化成最简分数,然后会发现化简后每个分数都是 。
板书:
原式= + + + -
=1
三、小结:(5分)
整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的加减计算同样适用。
第二课时(50分)
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将式子写成这种形式。
板书:
原式=(1- )+( - )+( - )+……+( - )
=1- + - + - +……+ -
=1-
=
师:从式子中我们发现中间的分数都是一加一减刚好抵消的。将数列中的每一
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我们
把这种解题方法叫做裂项相消法。
生: ,老师,我知道了,给式子加上一个 ,再在最后减去一个 ,
+ = , + = , + = ,最后式子变成1+2+3+4+5+ + - 。
师:恩恩,同学的反应能力很快,那么请你将过程板书到黑板上。
板书:
原式=1+2+3+4+5+ + + + +( + )-
=15+ + + +( + )-
=15+ + +( + )-
练习1:(5分)
计算: - + +
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奥数专讲:速算与巧算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奥数专讲:速算与巧算教案
-学生可以参加数学竞赛或速算比赛,通过竞赛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速算与巧算水平。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的优惠计算、旅行路线的优化等,运用所学的速算与巧算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生活智慧。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数学相关的书籍,如《数学的力量》、《数学的故事》等,深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培养自己的数学素养和思维方式。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题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生动形象的展示速算与巧算的过程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软件上进行实际操作,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故事:分享一些与速算与巧算相关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速算与巧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电影:推荐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电影,如《数学家的故事》、《美丽心灵》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成就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数学教育网站、数学论坛等,查找更多的速算与巧算资源和技巧,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速算与巧算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速算与巧算知识点。
(3)在实际计算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如漏算、误算等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小学五年奥数-小数的运算技巧

小学五年奥数-小数的运算技巧

⼩学五年奥数-⼩数的运算技巧⼩数的运算技巧【知能⼤展台】⼩数的计算技巧指⼩数的速算与巧算,它除了可以灵活运⽤整数四则运算中的定律、性质外,还可以根据⼩数本⾝的特点,利⽤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使计算简便。

1.⼀个数乘以(或除以)0.5、0.25、0.125,只需要将这个数除以(或乘以)2、4、8。

2.积不变的规律:⼀个因数扩⼤若⼲倍,另⼀个因数同时缩⼩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3.在没有括号的⼩数乘除法混合运算中,把乘数、除数连同它前⾯的运算符号调换位置,结果不变。

4.在有括号的⼩数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如果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结果不变;如果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后,应把原括号内的称号变为除号,除号变为乘号,结果才不变。

【试⾦⽯】例1:计算:9.996+29.98+169.9+3999.5【分析】这⼏个数每个数只要增加⼀点,就成为某个整⼗、整百或整千数,把这⼏个数“凑整”以后,就容易计算了。

当然要记住,“凑整”时增加了多少要减回去。

【解答】9.996+29.98+169.9+3999.5=10+30+170+4000-(0.004+0.02+0.1+0.5)=4210-0.624=4209.376【智⼒加油站】【针对性训练】计算 3.997+19.96+1.9998+199.7【试⾦⽯】例2:计算:1+0.99-0.98-0.97+0.96+0.95-0.94-0.93+…+0.04+0.03-0.02-0.01【分析】算式中的数是从1开始,依次减少0.01,直到最后⼀个数是0.01,因此,式中共有100个数⽽算式中的运算都是两个数相加接着减两个数,再加两个数,再减两个数……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由于数的排列、运算的排列都很有规律,按照规律可以考虑每4个数为⼀组添上括号,每组数的运算结果是否也有⼀定的规律?可以看到把每组数中第1个数减第3个数,第2个数减第4个数,各得0.02,合起来是0.04,那么,每组数(即每个括号)运算的结果都是0.04,整个算式100个数正好分成25组,它的结果就是25个0.04的和。

人教版五年级奥数小数速算与巧算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奥数小数速算与巧算整理

练习:(1)、5.32+2.06+19.4+1.84+7.68
(2)、0.9+9.9+99.9+999.9+9999.9
(3)、23.67-3.25-8.43-6.75-1.57
二、 基准法
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
位“基准数”。 计算:8.1+7.8+8.2+8.4+7.9+7.7 分析:式中6个加数都在8的附近,可用8作为基准数, 先求出6个8的和,再加上比8大的数中少加的那部分,减 去比8小的数中多加的那部分。 练习:11.2+10.9+11.5+11.3+10.4+10.8
• 减法性质 减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 • 差不变的规律 字母公式:A-B=(AN)-(BN)=(A-B)/N (N≠0 B≠0) • 除法的性质
除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五年级奥数
速算与巧算
思考?我们至今学过的运算定律与性质有哪些呢?
加法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43;c=(b+a)+c
• 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乘法运算定律
•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 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 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五年级奥数教案第一讲小数的速算与巧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运算定律的简单运用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运算定律。

并利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巧算与速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运算定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 (a+b)×c=a×c+b×c乘法的分配律,不公适用两个加数的和,也适用于两个数的差,而且适用于多个数的和。

也可以逆向使用。

如果把乘号改成除号,不能逆向使用。

二、一些特殊的计算5×2=10 25×4=100 125×8=10000.5×2=1 0.25×4=1 0.125×8=1三、运用定律例1 1.25×(1.7×8)因为1.25与8的乘积为10.=1.25×8×1.7 先去括号,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0×1.7 求出1.25与8的积.再乘1.7.=17例2 0.25×32×12.5 看到25想到4,看到125想到8,=0.25×4×8×12.5 把32看成为4与8的乘积.=0.25×4×(8×12.5) 分别求出0.25与4的积,12.5与8的积.100例3 12.5×(10+0.8) 因为12.5与0.8的乘积为整十数,=12.5×10+12.5×0.8 直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125+10=135例4 (20-0.4)×2.5 直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20×2.5-0.4×2.5=50-1=49四、巩固练习:计算:2.5×(19×0.4)2.5×8×4×1.251.25×(0.8÷7.6) 0.5×2.5×1.25×642.5×(20+0.4) (80-0.8)×1.25五、课堂小结本课的重点在于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巧算。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巧算(奥数教程)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巧算(奥数教程)

五年级奥数第一讲----- 小数的巧算小数“巧”算的基本途径还是灵活应用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运算定律,使题目中的数尽可能转化为整数。

在某种意义上讲,“化整”是小数运算技巧的灵魂。

当然,根据小数的特点,在乘除运算中灵活运用小数点的移位:两数相乘,两数中的小数点反向移动相同的位数,其积不变(如0.8X1.25=8X 0.125);两数相除,两数中的小数点同向移动相同的位数,其商不变(如0.16 + 0.04=16+ 4),也是常见的简化运算方法。

另外,某些特殊小数相乘化整,应熟记于心,如上面的8X0.125=1; 0.5X2=0.25X 4=1; 0.75X 4=3; 0.625X 16=10等等。

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留心积累这些“窍门”会大大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一、例题讲解例1:计算2005X 18-200.5X 80+20050X 0.1例2:计算75X4.7+15.9X 25练习(1)计算1.25X 3.14+125X 0.0257+1250X 0.00229(2)计算22.8X98+45.6例3:计算0.27 + 0.25例4:计算7.816X 1.45+3.14X 2.184+1.69X 7.816练习(1)计算320+1.25+8(2)计算41.2X8.1+11X 1.25+53.7X 1.9例5:计算999.9X0.28-0.6666X370例6:计算( 1+0.12+0.23) X (0.12+0.23+0.34) — (1+0.12+0.23+0.34) X (0.12+0.23)练习(1):计算5.2X 1111+6666X 0.8(2):计算(2+1.23+2.34) X ( 1.23+2.34+3.45) — ( 1.23+2.34) X (2+1.23+2.34+3.45)7.68 + 2.5 +0.4-4 -例1计算8.376 +0.8 +1.25 例2计算(4.8 X7.5 X8.1 ) + (2.4 X2.5 X2.7)1.1 + (1.1 +1.2) + (1.2 -1.3)+ (1.3+1.4) 例3 计算:0.3+0.7+ 1.1 +•••+9.9 0.2+0.4 + 0.6 + 0.8 + …+ 8.8(1)计算:0.1 +0.2 + 0.3+ • + 7.7+7.8(2)计算:200—0.3 —0.6 —0.9 ---- 5.1 — 5.4 例 4 计算 4.25 -1.64 + 8.75 -9.36 0.9 + 9.9 + 99.9 + 999.9 例5计算11.8 X 43-860X0.09 14 X 11.2 — 0.06 X2808、计算18.3X 0.25+5.3- 0.4- 3.13X 2.5、课堂练习1、计算37.5— 1.53-0.25- 1.222、计算2.5X1.25X 3.23、计算3.74X 2.85+8.15X 3.74— 3.744、计算3.6X31.4+43.9X 6.4 (提示:43.9=31.4+12.5)5、计算2.4X7.6+7.6X6.5+7.6X 0.766、计算8+ (31.25X0.4) +99.367、计算20.05X 39+200.5X 4.1+40X10.025 (提示:40X 10.025=2-5 -X20X 10.025=20X 20.05)9、计算2005X 0.375-0.375X 1949+3.75X2.410、已知9.4X [O- ( 1.54-0.31)1 =0.47,求。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二)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二)
(8)1240×3.4+1.24×2300+12.4×430
(9)4.65×32-2.5×46.5-70×0.465
训练C
(1)1.23×2.45-1.22×2.46
17、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2)(0.1+0.12+0.123+0.1234)×(0.12+0.123+0.1234+0.12345)-(0.1+0.12+0.123+0.1234+0.12345)×(0.12+0.123+0.1234)
答:这个垃圾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能防止周围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
9、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7、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保护身边的环境?
12、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直径是1400000千米。
答:燃烧的蜡烛得越来越短,发光发热并伴有气体生成。
五年级奥数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二)
训练A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9×2×0.2×2.5(2)0.8×0.04×12.5×25
(3)16.08×0.125(4)99×73.2+73.2
(5)0.25×4.73×0.125×320(6)99.6+99.8+99.9+100+100.1
(7)100×7.9+184×2.1+84×2.9
(3)(4.6+4.8+7.1)×(4.8+7.1+6)-(4.6+4.8+7.1+6)×(4.8+7.1)
答:如水资源缺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品种咖快灭绝,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速算与技巧、包含与排除

小学五年级奥数速算与技巧、包含与排除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在平常生活和解答数学识题时,常常要进行计算,在数学课里我们学习了一些简易计算的方法 ,但假如擅长察看、勤于思虑 ,计算中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奇妙的计算方法 ,不单使你能算得好、算得快 ,还可以够让你变得聪慧和机警 .例 1:计算: 9.996+ 29.98+ 169.9+ 3999.5算式中的加法看来没法用数学课中学过的简算方法计算,可是 ,这几个数每个数只需增加一点 ,就成为某个整十、整百或整千数,把这几个数“凑整”此后,就简单计算了.自然要记住 ,“凑整”时增添了多少要减回去.9.996+ 29.98+ 169.9+ 3999.5=10+ 30+ 170+ 4000-( 0.004+ 0.02+ 0.1+ 0.5)=4210- 0.624=4209.376例 2:计算: 1+ 0.99- 0.98- 0.97+ 0.96+ 0.95- 0.94-0.93 ++ 0.04+ 0.03- 0.02- 0.01 式子的数是从 1 开始 ,挨次减少0.01, 直到最后一个数是0.01, 所以 ,式中共有100 个数而式子中的运算都是两个数相加接着减两个数,再加两个数 ,再减两个数这样的次序摆列的 .因为数的摆列、运算的摆列都很有规律,依据规律能够考虑每 4 个数为一组添上括号 ,每组数的运算结果能否也有必定的规律?能够看到把每组数中第 1 个数减第 3 个数 ,第 2 个数减第 4 个数 ,各得 0.02, 合起来是 0.04,那么 ,每组数(即每个括号)运算的结果都是0.04,整个算式 100 个数正好分红 25 组 ,它的结果就是25 个 0.04 的和 .1+ 0.99- 0.98- 0.97+ 0.96+ 0.95 - 0.94- 0.93 ++ 0.04+0.03 -0.02 -0.01=( 1+ 0.99- 0.98- 0.97)+( 0.96+ 0.95 -0.94- 0.93 )++( 0.04+ 0.03- 0.02- 0.01 )=0.04× 25=1假如能够灵巧地运用数的互换的规律,也能够按下边的方法分组添上括号计算:1+ 0.99- 0.98- 0.97+ 0.96+ 0.95 - 0.94- 0.93 ++ 0.04+0.03 -0.02 -0.01=1+( 0.99- 0.98- 0.97+ 0.96)+(0.95 -0.94- 0.93 + 0.92)++( 0.03- 0.02- 0.01 )=1例 3:计算: 0.1+ 0.2+ 0.3++ 0.8 +0.9+0.10 + 0.11+ 0.12++ 0.19+ 0.20这个算式的数的摆列像一个等差数列,但认真察看 ,它实质上由两个等差数列构成,0.1+0.2+ 0.3++ 0.8+ 0.9 是第一个等差数列,后边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0.1,而 0.10+ 0.11 +0.12++ 0.19+ 0.20 是第二个等差数列,后边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0.01, 所以 ,应分为两段按等差数列乞降的方法来计算.0.1+ 0.2+ 0.3++ 0.8+0.9+ 0.10+ 0.11 + 0.12++0.19+ 0.20=( 0.1+ 0.9)×9÷ 2+( 0.10+0.20 )× 11÷2=4.5+ 1.65=6.15例 4:计算: 9.9× 9.9+ 1.99算式中的 9.9× 9.9 两个因数中一个因数扩大10 倍 ,另一个因数减小10 倍 ,积不变 ,即这个乘法可变为99× 0.99; 1.99 能够分红0.99+ 1 的和 ,这样变化此后 ,计算比较简易.9.9× 9.9+ 1.99=99× 0.99+ 0.99+ 1=( 99+ 1)× 0.99 +1=100例 5:计算: 2.437× 36.54+ 243.7× 0.6346固然算式中的两个乘法计算没有相同的因数,但前一个乘法的 2.437 和后一个乘法的243.7 两个数的数字相同,不过小数点的地点不一样 ,假如把此中一个乘法的两个因数的小数点.按相反方向挪动相同多位,使这两个数变为相同的,就能够运用乘法分派律进行简算了2.437× 36.54+ 243.7× 0.6346=2.437× 36.54+ 2.437× 63.46=2.437×( 36.54+ 63.46)=243.7* 例 6:计算: 1.1×1.2 ×1.3× 1.4×1.5算式中的几个数固然是一个等差数列,但算式不是乞降,不可以用等差数列乞降的方法来计算这个算式的结果.平常注意累积计算经验的同学或许会注意到7、 11 和 13 这三个数连乘的积是1001,而一个三位数乘1001,只需把这个三位数连续写两遍就是它们的积,比如 578× 1001=578578,这一题参照这个方法计算,能奇妙地算出正确的得数.1.1× 1.2× 1.3× 1.4× 1.5=1.1× 1.3× 0.7× 2× 1.2× 1.5=1.001× 3.6=3.6036计算以下各题并写出简算过程:1. 5.467+ 3.814+ 7.533+ 4.1862. 6.25× 1.25× 6.43. 3.997+ 19.96+ 1.9998 + 199.74. 0.1+ 0.3++ 0.9+ 0.11+ 0.13+ 0.15++ 0.97+ 0.995. 199.9× 19.98- 199.8× 19.976. 23.75× 3.987+ 6.013× 92.07+ 6.832× 39.87*7 . 20042005 × 20052004 - 20042004 ×20052005 *8 .(1+ 0.12+ 0.23)×( 0.12+ 0.23+ 0.34)-( 1+ 0.12+ 0.23+ 0.34)×( 0.12+ 0.23 )计算以下各题并写出简算过程:1. 6.734- 1.536+ 3.266- 4.4642. 0.8÷ 0.1253. 89.1+ 90.3+ 88.6+ 92.1+ 88.9+ 90.84. 4.83× 0.59+ 0.41× 1.59- 0.324× 5.95. 37.5× 21.5× 0.112+ 35.5× 12.5× 0.112包括与清除1、某班有40 名学生 ,此中有 15 人参加数学小组,18 人参加航模小组,有 10 人两个小组都参加. 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两个小组共有(15+18) -10=23 (人) ,都不参加的有40-23=17(人)答:有 17 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2、某班45 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宣布后 ,数学得满分的有 10 人 ,数学及语文成绩均得满分的有 3 人 ,这两科都没有得满分的有29 人.那么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多少人?45-29-10+3=9 (人)答:语文成绩得满分的有9 人 .3、 50 名同学面向老师站成一行.老师先让大家从左至右按1,2,3,,49,50 挨次报数;再让报数是 4 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是 6 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 .问:此刻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多少名 ?4 的倍数有 50/4 商 12 个 ,6 的倍数有 50/6 商 8个,既是 4又是 6的倍数有 50/12 商 4 个.4 的倍数向后转人数 =12,6 的倍数向后转共8 人 ,此中 4 人向后 ,4 人从后转回 .面向老师的人数 =50-12=38(人)答:此刻面向老师的同学还有38 名.4、在游艺会上 ,有 100 名同学抽到了标签分别为 1 至 100 的奖券 .按奖券标签号发放奖品的规则以下:( 1)标签号为 2 的倍数 ,奖 2 支铅笔;( 2)标签号为 3 的倍数 ,奖 3 支铅笔;( 3 )标签号既是 2 的倍数 ,又是 3 的倍数可重复领奖;( 4)其余标签号均奖 1 支铅笔 .那么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多少支?2 的倍数有100/2 商 50 个 ,3 的倍数有100/3 商 33 个 ,2 和 3 人倍数有100/6 商 16 个 .领 2 支的共准备( 50— 16)*2=68, 领 3 支的共准备( 33— 16)*3=51, 重复领的共准备16*( 2+3)=80,其余准备100-( 50+33-16 ) *1=33共需要 68+51+80+33=232(支)答:游艺会为该项活动准备的奖品铅笔共有232 支.5、有一根长为180 厘米的绳索 ,从一端开始每隔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问绳索共被剪成了多少段3 厘米作一记号?,每隔 4 厘米也作一记号,然3 厘米的记号:180/3=60, 最后到头了不划,60-1=59 个4 厘米记号: 180/4=45,45-1=44 个 ,重复的记号:180/12=15,15-1=14 个 ,所以绳索中间实质有记号 59+44-14=89 个 .剪 89 次 ,变为 89+1=90 段答:绳索共被剪成了 90 段 .6、东河小学画展上展出了很多幅画,此中有 16 幅画不是六年级的 ,有 15 幅画不是五年级的 . 现知道五、六年级共有25 幅画 ,那么其余年级的画共有多少幅?1,2,3,4,5 年级共有 16,1,2,3,4,6 年级共有 15,5,6 年级共有 25所以总合有( 16+15+25) /2=28 (幅) ,1,2,3,4 年级共有28-25=3 (幅)答:其余年级的画共有 3 幅.---7、有若干卡片 ,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数 ,它是 3 的倍数或 4 的倍数 ,此中标有 3 的倍数的卡片占 2/3, 标有 4 的倍数的卡片占 3/4, 标有 12 的倍数的卡片有15 张 .那么 ,这些卡片一共有多少张?12 的倍数有2/3+3/4-1=5/12,15/(5/12)=36(张)答:这些卡片一共有36 张.----8、在从 1 至 1000 的自然数中 ,既不可以被 5 除尽 ,又不可以被7除尽的数有多少个?1000/355 的倍数有1000/5 商 200 个 ,7 的倍数有 1000/7 商 142 个,既是 5 又是 7 的倍数有商 28 个 .5 和 7 的倍数共有 200+142-28=314 个 .1000-314=686答:既不可以被 5 除尽 ,又不可以被 7 除尽的数有686 个.---9、五年级三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起码参加一项 .此中有 25 人参加自然兴趣小组 ,35 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 ,27 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 人, 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8 人 ,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9 人,语文、美术、自然 3 科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 4 人 .求这个班的学生人数 .25+35+27-( 8+12+9) +4=62(人)答:这个班的学生人数是62 人.-- --10、如图 8-1,已知甲、乙、丙 3 个圆的面积均为 30,甲与乙、乙与丙、甲与丙重合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6,8,5,而 3 个圆覆盖的总面积为 73.求暗影部分的面积 .甲、乙、丙三者重合部分面积=73+( 6+8+5) -3*30=2暗影部分面积=73-( 6+8+5) +2*2=58答:暗影部分的面积是58.11、四年级一班有 46 名学生参加 3 项课外活动 .此中有 24 人参加了数学小组 ,20 人参加了语文小组 ,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 3.5 倍 ,又是 3 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 7 倍 ,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 3 项都参加的人数的 2 倍 , 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 人 .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 .设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X,24+20+X-( X/305+2/7*X+10 ) +X/7=46, 解得 X=21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21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图书馆有 100 本书 ,借阅图书者需要在图书上署名.已知在 100 本书中有甲、乙、丙署名的分别有 33,44 和 55 本 ,此中同时有甲、乙署名的图书为29 本 ,同时有甲、丙署名的图书有25 本,同时有乙、丙署名的图书有36 本 .问这批图书中最罕有多少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 ?三个人一共看过的书的本数是:甲 +乙 +丙(-甲乙 +甲丙 +乙丙)+甲乙丙 =33+44+55(- 29+25+36)+甲乙丙 =42+甲乙丙 ,当甲乙丙最大时 ,三人看过的书最多,因为甲、丙共同看过的书只有25 本,比甲乙和乙丙共同看到的都少,所以甲乙丙最多共同看过25 本.三人总合看过最多有42+25=67(本) ,都没看过的书最罕有100-67=33 (本)答:这批图书中最罕有33 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 8-2,5 条相同长的线段拼成了一个五角星.假如每条线段上恰有1994 个点被染成红色,那么在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罕有多少个?五条线上右发有 5*1994=9970 个红点 ,假如全部交错点上都放一个红点,则红点最少 ,这五条线有 10 个交错点 ,所以最罕有9970-10=9960 个红点答:在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罕有9960 个 .14、甲、乙、丙同时给100 盆花浇水 .已知甲浇了 78 盆 ,乙浇了 68 盆 ,丙浇了 58 盆 ,那么 3 人都浇过的花最罕有多少盆?甲和乙必有 78+68-100=46 盆共同浇过 ,丙有 100-58=42 没浇过 ,所以 3 人都浇过的最罕有46-42=4(盆)答: 3 人都浇过的花最罕有 4 盆 .15、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 ,书中有100 个故事 .每一个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次序今后读 .已知甲读了 75 个故事 ,乙读了 60 个故事 ,丙读了 52 个故事 .那么甲、乙、丙 3 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罕有多少个?乙和丙共同读过的故事起码有60+52-100=12(个) ,甲不论从哪里开始都必然要读这12 个故事.答:甲、乙、丙 3 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罕有12 个.15、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 ,书中有100 个故事 .每一个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次序今后读 .已知甲读了 75 个故事 ,乙读了 60 个故事 ,丙读了 52 个故事 .那么甲、乙、丙 3 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罕有多少个?乙和丙共同读过的故事起码有60+52-100=12(个) ,甲不论从哪里开始都必然要读这12 个故事.答:甲、乙、丙 3 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罕有12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从 1 至 1000 的自然数中 ,既不可以被5 除尽 ,又不可以被 7 除尽的数有多少个 ?5 的倍数有 1000/5 商 200 个 ,7 的倍数有1000/7 商 142 个,既是 5 又是 7 的倍数有 1000/35 商 28 个 .5 和 7 的倍数共有 200+142-28=314 个 .1000-314=686答:既不可以被5除尽 ,又不可以被7 除尽的数有686 个 .题中的除尽应当是整除吧.11、四年级一班有46 名学生参加 3 项课外活动 .此中有 24 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 人参加了语文小组 ,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 3.5 倍 ,又是 3 项活动都参加人数的7 倍 ,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 3 项都参加的人数的 2 倍 , 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 人 .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设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X,24+20+X-( X/305+2/7*X+10 ) +X/7=46, 解得 X=21答: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21 人.。

五年级奥数专题 速算与巧算二(学生版)

五年级奥数专题 速算与巧算二(学生版)

学科培优数学速算与巧算二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知识定位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

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重点难点:找出题目中可以进行“凑整”的数。

利用运算律或者公式调整运算顺序。

考点:做复杂、多个数的连加计算时,利用运算律或者公式,尽量避免进位。

适当调整运算顺序。

知识梳理一、巧算的几种方法:分组凑整法: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差)加补凑整法1、移位凑整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2、借数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其他类型的巧算二、基本运算律及公式:两个运算律:一、加法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即:a+b=b+a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a-(b+c)=a-b-ca-(b-c)=a-b+c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一起学奥数小数速算与巧算五年级ppt课件

一起学奥数小数速算与巧算五年级ppt课件
二是,对齐小数点,把对应位相加(最左边空缺位置可以看作0)用到的是竖式计算的方法。如: 0.351
+ 2.630 2.981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小数“巧算”的基本途径:灵活应用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运算定律。 化整是小数运算技巧的灵魂。
小数“巧算”的基本途径:灵活应用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运算定律。 化整是小数运算技巧的灵魂。
例题:计算0.351+2.63
【分析】小数由三部分组成:小数点左边部分、小数点和小数点右边部分。 小数的加减运算有两种处理办法:
一是找出小数点后数码最多的那个数,如0.351,小数点后有3个数码;再把其它数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相应的位,不足用0补,如2.63向右移动三位,为2630;最后把运算结果的小数点相左移动相应 位,如2981移动三位位2.981。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代入法:当一个式子中,项与项之间的某些部分存在相同性,这时可 以用一个字母来代替相同的部分,来参与运算。
例6)计算:(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0.12+0.23)
教育目标
学会小数“化整”运算技巧 掌握乘除运算中的小数点移位
熟记一些特殊的小数乘积
教育重点
乘除运算中,确定积或商的小数点位数,以及乘数间的小数点移位, 对积不发生影响的操作方法。

五年级奥数- 巧算与速算

五年级奥数- 巧算与速算

速算与巧算一、考点、热点回顾:1、掌握小学数学中常用的速算方法,并根据数字特点选择恰当方法计算。

二、典型例题:例1计算72.19+6.48+27.81-1.38-5.48-0.62。

解:观察发现,有些加数可以凑整;有的加数和减数尾数相同,可以抵消。

于是:72.19+6.48+27.81-1.38-5.48-0.62=(72.19+27.81)+(6.48-5.48)-(1.38+0.62)=100+1-2=99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67.875+125×6.7875+1250×0.053375。

解:观察发现:相加的三个乘积中分别有1.25、125、250,因此想到利用积不变的性质,使三个积有相同的因数。

于是:1.25×67.875+125×6.7875+1250×0.053375=1.25×67.875+1.25×678.75+1.25×53.375=1.25×(67.875+678.75+53.375)=1.25×800=1000例3计算1999+199.9+19.99+1.999。

解法一:观察发现,构成这四个加数的数字和排列顺序完全相同,因此可以把它们都看作1999与某个数的积,于是:1999+199.9+19.99+1.999=1999×(1+0.1+0.01+0.001)=1999×1.111=(2000-1)×1.111=2222-1.111=2220.889解法二:观察发现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2000、200、20、2,于是1999+199.9+19.99+1.999=2000+200+20+2-1.111=2220.889例4计算(1+0.33+0.44)×(0.33+0.44+0.55)-(1+0.33+0.44+0.55)×(0.33+0.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减法性质 减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 • 差不变的规律 字母公式:A-B=(AN)-(BN)=(A-B)/N (N≠0 B≠0) • 除法的性质
除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 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 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练习:(1)0.79×0.46+7.9×0.24+11.4×0.079
(2)2.005×390+20.05+200.5×2
练习:(1)16×5.5
(2)8.88×1.25
(3)37.6×0.25
(4)145÷1.25
(5)0.25×16×1.25
四、移动小数点位置
计算下列各题: (1)0.0695×2500+695×0.24+51×6.95 (2)2424.2424÷242.4 分析:(1)本题计算时,如果机械地按步计算,就很 麻烦。如果能够从整体上观察其数字特征,就可以利用小 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先将题中的小 数进行适当的变化,如0.0695×2500变为6.95×25, 695×0.24变为6.95×24,51×6.95变为6.95×51,这时, 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就简便得多了。 (2)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将除数转化为整数,被 除数也扩大到它的10倍为2424.424,显然,24242.424可以 写成2424×10+2424×0.001=2424×10.001,于是计算就简 便多了。
•商不变的规律 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它们的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 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数,比值不变。 字母公式:a÷b=(an)÷(bn)=(a÷n)÷(b÷n) (n≠0 b≠0) •小数的基本性质
三、 拆拼法
把算式中的特殊数“拆开、拼凑”分别与另外的数运算。 (1)12×5.5 (2)4.44×1.25 (3)36.8×0.25 (4)238÷1.25 (5)0.25×12.5×3.2 分析:(1)运用分解法巧算,把12分解为6×2,然后运用 乘法结合律,把2×5.2结合,积为11,最后求出6与11的积。 (2)把4.44分解为4×1.11,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 (3)因为4×0.25=1,所以一个数乘0.25,相当于给这个数 除以4. (4)因为8×1.25=10,所以一个数除以1.25,相当于这个数 除以10,再乘8,即先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 再乘8. (5)把3.2分解为4×0.8,再把4与0.26结合,0.8与12.5结合, 即可简化运算。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数的大小不变。
一、凑整法
把和为整十和整百的放在一起,先把这样的和算出来 ,然后算其他算式的和。用的方法有带符号搬家、先拆 分再凑整。 (1)6.3+2.32+0.68++3.7 (2) 11.48-2.34-5.66 (3)1999+199.9+19.99+1.999 分析:(1)运用加法结合律,6.3与3.7刚好凑成10,2.32 与0.68刚好凑成3,这样凑整可使运算简便。 (2)2.34与5.66的和是整数8,所以根据减法的运算性 质把原式变为11.48-(2.34+5.66),运算就简便了。 (3)这几个数每个数只要增加一点,就成为某个整十 、整百或整千数,把这几个数“凑整”以后,就容易计 算了。当然要记住,“凑整”时增加了多少要减回去。 1999接近整千数2000,其余各加数分别接近一个整数, 可把各加数看作与它接近容易计算的数,再把多加的那 部分减去。
五年级奥数
速算与巧算
思考?我们至今学过的运算定律与性质有哪些呢?
加法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
• 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乘法运算定律
练习:(1)、5.32+2.06+19.4+1.84+7.68
(2)、0.9+9.9+99.9+999.9+9999.9
(3)、23.67-3.25-8.43-6.75-1.57
二、 基准法
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
位“基准数”。 计算:8.1+7.8+8.2+8.4+7.9+7.7 分析:式中6个加数都在8的附近,可用8作为基准数, 先求出6个8的和,再加上比8大的数中少加的那部分,减 去比8小的数中多加的那部分。 练习:11.2+10.9+11.5+11.3+10.4+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