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第2课时 我国的洪涝灾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狡独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
点.
2.提高学生对洪涝灾害成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3.了解我国洪水的类型并能理解其成因。
(二)重点和难点
1.我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2.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时间分配特点。
3.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类型:暴雨洪涝。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1998特大洪水灾害这一案例分析,认识洪涝
灾害的危害,并通过对地理资料的阅读提高分析、概
括、综合能力,让学生能自己能总结洪涝灾害的成因。
2.通过对图表、资料的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我国洪
涝灾害时空分布特点。
3.通过视频图象的专家分析,从感性的角度去理解我
国各种洪水类型的发生时间、地区及成因。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1.感受洪涝灾害对我国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
是一个多洪涝灾害的国家,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对基
本国情深入了解的愿望,增强使命感。
2.全面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探索灾害规律,培养求
真务实的研究精神,正视灾害的发生,端正按规律办
事的科学态度,强化防灾减灾意识。
3.充分认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
导致或加剧洪涝灾害的产生,从而强化人地协调发展
的意识。
教学过程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我国的洪涝灾害

一、创设情境,感受洪涝灾害
[观看] 今年我国南方洪涝灾害实景录像,创设情境,
增强感性认识,感受洪涝灾害给我国在生产和生活上
带来的损失。
[过渡]通过对今年我国南方洪涝灾害成因的大致分析
导入新课。

二、案例分析,洪水成因
4

[思路]以长江为例,分析1998年特大洪水的形成原因。
按着从具体到一般的原则,总结出我国多洪涝灾害的
原因。
[形式]小组讨论,互动学习,代表回答。
[资料]
1.【阅读】阅读课本39页材料“1998年长江流域的雨
情”,
分析:暴雨的时空组合特点
2.【阅读】阅读课本39页 “1998年长江流域的水情”
分析 :⑴流量变化与水位变化的关系
⑵1998年出现小水量、高水位的原因
⑶1998年洪水的基本特征
3. 【阅读】阅读课本41页“1998年长江流域水灾情
况”
认识:洪涝灾害的危害性
[总结] 我国l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形成原因。
5

4.运用—练习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3年6—7月,淮河流域
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使
淮河中下游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
灾害。
材料2. 淮河流域图
1.导致淮河流域在6—7月发
生大范围降水的主要天气系
统是 锋面系统(或准静止锋)。
2.简析淮河流域多发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夏季风带来大量降水,雨季集中;上中游支流众多,
下游入海干流少;上中游来水集中,下游地势平坦且
排水不畅。

三、图表分析,多角度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
[读表]阅读教材38页“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
表,
分析:我国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流域。
[结论]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流
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6

[读图]阅读 “我国洪涝分区”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
的最严重地区和最少地区,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
分布特点。
[结论] 从“我国洪涝分区”图的有关资料可知,我国
洪涝灾害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洪
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
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
全国洪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
洪涝空间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
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四、知识迁移,综合分析我国洪水灾害时间分配
[读图]“我国夏季锋面雨带移
动图”、“热带气旋活动图”
7

[思考]结合我国雨带空间移动规律,分析我国洪涝灾
害的时空组合规律。
[学生讨论]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夏季风间形成的锋面雨带就
会在我国东部地区产生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一)正常年份表现为:
1、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
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
水少而且集中。
2、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
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
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
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
(二)夏季风异常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
年份,锋面雨带北挺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
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
北旱。
8

(三)从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来看,也主要在夏秋季
节。
[结论] 我国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我国暴雨的时空分布
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集中发生在每年
的春、夏、秋季,由南向北推移。

五、知识延伸,分析影响我国的洪水类型。

[


]

洪水类型 分布地区(我国) 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出现时间 其它特点
暴雨洪水 东部季风区 暴雨(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 4—9月 时间长范
围广危害

融雪洪水 西北、东北高纬度山区 气温升高 4—5月融雪洪水7—9月冰融洪水 高纬度山
区容易发

冰凌洪水 北方地区部分河流 气温过低导致河流冰封,河水溢出两岸 初冬或初春 河流有冰
期,黄河上
游和下游
及松花江
部分河段
9

看视频和做练习中了解影响我国的融雪洪水和冰凌洪

(一)[观看]“今年我国新疆的融雪洪水灾害”
[练习]例2.2010年湖南省高考地理试题选择题1-3题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
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
灾。据此完成l~3题。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
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
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
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
10

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图可知本区域经纬度即可根
据经纬度进行绝对定位,当然也可结合图中提供的有
关地形地势特征,河流湖泊分布等辅助定位。定位可
知此乃我国新疆北部中哈边境一带 ,也正是我国唯一
的北冰洋水系区域的一部分,图中部有外流河额尔齐
斯河,比较大点的斋桑湖,北部为阿尔泰山南有萨吾
尔山等等。
第二步:定位后,结合题干“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
分配较均匀”联系我国气候相关知识可知此区域终年
受西风影响降水较稳定,降水变率较低。这也是此区
域虽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但在西风迎风坡还有比较丰
富的降水的重要原因。既然主要是西风带来的降水,
当然第一题也就选择C了。
第三步 :由提干“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
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联系实际可推知此乃新疆北部地区因气温快速回升,
导致大量山区积雪融化加速而引发的融雪性洪水,而
第二题问的是“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
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逆推要有大量积雪融化需此前有大量降雪积雪,故可
11

推知答案为D
第四步:由提干“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
可知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为不容易带来降水的反气
旋系统,缓慢过境故晴朗持续了一段时间。故答案选C。
(二)观看专家分析黄河冰凌洪水的成因
[思考]认真听专家分析,学生说出与黄河冰凌洪水的
成因有关因素有哪些?
[分析]学生先分析,教师解析。
例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凌汛是因河道时有冰凌对水流的阻滞作用而
引起的涨水现象。凌汛多出现于初冻期和解冻期,发
生在下封冻而下游未完全封冻(或上游冰雪先融化而
下游河道尚未解冻)的河段,因流动冰块大量堆积,
阻塞形成冰坝,河水猛涨而发生决口并泛滥成灾。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图,(下图)
1.图中河流发生凌汛的河段
一般是 A 河段和 C
河段(填字母),发生凌汛的
时段一般是 秋末冬初 和
冬末春初 。
2.仔细听专家解析,了解黄河发生容易凌汛与哪些因
素有关。
气温、水温、流量和河道形态
12

[总结]
一、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重点)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尤其是淮河流
域、海河下游、长江和珠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为多发地区)。
时间分布:多发生于春、夏、秋,以夏季最为集
中。
三、我国洪水类型
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