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特检技术—OCT教程文件
眼科泰斗经验分享:OCT检查图像采集及解读分析(非常值得收藏)
![眼科泰斗经验分享:OCT检查图像采集及解读分析(非常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e45a6e1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b.png)
眼科泰斗经验分享:OCT检查图像采集及解读分析(非常值得收藏)1.OCT图像采集由于OCT是探测光经受检眼屈光间质达视网膜,通过获取眼内不同组织界面反射提供的组织厚度与距离信息并还原成图像和数据来进行工作的,所以,眼内浮游物、角膜或晶状体混浊以及眼内填充物等光学路径中任何部位和性质的遮挡或阻碍都会干扰光学信号的接收,减弱信号强度而降低图像质量。
使用OCT进行图像采集时,检查开始前嘱患者适度眨眼或使用人工泪液以便眼表形成平滑且利于成像的光学表面;适当选择最佳光路进入瞳孔区获取最佳景深与检查视野;引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头位及眼位,使眼位始终固定保持在扫描焦点与景深之内。
总之,应最大程度降低屈光间质的干扰,才能获得最佳采集效果。
2.OCT图像的表现形式及其解读分析OCT图像可用伪彩及灰度图(图1,2)显示。
伪彩图中红白色表示最强反光,代表对光的反射或反向散射较高的区域,以蓝黑色表示最弱反光,代表对光的反射性弱的区域。
正常视网膜组织的强反射包括神经纤维层(RNFL),视细胞内段/外段连接层(IS/OS) 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等;中反射主要为丛状层等;弱反射包括双极细胞层等核层和视细胞层。
伪彩色图中视网膜前后界为红色强反射层,分别代表RNFL和RPE 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是无反射性的玻璃体暗区,与强反射性的视网膜表面形成鲜明对比,界限分明。
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均为红色强反射,两层反射接近难以区分。
中等反射来自内外丛状层,而内外核层和光感受器内外节为最弱反射。
视网膜大血管表现为视网膜深层的暗影。
入射信号经过视网膜后显著衰减,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之后的深层脉络膜和巩膜返回相对较弱的散射,表现为蓝色和黑色弱反射区,大的脉络膜血管呈暗的管腔。
伪彩图对RPE的完整性观察一目了然,但有时噪声干扰细节。
频域OCT使得视网膜黄斑区可视性增强,灰度图较能清晰分辨细节。
灰度图中,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
眼科oct操作流程
![眼科oct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5e4c8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3.png)
眼科oct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以获得其合作。
患者需取下眼镜、隐形眼镜或其他眼部饰品。
眼视光特检技术—OCT教程文件
![眼视光特检技术—OCT教程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958998cc17552706220802.png)
OCT图像的显示
内界膜 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
眼内不同组织对光的反射有高有低, 以伪彩色灰来表示不同反射 视杆和视锥细胞层
白红黄绿蓝黑各色代表反射由高到低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OCT图像参数分析
1.视网膜 2.视盘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1. 向病人交代检查注意事项,以使患者尽量 配合检查,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2. 准确录入病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 生年月日,调节机器至病人适合的高度, 将其下颌放在托架上,前额紧贴额杆。
3. 选择适当的扫描方式。 4. 将获取的理想图像保存,并根据病变部位
及临床需要进行图像分析,打印报告。
3.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红色高反射层
1.上、下象限最厚,鼻侧象限最薄,颞侧象限居中 2.视网膜厚度的降低可归结为神经纤维层受损 3.神经纤维层的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4.眼前节
角膜 前房 前房角 虹膜 晶状体 巩膜
与UBM相比
优点:非接触式,避免角膜感染的可能,病人接受度高; 操作界面友好、简易,对检查者要求低; 检查速度快
C. 分光器
D.. 光电转换器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低相干光
相干光—所有光束符合以下3个条件: a. 振动方向相同 b.振动频率相同 c.相位相同或相位差保持恒定
激光=镭射
非相干光—很多波长光束构成的光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与B超相比
1. 超声波—光波 2. 接触性—非接触性 3. 分辨率低—分辨率高 4. 操作复杂—操作简单
光学相干检查的临床培训步骤
![光学相干检查的临床培训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6c9bcf6cf84b9d529ea7a8b.png)
可提高OCT图像质量,拍摄时告诉病人要睁大眼睛盯住固视标, 不要眨眼或移动眼睛,否则将影响采集到图像的准确性。
3采集前节图像时需加前额托配件
OCT的眼科临床应用范围
1. 眼底病,尤其是黄斑部疾病 2. 青光眼,可测杯盘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盘沿面积,并可随访,
未聚焦
已聚焦
软件介绍
黄斑采集模式
黄斑模式 青光眼模式 前节模式
眼底病
·眼底病诊断:从“造影”时代,进入到“造影+OCT”时代
OCT图 像与眼 底彩照 完美结 合
视盘采集模式
视盘采集模式
通过眼底彩照测量杯盘比
拼图功能
前节模式
扫描参数设置
OCT的拍摄流程与技巧
(1)点击第一项(Capture Data)采集图像
眼科光学相干检查培训
EYE-XIBEI
晴空一鹤排云上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 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讲解大纲
• 1.OCT机各功能键及软件介绍 • 2. OCT的拍摄流程与技巧 • 3. OCT的眼科临床应用范围
功能一体化:六合一 三维后节OCT 三维前节OCT 免散瞳眼底彩照 彩色前节照相 青光眼分析仪 IR眼底像
关
(3)点击屏幕左下角的Save保存图像,然后推出 Capture Data界面,进入View data界面,在列表中双 击刚采集的患者,浏览图像,点击打印预览或直接打 印报告
拍摄技巧
1 如果病人有严重的近视,把屈光度补偿镜片选择为(-):
如果病人有严重的远视,把屈光度补偿镜片选择为(+), 当使用屈光度补偿镜片时,劈裂线消失
各组件作用
简明眼科相干光断层扫描操作阅片手册
![简明眼科相干光断层扫描操作阅片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a76b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4.png)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操作
相干
扫描
读者
手册
扫描
结构
操作
断层
oct 图像
方法
相干
技术
能够
断层
诊断
眼科
确保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简明眼科相干光断层扫描操作阅片手册》内容摘要 《简明眼科相干光断层扫描操作阅片手册》是一本针对眼科医学领域中相干光断层扫描(OCT) 技术的操作与阅片指导手册。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简洁明了、实用性强的工具书,帮助眼科 医生、技术人员以及学生更好地掌握OCT技术的操作要点和阅片技巧。 本书首先介绍了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使读者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着,详细阐述了OCT设备的结构、功能以及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 使用寿命。 在操作篇中,本书重点介绍了OCT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患者的体位与配合、扫描参数的选择与优 化、图像质量的控制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等方面。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 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从而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赞不绝口。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的 实际病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将OCT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书中的阅 片手册部分更是实用,提供了许多典型的OCT图像,让我能够对照学习,提升 阅片技能。
《简明眼科相干光断层扫描操作阅片手册》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 仅提供了深入的理论知识,还结合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眼科医生来说具有 很高的参考价值。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眼科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指南。
OSE2000操作培训介绍——【眼科特殊检查】
![OSE2000操作培训介绍——【眼科特殊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ab97c34af1ffc4ffe47ace5.png)
黄斑区域扫描
黄斑区域扫描可扫描6*6mm区域的断层图像 扫描时要求保持2秒眼睛不动
黄斑区域扫描分析
黄斑区域分析可显示6*6mm区域范围内不同部位的100张断 层扫描图,并可测量其厚度。自动播放功能,可以连续的 观察区域内不同位置的OCT图片。
区域扫描—3D功能实现
点击“显示3D”按钮进入3D界面
点击“数据备份”后,弹出下面的对话框,可分别进行特 定时间段内的数据备份(增量备份),全部数据备份(完 全备份),数据还原等操作
点击“备份”后,弹出数据保存路径的对话框,选择路 径后,点击保存开始备份;点击“还原”后,选择之前 的备份文件,即可还原数据
备份还原方式二
点击软件左上角的图标“ ” ,选择“工具”选 项,数据库备份工具与数据库还原工具
6.bmp
黄斑十字分析可显示水平及垂直两个部位的黄斑各个部位 的厚度值
视盘扫描模式介绍
1、直线扫描 2、区域扫描 3、六线扫描(放射线扫描) 4、十字扫描 5、圆形扫描(环形扫描)
视盘直线扫描可扫描视乳头部位的断层图像 注:左眼视盘采集时,注视点位于屏幕的右侧
右眼视盘采集时,注视点位于屏幕的左侧
长度切换为10MM
直线扫描的扫描线长度调整为10mm,可以同时扫 到黄斑与视盘的断层图像
例如:角度切换为147º时的图像
直线扫描的扫描线角度在0º-180º之间任意调节, 可扫描不同角度的断层图像。
扫描线位置任意拖动
直线扫描扫描线的位置在视频区域内任意移动, 可测量不同部位的断层图像。如果只做单线扫描, 建议至少进行0, 45, 90和135°四个方向的扫描。
查询
双击红色区域,即可进入分析界面,之后可进行数 据处理,手工测量,出具报告等
OCT基础知识医疗培训课件
![OCT基础知识医疗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aff18ff61fb7360b4c65e6.png)
4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黄斑中心凹凹陷失去正常轮廓,变得陡峭(箭所示),中心凹视网 膜厚度正常(141μm),周围神经上皮变厚,可见视网膜前膜附 着(箭头所示)
38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黄斑中心凹内层视网膜完整,外层视网膜裂孔(缺损),形成外 层板层裂孔(箭所示),视网膜前可见线状玻璃体后脱离光带 (箭头所示)
39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网膜脱离、色素上皮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2)视网膜厚度减少:视网膜凹陷、变薄。
如视网膜动脉阻塞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 激光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萎缩或瘢痕形成。
16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异常视网膜OCT影像
(3)玻璃体视网膜牵引。 (4)黄斑中心凹消失。 (5)视网膜表面不平整、皱褶:如视网膜表面膜。 (6)视网膜全层隆起:如脉络膜肿瘤。 (7)视网膜全层凹陷:如脉络膜缺损。 (8)正常结构消失:如视网膜裂孔等。 (9)异常结构出现:如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41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黄斑出血
42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OCT操作与阅片
![OCT操作与阅片](https://img.taocdn.com/s3/m/d7adce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4.png)
OCT操作与阅片一、OCT操作1.什么是OCT?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是一种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非接触式眼科设备。
它可以通过图像采集和分析切片图像,实时观察和检测眼部组织的微观结构。
2.操作步骤(1)让患者坐在操作椅上,眼睛对准仪器的扫描孔。
(2)调节仪器使得扫描孔和患者的眼部成垂直方向,保持眼部稳定和不动。
(3)要求患者直视,设置好扫描范围和扫描深度。
(4)进行扫描,通过光的反射和反射信号的强度来生成图像。
(5)操作完成后,根据需要保存图像或导出成图像文件。
3.注意事项(1)提醒患者不要眨眼或移动眼睛,以保证扫描图像质量。
(2)根据患者眼球大小调整扫描范围和深度,使得图像覆盖目标区域。
(3)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不同眼科疾病的扫描要求。
二、阅片1.OCT图像解读(1)图像质量评估:观察图像清晰度和噪音程度,检查是否有伪影或运动伪影。
高质量的图像有助于准确诊断。
(2)结构分析:分析眼部组织结构,如视网膜、视盘、玻璃体、黄斑部等。
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结构,如增厚、水肿、裂隙等。
(3)定量分析:测量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厚度等参数,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帮助诊断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2.主要应用(1)视网膜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血管阻塞性视网膜病变等。
OCT可以观察视网膜损害区域的厚度和液体积聚情况,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进展情况。
(2)视神经疾病:如青光眼、视神经炎等。
OCT可以显示视神经纤维层的异常,帮助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
(3)黑色素瘤:OCT可以观察黑色素瘤的深度和扩散情况,评估恶性程度。
(4)角膜疾病:如角膜内皮病变、角膜水肿等。
OCT可以检测角膜层的厚度和透明度,诊断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3.临床意义(1)早期诊断:OCT可以观察和测量细微的结构变化,对一些早期病变进行诊断,帮助医生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治疗指导:OCT图像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见。
OCT的读图指南和诊断会诊(一)
![OCT的读图指南和诊断会诊(一)](https://img.taocdn.com/s3/m/bdd67d2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7f.png)
OCT的读图指南和诊断会诊(一)目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在眼科的应用已经是众所周知,它的快速和精确,已经获得众多的OCT用户的认可。
但是由于目前OCT设备的昂贵,在我们国内的尚只有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发达地区的专科医院具备该设备。
很多医生,尤其是年轻的医生都希望能够了解这一技术。
新近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希望能快速获取更多的读图经验。
在这里,我希望能在眼科论坛这个平台,展示ZEISS公司的OCT3——STRATUS OCT和新一代频域OCT——Cirrus HD-OCT的详尽功能,和大家一起分享OCT带来的便利。
本处分析和讨论的图片基本以OCT3——Stratus OCT为主要,可能部分的内容会按照以前的第2代OCT进行分析。
但关于正常值数据等一概以Stratus OCT为准。
前一代的结果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此不再复述。
No. 1OCT的简要发展史-OCT技术文章发表在Science杂志。
Science. 1991 Nov 22;254(5035):1178-81Huang D, Swanson EA, Lin CP, Schuman JS, Stinson WG, Chang W, Hee MR, Flotte T, Gregory K, Puliafito CA, et al.-OCT l -1994由ZEISS公司开发。
并投入商业使用。
最初为一种科研用仪器,目前大家仍旧能够在新的OCT上面看见一些程序就是来自OCT1.目前在中国存在的很少了。
该设备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分析也相对误差大,主要是分辨率上还不高。
OCT 2 – 2000商业化体积更小,更易操作。
明显的分辨率提高了,出现了RNFL分析。
国内早期的OCT文章基本基于该设备。
StratusOCT (OCT3000) – 2002年3月上市高分辨率、更快、更小进一步的分析程序:包括视网膜分析,RNFL分析、视盘分析。
同时包含FDA认证的RNFL和黄斑正常值数据库。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https://img.taocdn.com/s3/m/bf370cf7f61fb7360b4c65f7.png)
眼视光特检技术十三2007-06-15 08:54 A.M.第十三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工作原理、正常OCT图象、黄斑裂孔的OCT表现和OCT在青光眼中的应用。
第一节概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光对生物组织进行高分辨横截面成像的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这一新兴的光学诊断技术是非接触式、非侵入性眼科影像诊断技术,利用干涉仪、近红外光、低相干光可对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盘进行横切面断层成像,轴向分辨率高达10 μm。
OCT的工作原理与超声波的工作原理非常相像,只是它使用光而不是使用超声波,因此,检查时不需直接接触眼球,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
另外,光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比超声波高得多的分辨率,现有OCT显影图象的分辨率比标准B超图象的分辨率高约10倍。
光学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在大部分生物组织中光被明显的散射或吸收,因此,光学成像技术一直局限应用于光能直接到达或经内窥镜、导管可到达到的组织。
由于光极易到达眼部组织,因此眼科是OCT的理想应用领域。
根据眼内显微结构对光波的反射不同,OCT可测量不同组织的相应距离和显微结构。
OCT技术使用低相干性光或白光(可见光)干涉测量仪来完成高分辨率成像和测量,利用各种组织对光的反射、吸收及散射能力的不同对组织成像以清晰分辨组织结构。
这一系统的核心是Michelson干涉仪。
光源发出波长?850 nm的一束低相干光,投射向分光器,分光器将光分成两束,一束光射在参考反射镜上被反射,另一束射入眼内,参考镜的位置?已知。
参考镜的反射光(参考光)和从眼球各界面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光)脉冲序列在光电探测器上会合。
当参考光脉冲和信号光脉冲序列中的某一个脉冲同时到达探测器表面,便会?生光学干涉现象。
这种情形,只有当参考光与信号光的这个脉冲经过相等光程时才会?生。
OCT基础知识
![OCT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b48fa65b90d6c85ec3ac6ab.png)
脱离角度小
脱离角度大
29
谢谢!
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OCT影像鉴别
浆液性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脱离的鉴别
OCT表现 浆液性神经感觉层脱离
浆液性色素上皮层脱离
相似点
均出现视网膜隆起,出现无反射的液性光学空腔
鉴别点
只有神经感觉层的隆起 色素上皮保持在原位 液性空腔位于两者之间
பைடு நூலகம்
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一起 隆起 液性空腔位于色素上皮层下
16
视网膜厚度增加:视网膜隆起、突起。
17
黄斑区全层神经上皮缺损,裂孔直径232μm,裂孔边缘视网膜囊样水肿。
18
黄斑区呈“丘样”隆起。神经上皮下呈蜂窝状改变,中央 囊腔较大,囊壁薄,周围囊壁较厚。黄斑囊样水肿
19
黄斑中心凹凹陷失去正常轮廓,变得陡峭(箭所示),中心凹视网 膜厚度正常(141μm),周围神经上皮变厚,可见视网膜前膜附 着(箭头所示)
20
黄斑中心凹内层视网膜完整,外层视网膜裂孔(缺损),形成外 层板层裂孔(箭所示),视网膜前可见线状玻璃体后脱离光带 (箭头所示)
21
黄斑中心凹外层视网膜完整,内层视网膜缺损形成内层板层裂 孔,中心凹周围的视网膜可见前膜附着(箭头所示)
22
黄斑中心凹凹陷失去正常轮廓,变得陡峭(箭所示),中心凹视网 膜厚度正常(141μm),周围神经上皮变厚,可见视网膜前膜附 着(箭头所示)
◆ 分辨率高 ◆ 无损伤探测 ◆ 实时成像 ◆ 无辐射 ◆ 非接触性 ◆ 操作简单、便捷 ◆ 具有一定的探测深度
OCT的适应人群
◆ 适应人群
◆ 1.中老年人 ◆ 2.病理性近视患者(近视度数高于600度者) ◆ 3.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 4.具有青光眼及其它眼底病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 5.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者 ◆ 6.近期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者
(医学课件)OCT基础知识
![(医学课件)OCT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1234e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2.png)
03
OCT还可以评估胃癌的浸润深度和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医生制 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肠道炎症的诊断
肠道炎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OCT 技术可用于肠道炎症的诊断,通过观 察肠道黏膜的形态学变化和炎症细胞 浸润等指标,有助于肠道炎症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
气管炎的诊断
炎症检测
OCT可以通过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来检测气管炎症,特别是慢性气管炎。通过观察气管壁的 厚度、形态和气管内部的炎症细胞等,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类型和程度。
病因诊断
OCT可以通过观察气管壁和气道内部的细胞和分泌物等,帮助医生判断气管炎的病因,从 而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病情监测
OCT可以监测气管炎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定期检查气管壁和气道内部的变化,评估治疗 效果和病情进展,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气道内部的炎症变化,帮助医生判断哮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02
气道炎症评估
OCT可以评估气道炎症的程度,通过观察气道壁的厚度和形态,以及气
道内部的细胞和分泌物等,帮助医生判断哮喘患者的炎症程度和类型。
03
指导治疗
OCT可以指导哮喘的治疗,通过观察气道的变化和炎症程度,为医生提
供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要点二
龋齿
通过OCT观察牙齿内部结构,可以发现早期的龋齿病 变,为牙科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耳鼻喉疾病的诊断
鼻炎
OCT技术可以观察鼻腔内的黏膜变化,帮助医生诊断鼻 炎。
喉炎
通过OCT检查喉部黏膜,可以发现喉炎的病变,为治疗 提供依据。
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
宫颈疾病
利用OCT技术可以观察宫颈的病变情况,为宫颈癌等 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229a04de45c3b3567ec8b48.png)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简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它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可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
用途OCT是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可进行活体眼组织显微镜结构的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断层成像。
OCT是超声的光学模拟品,但其轴向分辨力取决于光源的相干特性,可达10um ,且穿透深度几乎不受眼透明屈光介质的限制,可观察眼前节,又能显示眼后节的形态结构,在眼内疾病尤其是视网膜疾病的诊断,随访观察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工作原理OCT专业全称又叫光学相关断层扫描。
是最近几年应用于眼科的新型技术。
OCT是一种非接触、高分辨率层析和生物显微镜成像设备。
它可用于眼后段结构(包括视网膜、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黄斑和视盘)的活体上查看、轴向断层以及测量,是特别用作帮助检测和管理眼疾(包括但不限于黄斑裂孔、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和青光眼)的诊断设备。
OCT现在分为时域和频域两类,其实各有优缺点。
时域OCT性价比高,足以完成大多数眼底及青光眼疾病的检查。
而且技术比较成熟。
它利用近红外线及光学干涉原理对生物组织进行成像。
干涉成像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分成两束,一束发射到被测物体(血管组织),这段光束被称为信号臂,另一束到参照反光镜,成为诶参考臂。
然后把从组织(信号臂)和从反光镜(参考臂)反射回来的两束光信号叠加。
但信号臂和参考臂的长度一致时,就会发生干涉。
从组织中反射回来的光信号随组织的形状而显示不同强弱。
把它与从反光镜反射回来的参考光信号叠加,光波定点一致时信号增强(增加干涉),光波定点方向相反时信号减弱(削减干涉)。
形成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利用干涉原理,OCT比较标准光源与反射信号以增强单一反射,减弱散射光线的放射。
OCT技术ppt课件
![OCT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3cb1a86529647d2728525c.png)
5 应用案例(6)——NI
条件 单次A-scan的 采样数 单次B-scan 采样数(帧像) 单次V-scan 采样数 (Volume) 每秒的Volume 数量
每秒B-scan次 数 每秒的采样数量
数据量与传输速度 320个采样
320 x 256 = 81,920个采样 320 x 256 x 256 = 20,971,520 个采样
12 volumes/秒 256 x 12 = 每秒3,072 次B-scan 20,971,520 x 12 = 每秒 251,658,240 个采样
每秒的字节数量 每秒的FFT次数
251,658,240 x 2字节 = 每 秒 503,316,480 字节 256 x 256 x 12 = 每秒 786,432次 FFT
5 应用案例(1)
主要应用领域:
发现各种微小病变,协助诊断;确定病变位置; 病变厚度测量,用于疾病的随诊、疗效判断; 发病机制的探讨。
眼科:可提供显现视网膜病变的影像,藉以诊断 和监控青光眼及黄斑水肿等视网膜疾病。
耳鼻喉科:可通过表皮及皮下膜的成像判断是否 感染致病细菌,以提升诊断准确度。
干涉仪: 一臂是作精密扫描的参考反射镜,产生参考光。 一臂放置待检测组织样品。
1.光源发出的光经过2×2的光纤耦合器后,被均匀地 分成两束,分别进入放有反射镜的参考臂和放有被测 样品的样品臂。
2.照在样品上的光进入样品组织内部,经过样品反射 回来的光与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参考光经光纤耦合器汇 合到探测器处。
扫描最快的oct每秒10万次a扫描扫描深度更深采用1050nm的高穿透性不可见光脉络膜与巩膜清晰可见可分辨视网膜7层结构首次得到脉络膜厚度地形图超宽扫描线扫最长12mm3d扫最大为12mmx9mmtopcon2728条件数据量与传输速度单次ascan的采样数320个采样单次bscan采样数帧像32081920个采样单次vscan采样数volume32020971520个采样每秒的volume数量12volumes秒每秒bscan次数256每秒3072次bscan每秒的采样数量20971520每秒251658240个采样每秒的字节数量2516582402字节每秒503316480字节每秒的fft次数256每秒786432次fft总记录字节5033164803019898880000字节数据量与传输速度29e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红色高反射层
1.上、下象限最厚,鼻侧象限最薄,颞侧象限居中 2.视网膜厚度的降低可归结为神经纤维层受损 3.神经纤维层的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4.眼前节
角膜 前房 前房角 虹膜 晶状体 巩膜
与UBM相比
优点:非接触式,避免角膜感染的可能,病人接受度高; 操作界面友好、简易,对检查者要求低; 检查速度快
眼视光特检技术—OCT
现有的疾病诊断方法:
B型超声(分辨率低) UBM (穿透力低) CT扫描 (侵入性) 核磁共振….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非接触性 非侵入性
核心
干涉仪—低相干光源—近红外光
对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 和视盘进行横切面断层成像。
分辨率高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C. 分光器
D.. 光电转换器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2.视野的缺损
3. 伴或不伴眼压异常 VF
IOP
视盘的损害和视神经纤维的缺损早于视野缺损出现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视盘损害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红色高反射层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临床应用
三、视神经疾病 视盘水肿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临床应用
四、眼前节OCT
角膜疾病; 前方状态(青光眼的分类、术后评价) 虹膜疾病; 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角膜前后表面 曲率半径 局限性:无法透过虹膜观察睫状体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OCT图像的显示
内界膜 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
眼内不同组织对光的反射有高有低, 以伪彩色灰来表示不同反射 视杆和视锥细胞层
白红黄绿蓝黑各色代表反射由高到低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OCT图像参数分析
1.视网膜 2.视盘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OCT优缺点
优点:1无辐射 2非侵入 3无损伤 4高分辨率
缺点:1受屈光介质影响 2卧床病人不可行 3不可观察睫状体形态 4价格昂贵
5高探测灵敏度
6非接触性
7操作简单、迅速
8病人接受度高
9具有一定探测深度
10实时成像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病人交代检查注意事项,以使患者尽量 配合检查,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2. 准确录入病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 生年月日,调节机器至病人适合的高度, 将其下颌放在托架上,前额紧贴额杆。
3. 选择适当的扫描方式。 4. 将获取的理想图像保存,并根据病变部位
及临床需要进行图像分析,打印报告。
思考
在UBM与眼前节OCT对眼前节结构的检测各有什么特点?对以 下两种医院应做什么样的推荐(A.县级医院 B.市内三甲医院)
非 需分
接 表辨
触 麻率
性
高
U
√√
B
M
O√
√
C
T
卧床 病人 可用
√
必须 受屈光 检查 操作简易,
取坐 介质影 时间 对检察人员
位响
短 要求低
√√
√√
价 可检查 格 睫状体 低 形态
√√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1.可用于睫状体脱离检查的眼科仪器是:
A. 眼前节OCT B. IOL Master
C. 眼部B超
D. UBM
2.可明确地区分黄斑裂孔的眼科特检仪器是:
A. IOL Master
B. UBM
C. 眼底照相
D. OCT
3.OCT系统的核心是:
A.低相干光干涉仪 B. 参考反射镜
缺点:红外光不能透过虹膜后层,不能观察睫状体形态; 巩膜可以吸收红外线,故不可观察巩膜形态; 价格昂贵;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OCT成像的特点
1.分辨率高 2.无损伤探测 3.具有一定探测深度 4.实时成像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临床应用
一.视网膜疾病 1.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部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 全层组织缺损
低相干光
相干光—所有光束符合以下3个条件: a. 振动方向相同 b.振动频率相同 c.相位相同或相位差保持恒定
激光=镭射
非相干光—很多波长光束构成的光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与B超相比
1. 超声波—光波 2. 接触性—非接触性 3. 分辨率低—分辨率高 4. 操作复杂—操作简单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操作要点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临床应用
一.视网膜疾病 2.黄斑水肿/囊样水肿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临床应用
一.视网膜疾病 3.视网膜前膜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临床应用
一.视网膜疾病 4.中浆 视网膜神经上皮 层与色素上皮分 离
眼视光特检技术 黄珏
临床应用
青光眼
诊断金标准:
C/D
1.视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