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Word 文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

(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

.

性育种和改进栽培技术的农业防治措施。

(四)直接杀死已经发生的有害生物。

主要靠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法。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根据上述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途径,人们在与有害生物的长期斗争过程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防治方法,逐步认识到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要想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为害,就必须实行综合防治。具体有以下几大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及化学防治。

(一)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就是利用法律(如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省植物检疫办法等)的力量,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如种子、苗木、块茎、块根、植物产品的包装材料等)传播蔓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保证对外贸易顺利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严格禁止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农产品从疫区(即凡属局部发生的检疫对Word 文档

象,就将其一发生的地区划为“某种植物检疫对象的疫区”)向外调运,并要求在疫区加强防治,逐步压缩发生面积,力争最终彻底消灭。与此同时,严格禁止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农产品等调运入保护区(即已发生相当普遍的检疫对象,就将尚未发生的地区划为“防止传入某种植物检疫对象的保护区”),或经熏蒸等处理彻底后才准进入。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或撤销,都由省或市级农业主管部门提出,报同级政府批准。

(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增殖,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病虫的为害,保护作物增产的目的。是一种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1.抗性品种的培育与利用。

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农作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950年我国冬麦区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估计损失小麦600万吨,后来由于推广了碧

.

蚂1号、农大183等一系列抗锈品种,才使条锈病得到基本控制。

2.改变耕作栽培制度。

耕作栽培制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一旦形成则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种相对稳定的耕作栽培制度,构成了特定的农田生态环境,进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病虫害群落。因此,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必将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影响病虫害群落特别是优势种群的变动,导致某些病虫害数量的上升,另一些病虫害数量的下降,病虫害进入新的发生发展阶段。

3.调整作物品种布局。

品种的布局与病虫害的发生轻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作物各品种间的生育特性差异较大,病虫害的寄主和食物链发生变化,直接影响了病虫害的种群消长。譬如推广玉米、大豆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玉米对大豆菟丝子有抑制作用,玉米虫害的发生明显减轻,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4.加强田间管理。

翻耕整地。这不仅是农业生产上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对于防止某些病虫害的猖Word 文档

獗,也是关键的一环。因为它可以直接破坏一些在土越冬越夏的场所,杀灭这些病虫的侵染来源。譬如冬耕春翻地块,棉铃虫的有效越冬蛹比未耕翻的要少60%~70%。

科学管水。土壤含水量的多少通常是一些病虫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作物生长的致关因素。在蔬菜育苗期间,苗床四周开沟畅通,排水良好,通常是不易诱发苗期病害的发生。在稻区,冬后灌水可使二化螟的越冬幼虫和蛹在短时间大量窒息死亡,在水稻生长期间,及时排水晒天,可明显降低稻飞虱的产卵与为害。

中耕除草。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容,它不仅可以起到松土灭草、保水保肥、促根壮杆、早生快发的作用,还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土栖害虫,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如在棉铃虫化蛹羽化盛期,对棉田进行中耕,可破坏棉铃虫的蛹室,使之不能安全化蛹、羽化而引起死亡。早春旱地作物田间,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可减少田间小地老虎和蜗牛等的发生与为害。

合理施肥。施肥也是田间管理的主要容。作物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施足肥料,但多肥就不一定能够高产,关键在于“合理”两个字。对于病虫害来说,施肥得当,可以控制或减轻一些病虫的发生;施肥不当,则往往会引起病虫害的暴发,加重为害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