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 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 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 上有虎噬(shi)人图案,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 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 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 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 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 兽面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 围以饕餮( tao tie)作为 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 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 为牛首,下为饕餮( tao t
关司母戊鼎分析与论述2000字
关司母戊鼎分析与论述2000字司母戊鼎,亦称司母戊大方鼎、后母戊大方鼎、母戊方鼎。
据专家考证,商朝第二十四任国王祖庚为祭祀其母,铸造了方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祖庚三弟,第二十五任商王祖甲铸造的。
商王祖庚是商王武丁的次子,其兄长祖己受后母诬陷,被驱离出京,后含冤而死。
武丁的三弟祖甲是后母所生,父亲偏袒他,有意以其为继承人,祖甲认为有违礼制,不想和二哥争位,于是悄悄离开京城。
武丁去世后,祖庚即位。
祖庚遵行礼制,积极开拓,商朝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为表达孝心,祖庚特铸造方鼎祭祀母亲。
祖庚去世,遗诏令其异母弟祖甲继位。
司母戊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因而得名,鼎呈长方形,有双耳,通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目前已知的最重、最大的鼎类青铜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镇国之宝。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
“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
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司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发现的。
这里距武官村大墓西南隅大约80米。
大鼎出土后,因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
但是,由于日本侵略者多次勒索和强购,当时恐怕被日寇掠取,便把大鼎又重新埋在地下。
1946年6月抗战胜利后,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
大鼎出土后,先存放在安阳县政府,同年10月移到前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解放后称南京博物院)。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阅读起来吧。
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雄伟,整体古朴、庄重,有着凛然的气势。
形态特征:鼎体呈长方形,口沿上有两个竖立的直耳,器底矗立四条柱形足。
器腹各面上下均铸一半浮雕状的兽面纹,兽面纹的内外空白处填有细云雷纹。
鼎器四边角铸有扉棱。
四是上部铸有兽面纹。
两耳外侧对称铸有二虎,虎口大张,入口出饰一人首。
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书体雄壮,力道遒劲。
关于这三字铭文的涵义,历来有各种不同看法,较为流行的一种看法认为,这是祭祀母亲戊的意思,据此可以推定,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祖母亲戊而作的,那么其制作时代就应在殷商前期。
从青铜器铸造工艺看,一般认为方形器的铸造比圆形器难,而司母戊大方鼎在铸造工艺上更是显示了古代工一匠们超绝的技艺。
据对铸痕观察,鼎身每面用两块外范,四面其用八块,鼎底则由四块外范拼成,鼎足各由二块外范组成。
总共用外范24块。
鼎耳是先单铸出的,铸好后再与器身浇铸在一起。
从这些繁琐的工序中可看出象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铸造有多不简单了。
据专家对大鼎合金成分的测知,铜占84.77%,锡占11.64%,铅占2.79%。
行家们还饶有兴味地分析,认为铸造“司母戊”这样巨剞的鼎,即使采用当时先进的体制较末的坩锅熔铜,若同时冶炼,也需70个;如果加上制范修理备方面的工种和管犁人员,则需要二三百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历史意义: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很显然,这么巨大的鼎,并非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的。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在什么观念的支配下来制作这一器物的,它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据学者称之所以称此鼎为“司母戊鼎”,是因为其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三个铭文,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国家文物——后母戊鼎
鼎的分类
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 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 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 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 前十一世纪)铸品,于 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 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 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 本陈列出土最大、最重的 青铜礼器,享有"镇国 之宝"的美誉。现为国 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 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 物名单。
什么是鼎?
鼎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也是放在宗庙 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鼎”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 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鼎的起源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 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 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 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 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 可以烹煮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 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 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谢谢观看!
文物更名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 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 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但争议一直 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 后是同一个字。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 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 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如今,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 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 母戊",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 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后母戊鼎的介绍词200字
后母戊鼎的介绍词200字
后母戊鼎,亦称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发现于1939年3月,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通过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烘(jing)的庙号。
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司母戊鼎: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指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
“司母戊”含义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
司母戊大方鼎简介精编版
司母戊大方鼎简介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中国的鼎文化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
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
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
最早的中国鼎被认为是立国重器,它是中国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象征着高大、显赫、尊贵的意思。
鼎的尺寸比生活实际大的多,是由于古人认为它是神的尺寸,这也反映鼎一开始是作为一种祭祀的礼器。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
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
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
(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司母戊鼎简介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
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
中国的司母戊鼎介绍
中国的司母戊鼎介绍导读:司母戊鼎是我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有人曾用光谱定性分析它的合金成份,结果表明大鼎的成份和殷代一般铜器的成份基本相同。
司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也有人释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妌jìng。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
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
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
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都是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所区别。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前期屡屡迁都。
而最后的二百七十三年盘庚定都于殷今中国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
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殷。
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帝国,相对于夏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
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帝国后建立。
经历17代31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商的年代无定说,如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商朝取代夏朝的时间约前1600年至前1556年之间,大约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共510年或554年;民国初年史学家董作宾依历法推算,商朝立国的时间应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
司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发现的。
这里距武官村大墓西南隅大约80米。
大鼎出土后,因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
但是,由于日本侵略者多次勒索和强购,当时恐怕被日寇掠取,便把大鼎又重新埋在地下。
1946年6月抗战胜利后,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
司母戊方鼎
司母戊方鼎司母戊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 bronzeware 的一种。
司母戊方鼎是中国 bronzeware 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探讨司母戊方鼎的历史背景、外观特点以及文化意义。
司母戊方鼎出土于中国河南省的司母戊墓,属于商朝晚期的青铜器。
据考古学家研究,司母戊方鼎的年代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司母戊方鼎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外观雄伟壮观。
它的高度约为76厘米,口径约为46厘米,底部直径约为38厘米。
整个鼎的重量约为160公斤。
司母戊方鼎的外观特点是其造型精美,纹饰繁复。
鼎的四个腿部呈弯曲状,十分稳固。
鼎的身体部分更加引人注目。
它被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纹饰。
上层主要是神兽纹饰,中层是人物纹饰,下层则是动物和几何纹饰。
司母戊方鼎的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镌刻工艺非常出色。
司母戊方鼎代表了商代晚期 bronzeware 的高度发展水平。
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多次加热和锻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鼎的纹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商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风貌。
司母戊方鼎的纹饰还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有关,承载着社会的种种意义。
司母戊方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它代表了权力和财富,是当时统治者的权力象征。
司母戊方鼎还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只有显贵的人才有资格拥有这样的鼎。
司母戊方鼎的存在也表明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明程度。
总结起来,司母戊方鼎是中国古代 bronzeware 的杰作之一。
它的制作工艺精湛,纹饰繁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司母戊方鼎的存在丰富了我们对商代晚期社会的了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样的文化宝藏,让后代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司母戊铜鼎赏析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 也匠心独具,在 三道弦纹之上各 施以兽面。 鼎身四面在方形 素面周围以饕餮 作为主要纹饰, 四面交接处,则 饰以扉棱,扉棱 之上为牛首,下 为饕餮。
司母戊铜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 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 鼎文 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现在却有 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 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 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 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
司母戊铜鼎赏析
概况:后母戊鼎或司母戊鼎, 概况:后母戊鼎或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 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世纪 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 世纪 至公元前11世纪 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 世纪) 至公元前 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 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 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细节赏析
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戊铜鼎鼎耳细部
司母戊铜鼎鼎铭细部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整体外观
ϒ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故又称司母戊大方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
厘米、 厘米、 厘米、 鼎,高133厘米、口长 厘米 口长110厘米、口宽 厘米、 厘米 口宽79厘米 千克, 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 千克 鼎腹长方形, 发现时仅剩一耳, (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 复制补上),上有虎噬人图案, ),上有虎噬人图案 复制补上),上有虎噬人图案,下有四根圆 柱形鼎足, 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 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大方鼎简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司母戊大方鼎简介司母戊鼎是中国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的代表作,现藏。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该鼎是商王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中国的鼎文化为炊食器。
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
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和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
最早的中国鼎被认为是立国重器,它是中国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象征着高大、显赫、尊贵的意思。
鼎的尺寸比生活实际大的多,是由于古人认为它是神的尺寸,这也反映鼎一开始是作为一种祭祀的礼器。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
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
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
(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司母戊鼎简介司母戊鼎是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安阳侯家庄武官村。
司母戊大方鼎鉴赏
司母戊大方鼎鉴赏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目前,此鼎的国博文字牌名是“后母戊鼎”。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自从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质朴的当地农民逐渐意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于是积极参加了探寻文物的活动。
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二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
按当地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
吴希增和吴堵文商定之后,当晚便破土挖宝了。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显露出来。
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但只有一个鼎耳,另一个鼎耳不知去向,人们在泥土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
估计,它在埋入地下之前,便被击断失落了。
铭文第二天夜里,吴希增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刚提了两三米,粗实的绳子突然断裂了。
此时,天将放亮,为防别人发现,又将洞口堵了起来。
到了第三天夜里,吴希增再次召集村民们开始了提鼎。
这次的办法是两根绳子一条拴住鼎耳,一条拴住柱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然后再撬另一头,再用土填起来,用这种办法一点一点地往上抬,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中华文化常识之器物工艺
最初,人们是用水来映照自己的面貌。据文献记载,铜镜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史的传说时代:“(黄帝)铸镜……为十五面。”
商周铜镜背大多为娇形钮,花纹仍属几何图案,有的镜面微凸,凸面镜在汉代较为流行,可能殷人已懂得了直径较小的镜子必须铸成凸面才能照得更全面的科学道理。西周以素面镜为主,西汉铜镜逐渐厚重,东汉至魏晋时则出现了一些新的镜形,而到了唐朝,镜子就富丽堂皇了许多。
康熙时烧制的鼻烟壶是以钴为着色剂的釉下彩——青花品种。色彩明快,图案纹饰有龙凤、八骏图、寒江独钓等。布局严谨规范,画工精细,绘制风格与当时画坛艺术相通,造型多为古朴的爆竹筒式。款识多为“康熙年制”双排四字款,不加双圈,笔意浑成,颇具韵味。这一时期的釉里红与红釉器色彩鲜红艳丽,瓷质细腻,造型规矩,也可称为上品。
到了光绪至民国年间,北京出现了仿乾隆内廷制作的料质珐琅彩鼻烟壶,足部也落有乾隆年款,或落古月轩款,虽皆为名家高下绘制,但胎、彩、款识显然不如前朝水平。
铜镜的起源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镜子是从西方传入的,在玻璃镜子未传入以前,我国古代人民使用的则是铜镜。铜镜古称“鉴”,宋代为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讳,将“镜”字改为“照”,铜镜因而又称为“照子”。古代铜镜一般呈圆形,镜面打磨光亮后用来照容,镜堵上有钮和花纹。
魏、晋、隋、唐随着纸绢上书写作画的兴起,特别是明清时文人书写绘画用纸用绢的增多,压书、压纸的纸镇、书镇格外兴盛,镇的质地更加多样,但自身重量减轻,体型略为缩小。质地除了铜、铁、玉、石之外增加了陶瓷、景泰蓝、象牙、竹木等都可做成纸镇,成为文房珍玩。其中镇尺从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文人雅士文房使用的案头珍玩。
国宝赏析:后母戊方鼎
国宝赏析:后母戊方鼎吴江博物馆后母戊(wu)方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青铜之王”、“镇国之宝”美誉,为国家一级文物。
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方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
“后母戊”铭文拓片:专家通过研究考证,“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
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
后母戊方鼎上的纹饰充分显示出商代独特的粗犷原始之美。
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
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
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上下饰饕餮(tāotiè)纹,周缘饰夔(kuí)龙纹均以云雷纹为地。
中心光滑,显得浑厚、庄重。
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后母戊方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
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
”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
但争议一直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
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
司母戊鼎介绍300字左右
《司母戊鼎》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呀,是一个大大的青铜鼎。
它可重啦,有好几百千克呢,就像好几个大象加在一起那么重。
这个鼎的样子很特别,它有两只大大的耳朵,肚子圆圆的,腿粗粗的,看起来特别结实。
司母戊鼎上面还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这些花纹可不是随便画的哟,它们都有特别的意思。
据说呀,这个鼎是古代的人用来祭祀的。
那时候的人们觉得用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鼎祭祀,可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司母戊鼎现在被放在博物馆里,很多人都去看它。
它就像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爷爷,给我们讲着古代的事情。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个神奇的司母戊鼎呀?《司母戊鼎》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下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啊,那可是个大家伙!它是青铜做的,颜色有点绿,又有点黑。
这个鼎特别大,比咱们教室里的桌子大多啦。
想象一下,要是把它放在咱们操场上,那得占好大一块地方。
鼎的上面还有好多图案,有的像动物,有的像花草,可好看啦。
以前的人们用它来做很重要的事情。
比如说,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大家会围着它,举行很庄重的仪式。
司母戊鼎现在可是个宝贝呢,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跑来看它。
它就像一个古老的朋友,默默地告诉我们过去的故事。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司母戊鼎很神奇呀?《司母戊鼎》小朋友们,我要给你们讲讲司母戊鼎哟。
司母戊鼎是个特别大的鼎,它又高又重,站在它旁边,会觉得自己特别小。
它的形状有点像个大罐子,不过可比罐子威风多啦。
鼎身上有好多漂亮的花纹,弯弯曲曲的,好像在跳舞。
听老师说,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很重视这个鼎,用它来纪念很重要的人。
现在,司母戊鼎被放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有专门的人保护它。
我们能看到它,真的很幸运。
小朋友们,司母戊鼎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司母戊大方鼎英文术语
司母戊大方鼎英文术语"司母戊大方鼎"在英文中的术语是“Stele of Lady Wu”. 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件重要文物,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方鼎。
与鼎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及影响相关的英文术语包括:Bronzes: 指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通常由铜、锡、铅等金属合金制成。
Ritual Vessels: 指古代中国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的青铜器。
Bronze Casting: 指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其中包含了失蜡铸造法等特殊工艺。
Shang Dynasty: 指中国历史上的商朝,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司母戊大方鼎即为商朝时期的产物。
Cultural Heritage: 指文化遗产,司母戊大方鼎被视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Archaeology: 指考古学,司母戊大方鼎的发现和研究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Artifact: 指人工制品,司母戊大方鼎作为一种古代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Museum Collection: 指博物馆收藏,司母戊大方鼎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Icon: 指图标或象征,司母戊大方鼎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国家的威仪和权力。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指历史意义,司母戊大方鼎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历史发展。
Bronze Age: 指青铜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人们开始广泛使用青铜来制造工具和艺术品。
Artifactual Evidence: 指物证,司母戊大方鼎作为一件实物,为研究古代中国社会、宗教、艺术和技术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Archaeological Find: 指考古发现,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为考古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Cultural Relics: 指cultural relics,司母戊大方鼎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遗物,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商周主要青铜器(代表)
商周主要青铜器(代表)1.司母戊鼎。
商代晚期的青铜鼎。
鼎呈方形,又称司母戊大方鼎。
四足,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商代最大的青铜器。
鼎的周身饰有蟠龙纹及饕餮纹,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为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制造的。
方鼎浑厚雄伟,制作技艺高超,是采用分体铸造法浇注的。
铸造之时,先把身、耳、足分别铸成部件,每个部件要用两块至八块范,然后再将各个部件合铸为一个整体。
工艺流程复杂,需二三百人密切协作,才能浇注成功。
此鼎是1938年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2.盂鼎。
共有大小两件,系一人所作,因作器者为西周康王时大臣盂而得名。
二器于清道光初年陕西岐山礼村同时出土。
小盂鼎原器已佚,仅传铭文拓本,大盂鼎又简称盂鼎,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盂鼎通高102.1厘米,口径78.4厘米,腹径83厘米,重153.5公斤。
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西周时代形体最大的青铜器。
口沿下及足上部皆布饕餮纹,足上部有扉棱。
内腹壁铸有铭文19行、291字。
记载康王对大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财富的命令。
铭文前部说商人纵酒是其灭亡的原因,赞扬周代文武二王的盛德,其内容可与《尚书·酒诰》相对照。
铭文后部说周天子让盂继承父祖的官职,并赏赐他鬯卣(chàng yóu)、命服、车马以及大量奴隶臣民,勉励盂要终身管理诸戎之事,并要克己奉公,不要辜负周王的信任;盂为了感谢周王的册命,宣扬周王的美德,因而制作了这件祭祀其祖南公的宝鼎。
铭文所记商代侯甸之制和周初赏赐奴隶情况及奴隶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毛公鼎。
清朝道光年间出于陕西岐山县。
因器主人为毛公而得名。
毛公名 ,故又称毛公 鼎。
属西周晚期器物。
今在台湾省台北市。
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围145厘米,重34.7公斤。
口径下饰有西周弦纹,中间填以重环纹。
竖耳高大,足作兽蹄形,腹为半球状。
腹内有铭文32行、499字,为迄今发现最长的铜器铭文。
司母戊鼎介绍
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它 代表了商代晚期青铜铸造业的最高水平,也是 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鼎 被视为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象征,展现了古代 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此外,司母戊鼎还是商代后期政治和宗教的象 征。据史书记载,商代有"以鼎为象,以器为 干"的传统,"干"即象征权力,"象"即象征皇 权。因此,这个鼎也代表了商王权力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鼎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
征,也是祭祀礼仪中不可或缺的祭器
文化与象征意义
为了保护这个珍贵的文物,国 家采取了多项措施
2006年1月21日,《司母戊鼎》 邮票由国家邮政局发行出版
2005年3月1日,《国家宝藏》 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首 播,向全球宣传和推广中国的 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
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加强对司母 戊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PART.4
学术研究与价值
司母戊鼎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还在于其科学和技术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的研究 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商代晚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技
01
术特点和流程。此外,司母戊鼎还为研究中国古代
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历史见证
总之,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是中国古代 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
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 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
和青铜时代的代表性作品
PART.2
工艺与造型
司母戊鼎的工艺水平极高,显示了商代 青铜铸造业的发达。鼎身呈长方形,口 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庄严气派。 鼎腹部铸有"司母戊"三个字,是国名的 代表,意为"国母之鼎"。字形扁平,笔 画粗壮,以细线勾勒,填以白陶质泥, 施以青绿色美化。字体优美、朴素、典
司母戊鼎背后的故事
司母戊大方鼎背后的故事司母戊大方鼎: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
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
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该鼎造型庄严雄伟。
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
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
四足中空。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该鼎的化学成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
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司母戊大方鼎发现于日本鬼子铁蹄蹂躏下的1939年,当年发现、挖掘司母戊大方鼎的42名村民中的最后幸存者吴培文已于2006年去世。
2005年司母戊大方鼎回到安阳“省亲”时,他向记者讲述了大鼎历经劫难的传奇故事。
发现———村民结伙儿在田地里挖"宝",贱价卖给时常在这一带转悠的古董商,不小心挖出了“青铜大炉”武官村是距河南安阳市区3公里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先后发掘出了上千座墓葬,还有十几座王公大墓。
吴培文老人住在武官村289号一个朴素的小院里,当年这座小院落前后通街,是他父亲留下的家产。
当年,安阳小屯一带发现大量甲骨文以后,前民国政府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发掘。
1937年之后,由于日本鬼子的侵占,发掘工作被迫停止了。
鬼子一来,村民真是度日如年。
人饿得没办法,只好结伙儿在田地里挖“宝”,贱价卖给时常在这一带转悠的古董商。
1939年3月初的一天,吴培文的叔伯哥哥吴希增漫无目的地在野地里“探宝”。
挖宝有挖宝的门道,什么是生土,什么是熟土有讲究。
探杆碰到铁、铜或者玉石,带出来的土颜色不同,“老江湖”一看便知。
接了两根杆,打到13米深的时候,已经打到水脉了,突然,探杆触到了硬东西,拔出来一看,探杆卷了,探杆头上带上来些许铜锈。
“有宝物!”吴希增收拾工具悄悄回村找到吴培文。
一商量,决定找几个人,夜里偷偷挖。
当天晚上,吴培文他们找来了十七八个棒小伙子,黑灯瞎火地开始了挖掘。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殷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今亦多释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妌。
司母戊鼎器型凝重,形制雄伟,纹饰华丽,工艺精美。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鼎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
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内壁所铸“司母戊”三字,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司母戊鼎用陶范铸造,鼎体(包括空心鼎足)浑铸,其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44%,铅2.76%,其他0.9%。
鼎耳后铸,附于鼎的口沿之上。
铸造如此巨型的青铜重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反映出殷商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之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材料的稀有和青铜铸造工艺的先进性,使得它与陶器、木器和石器等沉沦于日常物用的器具,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青铜鼎、簋、尊、盘、爵等作为食具、酒具、盛水器等实用功能与作为礼器在先民精神生活中标出的意义是互为表里、融贯一致的。
而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
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
铜鼎则是商周时期最为重要的礼器。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
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
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吴家柏树林。
司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
在当时需要七八十名工匠同时操作才能铸成,要用一千多公斤金属原料。
它不仅是我国目前出土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而且也是世界青铜器中罕见的精品。
大方鼎虽然形大体重,但制作工艺非常精巧。
鼎身的雷纹为地,四周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这种动物纹样,是经过高度艺术夸张变形而刻划出来的。
纹样衬托出一种狰狞、神秘、威严的气氛。
司母戊鼎在铸造工艺和艺术水平上,都代表了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考古学家认为,这只鼎是商王为祭祀他母亲而制,所以取名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增加
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
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俗称虎咬人头纹,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很显然,这么巨大的鼎,并非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的。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在什么观念的支配下来制作这一器物的,它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据学者称之所以称此鼎为“司母戊鼎”,是因为其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三个铭文,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
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3300年,历史的尘烟造就了“司母戊鼎”。
千百年来,以鼎为器、以鼎为礼的习俗,在华夏大地从未有过丝毫中断。
时至今日,中央政府赠予联合国的礼品、河南省政府赠给港、澳特首正是一方巨鼎,大型企业也取大鼎作为镇殿之宝。
以鼎为礼,乃君子间赠予的“事业成功”之美好祝愿;以鼎为礼,更为礼中至尊,表达了“德权兼备,鼎立天下”的最崇高的企业文化精神。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术界就建议把‘司母戊’改为‘后母戊’。
因为商代的字体较自由,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
所以‘司’和‘后’字形可以一样,而意思上此处更接近‘商王之后’。
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
关于“司母戊鼎”的正确称呼,目前在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论。
一直以来,人们都称之为“司母戊鼎”,随着一些考古学家对商代文明研究的深入,认为应改名为“后母戊鼎”。
相信通过考古学家的进一步考证,司母戊鼎的神秘面纱很快会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