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诏和唐关系密切。开元26年(738),唐玄宗册封 皮逻阁为云南王。天宝年间,玄宗好大喜功,唐西南 地区官员和将领欺凌南诏,关系交恶,唐于天宝10年、 13年两次征南诏,均被打败,损失兵力近20万。南诏 势强,曾于830年攻陷成都。
• 2.发展
• ——南诏社会发展受唐影响很大,其官制和土地制 度都模仿唐朝,儒学在南诏被大力传播,建筑多仿唐 朝,著名大理崇圣寺三塔就是由汉族工匠设计建造。
• 一、东突厥 • 1.兴起~南北朝后期:
• ——突厥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早年居于金山(阿尔 泰山),兴起于南北朝后期,至隋初已成为北方最强 大少数民族,控制东起辽河流域西至阿尔泰山以西 广大地区,其力量可左右中原政权,周齐对峙,杨 坚代周、李渊、刘武周、梁师都、李轨、薛举等起 兵,无不先结好突厥,甚至向其称臣纳贡。
• ⑵粟末靺鞨: • ①渤海国(220余年,926年亡于契丹)
• ——粟末部居于松花江流域,698年首领大祚荣统一 粟末各部,713年,唐玄宗封其为渤海郡王,从此粟 末政权就以渤海为国号,在靺鞨诸部中社会发展最为 先进,已经进入奴隶制。
• ②交往
• ——粟末靺鞨与唐联系密切,渤海频繁遗使入唐朝贡, 贵族子弟到长安太学学习,民间交往尤为密切。
• 3.与唐友好:
• ——从回纥建立政权到崩溃一百年间,同唐基本没 有发生冲突,关系密切友好相处,每一位回纥可汗 都得到了唐的册封。 • ——安史乱时,回纥曾两次出兵助唐平定叛乱,两 京收复后,唐一次酬谢回纥一百余万匹绢,从757 年唐又每年赠绢2万匹作报答。 • ——唐三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回纥与唐关系是 唐代民族关系中最为密切。
• ——由广州、泉州可达日本、东南亚、印度洋、波斯 湾,乃至东非诸国。
• 一、朝鲜和日本
• • • • 1.朝鲜 ⑴隋朝 ——隋朝与新罗、百济关系一直友好相处。 ——与高丽发生战争,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9) 曾征高丽,失败告终;隋炀帝大业八年(612)、 九年、十年三次征高丽,失败告终,并成为隋 未农民起义的导火线。
• 4.经济文化交流: • ——回纥经常用马匹换取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 史家称之为“茶马交易”,回纥消费不了数额 巨大的绢和茶,许多通过丝绸之路被远销到中 亚至欧洲。 • ——回纥商人来唐经商,人数常达数千人,足 迹远至赣江、珠江流域,长安城里有大批回纥 商人,许多人在长安结婚生子,久居不归。 • 5.回纥社会发展 • ——在唐的影响下,回纥开始发展农业,建造 城市和宫殿,由游牧转向定居。回纥制度是汉 制和突厥制度杂用,历法采用唐的开元历。
• ——唐初西突厥控制西域,隔绝唐与西域联系,贞观 二年(628),西突厥内乱分裂,力量削弱。贞观四年灭 东突厥后,太宗开始经营西域,经近20年努力,彻底 击败突厥。高宗时突厥复起,经过激战终灭西突厥, 重新控制西域。
• 2.唐朝对西域管理: • ——为加强西域管辖,太宗设立“安西都护府”,统
领“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田、疏勒),高宗时以碎叶 代焉耆,武后时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及巴 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及 葱岭以西地区。
• 3.衰败
• ——南诏后期,大臣专权,矛盾尖锐,唐昭宗天复二 年(902)被推翻。
• 六、靺鞨与契丹
• ——唐朝时期,在祖国东北地区居住着一些民族, 影响较大:靺鞨与契丹。
• 1.靺鞨:
• ——满族祖先,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 里江、长白山广大地区。
• ⑴演变
• ——靺鞨是一支古老民族,商周时被称为肃慎,汉 魏称挹yi娄,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宋代称女真, 清代为满族。唐代靺鞨,势力最大是粟末和黑水两 部。
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黄金时期,
在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内地和边疆各少 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有很 大发展,从而共同缔造光辉灿烂中古文明。
• 一、唐代民族政策
• 从整体上说,基本沿用唐太宗时期政策: • ——羁縻政策:民族关系开明、持平,以和抚 为主。 • ——羁縻府州:共设羁縻府94、羁縻州762, 总计856。其地域,西至咸海,西南包括整个 阿富汗(6都督府,最南端波斯都督府),北 至今贝加尔湖以北,东达库页岛一带。 • ——和亲政策:然与汉有本质区别,唐力量强 大,很少动用武力。大部分民族如靺鞨、突厥、 回纥、契丹、南诏、西域各族,都接受唐朝封 号,即便是独立性强的吐蕃,也与唐建立比较 密切政治、经济联系。
• ⑵唐朝 • ①统一
• ——675年( 高宗上元二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结束三 国时代,与唐关系更为密切。
• ②交往:
• ——新罗人来唐很多,从登州到扬州东部沿海地区都有 分布,他们多从事商业、交通、中介。 • ——新罗留学生很多,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学成归国 的新罗学生,一次达上百人。 • ——有些人长期留居中国,参加科举考试,在政府中做 官。如崔致远,12岁入唐,18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和 中央官,著有《桂苑笔耕集》。
• 4.交往情况:促进吐蕃社会发展
• ——两位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如生活用品、生 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儒家经典、文史、医药、历 法等典籍,还派工匠到吐蕃传授酿酒、制碾硙、造纸 墨。 • ——吐蕃文化对内地也有一定影响,吐蕃马和造型奇 异的金银器传入内地,甚至其赭面堆髻(圆椎形)风 俗也传到唐朝,在长安城内竞相仿效。
• 2.契丹:
• ——辽的祖先,活动于辽河上游,原受制于东突厥 和回纥,回纥亡后兴起,901年耶律阿保机立为首 领,916年称帝建国,十年后契丹亡渤海,臣服黑 水靺鞨,力量迅速壮大。
• 第五节 隋唐时期中外交流
• 主要内容:
• • • • • 一、唐的世界地位 二、唐的开放政策 三、对外交通发达 四、朝鲜和日本 五、东南亚和南亚
• ⑶相互影响 • ①唐文化对新罗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官职、文 化、文字、科技等
• ——新罗仿效唐朝改建行政机构,实行科举制,采 用唐朝历法,中国典籍和唐诗广为流传。借助汉字, 创立朝鲜文字。种茶和雕版印刷术也在唐代后期传 入朝鲜。在唐朝影响下,朝鲜有了较高的文明,唐 玄宗称其为“君子之国”
• ②朝鲜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
• 崔致远《桂苑笔耕集》
• ①内容
• ——这是崔致远自编的一部诗文集,收录他宦游幕 府时为淮南节度使高骈代撰的各种表状书启及自作 诗文。
• ②价值
• ——该书以当时人述当时事,较之《唐书》、《资 治通鉴》等后世编撰史书,具有更为丰富而珍贵的 文献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晚唐政治、军事、外 交,特别是黄巢起义时期的乱世之治,有重要史料 价值。
• 2.分裂~臣服隋朝
• ——隋朝时,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隋对其进行分 化瓦解和军事打击,突厥衰落,臣服于隋。
• 3.唐朝初年
• ①收服东突厥
• ——唐初突厥重新崛起,东突厥曾两度打到长安附近。 唐太宗政权巩固后,于贞观三年(629),派李靖、李 勣为统帅,两路出兵,次年攻灭东突厥。
• ②设羁縻州府
• 第五节 隋唐时期中外交流
• 一、唐的世界地位
• ——唐朝是中古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盛世,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国家之一。
• 二、唐的开放政策:
• ——唐的开放政策大量吸引周边国家的使节、 商贾、学者、僧侣、艺术家,不断地来唐朝访 问、商贸、求学。
• 三、对外交通发达:
• • • • • •
1.陆路: ⑴西路→以丝绸之路为主,出长安经玉门关西行。 ⑵北路→经蒙古向西。 ⑶西南路→从四川向西南,可达印度、尼泊尔和缅甸。 ⑷东北路→经河北、辽东、可达朝鲜。 2.海路:
• 2.冲突
• ——随着吐蕃力量不断扩张,与在唐军事上进行长 期、激烈斗争,青海、西域、河西、陇右一直是 吐蕃目标,吐蕃于763年唐刚平定叛乱之际,攻入 长安。
• 3.会盟
• ——其间有战有和,双方经常会盟,如穆宗长庆元 年(821),双方会盟,盟文强调“患难相恤,暴掠不 作” ;穆宗长庆三年(823)在拉萨建立唐蕃会盟碑, 今仍矗立在大昭寺门前,成为两民族团结友好历史 见证。
• 4.唐代中西交流
• ——唐统一西域后,凭借丝绸之路,西域与内 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 ——内地文化在西域传播推广,而西域音乐、 舞蹈、绘画也传入内地,如太宗所定十部乐中就 有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 • ——葡萄酒酿造方法及作物品种也传入内地,丰 富内地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回纥 • 1.回纥、回鹘: • ——回纥:团结、联合、协作。788年,回纥上 请唐德宗,将“回纥”改为“回鹘”,意为矫 健雄鹰。 • 2.兴起情况: • ——回纥是在东突厥故地兴起民族,曾几迁徙, 最后于天宝四年灭掉东突厥,成为北方草原 最强大力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 6.回纥部落分迁 • ——唐代后期,回纥内部矛盾尖锐,自然灾害 严重,国势衰落,840年被准噶尔盆地的黠戛 斯人灭掉。 • ——此后回鹘部众离散,一支迁至河西走廊, 一支进入吐鲁番,一支迁至天山北路及葱岭以 西。定居新疆的回鹘,就是今天维吾尔人的祖 先。
• 四、吐蕃
• ——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祖先,他们很早就居住在青 藏高原。
• 5.衰落转变
• ——九世纪,吐蕃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不断,政 权衰落,奴隶制趋于瓦解,逐渐向封建制度过渡。
• 五、南诏
• ——南诏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祖先,居住于云南一带, 唐初形成六部,称为六诏,南诏即其一。八世纪初, 南诏首领皮逻阁统一六诏,都太和城(大理),成为 西南地区的强大力量。
• 1.交往:
• 1.友好和亲:
• ——公元七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 高原各部。他仰慕唐朝的文化,两次派使者求亲, 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 干布。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 蕃首领赞普尺带珠丹。这一时期是唐与吐蕃关系最 好时期,尺带珠丹上书玄宗,称唐蕃关系“和同一 家”。
• 一、唐代边疆各族
•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民族政策 • 第二部分:民族关系
• 1.东突厥 2.西域与西突厥 • 3.回纥 4.吐蕃 • 5.南诏 6.靺鞨与契丹
• 一、唐代边疆各族
• 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概况
•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重要阶段 (秦
朝统一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西汉是我国多民 族国家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隋唐是继汉代之后的第二个大
• ③渤海制度:
• ——文字:汉字,典籍如《汉书》、《三国志》等在 渤海流传,文化较发达,在唐代有“海东盛国”之称。
• ⑶黑水靺鞨:
• 居住于黑龙江下游两岸(包括库页岛),与唐朝亦有 密切联系,开元十年其酋长来长安聘问,十三年 (725)唐于其地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酋长倪属利 稽为都督,并于十六年改其名为李献诚。唐和黑水 靺鞨关系更加密切,玄宗一朝,来唐聘问15次之多。
• ——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高丽乐成为十部乐之 一。
• 2.日本 • ⑴社会转型、学习中国
• ——日本自东汉以来,一直同中国保有联系,《隋书》 称日本为倭国。公元七世纪日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进行大化改革,因仰慕隋唐先进文化和制度,所以频 派使者到中国学习。
• ⑵遣隋使、遣唐使
• ——隋代日本分别在600、607、608、615年四次派遣 使者来隋通好、学习。 • ——唐代遣唐使十几次,人员主要是留学生、学问僧、 外交使者,规模不断扩大,从开元始,有三次在550 人以上。
• ——唐在东突厥北部边境设羁縻州府,任用突厥首领 担任刺史,管理突厥部众。
• ——《通典· 边防》:“入居京师者近万家”,不
少人还在朝为官,五品以上官员达百余人,中下级将 领更多。他们对太宗忠心,太宗死契芯何力和阿史那 社尔特别悲伤,请“杀身以殉”,并以其俗“割面志 哀”。
• 二、西域与西突厥 • 1.唐初对西域经营
• 3.唐代西域状况
• ⑴基本状况
• ——汉代西域有36国,至唐基本面貌没变,其中以 天山南路高昌、焉耆、龟兹(库车)、于田(和田)、疏 勒(喀什)较为有名。 • ——高昌是汉族人鞠氏统治,通行汉文,离唐最近, 为丝绸之路重镇,留世文献记载较多,解放后出土大 批唐代文书,资料丰富。
• ⑵社会发展
• ——西域各国在唐已进入封建社会,有较发达绿洲农 业,冶铁/棉纺织突出,天山北路以游牧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