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控制技术按控制措施实施的方式不同,一般分为 被动控制(Passive Control)、主动控制(Active Control)、半主动控制(Semi—Active Control)和 混合控制(Hybrid Control)四类。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1)被动控制(Passive Control)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2)建筑费用和成本大幅度增加 传统方法是在设计时提高材料强度、加大构件(结构) 刚度,其结果是断面越大,刚度越大,使用面积减少, 建筑物自重增大,地震作用亦随之增大。
(3)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传统抗震方法采用的是延性结构体系,允许结构部件 在强震时发生比较大的塑性变形,以消耗地震能量, 减轻地震反应,这种方法对于某些不容许在地震中出 现破坏的结构、或内部有贵重装饰、重要设备仪器的 结构是不适用的。
一种是主从组合方式,即以某一控制为主控制部件, 其他部件通过主要部件实现对结构的控制。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另一种是并列组合方式,即两种控制各自独立工作, 对结构实施校正作用。
目前,较为典型的几种混合控制装置有: AMD与TMD相组合, AMD与TLD相组合, 主动控制与基础隔震相组合, 主动控制与耗能减振相组合,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4)施工难度大 结构构件和节点的钢筋配置过密,9度区甚至无法排布。 (5)建筑物的高度受到限制等。
为克服传统抗震方法的缺陷,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简 称“结构控制”)逐渐发展起来。 结构控制的概念:通过对结构施加控制机构,由控制 机构与结构共同承受振动作用,以调谐和减轻结构的 振动反应,使它在外界干扰作用下的各项反应值被控 制在允许范围内。
(风外、荷地载震等结)构
反应
被动控制装置
① 隔震:在建筑物图适1当-1部被 位动 设置控隔制震的装工置作 ,原 切断理或削弱 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并提供适当的阻尼,从 而使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大大降低,耗能能力加强。 如叠层橡胶垫支座、高阻尼橡胶垫支座、滑移隔震支 座和混合隔震装置等。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② 结构自控:通过在结构中优选耗能材料和耗能杆件, 设置多道抗震防线达到耗能减振的目的。 常见的有: 竖向通缝SW(剪力墙)、周边缝SW、 双功能连梁、带抗震连梁的SW、 顶层为刚性连梁的SW、偏交支撑、 梁端设塑性铰的框架、悬挂式结构、 底层设消能缝的砖混结构。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风外、荷地载震等)结 构 控制力
反应
控制器 检测元件
Baidu Nhomakorabea图1-2主动控制的工作原理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常见的类型有: 主动调频质量阻尼器(Active Tuned Mass Damper,
简称AMD); 主动支撑系统(Active Brace); 主动拉索控制器(Active Tendon); 主动空气挡风板控制器(Active Aerodynamic Appendayes)等。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3)混合控制(Hybrid Control)
被动控制器
外荷载
被动控制力 结构
(风、地震等) 主动控制力
反应
主动控制器
检测元件
混合控制是将主图动1控-3 制混与合控 被制 动的控工制作同原时理施加在同一结构 上的结构振动控制形式。
从其元素所起作用的相对大小来看,有两种组合方式: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结构控制的概念:在工程结构的特定部位装设某种装 置(如隔震垫等)、或某种机构(如消能支撑、消能 剪力墙、消能节点、消能器等)、或某种子结构(如 调频质量等)、或施加外力(外部能量输入)、或调 整结构的动力特性,使工程结构在地震(或风)的作 用下,其结构的动力反应(加速度、速度、位移)得 到合理的控制,从而确保结构本身及结构中的人、仪 器设备、装修等的安全或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
6.结构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6.1概述 抗震设计:依靠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
立足于“抗”,是一种消极设计方法 传统抗震方法存在的问题: (1)结构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传统抗震方法以既定的“设防烈度”作为设计依据,由于 地震的随机性,建筑结构的破损程度及倒塌的可能性难以 控制,当发生突发性超烈度地震时,房屋可能会严重破坏。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2结构隔震设计
结构隔震主要有基底隔震和悬挂隔震两种 6.2.1基底隔震原理 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 顶面之间设置隔震消 能装置,使之与固结 于地基中的基础顶面 分开,限制地震动向 结构物传递。
6.1概述
③ 结构附加装置控制:在结构的适当位置安放耗能减振 装置,以达到耗能减振的目的。 主要有: 各种耗能支撑、预应力摩擦墙、 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 调频质量阻尼器(TMD)、 调频液体阻尼器(TLD)、 粘滞流体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等等。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2)主动控制(Active Control) 指有外加能源的控制,其工作原理为:
件和相关部件外,结构设计仍可按照《规范》对相应 结构类型的要求执行。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消能减震技术的优越性: 1、安全性:
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在强震中能率先消耗的地震能量, 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并保护主体结构和构件免遭 破坏,确保结构的安全。 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比传统结构降低40%—60%。 2、 经济性: 消能减震结构可以减少剪力墙的设置,减少结构断面 和配筋,可节约造价5%—10%。若用于旧建筑物的抗 震加固,则可节约造价10%—60%。 3、技术合理性:结构越高、越柔,消能减震效果越显著
HMS(液压-质量振动控制系统)与AMD相组合等。
结构隔振、减震设计与制振技术
6.1概述
结构消能减震建筑的特点: 1. 消能减震装置可同时减少结构的水平和竖向的地震作
用,适用范围较广,结构类型和高度均不受限制; 2. 消能减震装置应使结构具有足够的附加阻尼,以满足
罕遇地震下预期的结构位移要求; 3. 由于消能减震结构不改变结构的基本型式,除消能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