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厦门水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地处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境内无大河,市内河流里程短河面窄河床浅水量集中,在汛期开发利用难度大,厦门市最大的河流西溪流域面积494km2第二条大河流后溪流域面积209.3km2。其余河流面积小于100km2且厦门市河流多为季节性山溪河流,水资源开发难度大曰占全市总面积40%的地区降雨后形成的地表径流直接入海,厦门市多年水资源总量12.3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8亿m3,地下水资源量1.36 m3。

1.当地水资源状况

当地水源中,仅有石兜水库和汀溪水库可作为城市常备水源

,湖边水库作为厦门急应水源;其他小型水库和小塘坝、小型引提水工程、大口井等小型水利工程仅作为农田灌溉水源。

根据厦门市2004 年水资源公报, 厦门市2003年全市供水总量为6.08 亿m3 ( 不含海水供应量) ,地表水供水量为5.13 亿m3, 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87 亿m3。当地水资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67.6%, 跨流域引水量为1.97 亿m3, 占供水总量的32.4%。整体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为适中,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0.4%, 其中,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6.3%, 地下水资源开采率为42.6%。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偏高, 超出警戒线, 需引起注意。2004 年全市用水中农业、生活与工业用水总量分别占总用水量的44.9%、25.6%与29.7%。

1.1、降水量

当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600.7mm,比上年增加6.32%,比多年平均值增加4.65%,折合年降水总量25.18亿m3,属平水年。其中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同安,最小的是厦门岛。与上年比较,各单元降水量除了厦门岛有所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多年平均比较,各单元的降水量除了集美和厦门岛有所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1.2、地表水资源量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3.37亿m3,比上年增加6.44%,比多年平均值增加9.32%,折合径流深849.9 mm。同安地表水资源量为7.58亿m3,占全市地表水资源量56.69%,比多年平均值增加8.60%;翔安、集美、海沧和厦门岛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2.25亿m3、1.85亿m3、1.29亿m3和0.40亿m3,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增加33.93%、2.21%、13.16%和减少35.48%。

1.3、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2.40亿m3,比上年增加7.14%,其中同安、翔安、集美、海沧、厦门岛分别为1.21亿m3、0.47亿m3、0.36亿m3、0.24亿m3和0.12亿m3,各单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加5.22%、11.90%、5.88%、20.00%、减少7.69%。地下水资源量最多的是同安,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的50.42%,最少的是厦门岛,仅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的5.00%。

1.4、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重复计算量而得。当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3.61亿m3,比上年增加6.41%,比多年平均值增加9.14%。全市平均产水系数0.54,平均产水模数

86.5万m3/km2。各单元中水资源量最多的是同安,占全市的56.21%;最少的是厦门岛,占全市的3.16%。

2、用水情况

2.1、当年全市用水总量为57386万m3,其中农业用水量最大,为20281万m3,占35.34%;其次是工业用水量,为17826万m3,占31.06%;城镇生活用水量为15468万m3,占26.96%;农村生活用水量为3811万m3,占6.64%。全市用水情况调查见表5。造成今年全市总用水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全年粮豆播种面积由18.07万亩减少到11.98万亩,农业用水需求明显减少所至。

3、废污水排放情况

3.1、当年我市废污水排放量22715万m3,比上年增加6.3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25万m3,比上年减少6.7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4014万m3,比上年减少6.7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75%。城市污水处理量18222万m3,比上年增加 5.88%,污水处理率为80.22%,比上年略有减少。

4、厦门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境内水资源量严重不足,但客水资源充沛

• 2.调蓄能力不足,供水能力未充分发挥

• 3.水源单一,管线单一,供水保障存在隐患

• 4.水质环境出现恶化趋向

• 5.管理体系不顺,效率不高

5、关于厦门市水资源利用的改进措施

1.开发新水源袁兴建厦门第二水源工程

2.实施水资源以“蓄补引冶”“优化配置”发挥供水设施的潜力

3.采取进一步的节水措施,压缩城市需水量

4.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务一体化

5.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对产业部门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工业取水量的增长速度。

6.污水资源化和海水利用

7.强化公众水患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