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PET—CT
不推荐常规使用 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
肠镜+活检:首选
.
25
诊断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
26
诊断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
27
鉴别诊断
炎性肠病:本病可以出现腹泻、黏液粪便、脓血粪便、排粪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 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与结肠癌的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阑尾炎:回盲部癌可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误诊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 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诊断为 阑尾脓肿,需注意鉴别。
1.早期结直肠癌(A期,I期)
定义:癌细胞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不能判断浸润深度的病变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如癌组织浸润固有膜则称黏膜内癌, 2。进展期结直肠癌(B,C期,II-III期):癌肿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T4。
血吸虫性肉芽肿:少数病例可癌变。结合血吸虫感染病史,粪便中虫卵检查。以及钡剂灌肠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以帮助鉴别。
.
28
三、结肠癌大体分型
.
29
结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大多数 2、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5.印戒细胞癌 6.鳞癌 7.腺鳞癌
.
30
病理类型
B型超声
可了解患者有无复发转移 具有方便快捷的优越性。
CT检查
提供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分期; 发现复发肿瘤; 评价肿瘤对各种治疗的反应; 阐明钡剂灌肠或内镜发现的肠壁内和外在性压迫性病变的内部结构 明确肿块的来源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可判断肿瘤位置
.
24
MRI检查
直肠癌的术前分期; 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评价; 怀疑腹膜以及肝被膜下病灶
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约60%的 结肠癌患者高于正常,但特异性不 高。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有 一定帮助
.
22
影像学检查及其他
结肠钡剂灌肠检查 B型超声 CT检查及增强 MRI检查及造影
经直肠腔内超声检 查
PET—CT 肠镜及活检
.
23
结肠钡剂灌肠检查
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应当谨慎选择。
.
9
结肠的动脉(边缘动脉弓)
Suddeck‘s point
.
10
结肠的静脉—SMV外科干
胃结肠静脉干注入点到回结肠静 脉注入点间的一段肠系膜上静脉 叫外科干,右结肠主淋巴结(第三 站淋巴结)位于外科干右侧
必需充分暴露外科干,在其右侧切 断各主干静脉根部,再在其左侧于 SMA发出水平切断各主干动脉根 部,清除淋巴结,是D3淋巴结清扫 的合理方式
肠结核:在我国较常见,好发部位在回肠末端、盲肠及升结肠。常见症状有腹痛和腹泻、便 秘交替出现,部分患者可有低热、贫血、消瘦、乏力,腹部肿块,与结肠癌症状相似。但肠 结核患者全身症状更加明显,如午后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乏力,需注意鉴别。
结肠息肉:主要症状可以是便血,有些患者还可有脓血样粪便,与结肠癌相似,钡剂灌肠检 查可表现为充盈缺损.行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结直肠癌诊疗策略
及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解读
定远县总医院外科七西病区 秦辉
.
1
大肠癌发病的流行病学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 亡率逐年升高,已跃居癌症发病率的第3位。 • 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脏转移, • 20%~34%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伴有肝转移。
.
2
发病率位居 第三位
3.晚期结直肠癌(D期,VI期):癌肿伴有远处器官(肝,骨,脑, 肺)转移,或因局部广泛浸润或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根治切除
.
31
结肠癌TNM分期法
T(Tumor)代表原发肿瘤,原位癌Tis;肿
瘤侵及粘膜下层T1;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 侵及其他脏器T4。
N(Node)为区域淋巴结,无淋巴结转移
.
3
一、结肠解剖要点
组成 解剖学标志 结肠壁分层 结肠的血管 回盲瓣
.
4
结肠解剖的组成
.
5
结肠解剖学标志
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袋、肠 脂垂和结肠带。
.
6
结肠分层
结肠肠壁分为浆膜层、肌层(内环 外纵)、黏膜下层和黏膜层。
.
7
解剖-直肠和肛管
.
8
结肠的血管
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N0;转移区域淋巴结1-3个N1;4个及4个 以上N2。
M(Metastasis)为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
M0;凡有远处转移M1。
.
32
遗传易感性(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 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的家族成员)
癌前疾病:家族性肠息肉病
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 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
18
四、结肠癌临床表现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腹痛 腹部肿块 肠梗阻症状 全身症状
.
19
左半与右半结肠癌临床表现区别
.
20
五、结肠癌的诊断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视。 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 危人群:
①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④以下五种表现具二项以上者:粘液血
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 史及精神创伤史
.
21
诊断辅助检查
B超和CT扫描及增强,磁共振及造 影检查对了解腹部肿块和肿大淋巴 结,发现肝内有无转移等均有帮助
.
11
结肠的静脉---Henle干
.
12
结肠的静脉—Henle干
.
13
结肠的融合筋膜—右Toldt筋膜
.
14
结肠的融合筋膜—左Toldt筋膜
.
15
外侧入路进入Toldt筋膜上间隙
.
16
TTooldldt筋t筋膜膜
.
17
二、结肠癌的病因
病因虽未明确,但相关高危因素渐被认识
生活习惯: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 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 度体力活动
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PET—CT
不推荐常规使用 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
肠镜+活检:首选
.
25
诊断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
26
诊断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
27
鉴别诊断
炎性肠病:本病可以出现腹泻、黏液粪便、脓血粪便、排粪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 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与结肠癌的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阑尾炎:回盲部癌可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误诊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 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诊断为 阑尾脓肿,需注意鉴别。
1.早期结直肠癌(A期,I期)
定义:癌细胞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不能判断浸润深度的病变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如癌组织浸润固有膜则称黏膜内癌, 2。进展期结直肠癌(B,C期,II-III期):癌肿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T4。
血吸虫性肉芽肿:少数病例可癌变。结合血吸虫感染病史,粪便中虫卵检查。以及钡剂灌肠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以帮助鉴别。
.
28
三、结肠癌大体分型
.
29
结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大多数 2、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5.印戒细胞癌 6.鳞癌 7.腺鳞癌
.
30
病理类型
B型超声
可了解患者有无复发转移 具有方便快捷的优越性。
CT检查
提供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分期; 发现复发肿瘤; 评价肿瘤对各种治疗的反应; 阐明钡剂灌肠或内镜发现的肠壁内和外在性压迫性病变的内部结构 明确肿块的来源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可判断肿瘤位置
.
24
MRI检查
直肠癌的术前分期; 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评价; 怀疑腹膜以及肝被膜下病灶
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约60%的 结肠癌患者高于正常,但特异性不 高。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有 一定帮助
.
22
影像学检查及其他
结肠钡剂灌肠检查 B型超声 CT检查及增强 MRI检查及造影
经直肠腔内超声检 查
PET—CT 肠镜及活检
.
23
结肠钡剂灌肠检查
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应当谨慎选择。
.
9
结肠的动脉(边缘动脉弓)
Suddeck‘s point
.
10
结肠的静脉—SMV外科干
胃结肠静脉干注入点到回结肠静 脉注入点间的一段肠系膜上静脉 叫外科干,右结肠主淋巴结(第三 站淋巴结)位于外科干右侧
必需充分暴露外科干,在其右侧切 断各主干静脉根部,再在其左侧于 SMA发出水平切断各主干动脉根 部,清除淋巴结,是D3淋巴结清扫 的合理方式
肠结核:在我国较常见,好发部位在回肠末端、盲肠及升结肠。常见症状有腹痛和腹泻、便 秘交替出现,部分患者可有低热、贫血、消瘦、乏力,腹部肿块,与结肠癌症状相似。但肠 结核患者全身症状更加明显,如午后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乏力,需注意鉴别。
结肠息肉:主要症状可以是便血,有些患者还可有脓血样粪便,与结肠癌相似,钡剂灌肠检 查可表现为充盈缺损.行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结直肠癌诊疗策略
及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解读
定远县总医院外科七西病区 秦辉
.
1
大肠癌发病的流行病学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 亡率逐年升高,已跃居癌症发病率的第3位。 • 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脏转移, • 20%~34%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伴有肝转移。
.
2
发病率位居 第三位
3.晚期结直肠癌(D期,VI期):癌肿伴有远处器官(肝,骨,脑, 肺)转移,或因局部广泛浸润或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根治切除
.
31
结肠癌TNM分期法
T(Tumor)代表原发肿瘤,原位癌Tis;肿
瘤侵及粘膜下层T1;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 侵及其他脏器T4。
N(Node)为区域淋巴结,无淋巴结转移
.
3
一、结肠解剖要点
组成 解剖学标志 结肠壁分层 结肠的血管 回盲瓣
.
4
结肠解剖的组成
.
5
结肠解剖学标志
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袋、肠 脂垂和结肠带。
.
6
结肠分层
结肠肠壁分为浆膜层、肌层(内环 外纵)、黏膜下层和黏膜层。
.
7
解剖-直肠和肛管
.
8
结肠的血管
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N0;转移区域淋巴结1-3个N1;4个及4个 以上N2。
M(Metastasis)为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
M0;凡有远处转移M1。
.
32
遗传易感性(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 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的家族成员)
癌前疾病:家族性肠息肉病
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 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
18
四、结肠癌临床表现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 腹痛 腹部肿块 肠梗阻症状 全身症状
.
19
左半与右半结肠癌临床表现区别
.
20
五、结肠癌的诊断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视。 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 危人群:
①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④以下五种表现具二项以上者:粘液血
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 史及精神创伤史
.
21
诊断辅助检查
B超和CT扫描及增强,磁共振及造 影检查对了解腹部肿块和肿大淋巴 结,发现肝内有无转移等均有帮助
.
11
结肠的静脉---Henle干
.
12
结肠的静脉—Henle干
.
13
结肠的融合筋膜—右Toldt筋膜
.
14
结肠的融合筋膜—左Toldt筋膜
.
15
外侧入路进入Toldt筋膜上间隙
.
16
TTooldldt筋t筋膜膜
.
17
二、结肠癌的病因
病因虽未明确,但相关高危因素渐被认识
生活习惯: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 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 度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