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下)
(2011-03-18 14:14:09)
分类:文化生活
标签:
杂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下)
考点四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基础知识清单】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商贸活动、人口迁移、教育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重点难点解析】
(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双向的。
(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拓展深化延伸】
【误区警示1】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正确的说法是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误区警示2】商业活动是经济活动,与文化传播没有直接关系。
商业活动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商业活动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商业活动中,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交流文化。现在,商贸活动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对外宣传、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功能。
【例题·B】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外出旅游
【解析】根据材料“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直接可以选B项。
考点五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基础知识清单】
1.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统称为大众传媒。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重点难点解析】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这种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
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它们各具特点。
大众传媒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拓展深化延伸】
1.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之间的关系
(1)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2)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2.【误区警示】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方式在文化传播中都将发挥不同的作用。各种旧式传媒的功能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人际传播就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例题·C】“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解析】该题为反向选择题,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故C项认识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项。
考点六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基础知识清单】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古到今,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重点难点解析】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例题·C】中国将会利用好这次世博会,以文明的礼仪与各个民族带来的艺术进行各种层次的对话。这意味着
①加强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②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③发挥中华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作用
④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③表述错误,舍去;①②④切合题意,入选。
【拓展深化延伸】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3)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误区警示】文化交流是单向的。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包括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能够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外域文化,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积极地吸收和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为发展中华文化服务;又要坚决抵制国外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确保中华文化健康发展。
【高考真题回放】
01.【C】(2007年高考·广东政治·32题)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A.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B.所有的文化交流都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创新,但不能认为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故AD两项错误。B项本身观点错误。
02.【D】(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19题)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知识,考核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中俄互办文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