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由此可见,儒家思想
A. 对天人关系有所研究
B. 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 注重于现实政治诉求
D. 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
【答案】C
【解析】“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C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并不是对天人关系的研究,A错误;“墨家信鬼神”与儒家思想截然不同,二者不是互补关系,B错误;儒家思想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是在北宋时期,D错误。
2.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孔子热心救世,但他的救世思想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壁。造成孔子碰壁主要在于他的救世思想
A. 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B. 忽视法治而只重视德治
C. 旨在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D. 未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儒家提倡仁爱思想不能适应当时社会需
要,D正确;儒家救世思想不是因为没有形成理论体系,A错误;忽视法治而只重视德治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孔子思想维护没落奴隶主阶级,不是人民利益,C错误。
3.朱熹对王安石评价道:“惑乱神祖之聪明而变移其心术,使不得遂其大有为之志,而反为一世祸败之原。”其评价
A. 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B. 以理学攻击异己之术
C. 捍卫了神学的权威
D. 对理学发展有所损害
【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王安石变法把神宗皇帝的心术给引导坏了,让一代本可“大有为”的君主,反而变成祸败之原,朱熹的意思显然是以理学攻击异己之术,B正确;朱熹的评价不符合实际,王安石变法并未败坏皇帝心术,A错误;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不是捍卫神学权威,C错误;对理学发展有所损害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4.王夫之明确指出:“天之命,有理而无心者也……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由此可知,王夫之
A. 把自然规律与人伦物理相统一
B. 全面地继承了程朱理学
C. 唯物地批判了儒学的“天命论”
D. 系统地总结了传统儒学
【答案】C
【解析】王夫之是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说明王夫之批判了儒学的“天命论”思想,C正确;材料并不是论述自然规律与人伦物理相统一,A错误;王夫之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不是全面继承,B错误;材料观点不是系统地总结了传统儒学,D错误。
5.“它在欧洲的出现,把学术、教育从基督教修道院中解放出来……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传播起了巨大作用。”材料评价的是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答案】A
【解析】印刷术对于西欧影响最大的是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展,A正确;造纸术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和进步,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火药主要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到重要作用,C错误;指南针促进地理大发现,D错误。
6.汉昏侯刘贺墓葬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考古人员从主棺内提取出百余件珍贵文物,其中韘形佩、玉剑彘等一批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精美玉器重现世间。下图是该墓葬挖掘的一枚玉章,由此可知
A. 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
B. 金印上书写的文字可能是铭文
C. 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
D. 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答案】A
【解析】墓葬出土的印章用的字体是小篆,可见汉代印章依然延续使用秦朝的统一文字,A正确;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不符合题意,B错误;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时期,墓葬出土是西汉时期,C错误;汉昏候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分割了侯国权力,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不可能巨大,D错误。
7.《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很多描写都家喻户晓,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但是,这与《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形象却有明显不同,甚至像草船借箭等也并非诸葛亮所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文学作品对历史的叙述不可信
B. 文学作品和正史都无法获取历史真相
C. 时间久远导致对历史认识不清
D. 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历史的叙述倾向
【答案】D
【解析】《三国演义》属于演义小说,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美化,《三国志》属于史学著作,二
者对于诸葛亮的不同表述,说明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历史的叙述倾向,D正确;文学作品属于二手史料具有一定史料价值,A错误;文学作品和正史都可能接近于历史,但需要考古挖掘的印证,B错误;历史认识不会因为历史久远就认识不清,C错误。
8.近代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中学远比西学优越,甚至认定“西学源于中学”,中学是西学的“祖师”,应当“西人由外归中”,而中土即使需要学习西方文明,也应从“经世之学”出发去学习,而且仅限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这一心态
A. 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动的反映
B. 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转型
C. 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开展
D. 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明显是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中国中心观影响,这种心态不利于西方文明的引入,阻碍了中华文明向近代转型,B正确;材料中是向西方学习心态,不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动的反映,A错误;这种思想属于顽固派的思想,不会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开展,C错误;近代中国落后主要指经济、政治等因素,并不是单纯心态问题,D错误。
9.康有为说:“人人皆天生,故不曰国民,而曰天民。人人既是天生,则直隶于天……人人皆同胞而相亲如兄弟。”此观点实质上
A. 宣扬了变法图强的急迫性
B. 指明君主立宪的重要性
C. 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
D. 否定君主地位的独特性
【答案】D
【解析】“人人既是天生,则直隶于天”体现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思想,此观点实质上是否定君主专制的权威,D正确;材料的观点不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君主立宪制的重要性,B错误;材料中人人平等思想与儒家民本思想不符合,C错误。
10.五四运动前夕,鲁迅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多元并存的复杂状态
B. 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