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部分
药理学实验部分
药理学实验部分实验一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实验二对附子所致小白鼠中毒解救方案的的筛选实验三芫花与甘草配伍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比较实验四丹参和复方丹参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实验五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实验六三七和银杏叶对大鼠凝血时间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实验七薄荷油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实验一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目的】观察药物对气管收缩剂的拮抗作用,掌握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的平喘作用。
【原理】哮喘是一种以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及呼吸道腺体分泌亢进等多个环节。
凡能拮抗发病病因或缓解喘息症状的药物均有平喘作用。
【材料】1.动物:豚鼠,体重100~152g,♀♂兼用。
2.器材:药物喷雾装置,1ml注射器。
3. 药品:生理盐水,0.4%磷酸组织胺溶液,甘草和半夏水煎液(甘草2g和半夏5g,共煎成10ml),1.25%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1%肾上腺素注射液。
【实验步骤】1.动物筛选:取150~200g豚鼠,放入约4L的玻璃喷雾箱内,以400mmHg的恒压喷入0.4%磷酸组织胺溶液约8~15s,密切观察豚鼠反应,如见抽搐跌倒,应立即将其取出,以免死亡,并记录引喘潜伏期(从喷雾开始到跌倒实践)。
正常豚鼠引喘潜伏期不超过150s,如>150s认为不敏感,不予选用。
2.次日取经过筛选的豚鼠4只,分别腹腔注射甘草和半夏水煎液0.2ml/100g,1.25%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1ml/100g(12.5mg/Kg),0.1%肾上腺素注射液0.1ml/100g(1mg/Kg),生理盐水0.1ml/100g,30min后测其引喘潜伏期。
【实验结果】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组别体重(g)药物给药量(ml)引喘潜伏期(s)1 生理盐水2 异丙肾上腺素3 肾上腺素4 甘草和半夏水煎液【注意事项】各鼠每天只能测引喘潜伏期一次,如一天内测多次会影响实验结果。
药理学实验报告
药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了解药物的药理学特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药物,咖啡因。
2. 实验动物,小白鼠。
3. 实验仪器,注射器、药物容器、实验室设备。
4. 实验步骤,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一定剂量的咖啡因,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白鼠在注射咖啡因后出现了兴奋、活跃的行为表现,对照组小白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同时,实验组小白鼠的心率和呼吸率明显增加,体温略有上升,而对照组小白鼠的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刺激小白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兴奋、活跃的行为表现,同时也对心率、呼吸率和体温产生影响。
实验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咖啡因在体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兴奋作用。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咖啡因的药理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应用中更加科学地使用咖啡因类药物。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药理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咖啡因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同时也掌握
了实验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水平,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药理学实验是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的手段,我们
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规律,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提高实验水平,为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药理学实验报告讨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药物剂量对小白鼠的影响,以戊巴比妥为例,探讨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剂量效应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增加,药理效应也随之增强。
然而,药物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药理效应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甚至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合理掌握药物剂量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18-22g,2只/组;2. 试剂: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戊巴比妥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3. 仪器:鼠称、电子天平、秒表、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分为4组,每组2只,分别编号;2. 第1组:给予0.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3. 第2组:给予0.4%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4. 第3组:给予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5. 第4组:给予生理盐水0.1mL/10g作为对照组;6. 观察并记录各组小白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以及活动情况;7.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1. 第1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约为5分钟,恢复时间约为10分钟;2. 第2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约为3分钟,恢复时间约为8分钟;3. 第3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约为1分钟,恢复时间约为5分钟;4. 第4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约为30分钟,恢复时间约为45分钟。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戊巴比妥钠剂量的增加,小白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均呈缩短趋势,说明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与药物剂量效应关系的原理相符。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0.8%戊巴比妥钠溶液组的小白鼠出现呼吸抑制现象,表明药物剂量过大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毒副作用。
3. 本实验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方式,与临床实际给药方式有所不同。
药理学实验报告
针对实验中遇到 的问题,进一步 优化实验方案和 条件
加强与其他学科 的合作,拓展药 理学的研究领域 和应用范围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
20XX
药物动力学:实验 涉及的药物在体内 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如药物的半衰期、 药物与细 胞受体相互作用的过 程,如激动剂、拮抗 剂等。
实验动物种类:大鼠、小鼠、豚鼠等 实验动物数量:根据实验需求确定 实验动物来源:动物实验中心或供应商提供 实验动物处理:麻醉、固定、给药等
实验药品:盐酸普鲁卡因、氯化钡、硫酸镁等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等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设备: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 仪器的使用方法:简要介绍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设备的维护保养:介绍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实验准备:确保实验所需物品齐全,并检查实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得出实验结果。 结论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实验结果是否 符合预期,如 果不符合,可 能的原因是什
么
实验结果是否 有统计学差异, 如何解释这些
差异
实验结果是否 具有可重复性, 如何保证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结果是否 具有实际应用 价值,如何将 实验结果应用 于实际工作中
深入研究药物作 用机制,探索更 多潜在的治疗应 用
开展临床试验, 验证实验结果在 人体中的效果和 安全性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 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标准 差等。
实验数据表格:记录实验过 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实验 组和对照组的观察结果。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 分析,探究数据背后的规律
药学本科药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心脏和血管的影响实验目的:1. 观察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心脏和血管的影响。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对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
实验材料:1. 家兔1只,体重2-3kg。
2. 生理盐水100ml。
3. 0.1%肾上腺素0.5ml。
4. 0.01%心得安0.5ml。
5. 0.01%酚妥拉明0.5ml。
6. 0.01%硝普钠0.5ml。
7. 心电图机1台。
8. 动物手术器械一套。
实验方法:1. 将家兔固定于手术台上,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2. 将心电图机连接到家兔心脏,记录基础心率。
3. 向家兔心脏注射生理盐水0.5ml,观察并记录心率变化。
4. 向家兔心脏注射0.1%肾上腺素0.5ml,观察并记录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5. 向家兔心脏注射0.01%心得安0.5ml,观察并记录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6. 向家兔心脏注射0.01%酚妥拉明0.5ml,观察并记录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7. 向家兔心脏注射0.01%硝普钠0.5ml,观察并记录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实验结果:1. 注射生理盐水后,家兔心率无明显变化。
2. 注射肾上腺素后,家兔心率明显加快,血压升高,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
3. 注射心得安后,家兔心率明显减慢,血压降低,心电图出现房性早搏。
4. 注射酚妥拉明后,家兔心率无明显变化,血压降低。
5. 注射硝普钠后,家兔心率明显减慢,血压降低,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
实验分析:1. 肾上腺素是一种α、β受体激动剂,可以兴奋心脏和血管,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2. 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断剂,可以抑制心脏和血管,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3. 酚妥拉明是一种α受体阻断剂,可以降低血压,但对心率影响不明显。
4. 硝普钠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可以降低血压,但对心率影响不明显。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心脏和血管的影响。
肾上腺素可以兴奋心脏和血管,心得安可以抑制心脏和血管,酚妥拉明和硝普钠可以降低血压。
药理学实验方法包括
药理学实验方法包括
1、体外实验:主要是在体外模拟生物系统的实验,用于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如电聚焦法、半稳定法、趋式滤液法、吸附氯化钾法、血浆药代动力学等。
2、动物实验:通过运用实验动物,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药效学性质,帮助有效的
选择和用药,从而推动药物研发的发展。
3、临床实验:最重要的药理学研究方法,是对导致药物最终出现药效作用的机制和
动力学等进行研究。
通过临床研究,一方面可以评价药物的作用本质,另一方面也可以研
究其作用剂量,并可以用于起草药物的作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有效的用药。
4、免疫学方法:新药研究中常用的药理学实验方法,用于评价药物分子对免疫反应,即向某种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
5、微量元素分析:是研究药物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
物的释放、吸收、转化、排出和代谢谱等。
6、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新兴的药理学方法,用于研究药物对蛋白质、基因和细
胞内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
7、微生物药理学实验:是研究药物抗病毒、抗菌和抗原过程的一种实验方法,旨在
该药物是否具有抗菌活性,该药物对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其有效剂量等。
《药理学实验》课件
实验结果
分析药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探 究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 据。
04
药理学实验的最新进展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一种高效、自动化的药物筛选方法,通过同时测试大量化合 物来发现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物。
该技术利用高灵敏度检测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 大大提高了药物发现的效率。
实验结果
分析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 制作用,探究药物作用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利尿药的实验研究
总结词
通过观察利尿药对动物排尿量和电解质 平衡的影响,评估药物的利尿效果和安
全性。
实验方法
给动物不同剂量的药物,收集尿液并 检测尿量、尿电解质等指标,评估利
尿效果。
实验动物
常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观察药物对 动物排尿量、尿电解质成分及肾功能 的影响。
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
01
实验前的安全评估
对实验过程进行安全评估,识别 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并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
02
03
个人防护措施
危险品管理
实验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护目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以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对危险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储 存、使用和处理过程的安全可控 。
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与环保要求
给பைடு நூலகம்方法
根据实验要求和药品性质,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如灌胃、注射、口服等 ,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地进入动物体内。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记录各项实验数据,包括动物体 重、给药剂量、反应情况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 ,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为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
《药理学》实验报告
《药理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药物对小鼠的作用进行观察与测量,探究其药理特性,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 小鼠20只,同龄,同性别- 药品A、B、C- 生理盐水- 试管- 显微镜- 钝化器- 余氯试纸- 实验数据记录表方法1. 将小鼠平均分为四组,每组5只,并分别标记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药品A组、药品B组和药品C组。
2. 麻醉小鼠并采集血液样本,用余氯试纸测量血液中药物浓度,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 将药物注射给对应组的小鼠,观察其行为特性、生理变化,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 观察小鼠的眼、耳、鼻、口以及其他器官是否有特殊异常,记录并拍照。
5. 通过显微镜观察小鼠的组织切片,注意观察服药部位的组织变化。
6.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
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与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药物A组- 小鼠在注射药物A后出现明显的兴奋状态,活动频繁。
- 药物A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
- 小鼠眼睛明亮,耳朵站立,精神状态良好。
药物B组- 小鼠在注射药物B后出现疲倦的状态,行动迟缓。
- 药物B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低。
- 小鼠眼睛暗淡,耳朵垂下,精神状态较差。
药物C组- 小鼠在注射药物C后表现出平稳的状态,活动正常。
- 药物C在血液中的浓度适中。
- 小鼠眼睛明亮,耳朵保持直立,精神状态良好。
对照组- 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后行为与正常状态无明显差异。
- 血液中未检测到药物浓度。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药物A具有兴奋作用,可能适用于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
- 药物B具有镇静作用,可能适用于治疗失眠等相关症状。
- 药物C具有平衡作用,可能适用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论并确定药物的适应症范围。
结束语本次药理学实验通过对不同药物对小鼠的作用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这些结论对于临床药物的开发与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药理学实验学习
炭末推进率计算公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炭末的移动距离(cm)
小肠推进率 =
×100%
小肠全长(cm)
第4页/共10页
•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不同途径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鼠号 体重(g) 药物及剂量 给药途径 动物反应 炭末推进率(%)
A B C
第5页/共10页
二、灌胃和注射给药的药效比较
• 观察指标:
动物的翻正情况、排便、肌张力及呼吸情况。
• 实验方法:
1. 取3只小白鼠,称重并编号,放入鼠笼内。观察正 常活动、翻正反射及呼吸情况。然后以0.5%异戊巴比妥 钠溶液0.1ml/10g体重分别给药:甲鼠灌胃;乙鼠皮下注 射;丙鼠腹腔注射。观察并记录各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 及呼吸抑制情况,将结果填入表1,比较分析不同给药途 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6页/共10页
表1 结果记录表
鼠号 体重 用量
给药 途径
翻正反射消失 时间
呼吸抑制 程度
2. 取2只小白鼠,称重并编号,放入鼠笼内,观察 正常活动、排便、肌张力及呼吸情况。然后以10% 硫酸镁溶液0.2ml/10g体重分别给药:甲鼠灌胃; 乙鼠腹腔注射。观察并记录各鼠给药后情况,将结 果填入表2,比较分析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 影响。
第9页/共1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0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2. 给药后注意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是否有肌肉松 弛的表现。 3. 15min后每只小鼠均灌胃给予5%炭末阿拉伯胶混 悬液0.2ml。 4. 炭末灌胃后15min,将小鼠脱臼处死,剖开腹腔, 取出胃肠道。剪去附着在肠管上的肠系膜,将肠管不 加牵引地轻轻地平铺在玻璃板上(玻璃板上滴少许盐 水)。以幽门为起点,测量炭末在肠管内的移动距离 和小肠(自幽门至回盲部)的全长,计算每只小鼠炭末 的移动距离占小肠全长百分率,比较3组动物的活 动状况和胃肠炭末推进率有何不同。
药理学实验报告
药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药理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药物药物名称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动物种类,体重在体重范围,雌雄各半。
实验前动物在实验室适应环境适应天数。
2、药品与试剂药物名称,规格为规格详情,由生产厂家生产。
实验中所需的其他试剂,如生理盐水、试剂名称等。
3、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注射器、手术器械、生理记录仪等。
三、实验方法1、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分组数量组,每组每组动物数量只。
分别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给药途径与剂量实验组动物通过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给予药物剂量的药物名称;对照组动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观察指标在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如具体时间点 1、具体时间点 2等),观察并记录以下指标:(1)动物的一般行为表现,如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等。
(2)生理指标,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
(3)生化指标,如血液中某些酶的活性、代谢产物的含量等。
4、实验操作步骤(1)动物称重后,用适当的麻醉剂进行麻醉。
(2)进行手术操作,如插管、安装传感器等,以监测生理指标。
(3)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给药,并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
(4)在规定的时间点采集血液、组织等样本,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四、实验结果1、一般行为表现实验组动物在给药后具体时间出现了具体行为变化,如活动减少、嗜睡等,而对照组动物行为正常。
2、生理指标变化(1)体温:实验组动物体温在给药后时间开始下降,具体时间达到最低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2)心率:实验组心率在给药后时间出现减慢,具体时间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血压:实验组血压在给药后时间出现短暂升高,随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
3、生化指标结果(1)血液中酶名称的活性:实验组动物血液中该酶的活性在给药后时间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药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不同给药途径对戊巴比妥钠药效影响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给药途径对戊巴比妥钠药效的影响。
2. 理解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3. 学习和掌握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作用的强弱。
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
一般而言,腹腔给药大于皮下给药大于灌胃给药的药效。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18-22g,2只/组。
2. 实验药物:戊巴比妥钠溶液(0.2%、0.4%、0.8%)。
3. 实验器材: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电子天平、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
四、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只,分别编号为A、B、C。
2. A组:腹腔注射0.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3. B组:皮下注射0.4%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4. C组:灌胃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5. 给药后,分别观察记录各组小白鼠的睡眠时间、活动情况等。
6. 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小白鼠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其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组:小白鼠睡眠时间为30分钟,活动减少,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B组:小白鼠睡眠时间为25分钟,活动减少,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C组:小白鼠睡眠时间为20分钟,活动减少,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2. 实验分析本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戊巴比妥钠剂量的增加,小白鼠的睡眠时间逐渐缩短,活动逐渐减少,呼吸和心率保持平稳。
这说明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灌胃给药对戊巴比妥钠的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腹腔注射的药效最强,其次是皮下注射,灌胃给药的药效最弱。
六、实验结论1. 戊巴比妥钠的药效与剂量呈正相关,剂量越大,药效越强。
2. 不同给药途径对戊巴比妥钠的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腹腔注射的药效最强,其次是皮下注射,灌胃给药的药效最弱。
药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研究实验日期:2021年10月15日实验者:张三、李四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阿司匹林的基本药理作用。
2. 掌握阿司匹林镇痛作用的实验方法。
3. 分析阿司匹林剂量与镇痛效果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栓等作用。
其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阿司匹林片(100mg/片)、生理盐水、大鼠、实验用鼠笼、剪刀、镊子、酒精棉球、药杯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量筒、计时器、温度计、分析天平、离心机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2. 实验动物给药:按照实验设计,将阿司匹林片分别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mg/kg、20mg/kg、40mg/kg。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疼痛行为观察:观察大鼠在给药前后的疼痛行为,如舔舐伤口、翻滚、咬爪等。
4. 数据统计: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疼痛行为评分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1. 空白对照组大鼠在给药前后的疼痛行为评分无明显变化。
2.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在给药后的疼痛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且随剂量增加,疼痛行为评分逐渐降低。
3.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疼痛行为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六、实验分析本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镇痛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这与阿司匹林抑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理作用相一致。
七、实验讨论1. 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
2. 本实验中,阿司匹林的镇痛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但并非剂量越高,镇痛效果越好。
过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等。
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点总结
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点总结药理学实验是药物发现、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对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进行评估,包括药理学作用、药动学、毒性等。
药理学实验要求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同时也需要具备丰富的药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针对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实验设计、药理学作用评价、药动学评价、毒性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一、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点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药理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常见的实验设计包括随机对照实验、对照组设计、交叉设计等。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实验对象的选择、样本数量、实验组织、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2. 药理学作用评价药理学作用评价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药理效应进行评估。
常见的药理学作用评价方法包括体外实验、体内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评价药物对生物体的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3. 药动学评价药动学评价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进行评估。
常见的药动学评价方法包括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体内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评价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4. 毒性评价毒性评价是对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毒性反应进行评估。
常见的毒性评价方法包括急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致畸毒性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评价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效应和毒性机制。
二、药理学实验的常用技术和方法1.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现代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细胞系和细胞器官进行培养,可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和药理学作用。
常用的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细胞传代培养、凋亡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
2. 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技术是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动物进行给药和实验观察,可以评价药物的药理学作用、药代动力学特性和毒性效应。
常用的动物实验技术包括造模实验、行为学实验、代谢实验等。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药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药物靶标和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可以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基础。
药理学的实验方法
药理学的实验方法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学科,其中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组织切片实验:将动植物组织切片置于培养液中,观察药物对组织的影响,如生理效应、细胞色素P450等。
2. 动物实验:将药物给予实验动物,并通过测量生理指标、组织活性等来评估药物的效应。
3. 体外实验:在体外体系中,如培养细胞、酶活性测定等研究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
4. 毒理实验:通过动物模型或细胞培养等方法,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
5. 受试者研究:在人体中进行阶段性实验,评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安全性。
6.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药物与基因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研究者通常会根据药物的特性、研究目的和资源条件等因
素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并结合经验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论对实验进行设计和执行。
药理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理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动物体内实验,了解一种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小鼠2.实验药物:其中一种抗生素3.实验仪器:注射器、天平、动物固定装置三、实验方法1.动物分组: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
2.药物处理:分别给予三组小鼠不同剂量的其中一种抗生素溶液,并记录药物剂量。
3.观察指标:在药物处理后的不同时间点(如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等),观察小鼠的行为、呼吸、皮肤颜色等指标,并记录。
4.生物标本采集:在药物处理后的特定时间点,用适当的方法采集小鼠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标本,标本需要进行相关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药物剂量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在给予较低剂量药物后,小鼠的行为活跃度较高,表现出较好的运动能力和食欲;但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小鼠的活动能力逐渐减弱,食欲也减退。
2.药物剂量对小鼠皮肤颜色的影响:在给予较低剂量药物后,小鼠的皮肤颜色呈现健康的粉红色;但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小鼠的皮肤颜色逐渐变得苍白,甚至出现青紫色。
3.药物剂量对小鼠生物标本的影响: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小鼠的血液中抗生素浓度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剂量后趋于饱和。
尿液中的抗生素浓度也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以上结果1.该抗生素的剂量对小鼠的行为、皮肤颜色等指标有一定影响,高剂量可能导致小鼠活动能力下降和贫血症状。
2.抗生素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呈剂量依赖性,较高剂量给药可提高抗生素在血液和尿液中的浓度。
3.对于临床应用该抗生素的剂量选择,需根据小鼠实验数据和进一步动物体内实验结果来综合考虑,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一种抗生素的药理学特性和治疗效果,并对其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表现有了初步认识。
该抗生素的剂量对小鼠行为、皮肤颜色和生物标本中抗生素浓度均有一定影响,并呈剂量依赖性。
药理学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阿司匹林抗炎作用的药理学实验实验日期:2021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药理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抗炎作用的实验方法。
2. 了解阿司匹林抗炎作用的药理学机制。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阿司匹林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炎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
2. 药物:阿司匹林片(含量:100mg/片),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 试剂与仪器:角叉菜胶(Sigma公司),生理盐水,电子天平,电子显微镜,恒温恒湿箱,玻璃移液管,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阿司匹林中剂量组、阿司匹林高剂量组。
2. 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阿司匹林低剂量组小鼠给予阿司匹林50mg/kg,阿司匹林中剂量组小鼠给予阿司匹林100mg/kg,阿司匹林高剂量组小鼠给予阿司匹林200mg/kg。
各组小鼠均采用灌胃给药,连续给药5天。
3. 观察指标:在给药第5天,各组小鼠分别给予角叉菜胶0.1mg/只,致炎后1小时、3小时、5小时观察小鼠足跖肿胀程度。
4. 数据处理:以足跖肿胀程度(%)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五、实验结果1.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足跖肿胀程度显著增加(P<0.01)。
2. 与模型组相比,阿司匹林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足跖肿胀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1)。
3. 阿司匹林中剂量组小鼠足跖肿胀程度与阿司匹林高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跖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药理学设计性实验:中药大黄的泻下作用研究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大黄的泻下作用;2. 掌握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大黄是一种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大黄酸。
大黄酸能刺激大肠黏膜,促进大肠蠕动,从而产生泻下作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黄对小鼠泻下作用的影响,探讨大黄的泻下作用机制。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30只,体重18-22g,雌雄不限;2. 实验药品:大黄粉末(100mg/g)、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3. 实验器材:电子秤、灌胃器、试管、量筒、秒表、显微镜等。
五、实验方法1. 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大黄组、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2. 大黄组:灌胃大黄粉末(100mg/kg),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3. 灌胃后,观察各组小鼠的泻下次数和泻下量;4.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六、实验结果1. 大黄组小鼠的泻下次数和泻下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2. 大黄组小鼠的泻下次数为(10±2)次,泻下量为(2.5±0.5)g;3. 对照组小鼠的泻下次数为(3±1)次,泻下量为(0.5±0.2)g;4. 生理盐水组小鼠的泻下次数为(2±1)次,泻下量为(0.3±0.1)g。
七、实验分析1. 大黄组小鼠的泻下次数和泻下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表明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2. 大黄泻下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大黄酸刺激大肠黏膜,促进大肠蠕动有关。
八、实验结论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黄酸刺激大肠黏膜,促进大肠蠕动有关。
九、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与文献报道相符;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合理使用实验动物;3. 在实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理学实验课
药理学实验课一、实验药理学实验课是药学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亲自参与药物的制备、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加深对药物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药理学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和实验步骤。
二、实验内容药理学实验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制备实验药物制备实验是通过实际操作制备药物,了解药物的制备过程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学生将亲自参与药物的配制、溶解、稀释等操作,掌握制备药物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 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分析实验是通过实际操作对药物进行分析和检测,了解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
学生将学习使用常用的分析仪器和试剂,进行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 药物评价实验药物评价实验是通过实际操作对药物进行评价,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学生将进行药物的药理实验、毒性实验等,评估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加深对药物临床应用的认识。
三、实验步骤以下是药理学实验课的基本步骤:1.实验前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
3.数据记录:学生需要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观察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
4.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实验的结果和。
5.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等内容。
四、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药理学实验课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安全: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精确操作: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细节和精确度,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验环境:学生需要保持实验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实验废弃物,做到实验室卫生和环境保护。
4.团队合作:在实验课中,学生需要与同学们进行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药理学实验优选全文
作风,并训练大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实验前 认真预习
实验时 认真操作 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
实验后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上交 整理实验器材(清洗、消毒、摆放整齐并物归 原处)、动物处理 实验室的清洁卫生
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是将实验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长期保存 备用。其基本原则是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实 验过程中应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内容一般应包括:
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 实验动物的编号 2. 实验动物性别的辨别 3. 实验动物的处死法 4. 实验动物的捉持与常用给药方法 5. 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
1. 动物的编号
可用3~5%苦味酸溶 液(黄色)涂于大鼠、 小鼠和兔皮毛不同部 位以标号
4
1
7
25 8
3 69
2. 动物性别的辨别
小鼠(左为雄性,右为雌性)
1. 时间、温度; 2. 实验标本:动物的种类、体重、标记和标号及如何
分组等。 3. 实验药物:药物的来源、批号、剂型、浓度、剂量
及给药途径。 4. 实验进程、步骤和方法的详细记录。 5. 观测指标的变化和原始的描记图纸。
二、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 简要 [实验材料] 包括仪器、药品和动物 [实验方法] 写清楚关键环节或简要步骤 [实验结果] 将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图表或曲线,进行正确的统计学 处理 [结论] 是从实验结果归纳出来的概括性判断 [讨论]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 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 及思考题的探讨
三、基本操作技术训练
常用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药理学研究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 的实验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实验部分实验一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实验二对附子所致小白鼠中毒解救方案的的筛选实验三芫花与甘草配伍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比较实验四丹参和复方丹参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实验五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实验六三七和银杏叶对大鼠凝血时间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实验七薄荷油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实验一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目的】观察药物对气管收缩剂的拮抗作用,掌握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的平喘作用。
【原理】哮喘是一种以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及呼吸道腺体分泌亢进等多个环节。
凡能拮抗发病病因或缓解喘息症状的药物均有平喘作用。
【材料】1.动物:豚鼠,体重100~152g,♀♂兼用。
2.器材:药物喷雾装置,1ml注射器。
3. 药品:生理盐水,0.4%磷酸组织胺溶液,甘草和半夏水煎液(甘草2g和半夏5g,共煎成10ml),1.25%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1%肾上腺素注射液。
【实验步骤】1.动物筛选:取150~200g豚鼠,放入约4L的玻璃喷雾箱内,以400mmHg的恒压喷入0.4%磷酸组织胺溶液约8~15s,密切观察豚鼠反应,如见抽搐跌倒,应立即将其取出,以免死亡,并记录引喘潜伏期(从喷雾开始到跌倒实践)。
正常豚鼠引喘潜伏期不超过150s,如>150s认为不敏感,不予选用。
2.次日取经过筛选的豚鼠4只,分别腹腔注射甘草和半夏水煎液0.2ml/100g,1.25%异丙肾上腺素溶液0.1ml/100g(12.5mg/Kg),0.1%肾上腺素注射液0.1ml/100g(1mg/Kg),生理盐水0.1ml/100g,30min后测其引喘潜伏期。
【实验结果】甘草和半夏对豚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组别体重(g)药物给药量(ml)引喘潜伏期(s)1 生理盐水2 异丙肾上腺素3 肾上腺素4 甘草和半夏水煎液【注意事项】各鼠每天只能测引喘潜伏期一次,如一天内测多次会影响实验结果。
【思考题】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甘草和半夏平喘作用机理。
实验二对附子所致小白鼠中毒解救方案的的筛选【实验目的】用安定、阿托品及新斯的明解救因附子所致中毒的小白鼠,观察解救情况,探讨附子中毒的机制。
【实验原理】附子的有毒成分主要是乌头碱。
它的性质不稳定,经长时间用水浸泡和加热朱治,都可使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
附子引起小鼠中毒反应,分别应用安定、阿托品或新斯的明以及联合应用药物解救中毒的小鼠,以探讨附子引起小鼠中毒的可能机制。
【实验材料】1.器材:小鼠笼(或罐),药物天平,注射器(1ml),小鼠灌胃针头。
2.药品:生附子水煎液1g/ml,苦味酸,安定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新斯的明注射液。
3.动物:小白鼠8只。
【试验方法】取8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0.2ml/10g的生附子水煎液灌胃。
10min后第1组给予安定注射液0.2ml/10g,第2组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液0.2ml/10g,第3组给予阿托品注射液0.2ml/10g,第4组给予生理盐水0.2ml/10g,30min后观察4组小鼠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数量。
【实验结果】组别中毒动物数/动物数死亡动物数/动物数安定组新斯的明阿托品生理盐水组【注意事项】注意水煎液中生附子的含量准确。
【思考题】附子中毒的原理。
实验三芫花与甘草配伍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比较【实验目的】以自发活动和死亡率为指标,观察和比较单位芫花、甘草水煎液和芫花与甘草配伍水煎液对小白鼠的毒性作用。
【实验原理】芫花与甘草配伍为中药“十八反”的内容之一。
现代研究表明,两药按一定比例配伍后,无论口服或腹腔注射给药,对小白鼠的毒性都有所增加,LD50降低。
本实验证明“十八反”禁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临床配伍时要慎重对待。
【实验材料】1.器材:注射器(1ml),棉签,天平,鼠笼。
2.药品:芫花水煎液(0.15g/ml),甘草水煎液(0.2g/ml),0.3 g/ml的芫花加甘草水煎液(芫花1g、甘草2g共煎成10ml),生理盐水,苦味酸溶液。
3.动物:小白鼠18只(雌雄各半)。
【实验方法】取禁食12h小白鼠18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和性别分层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用苦味酸溶液标记。
甲组腹腔注射芫花水煎液0.2ml/10g,乙组腹腔注射甘草水煎液0.2ml/10g,丙组腹腔注射芫花配甘草水煎液0.2ml/10g,观察4h,记录各组动物自发活动和死亡数。
【实验结果】芫花、甘草配伍后对小白鼠的毒性作用组别自发活动中毒动物数/动物数死亡动物数芫花水煎液甘草水煎液芫花配甘草水煎液【注意事项】本实验观察4h,若得不出结果,可继续观察,直至24h。
【思考题】1.芫花与甘草配伍后有何毒性现象?为什么?2.中药“十八反”有哪些内容?有何临床意义?实验四丹参和复方丹参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实验目的】掌握小白鼠常压缺氧的实验方法,观察丹参及复方丹参对小鼠的耐缺氧作用。
【实验原理】缺氧对机体是一种紧张性刺激,可引起机体产生各种应激性反应,影响机体各种代谢,最终会导致机体的心脑等重要器官缺氧,供能不足而死亡。
丹参及复方丹参均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供养,从而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实验材料】器材:1ml注射器,125ml或150ml广口玻璃瓶,天平,针头。
药品:丹参水煮液(1g/ml),复方丹参片水煮液(1g/ml),钠石灰,生理盐水,苦味酸,凡士林。
动物:小白鼠,雌雄兼用。
【方法与步骤】1.分组给药:各实验小组取3只小鼠,将其分组,称重编号。
第一组小鼠腹腔注射丹参水煮液0.2ml/10g,第二组小鼠腹腔注射复方丹参片水煮液0.2ml/10g,第2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
2.将广口瓶口涂以凡士林,其中放入15g钠石灰(目的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给药30分钟后,将各小鼠放入盛有的广口瓶中,每瓶放一只小鼠,加盖密封,观察并记录以小白鼠呼吸停止作为缺氧死亡时间。
【实验结果】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记录在下表中。
组别药物小鼠体重药物剂量(ml)死亡时间(分)1 丹参2 复方丹参3 生理盐水【注意事项】1.将鼠放入广口瓶后瓶盖要拧紧,防漏气,并且不要随意挪动光口瓶,防止小鼠增加耗氧,影响实验结果。
2.钠石灰应新鲜,若已经吸收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色者不能用,应换新品。
3.小白鼠体重、性别及室温不同,实验结果均有差异。
实验五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实验目的】了解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以及大黄、芒硝配伍的药理学意义。
【实验原理】利用黑色碳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碳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
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
大黄久煎或炮制之后,致泄成分分解,作用减弱。
而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大黄将水分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泄。
故大黄与芒硝配伍有“增水行舟,润燥软坚”之功效,致泄作用增强。
【实验材料】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或蛙板。
药品:碳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碳末为活性碳),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碳末0.1g/ml),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碳末0.1g/ml),生大黄水煎液加芒硝1g/ml(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碳末0.1g/ml),苦味酸液。
动物:小白鼠,雌雄兼用。
【方法与步骤】取禁食12h18~22g的小白鼠1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用苦味酸标记。
分别用上述4种碳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
给药30分钟后脱颈椎致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段的肠管,置于托盘上。
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
从幽门至碳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碳末在肠内推进距离”。
取各组3只小鼠平均值,用下列公式计算碳末推进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各组动物小肠的容积是否增大。
碳末推进率=碳末在肠内推进距离(cm)/ 小肠总长度(cm)×100%【实验结果】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组别碳末推进率(100%)小肠容积生理盐水生大黄制大黄生大黄加芒硝【注意事项】开始给药至动物处死的时间必须准确,以免时间不同而造成实验误差。
【思考题】1.大黄致泄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是什么?2.大黄加芒硝为何致泄作用增强?有哪些主要方剂有大黄与芒硝配伍使用?实验六三七和银杏叶对大鼠凝血时间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实验目的】掌握用毛细玻璃管测定凝血时间的方法及实验性血栓形成仪的使用。
了解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掌握三七、银杏叶对小白鼠凝血时间及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原理。
【实验原理】三七是祛瘀、定痛、止血药,能诱导血小板释放止血和凝血活性物质,提高血液中凝血酶的含量,从而缩短小鼠的正常凝血时间,达到止血之效。
银杏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大白鼠给药一定时间后,取其血液注入毛细玻璃管至折断玻璃管时出现凝血丝所经历的时间为标准,即可判断三七和银杏叶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用直流电持续刺激血管壁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从而暴露出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纤维,一方面激活血小板和内源性凝血,同时损伤的血管组织释放凝血因子III而启动外源性凝血;另一方面损伤的血管内膜合成PGI2减少,使动脉血管内逐渐形成混合血栓。
当动脉血管因血栓形成而堵塞血流时,致使血管远端的温度突降。
用温度传感器检测血管表面温度的变化,通过仪器报警,同时自动记录从刺激开始到温度突降所需的时间,称为堵塞时间(OT),即血栓形成时间。
【实验材料】器材:BT87-3型实验性血栓形成测定仪,毛细玻璃管,大鼠灌胃针头,秒表,大鼠解剖台,注射器(5ml1支,1ml3支),小烧杯1个,天平1台,手术器械一套(大小止血钳各1把,手术剪1把,剪毛剪1把,小剪刀1把,小镊子1把)。
药品: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三七水煮液0.1g/ml,银杏叶水煮液0.1g/ml,苦味酸。
动物:大白鼠,雌雄兼用。
【方法与步骤】(一)仪器准备1.实验性血栓形成测定仪插上电源后,先把开关拨向关的位置,把计时刺激开关拨向准备位置,插好温度探头和刺激电极,并将探头和电极放入一杯自来水中。
2.将电源插头与220V稳压电源接通,打开电源开关,数码管显示数字,按下清零按钮,使显示数字为零,调节调零旋钮(粗调或细调)使温控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移到80左右,调节电流调节旋钮和延时开关,使刺激电流调节到所需强度,延时至所需时间。
3.打开计时刺激开关,开始计时,如计时正常,关闭计时刺激开关并清零。
(二)动物准备1.取3只健康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1ml/kg(30mg/kg)腹腔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