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
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
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
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一般说来,口腔温度
在37.3℃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
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
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
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
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
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从寒邪立论,多
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
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吴鞠通提出了三焦辨证之说,对于确定脏腑病位,反
映温热病的发展趋势,了解各种温病的病变特点,以及决定治法方药,判断预后等,皆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外感发热范围广泛,内科杂病、伤寒三阳病证、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均有此证,本节讨
论以罹患杂病复感外邪所致的发热为主,其他方面的发热请参照《伤寒论》、《温病学》教材有
关内容。
西医学中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合并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而有发热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外感发热的证候特征是以发热为主,由于各脏腑感邪性质和病情轻重程度、病位以及传变不同,其发热特点也不同。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发热恶寒、但发热不恶寒、寒热往来、潮热
等。
轻者热势不高,时间短暂,汗出而解;重者壮热持续不退,甚则神昏谵语,或抽搐惊厥,后
果严重。
由于邪热疫毒较快由表入里,故临床上卫表证候出现时间短暂。
再者热邪损伤津液,在发热同时表现口干烦渴等症。
本证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和高热,伴有与原发病相关病证,或心悸胸闷头昏,或咳喘胸痛痰多,或泄泻呕恶腹痛,或口渴尿多易饥乏力,或小便淋沥急痛,或斑疹黄
疸,或痰核瘰疬,或积聚出血,或项强神昏半身不遂等。
(病因病机]
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异常的六气,在外感发热中均可致病,但尤以火热、
外湿、暑邪为主要病邪,又风、寒、燥入里皆可化火。
六淫所致的多种外感热病,又与气候、季
节、时令密切相关,因此常呈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性。
另外六淫可单独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
的邪气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
2.感受疫毒疫毒亦是外来的致病因素之一,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致病邪气。
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疫疠之毒,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
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
外感导致发热,其入侵人体的途径,多由皮毛或口鼻而入。
一般来说,六淫之邪,由皮毛
肌腠而入,先滞络脉,由表而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
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入,充斥于人体,
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于上、中、下三焦之脏腑。
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或热、毒充斥于人体
而发热,即所谓“阳胜则热”。
发生阳气偏盛的热性病变而表现发热为主,伴有恶寒、口干等。
邪热疫毒其性猛烈,起病急,传变快,故出现热势高等实热之证。
发热病变,以阳胜为主,其病
机变化最易化火。
火热充斥体内,进而伤津耗液,故在整个热病中,都以温热伤津,阴液耗损
为特点,常常产生一系列的火炽伤阴之病理反应。
再者热毒之邪过盛,邪毒内传,营血耗伤,因而临床上易于发生神昏、出血的变证,即所谓逆传,来势凶险,预后较差。
(诊断)
本证以发热为主,详细询问病史及伴随症状,对外感发热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因季节、气候、地区、环境的不同,而感邪发病。
起病急,一般在3日之内。
病程较短,约2周左右,
传变迅速,若为时行感冒患者,则有明确的疫情接触史。
1.体温在37.3℃以上,可高达39.5℃~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
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原发疾病与伴随症状。
掌握原发疾病的病史,明确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
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3.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均可引起一些外感发热病,注意询问,全
面诊查,有利于及时确立诊断。
;‘
4.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
髓培养,X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
(鉴别诊断)
1.内伤发热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者在临床上均以发热为主症,外感发热,由感受
外邪而发,体温较高,多为中度发热或高热,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见其他外感热病之兼
症,如恶寒、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多为实热证。
内伤发热者,由脏腑之阴阳气血失调,
郁而化热,热势高低不一,常呈低热而见间歇,其发病缓,病程长,数周、数月以至数年,多伴
有内伤久病虚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倦怠纳差,舌质淡,脉数无力,多为
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寒热真假在发热之中,寒热真假的出现,是当热极或寒极之际,可出现与其本病之
寒热不符合的假象,即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之象。
临证时必须详细询问病情,参合脉证加以鉴别。
真寒假热之鉴别要点为: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脉虽数,而不鼓指,
按之乏力,或微细欲绝;苔虽黑,而润滑。
真热假寒的鉴别要点为:身虽大寒,而反不欲近衣;
口渴而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烙手;脉滑数,按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诊察热型,对外感发热的辨证,有重要的意义。
外感发热,常见下列热型,如恶寒发热、壮
热、往来寒热、潮热与不规则热等,临床需注意观察。
1.恶寒发热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体温多在39℃以下,如热病早期,卫表诸证,均
常见此热型。
2.壮热指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体温在39℃一40‘C之间,甚至更高,达数天至
2周之久。
一日之内,波动甚小,如气分高热、肺系邪热、热盛之暑热、湿热等。
3.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或热时不寒,一日数次发作,如少
阳
病、疟疾等。
4.潮热指热势盛衰起伏有时,犹如潮汛一般。
外感之潮热,多属实证,热势较高,热退
不净,定时又复升高,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入营血证等。
5.不规则热指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势变动并无规律,如时行感冒、外感咳喘、风湿
热等。
,
治疗原则
外感发热,由六淫及疫毒所致,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由表及里,或有脏腑功能失调,郁
热化火,病机虽有不同,但发热为其共性,因此,必须采用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泻脏腑、滋
阴退热之法,清除邪热,调和脏腑。
.
1.清热解毒此法为治疗外感发热之主法,贯穿于本病的各个阶段,是顿挫热毒,防止
传变的关键,也是保存阴津的重要措施。
运用此法还应按病证性质和其他治法相结合,清热法中有清热宣透、清热除湿、清热通淋、清热利胆、清热凉血活血、清热开窍等。
通腑泻下适用于热病腑实之证。
常以泻下与清热相结合,为外感发热的常用治法。
通过泻下可以去积、存阴、利气,从而达到“泻热”的目的。
下法之意,重在祛邪,总以及时对症
为要,只要表解里实,选用承气诸剂,釜底抽薪,顿挫热势,常获良效。
3.养阴益气本法是与清热解毒、通腑泻下相对立的另一治疗大法。
一般而言,本法对
外感发热并无直接的解热作用,但热毒之邪,必伤阴液,又易耗气,至于原有宿疾或老年体虚
患者,因其邪盛正虚,气阴损伤,极易发生逆变,因此,养阴或益气是外感发热证中扶正法的
主要内容。
此外,近年来,还将活血凉血化瘀法作为治疗发热的重要治法。
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适
时配合此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一环。
凡在外感发热之中,出现胸、胁、脘腹、腰等部位疼
痛,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分证论治
.卫表证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痛,或身重脘闷,
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解表退热。
方药: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外感发热初起,病邪尚未入里化热,或疫毒热邪暂居卫表,所表现的症状,与感冒之疾,颇为相似,此时的治疗可按感冒的各种治法进行辨证论治。
风寒证选荆防败毒散为主方,风热证则选银翘散为主方。
·肺热证·
症状:壮热,咳嗽或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
本方重用辛寒之生石膏,合麻黄共奏清里达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甘草化痰利气·胃热证
症状:壮热,口渴引饮,面赤心烦,口苦口臭,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
治法:清胃解热。
方药:白虎汤。
本方以生石膏配知母,清胃泻火;粳米、甘草和胃生津。
可加金银花、连翘、黄连、芦根清
热解毒。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若发斑隐隐者加犀角、玄参清热凉血。
·腑实证
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有芒刺,脉沉
实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承气汤。
本方用大黄苦寒泄热,通腑泻下;芒硝咸寒润燥,软坚破结;佐以厚朴、枳实破气导滞。
可
加黄芩、山栀清泻实热。
腑实不坚者可去芒硝;胸膈烦热,口舌生疮者加连翘、薄荷、竹叶。
·胆热证,
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目身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
本方用柴胡、黄芩疏肝利胆清热,枳实、大黄泄热通便,半夏、生姜和胃止呕。
可加板蓝
根、连翘、败酱草清解热毒,加茵陈清热利湿。
若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发黄
加金钱草、栀子、青蒿利胆退黄。
·脾胃湿热证
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或目身发黄,舌苔黄而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药:王氏连朴饮。
本方以黄连、山栀苦寒清化湿热,半夏、厚朴化湿除满,石菖蒲、芦根和中清热。
可加滑
石、鲜荷叶清利渗湿。
若热甚者加黄柏、黄芩,湿重者加藿香、佩兰,黄疸者加茵陈。
另外,还
可口服甘露消毒丹,以清利湿热,芳香化浊。
·大肠湿热证
症状:发热,腹痛,泄泻或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
本方以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痛。
可加金银花、贯众清热解毒,
加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
若热甚者加栀子、黄柏助其清热之力;若气滞腹痛者,加木香、
槟榔以理气化滞。
·膀胱湿热证
症状: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黄赤,腰部或少腹疼痛,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八正散合小柴胡汤。
本证取八正散中之大黄、栀子清热泻火,篇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通淋利湿,用柴
胡、黄芩和解退热,半夏、甘草和中止呕。
还可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乌药、枳
壳理气止痛。
外感发热,若热毒内甚,正气受损,病情危重而进一步传变出现气营两燔、气血两燔、热
灼营阴、热入心包,以致热盛动血、血热动风等证,其辨证治疗可详见《温病学》有关章节。
(其他疗法)
1.口服补液和静脉输液外感发热,尤其是高热患者,最易伤津耗液,因此养阴补液为
救治高热的重要措施。
口服可饮用适量的糖盐水、果汁、西瓜汁、番茄汁及凉开水等。
亦可用
5%或10%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looo一20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2.肌内和静脉注射清热解毒、和解退热的药物柴胡注射液,每次2~4ml,肌内注射,每日1~2次。
双黄连粉针剂,每次3g,溶入10%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滴
注,每日1次。
清开灵注射液,每次40~6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
穿琥
宁注射液,每次4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r次。
3.滴鼻退热对于热势较高的患者,可采取滴鼻退热的措施,临时降温。
复方退热滴鼻
液,由金银花、连翘、柴胡、青蒿等组成,制成蒸馏液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30一60
分钟1次。
复方柴胡滴鼻液,由柴胡、薄荷等组成,制成蒸馏液滴鼻,用法同上。
4.灌肠退热由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制成灌肠液,经直肠灌注而产生退热的效果。
清热灌肠汤,由生石膏、连翘、荆芥、薄荷、芦根、赤芍等组成,水煎取汁200ml,高位直
肠灌注或保留灌肠30分钟,每2—4小时1次。
体温下降后,应视病情减少灌肠次数。
大黄枳实汤,由生大黄、枳实、甘草、山药、寒水石组成,水煎取汁200ml,用法同上。
此外,对于高热患者,还可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常用者为冷敷,以冰袋或冷水袋或冷水
面巾置于前额、腋窝或鼠蹊部。
酒精或盐水擦浴也有较好效果。
(转归预后)
外感发热范围广泛,病情有轻重缓急的不同,病程有长短的区别,临床上转归预后亦有差别。
一般说来,大部分外感发热者,由于正气未衰,邪正相搏,正气可以抗衡邪气,经过正确
的治疗,均可及时痊愈。
部分患者感热毒之邪太盛,邪毒内陷,或脏腑原有宿疾,正气损伤已
久,加之又感邪毒,因此易产生惊厥闭脱之变证,病情凶险,预后多有不良。
(预防与调摄)
及时有效地退热,控制体温即可防止变证与坏病的发生。
在调摄护理方面,主要观察体温的变化,每2—4小时测体温1次,应特别注意热型和寒热规律以及发热持续时间等。
另外
对患者的神、色、肌肤、汗液、气息、脉象的变化和舌象的变化亦应注意观察。
饮食上宜食用清
淡流质或半流质。
汤药宜微温服,服药后酌加衣被,或进食少许热稀粥,以培汗源,助邪外达。
(结语)
外感发热为内科常见病证,因感受六淫、疫毒之邪,经皮毛或口鼻而入发病。
正邪相争,阳胜则热是本病之病机。
临床以实热证为多见,主症是发热,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
其热型的表现有恶寒发热、壮热、寒热往来、潮热及不规则热等,由于外邪入里化热较速,因
此卫表症状短暂,很快出现各脏腑“热象”症状。
鉴于原有脏腑宿疾,而又继感外邪,因此临床上表现复杂繁纷,或为肺、胃热盛,或为肝、
胆湿热,或为肾、膀胱湿热,辨证之时,还应分辨原有疾病与继感发热的轻重程度和标本先后
而酌情用药。
治疗上以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泻脏腑为主要治法,鉴于热病最易化火,伤津
耗液,临证常见惊厥闭脱的变证出现,呈逆传之势,因此在顿挫热势的同时,还应及早顾护津
液,养阴益气,避免阴津的耗损,以防传变。
(文献摘要]
《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
《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则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中藏经·死脉》:“温病发热甚,脉反小者死。
”.
〈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
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
[研究进展] ·;,
外感发热指在原内科疾病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引起的发热病证,因其基础疾病或原发病不同而有中风
发热、消渴发热、肺胀发热等不同的称谓,但统属内科外感发热。
治疗以祛邪为主,兼顾原发病是其特点。
80年代以前,外感发热以辨证论治为主,之后则以辨证规范化研究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有
效疗法和方药。
如王氏等关于外感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将外感热病分为5期33证,这5期是病邪初
入期、邪盛表里期、邪盛里实期、邪盛正衰期、邪退正虚期。
按期辨证,因证立法处方。
临床验证504例热病,
中药治疗474例。
据对呼吸道感染100例分析,病邪初入期者全治愈;邪盛表里期者治愈率为96.1%;邪盛
里实期在气分者治愈率为54.6%,邪进入营血者较难控制[中医急症通讯1987;(7):113。
全国南北方热病
协作组共同制定的《中医高热症诊断疗效判定标准》已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批转全国执行,应用于
各种内科病发热症的诊治取得一定成绩。
董氏等完成的风温肺热病辨治方案及证候疗效评分法研究课题,
应用系列辨证方药治疗335例风温肺热病,有效率为89.6%,疗效与抗生素对照组相当而无毒副作用;并
创制了证候疗效评分法,为急性肺热病临床疗效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C中医急症研究1989:963。
田氏等完
成的凉营透热法治疗温病营分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课题,首次从临床资料论证了急性热病营分证的辨证
要点: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
并首次提出热邪入营与年老、阴虚体质、宿疾和毒盛有关,急性热病营
分证实质与血液粘度增高、内毒素血症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凉营透热法多途径给药治疗急性热病营分证
有效率96.15%,治愈率69.23%,平均疗程19.9士9.98日。
在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及退热、消炎、清除内毒
素和降低血液粘度等实验方面皆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中国医药学报1989;(5):7)。
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是内科热病临床研究的又一特点。
如富氏等发掘张景
岳古方正柴胡饮,制成正柴胡饮冲剂,用于内科热病初期风寒表证发热,疗效显著(中医急症研究1989:
963。
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二医院进行的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研究,南通市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
物研究所等单位对金荞麦治疗肺脓疡的临床应用研究,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南京中医学院等单位应
用清热解毒4号(金银花、大青叶、草河车、半枝莲、龙胆草制成静脉滴注剂)静滴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结果
证明该药可阻止DIC形成,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无毒副作用。
范氏等应用自制清热解毒I号(银花、连翘、大
青叶、紫草、甘草)、Ⅱ号(生石膏、知母、大黄、丹皮)辨证治疗内科急性高热112例,治愈90例,好转13例,
无效9例,平均5.1小时退热,38.8小时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患者体温逐渐下降并少量
汗出,自觉症状随之
减轻,无反跳现象[中医急症通讯1988;(5):5)。
沈氏等以汤药和针剂并用,治疗急性高热110例,其降温起
效时间、症状消失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差异[江西中医药1985;(增刊
号))。
内科热病单病种研究,促进了热病研究深入。
王氏等分析80例成人肺炎后指出,中医药对急性肺炎的
治疗作用,不在于直接杀灭细菌,主要是提高机体防御功能,这与抗生素的治疗机理是有区别的[中医杂志
1980;(4):343。
王氏等用中药抗炎Ⅱ号针(蒲公英10g/10mi,白花蛇舌草10g/10mi)或复方银翘针(金银
花、连翘各5g/10mi,大青叶、鱼腥草、蒲公英各10g/10mi)另加鹿蹄草针(每ml含鹿蹄草素“甲基氢醌”
20mg)作基础用药,再加上辨证用药治疗老年肺炎,总有效率73.3%。
黄氏等报道用大蒜素治疗肺部霉菌
感染有效,方法是静滴o.15%大蒜素溶液60~100ml/日,疗程一般不应短于2个月,即使霉菌培养阴转,
仍需继续治疗1个月以巩固疗效[老年医学在中国1991:2063。
从上可知,外感发热的辨证规范化研究,为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药辨证论治内科热病仍然具有
明显的优势,而改变中药剂型、多途径给药,促进了中医治疗效果的提高;中药汤剂与针剂结合,为内科热
病的标本同治即外感发热与原发病同治提供了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