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概念辨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即社情民意(张克生,2004: “论”,即意见。两者连用为“舆论”,即公众的意见(陈力丹,
14)。这种划分将民众的生活和心理内容放到一起,虽然包容 2008:303),如林珊在翻译李普曼 1965 年 的 英 文 版 专 著
性强但可惜并未对哪些领域进行具体诠释。不过,有关舆情领 public opinion 时,直译为“舆论学”。该版本于 1989 年由华夏
在这一点上,现代社会的舆情内容借鉴了中国历史上的舆情 西方“public opinion”的关系,我们需要探讨两个问题:首先,
用法。需要强调的是,有学者着重指出舆情内容是积极面与 舆情的英文翻译问题;其次,舆情与 public opinion 有何区别。
消极面的集合,是民众情绪、态度的客观状态。因而,仅视之
三是,老百姓的疾苦。相对而言,“舆情”的这种内涵更 加宽泛,并出现在特定的场合中,如康熙南巡后,在《虎丘》一 诗中道:“停辇舆情问,开轩畎亩赊。笙歌陈勿用,意使尽桑 麻”(张文英,2010:120)。意思是说,我(康熙)停下辇车打 开窗,询问民间疾苦,田间收成。
显然,“舆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概念。对它的使用 可追溯到唐代,并多次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这说明,“舆 情”作为学术术语,在本质上既不能等同于“舆论”、更与西 方的“民意”或“公众舆论”概念非同根同源。因此,现代社 会中简单地将“舆情”解释为“舆论”或认为“舆情”可与西 方的 “民意”等同的看法有失偏颇。其次,在封建统治时期, “舆情”特指普通百姓的意见、情绪与疾苦,是皇权自上而下 俯视的产物。从使用“舆情”的语境上可看出,与之连用的 “得之”、“附合”、“顺”、“下快”、“问”等词均出自统治阶 层的口吻。这种界定将普通百姓与统治阶级对立起来,虽然 带有鲜明的封建色彩,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却说明“舆
共事件的看法具有较大的认同,主要包括国内外重大突发性 舆论、公众(共)舆论、民意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强调舆情概念
社会事件、各类民生问题、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等(王来 的本土特色。
华,2003:89- 90;丁柏铨,2007:8)。
三、中国“舆情”与西方“public opinion”的关系及区别
第四,一般认为,舆情的本体就是内容本身,包括民众的
章曾奏折在天津建“曾国藩专祠”中称:“仰恳天恩,俯赐照
[作者简介] 冯希莹,社会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 王来华,社会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10JD710056)的资助,谨致谢意。在本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 中,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一些老师参与了讨论,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作者在此一并感谢。
域的划分在近年来的政府文件和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澄 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早年国内新闻舆论研究领域内的必读
清,主要包括:对一般性舆情信息、突发性及群体性事件的舆 品,此译法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将 public
情信息、网络舆情信息的汇集、分析、研判、预警、报送与处理, opinion 看作“公众(共)舆论”。阎克文在解读李普曼 1996
旨在于充分了解各类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矛 年的英文版同名专著时,与“林译版”区别开来,译为“公众
盾冲突,正确处理出现在社会转型期的危机,为党和政府提供 舆论”,此中译本在 2002 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
必要的决策依据。有学者将舆情研究的现实需要归纳为十方 又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再版。对同本专著的翻译变化学界褒
二、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舆情概念的界定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来界定一个概 念。舆情的内涵主要涉及主体、客体、中介性事项与本体四个 因素;舆情的外延主要指其涉及的领域。 首先,在有关舆情主体的问题上,学者们已基本上达成共 识,他们普遍认为舆情主体为社会民众或群众 (王建龙, 2002:1;王来华,2003:5;张克生,2004:17;刘毅,2007:51;丁 柏铨,2007:8;张元龙,2009:183)。 其次,对舆情客体的表述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一种早 期的观点将舆情客体狭义地认定为国家管理者,是对处于管 理民众的管理者地位上的政党、政府等国家机器中各类国家 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人员的总称 (王来华,2003:57;张克生, 2004:17;李昌祖、许天雷,2009:395)。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舆 情定义中最应扩展的焦点就是舆情客体,因此将舆情客体看 作与民众自身利益相关或自己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即涉及 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热点问题(王建龙,2002:1;刘 毅,2007:52;张元龙,2009:183;丁柏铨,2007:8)。我们认为, 出现争论的原因在于学者们定义“舆情”的不同初衷。前者 将“舆情”看作学术研究中的概念,而后者的视角着眼于社会 实践或社会行动的需要。在学理上看,认为舆情客体是国家 管理者的观点突显了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依存关 系,体现了现代“舆情”概念的政治指向性。而从“舆情”概念 的发展脉络看,政治指向性恰恰是此概念画龙点睛之处。考 虑到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表达社会政治态度时较为 含蓄,需要借助如民生之类的中介性社会事项表达各自对国 家管理者的看法。因此,在现实的社会问题分析上,常将热点 问题作为直接考察的对象,但其所要反应的问题本质仍然离 不开民众对国家管理者的态度。因此,在学理上有必要将舆 情客体狭义地理解为国家管理者,并与作为社会热点问题的
最初使用源自官方,而非民间。再者,此诏书中,将“舆情”与 次南巡驻江苏宿迁时,发现漕运总督邵甘问题严重,随即传旨
召见,道:“朕时巡之举,原欲周览民情,查访吏治。尔身为大
臣,理应洁己率属,乃莅任以来,并无善状,且多不谨处。此朕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得之舆情,访闻颇确。”(张文英,2010:121)。再如清臣李鸿
图 1:“舆”字发展
指庶民百姓。据国内学者的最新考证,“舆”与“情”连用最 王朝统治的始末,对它的使用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在
早出现在公元 897 年。唐昭宗在一封诏书中称:“朕采于群 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下,对“舆情”术语的使用主要集中于了
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王晓晖,2006:1)。意思 解民意、顺应民情,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帝王的皇权皇威。
社会工作·学术 83
s社会工作 社 会 心 理 oci al work
准,以顺舆情”。在上述例证中,“舆情”分别与“得之”连用, 说明“舆情”具有管理者从老百姓那获悉民间的情况、顺应百 姓意愿之意。这种内涵被广泛借鉴在现代社会的舆情概念界 定中,如认为广义的舆情就是社情民意,或直接将舆情解读为 民意。实际上,老百姓的意愿、态度,只是古代舆情内涵的表 层含义,它的另一层内涵还在于“情”字,即强调老百姓对国 家管理者执政的情绪。
[关键词] 古代舆情 现代舆情 概念差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4828(2011)05- 0083- 05
一、中国历史上舆情一词的缘起及运用
“群议”两个词对用,充分强调了“舆情”特指普通老百姓的
“舆”原指人力抬举的车,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 看法,而不是统治阶层的意见。而有关“舆”字的古代含义也
情”在中国语境下是一个政治指向性很强的词汇,它强调被 管理者对管理者的态度。这种考证在学理上对现代“舆情” 概念的狭义内涵,即“舆情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提供了重 要依据。最后,“舆情”侧重探讨普通百姓的心理聚合。在使用 者看来,“舆情”可反映出民众与当政者关系的种种心态,是 民众针对自身生活处境对当政者做出的情绪、看法和行为倾 向的一种心理聚合。因此,情绪、态度是界定“舆情”概念时 需要包含在内的重要因素,这对厘清现代的舆情概念具有启 示性的意义。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涉及舆情的英译汉、汉译英两方面。
为单纯的牢骚发泄较为狭隘 (丁柏铨,2007:8;冯 希 莹 , 当前我国学术界在解读 public opinion 时有三种主流译法:一
2010b)。
是将 public opinion 看作“舆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英文
对于舆情领域的界定,早期的观点广义地认为舆情就是 中的 public 与中文的“舆”相对应,即“公 众 ”;opinion 为
当中文的舆情、民意、舆论、公众(共)舆论等概念出现
情绪、意愿、态度与意见(王来华,2003:5;张元龙,2009:183; 时,几乎都被翻译成同样的英文词汇— ——public opinion。这种
丁柏铨,2007:8),既有民众的公开表达,也含未显露的部分。 混用造成了现代舆情研究的诸多困扰。对于中国“舆情”与
是说皇帝采纳群臣的意见,了解老百姓的看法,不仅有益于国 具体地看,封建统治时期的“舆情”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家安康,更将对进谏者委以重用。显然,在中国古代皇帝布告
一是,老百姓的意见、态度。这是中国古代“舆情”最主
臣民的专用文书中出现“舆情”字样,一来说明对“舆情”的 要的内涵,文献中的多处记载为此提供了佐证。例如康熙首
与现代汉字“舆”的构形大致相同,由“车”与“舁”两个部分 从另一层面印证了“舆情”特指普通老百姓看法的观点。
组成,前者象征轿子,后者是合力抬举的四只手的象形,如图
自唐昭宗起,“舆情”一词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内涵也更
1 所示①。“舆”和“人”连用是指与车有关的各色人等,后泛 加丰富。总体上看,该阶段的舆情内涵发展贯穿了中国封建
二是,老百姓的情绪。《聊斋志异·续黄梁》为此提供了 例证:“伏祈断奸佞之头,籍贪昌之产,上回天怒,下快舆情。 如果臣言虚谬,刀锯鼎镬,即加臣身” (王来华、林竹、毕宏 音,2004:64)。这里的“下快舆情”即是指顺畅老百姓的情 绪,使百姓心情愉悦。与舆情的第一层含义相比,中国历史上 将舆情作为老百姓情绪的用法并不多见,但民众的情绪、情感 正是解释古代舆情内涵的核心焦点。这是因为中国封建统治 时期,民众无法公开地谈论政治,而以喜、怒、哀、乐、愁、思等 情绪为主的情感因素,必然成为他们评价统治阶级时最易表 露的部分。因此,封建统治者将对老百姓情绪的考察、体恤、 安抚视作治国的有效途径。舆情在此社会背景下,俨然皇权 俯视的产物。时至今日,在中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迁 后和历史性进步后,对舆情内涵概念的解释仍然离不开被管 理者对管理者所持有的情绪与情感,但对其使用的初衷和目 的却与中国封建时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即当前舆情所涉足的十大领域:民众的社会满意度、民众 贬不一。反对者认为,把“舆论”定义为“公众意见”、“公共
对党和政府各类社会政策的直接反映、民众头脑中基本的思 意见”犯了逻辑学中“同语反复”的错误(曾庆香,2007:
想政治倾向、网络舆情及其影响、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者和相 47),属画蛇添足。支持者认为,从西方 public 概念内涵的起
关民众的态度、民众对国内外各类时政事件的看法、民众对党 源及发展看,public 还具有“公共场域”、“公共利益”或“公
和政府领导人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舆论对舆情的影响和引导 共福祉”之意(邵志择,2009:9)。“林译”版的“舆”虽然强
84 社会工作·学术
中介性社会事项区别开来。
s社会工作 社 会 心 理 oci al work
键。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有关舆情的学术研究尚处于刚刚
第三,虽然学者们对中介性事项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但 起步阶段,对围绕此概念引发的若干争论分析还明显不够。
大家对中介性事项的内涵,即可激发民众产生舆情的各种公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舆情的中英文互译问题入手,阐述舆情、
s社会工作 社 会 心 理 oci al work
舆情概念辨析 *
冯希莹 王来华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天津 300191)
[摘 要] “舆情”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但又缺乏普遍共识的本土概念。本文对中国历史 上舆情一词的缘起、运用、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舆情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在此基础 上分析了中国“舆情”与西方“public opinion”概念的关系及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