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练习题(1-10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练习题
导论
1、关于政府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社会凌驾于个人之上,由政府制定社会目标。
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二是将政府看作是个人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而人为设立的东西。
没有个人,也就没有国家,个人是社会最为重要的主体。
请你评述这两种观点。
2、请你解释自由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者和政府有机论者对下列法律法规的态度及理由:
(1)禁烟条例;(2)强制使用安全带法规;(3)危害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言论法;(4)禁止上访条例。
第一章 福利经济学
1、结合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的前提条件,比较中国、北韩和美国的经济效率。
2、简述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政策含义。
3、牛郎和织女两个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们一共有100颗花生(x )作为食物。
(1)如何分配这100颗花生,才是帕累托最优的?
(2)牛郎的效用函数是11U x =,织女的效用函数是224U x =。
假设社会福利函数是功利主义的,如何分配花生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4、“现代政府的目标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 )和财政收入最大化。
”这一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5、当前中国哪些行业存在垄断?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假定牛奶需求由下式决定:Q=100 −10P ,其中,P 是每升牛奶的价格,Q 是每年的需求量。
生产牛奶的边际成本为2,没有固定成本。
(1)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求牛奶的均衡产量和价格。
(2)如果所有牛奶厂商被一家企业垄断,则会把价格定在多少?均衡产量是多少?
(3)该垄断产生的租金是多少?
(4)假定为了维持垄断,牛奶厂商要向官员行贿,最大行贿额是多少?造成的社会净损失是多少?
7、在中国,下列市场会产生效率结果吗?请说明理由。
(1)医疗;(2)高铁、邮政、航空和金融服务;(3)缺乏污染净化设备的造纸厂;(4)笔记本电脑。
8、请简要解释中国政府从事下列活动的原因。
(1)实行九年制免费基础教育;
(2)在西部设立国家级新区,如兰州新区;
(3)制定并实施反垄断法;
(4)建设社会保障房;
(5)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章 公共选择
1、假设A 、B 是某国的两个利益集团,其中A 集团人数占社会总人数的1%,但具有垄断优势(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B 是弱势集团,占社会总人口的99%。
请运用林达尔模型说明:(1)A 利益集团损害B 集团利益的可能性;(2)如果仅在A 集团内部实行民主,能否解决社会不公正和不公平问题?
2、某宿舍甲、乙、丙三位同学计划购买一台电脑,现按多数票规则对价格不同的三种方案
进行表决,这三种方案分别是A :3000元、B :5000元、C :10000元;三个同学的偏好顺序分别为甲:A>B>C ;乙:C>B>A ;丙:B>C>A 。
(1)请作出偏好图说明他们将购买何种价位的电脑;(2)三个同学中谁是中位选民?表决结果符合中位选民定理吗?(3)如果乙同学的偏好顺序为 C>A>B ,有没有结果?为什么?(4)在(3)中,请你设计一种投票程序以确保出现结果A 。
3、某宿舍甲、乙、丙三位同学就是否购买彩电观看球赛进行表决,彩电价格为3000元。
(1)如果甲乙两位同学对彩电的偏好强度一样,丙同学不喜欢看电视,购买计划通过后平均分摊电视成本,请说明多数票规则达成的民主结果具有负外部性;(2)假设只有甲同学喜欢看电视,甲同学高大威猛,运用暴力对乙、丙两位同学实行独裁,购买计划强行通过后平均分摊电视成本,请说明独裁造成的收入再分配;(3)请你根据上述结果判断以下观点:“民主政治具有负外部性,会造成收入不公平的再分配,所以应实行独裁”。
4、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这是继2011年10月4日中俄共同否决涉叙决议草案后,再次否决了由摩洛哥提交的、西方国家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关于推动叙利亚民主化的决议草案。
除俄罗斯和中国外,安理会其余13个理事国投了赞成票。
请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对投票结果造成的影响进行评析。
5、利益集团广泛地控制着中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行业,导致经济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
请你用所学模型解释垄断形成的过程以及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
6、近年来,北非埃及、突尼斯、利比亚以及亚洲的缅甸等国都发生了民主变革,叙利亚正处于变革过程中。
请你从效率和公平两个角度阐述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的必要性。
第三章 公共品
1、下列哪些是公共品,哪些是私人品?为什么?
(1)国防;(2)公共电视节目;(3)公共卫生;(4)自然环境保护区;(5)大学教育。
2、请写出私人品和公共品提供的帕累托效率条件,解释其涵义,并比较私人品和公共品效率条件的异同点。
3、指出下列说法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1)公共品的效率提供水平是每一社会成员对最后一单位的评价都相同的水平。
(2)如果一种物品是非竞争和排他的,它决不会由私人部门来生产。
(3)天津商业大学门前的道路是非竞争的,因为一个人对它的使用不减少另一个人也对它的使用。
(4)一种物品由政府提供就是将这种物品交由政府直接生产。
4、假设小江和小兰准备正月十五赏烟花。
烟花市场的供给函数为P Q 5100+=,小江和小兰对观赏烟花的需求函数分别为:P Q J 2140-= p Q L 3150-=
(1)假设烟花是私人品,所以他俩必须自己单独去购买,请求解市场的需求函数,以及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消费量。
(2)现在考虑烟花的公共品特征,所以他俩准备一起买、一起赏。
请求解市场的需求函数,以及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消费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仍然考虑烟花公共品的特征,现在二人协商各自应缴纳的份额,采用一致性规则,请问市场的均衡价格、均衡消费量和各自所出的份额是多少?(提示:求解林达尔均衡。
先在给定市场价格P 的情况下,求解二人的消费量Q 和份额s,进而得到市场需求函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一个经济体有50个人,他们都消费一种私人品面包和一种公共品游泳池。
这些人可分为
两类,类型1有20人,类型2有30人。
类型1的边际替代率为MRS 1=20-z ,类型2的边际替代率为MRS 2=30-2z ,其中,z 代表游泳池的规模。
该经济体的边际转换率为MRT=340+ 40z 。
求游泳池的最优规模。
6、有两个居民A 和B ,他们对于某公共品的反需求函数分别是P 1 =10−Q , P 2=18−2Q 。
生产这种公共品的总成本函数是TC = 2Q 。
(1)求该公共品的效率供给量。
(2)假定总成本函数变为TC = 2Q 2 ,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3)比较上述两个总成本函数,有何政策含义?
7、什么是公地悲剧?举例说明公地悲剧产生的根源。
8、住房、教育和医疗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因此,“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民生,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民生规划。
(1)住房、教育和医疗是私人品还是公共品?为什么?
(2)请解释市场机制为何不能有效提供“民生”(教育、医疗和住房)?
(3)地方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动力重视和改善民生?你认为应该如何设计制度激励地方政府官员改善民生?
第四章 外部性
1、2012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发生民众聚集事件,当地民众要求政府取消污染严重的PX 项目和停止扩建炼化一体化项目。
请你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和外部性原理分析这一事件。
2、假设一条河的上下游有钢厂和渔场两个企业,钢厂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B=200-Q,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为MPC=30+Q,钢厂通过向河水排污给渔场造成的边际损害曲线为MD=50+3Q。
问:(1)钢厂确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社会效率产量各为多少?(2)请计算由于钢厂排污给社会造成的净损失。
(3)假如政府采取征税办法矫正负外部性,请问问庇古税税率t 是多少?政府征收庇古税获得的收入又是多少?
3、2008年,天津市成为全国首个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包括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权管理机制建设和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排放权初始分配和排放权二级市场交易等)。
天津市将利用已设立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载体,以区域内环境容量和污染排放总量为前提,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污染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请作图分析可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本原理。
4、简述科斯定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某一造纸厂排出的污水会造成附近农民庄稼产量的下降,下表显示了造纸厂与农民在造纸厂排污水与不排污水时的收益。
(2) 若农民与造纸厂在谈判时的成本为3,农民与造纸厂是否可达成协议?
5、假设化肥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价格为16,某化肥厂成本函数为C=3Q 2
+4Q+10, 而化肥厂的生产会造成环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的成本为D=2Q 2+3Q 。
试计算厂商的最优产量及社会最优产量。
6、淮河上游有一座造纸厂,生产的过程必须同时向淮河中排污,下游有一座酒厂,要从淮河中取水。
造纸厂的成本和个人收益分别为MB = 300 −Q ,MPC = 20 +Q ;造纸厂排污对下游造成的边际损害是MD = 80;假定环保部门出售排污许可证,每张排污许可证允许
排放一单位污水。
(1)求出这家企业对排污许可证的需求函数Q = Q( p);p 为排污许可证的价格。
(2)价格p 由政府来制订,政府应当把p 定在多少,才是社会最优的?
(3)这个价格和庇古税的数值是否一样,为什么?如果一样,那么排污许可证和庇古税相比,有哪些好处?
7、现有两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某种污染。
每家企业减排的边际成本分别是:MC1=300e1, MC2=100e2,其中e1和e2分别是两家企业的排放减少数量(吨)。
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
下,企业1产生100单位污染,企业2产生80单位污染。
(1)假定环保部门决定减少总污染量40单位,为实现成本有效,每家企业应削减多少单位污染?
(2)为了实现成本有效,应征收多少排污费?每家企业分别应缴纳多少?
(3)假定环保部门不征收排污费,而是采用可交易许可证制度,并发放140份许可证,每份许可证允许排放一吨污染物。
企业1利用其“关系”获得100份许可证,留给企业2仅40份许可证。
如果允许买卖,那么两家企业之间交易多少许可证?这些许可证的最低价格是多少?每家企业最终减排多少吨污染?
第五章医疗保险
1、简答题:
(1)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化会产生哪些问题?
(2)人们为什么需要医疗保险?
(3)从1970年代末直到21世纪初新医改前的长达三十多年中,公费医疗成为城镇职工尤其是各单位领导的特权。
公费医疗会导致哪些后果?
(4)简述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2、假定某个人每年看病次数Q与每次看病的价格P相关,其关系如下:Q=10—(1/20)P。
每次看病的价格为120块钱。
a. 如果每次看病的费用完全由个人支付,他每年看多少次病?看病的支出是多少?
b. 如果此人购买了医疗保险,每次看病个人只支付20块钱,他每年看多少次病?个人实付费用是多少?保险公司支付多少?总支出是多少?
c. 与没有保险相比,购买保险后社会的无谓损失是多少?
3、假定某个人每年看病的需求曲线为:P=100-25Q。
其中,Q是每年看病的次数,P是每次看病的价格。
每次看病的边际成本是50美元。
(1)每年看多少次病是有效率的?有效率的看病次数的总成本是多少?
(2)假定此人获得保险,没有扣除,共同保险率是50%。
现在看多少次病?个人负担的成本是多少?保险公司为他支付多少?
(3)这种保单引起的无谓损失是多少?
(4)如果看病的边际外部收益是50块钱,无谓损失将会如何变化?
第六章养老保险
1、简答题:
(1)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完全市场化?
(2)人们为什么需要养老保险?
(3)简述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2、鉴于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专家建议政府终止计划生育政策,恢复公民的生育权利,还有专家建议推迟退休年龄。
请你说出这些建议的理论依据。
3、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由相同的个体组成,他们生活在两个时期。
在每个时期,一半的工人生活在他们的前一个时期,另一半工人生活在他们的后一个时期。
他们一生的的效用函数为
U(c1,c2)=ln(c1)+ln(c2)。
(1)他们在时期1 获得100美元的收入,而时期2 没有收入。
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银行存钱,每个时期获得利率为r 的利息。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工作,并且能够独立生活,因此,他们并不准备留下遗产。
请写下他们一生的预算约束。
(2)每个人每一期都在预算约束之下选择自己的消费以使得一生的效用最大化。
什么是每个人每一期的最优消费量?他应该在第一期存入银行多少钱?
(3)现在,政府决定建立养老保障制度。
这个制度将从每个人第一期的收入中收取50 美元,存入银行,并且在第二期时,连本带息支付给他们。
(i)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哪种模式?
(ii)这样的养老保障制度怎样影响居民储蓄和公共储蓄(社会的总储蓄量)?
(iii)假设政府利率和市场利率相同,该制度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是怎样的?如果人们重视眼前效用,结论将怎样变化?
(iv)假设政府利率高于市场利率,那么该制度将怎样影响社会福利?
(4)与私人商业保险相比,养老保险制度有何优势?
4、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36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据预测,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4亿左右,占人口比例的25%左右。
假定中国实行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税筹集保障资金,则社会保险税率在2000到2050年之间应当如何变化,才能维持2000年的养老金与工资的比例?如果该税率不变,养老金与工资的比例会如何变化?
5、在一个人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的模型中,个人消费的边际收益递减,在时期1获得的收入为20 000美元,在时期2获得的收入为5 000美元。
两时期的私人利率均为10%,此人按该利率借贷。
又假定此人在其一生中消费掉全部收入(即不给其后代留下任何钱财)。
他
一生的的效用函数为U(c1,c2)=ln(c1)+ln(c2)。
(1)如果没有养老保险计划,此人在每一时期的最优消费是多少?
(2)现假定有养老保险计划,在第一时期从此人那里拿走3000美元,在第二时期向他支付此数额和利息。
该制度对此人的储蓄有何影响?
第七章收入再分配:概念问题
1、假定只有甲和乙两个人,现有100元收入需要在他们之间分配。
甲对收入的边际效用为MU甲= 400—2I甲,乙对收入的边际效用为MU乙=400—6I乙。
(1)如果社会福利函数是可加的,怎样才是最优的收入分配?
(2)如果社会只在乎甲的效用,怎样才是最优的收入分配?
(3)如果甲、乙收入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常量,最优收入分配又是怎样的?
2、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本州岛东部发生里氏9.0级地震。
震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民间纷纷展开救助,救助方式主要有捐钱和捐物两种方式。
请比较实物救助和货币救助两种方式的不同影响。
3、“我不在乎非常富有的人有多富。
我关心的是他们是否以不道德的方式变富,以及他们是否是暴发户……我不会介意他们是否失去财富或财富被税收拿走……但我的确看到非常穷的人生活在令人不愉快的贫困之中……在我看来,这种状况值得我们给予最大关注。
我认为,目前强调的收入不公平,转移了人们对这种状况的注意力”(Stein,1996)。
(1)你认为中国当前财富积累方式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举例说明。
(2)不道德和丧失良知的财富积累过程会产生哪些负外部性?
(3)Stein的观点是否与功利主义观点相一致?为什么?
4、某国政府公务员尤其是领导阶级普遍享受着各种特权,除了众所周知的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外,还有公权租金收入。
(1)请你运用无差异曲线说明,特权是如何增加他们的福利水平的?
(2)请分别用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帕累托效率、过程与结果、非个人主义等各种收入分配的观点分析特权阶级的特权收入对该国社会公平的影响。
第八章扶贫支出
1、在加利福尼亚,福利受益者在不减少其补助的情况下,每月可以挣到225美元。
超过225美元,收入每增加1美元,补助额就会减少50美分。
伊丽莎白每小时能挣10美元;完全不工作能得到福利补助645美元。
(1)如果她工作10小时,她的劳动收入、福利补助和总收入分别是多少?
(2)伊丽莎白工作达到多少小时后将不会得到补助?
(3)画出其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
2、假设住房补助使得低收入住房需求曲线向外移动,画出与下列结果一致的供给需求曲线图。
(1)低收入住房的价格抬高了物价,并没有增加低收入住房的存量。
(2)低收入住房的价格没有上升,低收入住房的存量增加。
(3)低收入住房的价格上升,低收入住房的存量增加。
3、相比于国际上平均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新贫困标准,中国以前的贫困标准被认为过低。
2011年中国政府决定将贫困线从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提高到2300元。
(1)划定贫困线的根据是什么?
(2)请运用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分析中国政府扶贫的必要性。
(3)中国政府采取的扶贫措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九章税收与收入分配
1、假如某国政府2012年税收收入总额为10万亿元,其中,约半数的税款被用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包括国内游和出境游)、公车消费、公款考察学习、公款奖金福利、挪用侵占、公款送礼、公款赌博等。
请问这样的税收公平吗?为什么?
2、“中国商品税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一般超过百分之五十,而商品税的纳税人主要是企业,所以企业是税收负担的主要承担者。
”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3、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Q = 40+3P,市场需求函数为:Q = 100-3P,假设该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1)均衡时,该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分别是多少?
(2)如果每生产1 单位该产品,政府对生产者征收6单位的税,那么政府能够获得多少税收?
(3)现在政府决定将征税方式改为征收从价税,如果想获得与(2)中相同的税收,从价税税率应是多少?
(4)两种征税方式对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有没有什么不同?
4、假设葡萄酒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Q S=20+2Ps,Q D=100-2Pd。
(1)如果对葡萄酒的消费者征收从量税,固定税额为每瓶8元,税收负担是如何在葡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分配的?(2)如果改为对葡萄酒生产企业征收同样数额的从量税,税收负担又是如何分配的?(3)如果对葡萄酒的消费者征收从价税,税率为10%,税收的经济归宿如何?
5、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150-50P,供给曲线为Q=60+40P,假定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50元税收,求征税后的产量Q与价格Pd(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Ps(生产者实际得到
的价格),并计算政府税收总额。
6、某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函数形式为:T= —4000+0.2I。
请问这种税制是否具有累进性?现在假定T=a+tI,a和t是常数,请写出平均税率公式,并证明:如果a是负的,则该税制是累进的;如果a是正数,则该税制是累退的。
第十章税收与效率
1、假设有两种商品X、Y,价格分别为Px、Py,消费者收入为I。
现对商品X征从价税,对Y商品不征税。
请作图分析税收的效率损失,并指出超额负担产生的原因。
2、分析下列各种情况造成的超额负担的大小:
(1)土地税;
(2)对手机征税;
(3)对高新技术公司的投资给予补贴;
(4)对公司利润征税;
(5)对电脑软件征税。
3、某国政府存在着特权阶层,他们以较低价格购买住房,享受住房补贴。
请分析特权阶层享受住房补贴造成的效率损失和收入分配。
4、“在公式税收超额负担=½ηPQt2中,税率小于1。
这样,税率的平方会更小而不是更大。
因此,在公式中用t2代替t会使税收的重要性更小。
”请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
5、假定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150-50P,供给曲线为Q=60+40P,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0元税收,请计算政府征税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第十一章有效且公平地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