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
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
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
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
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
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
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
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两极格局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2)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6)体系的性质不同。
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三)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前两次世界格局变动的不同
(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地位变化的。
(3)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的局面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所以,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四)推动或制约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五)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的三种类型
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侵略与反侵略、称霸与反称霸的矛盾与斗争。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六)制约各国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
1.各国的国家利益。
2.各国的综合实力。
3.各国的意识形态。
4.地缘政治的存在。
5.各国的历史传统。
各国长期的6.各国的国内斗争。
(七)认识
1.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它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
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3.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4.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国家间的竞争实际就是实力的较量。
5.冲突和合作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最鲜明的特征。
6.地缘关系也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7.在近现代史上的国际格局中,由于各国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其冲突和摩擦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任何格局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孕育着变动的因素。
因而任何一种格局,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八)20世纪中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三次变动后的国际地位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条”等,遭到无理拒绝,华盛顿会议签定《九国公约》,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2.雅尔塔体系中: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作出重大奉献,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3.两极解体,多极化形成过程中: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
(九)和谐世界
1、我国为建立和谐世界所作的努力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等。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进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战略,加入APEC、WTO、创建上海经济合作组织。
(4)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如“9.11”后,我国与国际社会相互合作,联合反恐等。
(5)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的主张。
(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2、建立和谐国际秩序的举措
(1)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
(2)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4)国际间应该和平共处,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求得共同发展。
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参与国家: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同盟──德、意、奥。
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国际联盟(国联)
成立:美国倡议,但没有参加,英法主宰。
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实质: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
(三)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
轴心国集团:参与国:德、意、日。
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有利于法西斯的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时间地点:1942年,华盛顿。
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影响: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联合国
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1945年10月成立。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五)欧洲联盟:时间国家:1993年,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
性质:欧洲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盟,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影响: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