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归纳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政策支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残疾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残疾人社会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2. 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能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3. 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网络,包括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等方面的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 社会融合:推动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公众对残疾人的认识和理解,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5. 社区参与:鼓励残疾人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其社会归属感和自信心,促进残疾人与社区的互动和融合。
6. 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如社区康复、残疾人职业培训、残疾人家庭支持等。
7.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残疾人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
8. 监测评估与研究:建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监测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成效,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研究,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通过以上发展策略的实施,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将不断发展壮大,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
探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残疾人保障问题与对策
探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残疾人保障问题与对策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指标,旨在为公民提供全面的保障和福利。
然而,在社会保障的框架中,残疾人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残疾人作为社会大众的一部分,他们面临着特殊的困境和需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对策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平和平等的权益。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保障问题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残疾人保障问题的挑战1.1 就业与职业发展机会的不平等残疾人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往往面临就业机会的限制。
许多企业对残疾人的招聘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无法胜任工作。
这导致了残疾人就业率的低下和职业发展的困难。
因此,如何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2 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是每个人发展的基石,然而,对于残疾人来说,他们面临着获取合适教育资源的挑战。
在一些地区,特殊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残疾人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
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使他们更难融入社会。
1.3 健康和医疗保障的不平等残疾人群体通常需要更多的健康和医疗服务,但他们往往面临着医疗资源的不平等。
残疾人普遍存在经济负担重、医疗费用高的问题,难以获得必要的医疗保障。
这不仅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1.4 社会融合和参与的困难残疾人面临着融入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障碍。
一些公共场所缺乏无障碍设施,使得残疾人的出行和交流变得困难。
此外,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也限制了他们的社会参与。
这使得残疾人往往成为社会边缘群体,难以享受到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二、残疾人保障问题的对策2.1 平等就业机会的提供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管,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例如,鼓励企业提供适应残疾人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加强对残疾人就业的宣传和教育,并建立相应的扶持机制,为残疾人提供创业和职业发展的支持。
2.2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了弥补残疾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特殊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推动普惠性特殊教育的发展。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如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
本文将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保障不足:部分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限制,无法举家出门,无法获得正常工作,导致生活保障不足。
3. 医疗保障有待提高:部分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限制,需要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尚未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以上问题导致了我国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实现残疾人的全面融入社会。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1. 落后的观念:部分人观念陈旧,认为残疾人是“废人”,不应该获得正常的社会保障。
2.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够健全,无法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3. 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参差不齐。
以上原因导致了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存在,需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解决,以推进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1. 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加具体、明确,确保残疾人能够获得应有的保障。
2. 宣传教育观念:加强对残疾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改变陈旧的观念,增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理解。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残疾人能够获得应有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4. 建立健全的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的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满足残疾人的各种需求。
5.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并且残疾人事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也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一定要继续发展和推动残疾人事业,即便是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时期,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和篇章,也不能让残疾人掉队。
所以当前不管是党和国家还是人民和政府,都应团结一心,积极致力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建设,进而通过相关政策的落实,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来共筑残疾人士的幸福生活。
基于此,本文以残疾人现状分析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帮助的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对策前言:不管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共筑人民幸福生活的层面上来分析,都应该重视残疾人这一群体,从而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来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相关需求,进而以社会保障的前景为视角,实现对残疾人的精准帮扶。
最终在立足于其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基础上,使其也能享受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
1.残疾人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总共有8500多万残疾人,而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上,特别是作为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残疾人同样拥有幸福生活的权利。
而也正因如此,我国政府开始实施对残疾人的精准帮扶,并希望借助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机制的完善,来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以及为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通过加大政府的补贴,借助就业、养老、住房等方面保险制度的完善,来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强大保障。
2.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分析2.1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观念落后不管是政府还是国家,在残疾人社会保障这一领域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出台了许多的措施,但从根源上来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依然存在。
追根溯源主要是残疾人社会保障还存在观念落后的问题。
具体来说,有的人认为残疾人事业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残疾人更多的是需要家人精神上的帮助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很多人提到残疾社会保障这一领域所体现都是一种救济的色彩。
残疾人保障情况存在的困难 问题及对策建议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裙体,其生活保障是社会的责任。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导致很多残疾人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和帮助。
本文将从残疾人保障情况存在的困难出发,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一、社会歧视与偏见1. 社会观念落后:有些人对残疾人持有陈旧的观念,认为他们是不幸的裙体,需要受到怜悯和施舍。
2. 就业歧视:很多残疾人由于身体上的缺陷而难以找到工作,即使有工作也往往是低收入、低技能的职位。
对策建议:-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消除歧视和偏见。
- 职业培训: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引导社会对残疾人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二、就医困难与高昂的医疗费用1. 就医困难:残疾人由于身体上的不便,往往面临就医困难,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和偏远地区。
2. 高昂的医疗费用:残疾人由于生活上的特殊需求,医疗费用往往较高,家庭承担能力有限。
对策建议:- 完善医疗体系: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服务。
- 完善医疗保障: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减轻残疾人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教育资源有限与就业机会少1. 教育资源有限:残疾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特殊的学习需求难以被满足。
2. 就业机会少: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各种种族,性莂,芳龄,宗教,政治观念,性取向等方面的歧视。
对策建议:- 加强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资源,确保残疾人能够接受与自身需要相适应的教育。
- 就业倾斜政策:推出就业倾斜政策,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营造包容和和谐的就业环境。
四、无法享受户口信息权益与住房困难1. 户口信息权益受限:一些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原因,难以满足户口信息制度的要求,导致无法享受相应的权益。
2. 住房困难:残疾人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往往难以获得适宜的住房,居住环境较差。
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
本文将从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1.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完善。
当前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残疾人医疗保障、康复服务、就业创业、生活补贴和福利等方面。
然而,这些政策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政策覆盖范围窄、资金不足、服务质量差等。
2.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不平等。
由于地区和收入差异,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保障存在差异,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残疾人缺乏基本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3.残疾人就业创业机会有限。
尽管国家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存在歧视残疾人就业的观念,残疾人的就业率仍然较低。
4.残疾人生活补贴和福利待遇不高。
尽管国家给予残疾人一定的生活补贴和福利待遇,但这些待遇并不高,不足以支持他们的基本生活。
二、对策建议1.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
加大对残疾人医疗保障、康复服务、就业创业、生活补贴和福利等方面的投入,拓宽政策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2.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平等性。
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投入,提高他们的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水平,缩小地区和收入差距。
3.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机会。
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和监督,鼓励和推动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残疾人就业率的提高。
4.提高残疾人生活补贴和福利待遇。
逐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补贴和福利待遇,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5.提升残疾人服务质量和效果。
加强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6.加强残疾人权益保护。
建立健全残疾人权益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对残疾人权益的侵害和歧视行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7.加强残疾人教育和培训。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便融入社会,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
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政策不完善、保障水平不高等方面的不足。
我们需要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1.政策不完善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不完善性。
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残疾人补贴、康复服务、教育卫生等方面,但各地区之间的政策水平存在差异,且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2.保障水平不高我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很多残疾人面临生活困难,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措施。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残疾人,由于经济条件较为贫困,其社会保障水平更是低下,长期以来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3.社会融合困难残疾人由于身体上的残缺,常常面临着就业困难、社会融合困难等问题。
在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较低,离退休金待遇也不尽如人意,这使得许多残疾人难以融入社会,缺乏获得感和自尊心。
1. 完善政策法规要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加大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 提高保障水平应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确保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为残疾人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困难。
3. 促进社会融合要加强残疾人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建立健全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环境,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关爱。
4. 加强宣传教育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社会关爱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理念,促进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帮助。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残障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留给我们的一道不可避免的社会伤痕。
虽然大部分残障者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我们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残障者,给予他们必要的照顾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残疾,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为此,必须充分利用全民的力量,建立健全残障者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障者事业的全面发展。
首先,搭建遵循公平原则的残障者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应该实施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给予残障人士政府补贴、住房补贴和就业政策,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平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同时,还要做好社会救助、社会抚养和社会保险等内容的制定和完善,让残障者有权利收到社会补贴和社会保障。
其次,关爱服务体系的建立。
政府要开展残障者困难支持和医疗救助,普及残障健康知识,改善残疾人健康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引导残疾人关心自己的健康,给残障者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
同时,也可以建立健康保障机制,提供医疗报销或必要的保障服务。
同时,政府也要尽可能提供教育、就业、文化、住房等关怀服务,帮助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
再者,政府要推动残障者社会全面发展。
要以改善社会服务质量、普及残障教育及就业服务为目标,构建残障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学习、娱乐、社会交往等服务,建立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改善相关服务水平,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促进残疾人融入正常社会,发挥出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
最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要注重社会风气的建设,避免仇视和歧视,努力形成社会良好的氛围,促进残疾人的自我完善,全方位发展,以发挥残疾人的社会贡献。
在此,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术机构应该积极参与,企业可以为残障者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学术机构也要注重残障者问题的研究,努力提出有效对策,为残障者融入社会提供更多的支持。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
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仍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
1.缺乏可持续的经济支持由于残疾人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较低,他们的经济收入无法持续支持其生活和医疗开支,其社会化后附带成本又更高昂。
同时,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在补贴、保险、教育等方面存在欠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要得到长期有力的支持。
2.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现有的残疾人医疗保障制度缺乏全面性,对于某些严重病患的治疗费用无法承担,尤其是那些连生计都有困难的残疾人。
3.就业与职业培训不平衡残疾人就业面临重重困难,尤其是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由于缺少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许多残疾人经常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机会。
4.社会环境不友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不友好,他们的能力和才华常常被忽视或低估,而整个社会的态度对残疾人的支持也比较不够。
二、对策建议1.实施全面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需要长期有力的支持。
在政府方面,可以加大对残疾人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同时,在社会层面,也需要加强社会公益捐助的宣传和教育,为残疾人提供合理、公正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2.发展残疾人特色产业残疾人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工种中更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聋哑人在手语工作方面有自己的特长,盲人有在音乐、按摩、按键盲文等方面的独特才能。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励这些残疾人从事相应的特色产业,提高其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
3.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政府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残疾人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可以鼓励雇主提供适合残疾人的工作机会,真正实现残疾人就业。
所有政策、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使其受到尊重、关注。
因此,我们还需要改变社会的态度,让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残疾人的事业。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前景展望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与总体社会保障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保障体系不完善、政策措施不健全、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等问题。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必要性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生存和发展问题一直受到广泛。
残疾人社会保障是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残疾人的已从过去的“同情、救济”转向“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国家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未来展望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要完善政策法规,加大对残疾人的保障力度。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残疾人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要强化公共服务,提高残疾人的生活品质。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如无障碍设施、康复训练等。
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度和理解度。
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的困境和需求,促进社会融合和共同发展。
四、结语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不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残疾人的生活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残疾人事业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权益保障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以期为残疾人提供更优质的社会保障服务。
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包括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特困救助、就业援助等多个方面。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残疾人是我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残疾人群体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和尊重仍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他们在就业、教育等方面面临不公平对待。
现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并不完善,无法有效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和生活需求。
残疾人群体中贫困率较高,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和保障,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强政策支持、促进社会参与,才能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和提升其生活质量。
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
残疾人群体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往往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包括就业机会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健康保障不完善、生活条件恶化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残疾人个体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人道关怀的体现。
研究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意义在于从多个角度全面探讨和分析目前我国残疾人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有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不仅影响着残疾人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程度,也与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深入研究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我们能够更好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推动政策落实和促进社会参与,最终达到促进残疾人群体全面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这不仅是对残疾人群体的尊重和关爱,也是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进步的社会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残疾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和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状:
- 残疾人数量较多: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共有残疾人 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5%。
-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包括残疾人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
- 社会支持逐渐增强: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注和支持逐渐增强,志愿者服务、公益组织等纷纷参与到残疾人服务中。
问题:
- 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缺乏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导致服务覆盖面不广、服务内容单一。
- 残疾人社会参与度不高:由于身体原因,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相对较低,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对策:
-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 完善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
- 促进社会参与: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参与,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
- 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保障水平。
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情况、存在困难问题、对策建议
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情况、存在困
难问题、对策建议
《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情况、存在困难问题、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也应该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在推进中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城乡差距较大、地区差异较大、政策落实不力等。
其次,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
在医疗保障、康复服务、教育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短板。
最后,残疾人社会保障待遇的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还难以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而且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不够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要加大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
其次,应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医疗保障、康复服务、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最后,要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待遇的水平和质量,确保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和服务。
总而言之,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情况虽有一定进步,但仍存在困难和问题。
需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平等、更加有力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残联2011-2014年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我国残疾人的生活救助、教育、就业、康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构建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四维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力度。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弱势群体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生活救助生活困难的残疾人获得低保和补贴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
城乡残疾人获得生活救助的人数和比例没有太大的变化,接受居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占多数,城乡残疾人获得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的人数有较为显著地增长。
但是,2011年享受生活和护理补助的城镇残疾人大约是农村残疾人9倍,虽然2014年享受农村生活和护理补贴残疾人数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城镇仍旧大约是农村的1.6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8296万(2010年预计为8500万)残疾人中有6225万人生活在农村,占残疾人总数的75.04%。
城镇与农村残疾人之间在生活救助方面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总体状况,要想有效的改善我国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应将农村残疾人问题放到突出位置。
(二)教育我国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教育救助的力度不断加大。
残疾人教育包括残疾人基础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
在多项教育中,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人数较多。
但是残疾人的教育也存在较多问题,根据2014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得知,仍旧有8.4万适龄儿童未入学,虽然相比于2011年的12.6万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但相比于正常人而言,义务教育对于残疾人群体还仍未实现;其次,对于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而言,目前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均在校人数远远达不到标准的200人的每个班的规定(2013年均在校人数为57.3人、2014年均在校人数59.2人)。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分析。
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在展望了未来发展,总结了结论,并提出了研究启示。
通过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原因、对策、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展望、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
在这庞大的人口群体中,残疾人群体所占比例不容忽视。
据统计,我国残疾人口数量众多,长期以来面临诸多社会保障问题。
残疾人身体功能障碍造成的生活困难、就业歧视、医疗保障缺失等困境困扰着他们,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愈发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根源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残疾人群体的生活改善提供参考和倡导。
1.2 研究目的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挑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改进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残疾人群体的权益和福祉。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提高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促进残疾人群体融入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贡献我们的力量。
1.3 研究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活困难和需求更加突出。
研究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关注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公平和社会加强社会建设。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调研建议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调研建议调研建议: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一、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残疾人事业专项资金的比例,确保资金到位和使用效益。
2. 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推动立法进程,确保残疾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 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政策研究和评估,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1. 加强对残疾人辅助器具和设施的研发和生产,提高质量和可用性。
2. 建立完善的无障碍环境,推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居住区等各个方面的无障碍改造。
3.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照顾和支持,提供适应不同残疾人需求的康复设施和服务。
三、推动教育和就业机会1. 加强残疾人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2. 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残疾人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
3. 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招用残疾人员工,提供适应残疾人需求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四、加强社会关爱和支持1. 加强对残疾人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支持,鼓励他们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 加强对残疾人家庭的帮扶和支持,提供心理、经济等多方面的援助。
3. 宣传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性和意义,倡导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学习借鉴其残疾人事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2. 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会议、交流访问等形式,加强交流和合作。
六、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1. 建立残疾人事业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2. 加强对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政策落地生效,真正惠及残疾人。
通过以上调研建议,可以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实现残疾人与普通人平等享有基本权益的目标。
同时,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残疾人组织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残联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计划
2024年残联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计划一、背景与目标残疾人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面对2024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残联将秉持人民至上、科学发展的理念,全力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提升其自立自强的能力,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友好和有利的环境。
本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确保2024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二、工作重点与措施1. 提升残疾人法律保障水平(1)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策,增加残疾人福利和补贴政策的覆盖面。
(2)建立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监督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落地生根,并向社会公示相关政策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3)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确保残疾人在维权和申诉方面得到及时的法律援助和帮助。
2. 加强残疾人教育事业(1)加强残疾人特殊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普惠性特殊教育的发展。
(2)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推动残疾人教育现代化发展,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3. 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1)加强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
(2)推动残疾人就业政策落地生根,鼓励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岗位和职业培训。
(3)加大对残疾人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残疾人大胆创业,提供创业资金和咨询服务。
4. 促进残疾人健康服务(1)加强残疾人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加强对残疾人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推动残疾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健康服务,推广优秀的残疾人健康服务模式。
5. 加强残疾人社会融合(1)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大投入,改善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无障碍环境和便利设施。
(2)加强残疾人社会参与和就业培训,鼓励残疾人积极融入社会。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我国残疾人群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当前,我国残疾人人数已经超过了八千万,其中大部分仍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
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
1. 低保方面问题低保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但对于残疾人来说,低保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低保补助标准偏低,难以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残疾人申请低保过程复杂,审核时间长。
此外,由于残疾人尤其是重度残疾人在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他们的低保申请往往会面临各种困难,如材料手续、疾病证明、社区服务等方面。
2. 医疗保障问题残疾人的医疗保障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残疾人医疗保障计划由于政策限制、医疗费用高昂、申领流程繁琐等问题,往往难以覆盖到位;二、医疗保障统筹不到位,导致一些残疾人需要接受高额的医疗费用,但难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保障。
3. 教育问题教育是每个残疾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残疾人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其它原因,长时间接受教育的耗费较高,导致许多残疾人没有机会接受足够的教育;二、由于学校没有相应的设施和教师,或者缺乏足够的自主性教育活动,一部分残疾人不能充分参与学校教育。
二、对策1. 改进低保制度针对低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改善。
应该提高低保的补助标准,特别是对于残疾人来说,需要考虑到其生活成本、医疗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补助标准。
另外,应该简化低保申请流程,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申请通道和服务。
针对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医疗保障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医保政策,明确医保覆盖范围和支付方式,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医疗需求。
同时,应加强对一些残疾人的特殊救治和康复服务,使其能够尽快康复。
3. 推进残疾人教育针对残疾人教育问题,应当建立相应的教育体系和设施,并配备专门的教师和辅导员,对残疾人进行精准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最基本的原则,基于这一视角,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这充分体现出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社会困难群体加强帮扶的信心和决心。
在当前形势下,准确把握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和问题,科学理清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思路,总结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对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做好残疾人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据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 万人,占总人口的6.34% ,涉及近1/5 的家庭(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
我国残疾人数量众多,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
然而与广大残疾人密切相关的残疾人社会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城乡差距过大受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社会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严重落后于城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存在差距。
城镇残疾人口中,有275 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13.28% 。
然而,在农村残疾人口中,只有319 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仅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5.12% 。
二是城乡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方面存在差距。
16 岁及以** 市残疾人中,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为42.1%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为33.3%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为36.0% ,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为3.3% ,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1.6% ,参加生育保险的比例为0.7% 。
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的比例为58.0% ;但在农村,16 岁以上残疾人中,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为10.8% 。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3%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为9.5% ,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为0.1% ,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0.3% ,参加生育保险的比例为0.1% 。
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的比例为89.2% 。
三是城乡残疾人社区服务方面存在差距。
城市中有24.2% 的残疾人接受过社区(村)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农村中这一比例为11.2% 。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城乡统筹的过程当中,如何发展和加快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建设无疑是当务二)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来看,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需求很大,但面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残疾人群体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大。
我国残疾人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老龄化现象突出。
60 岁及以上的残疾人4416 万人,占53.24%, 其中65 岁及以上的高龄残疾人为3755 万人,占45.26% 。
二是残疾人主要分布在农村,其中:城镇残疾人2071 万人,占24.96%; 农村残疾人6225 万人,占75.04% 。
三是文盲多。
按照受教育程度划分,15 岁及以上的残疾人文盲人口(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3591 万人,文盲率高达43.29% 。
由此可见,我国残疾人不仅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而且老年人居多、农村地区居多、文盲多,这些特点客观地反映了残疾人群体对社会保障的巨大需求。
另一方面,面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严重不足。
一是学龄儿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较低。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 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在学比例为63.3% ,城市和农村残疾儿童在学接受义务教育比例分别为65.6%和63.0% ,表明国家的教育福利对残疾人而言极为不公。
二是残疾人未能充分的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在城镇残疾人中享受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仅占城镇残疾人总数的13.28%, 在农村残疾人中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仅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5.12% 。
三是残疾人的扶助和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残疾人曾接受的扶助、服务的前四项及比例分别为:曾接受过医疗服务与救助的有35.61% ;曾接受过救助或扶持的有12.53% ;曾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有8.45% ;曾接受过辅助器具的配备与服务的有7.31% 。
残疾人需求的前四项及比例分别为:有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的有72.78% ;有救助或扶持需求的有67.78% ;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有38.56% ;有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的有27.69% 。
(三)残疾人家庭贫困问题突出我国残疾人数量众多,残疾人家庭中贫困问题比较严重。
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较少。
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2005 年人均全部收入在城镇为4864 元、农村为2260 元,而当年全国城镇人均收入水平为11321 元,农村为4631 元, 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
12.95% 的农村残疾人家庭户年人均全部收入低于683 元,7.96% 的农村残疾人家庭户年人均全部收入在684 元至944 元之间,换言之,即有20% 以上的农村残疾人家庭户生活在贫困之中。
另据国家2005 年对贫困人口的统计,年收入在683 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全国有2365 万人,其中残疾人达994 万人,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42%, 在人均年收入683 元到944 元的相对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大约占1/3 。
二是残疾人家庭因残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
残疾与贫困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必然联系即有残疾人口的家庭因残疾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需要劳动力的照顾,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劳动力减少和收入减少, 而家庭贫困又必然造成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残疾康复率偏低以及医疗、护理成本增加等后果。
而医疗和护理成本的增加无疑使本来已经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因此,残疾人脱贫难,而即使脱贫又很容易返贫,从而进入因残返贫的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残疾人群体是急切需要生活救助的群体,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将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
二、以人为本视角下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指导思想,探讨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彻底转变陈旧的残疾人观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全社会营造起关心、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氛围。
彻底转变观念,让“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变成全体民众的共识,其要义可归纳如下:其一, 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具有与生俱来的公民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康复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劳动的权利,得到各种社会补偿的权利;其二,“残疾”是人体的一种遗憾,但残疾并不构成人性的差异、奋斗精神的差异。
相反,因为残疾的磨练,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残奥会中运动员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说明)。
残疾人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创造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参与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力量;其三,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不是特殊照顾,更不是一种恩赐,而是其本应享有的公平权益、平等的生活以及参与社会的权利,同时也是实现残疾人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其四,做到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及国家治理水准的重要参照。
(二)坚持以人为本,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特殊需求残疾人社会保障不仅要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还要突出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满足他们参与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特殊需求。
因为残疾人与健全人存在生理方面差异, 这些差异影响残疾人自身的劳动能力。
同时,因为社会排斥的存在,使残疾人实现就业、接受教育等方面与健全人之间产生较大差距,残疾人还要比一般人多支出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照顾和辅助器具制作等费用,因而残疾人除和一般人一样有基本的生活需求外,还在就业、教育培训、康复等方面存在特殊的需求,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殊的扶助, 这就必然体现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健全人的不同之处,需区别对待。
即残疾人除了需要享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这些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之外,国家还应为残疾人建立专项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残疾人福** 贴、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康复事业、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环境建设、残疾人福利设施(如孤残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社会服务等,来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此外,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之间的相互协调。
通过对残疾人实施基本生活保障, 可以使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得到人道主义的救助,获得基本的生存权利,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在对残疾人实施的专项社会福利中,残疾人就业保障使残疾人人权得到保障,残疾人康复保障为残疾人回归社会提供首要条件,残疾人教育保障为残疾人立足于社会打下基础,残疾人环境及服务保障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基本条件。
这些专项社会福利制度在不同的方面满足了残疾人特殊需求,同时也为他们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因此,只有使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才能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差距,逐步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三、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对策针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不足,要完善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统筹城市和农村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距在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促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应把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作为重中之重。
在中国,因为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贫困残疾人更是生活在一种无助、无奈的生活环境中,农村残疾人家庭承受力的极端脆弱性,使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对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
一是政府作为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在社会保障政策上给农村残疾人以适当倾斜, 在各地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应优先重点考虑贫困残疾人。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逐步建立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二是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应当面向有需要的农村残疾人实施福利性的特殊教育与技能培训,确保国家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实施,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实现与健康劳动者一样的各项社会保险权益。
在城市,除了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还要进一步建立残疾人福**贴制度,使现有残疾人社会保障内容更加充实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