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史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是工作性质和任务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重在教育和育人。但由于两者都离不开历史,必然会产生相关性: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和推广史学研究成果的过程。作为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依据的教材,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以保证其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下面以人教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为例,从四个方面来谈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一)吸收新成果,纠正教材中过时的或片面的观点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高中历史教材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无法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在许多历史问题上依然停留在陈旧、过时或片面的观点上。比如,在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教材沿袭了一种传统的说法,称: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事实。毕竟,思想观念的布新远比政治上的除旧艰难得多,攻克传统意识的文化堡垒远比攻克军事堡垒复杂得多。虽然武昌起义一夜成功,清王朝似大厦将倾,各省先后易帜,但是,与民主共和观念对抗的封建专制思想绵延千载,盘根错节,流毒深广。它通过古典律法的实施,儒家经典的传播,传统意识的灌输以及社会风俗、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不仅渗透到统治阶级的脑海中,而且也浸润了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论者当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但是,这两次短命闹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倒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起抗争。如果认定辛亥革命就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那么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举起的民主与科学旗帜岂非是无的放矢?因此,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可以修正为:“辛亥革命首倡民主共和。从此,民主共和观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这种修正并不损害辛亥革命的光辉彪炳史册,因为首倡民主共和也是极其伟大光荣的。

再如中法战争,教材并未提及台湾问题在中法战争中的影响,而是着重叙述清政府于镇南关大捷之后决定“乘胜即收”,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新约》,强调“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有研究者提出,中法战争期间,中国东南地区的战役主要集中在台湾。抗法保台,维护对台湾的主权,是清政府对法军事斗争中的核心问题。清政府“从维护台湾领土主权不受法国侵犯这一根本大局出发,为保全台湾及时采取‘乘胜即收’的策略,是明智的决策”。若能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当可使学生对清政府的“乘胜即收”的策略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吸收新成果.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

当代史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研究视野的开拓和研究视角的转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审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诸多问题,沿着科学和宏观方向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以至有的研究者提出,对现代化的探讨已日益成为“显学”。但是,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仍然是一种“革命史范式”,与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严重脱节。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与学都应该关注现代化研究,吸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范式改进教与学。比如,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评价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过签订《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政治、外交活动,按革命史范式提供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他是刽子手和卖国贼。但李鸿章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作为洋务派的中坚,他的活动又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按现代化范式提供的标准来评价,他又在1870~189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充当了“主角”。再如清末新政,按革命史范式提供的标准来评价,它是清朝统冶者为挽救衰亡、抵制革命而设置的“骗局”。但如果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历程来考察,得出的结论则是:“自20世纪初开始以来的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就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就其对中国此后历史的影响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就这一全国性的变革运动对现代化宏观研究的理论价值而言,清末新政的重要性均超过19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和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总理衙门的设置、辛酉政变、洋务运动等等,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得出新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突破传统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定势,而且促使学生从新的视角发现教材內容所包含的新因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吸收新成果,引导学生涉足史学争鸣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只向学生介绍史学界认识基本一致的观点,基本上不涉及学术之争,理由是避免引起学生的思想混乱。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与现代教育观念格格不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生思维品质中的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长,他们不满足于书本上或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结论,喜欢质疑、辩驳、争论和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新教材虽然以“脚注”的形式对史学界在重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作了介绍、但仅限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一例,力度明显不足。因此,教师可视情况增加一些教材未涉及的学术争鸣。比如,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新教材采用的是这样的观点,即“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在国外和我国台湾史学界却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在欧美和日本有“非革命论”与“排满革命论”,在台湾

有“全民革命论”。如果在教学中向学生作适当的介绍,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利于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当然,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引导学生变换角色进行虚拟争鸣。如评价洋务运动,可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那么应强调:①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②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④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早期发展;⑤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应强调:①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③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能为国求富;④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和利用;⑤经营管理腐败。实践证明,适当引导学生涉足史学争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吸收新成果:适当引入教材中没有的史学新观点

历史学者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观念,表面上看与教材内容并无太大关系,但在讲到相关问题时如能适当引入,则可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比如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依靠“坚船利炮”以武力的方式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结果是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固有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推动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构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的一种巨大动力。如果以历史的眼光而不是仅仅出于情感与道义,以世界性的眼光而不仅仅站在民族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不能不承认,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充当着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似乎矛盾的历史问题呢?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后总结出一个论点: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代替。这个论点课本上没有,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新认识,对学生分析认识同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再如,在中国近代史“国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提示“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而事实上,“落后就要挨打”的论断既不符合逻辑规则,也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有研究者据此提出“落后就可能挨打”的新观点,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宣扬的是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它固然可以激励落后的民族自强不息变后进为先进,但这毕竟不适宜于自称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更不适宜于以文明自居的现代人类。因此采用“落后就可能挨打”这样的新观点引入课堂教学,无疑有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

著名历史教育学家赵恒烈先生指出:“要打破传统的闭塞的课堂教学,打开学术的窗户,让学生呼吸到史学研究上的新鲜空气。”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欲使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史学阵地的前沿,必须经常充实教学内容,使之了解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和信息。假如教师的作用只是教学生背好教材,而不用丰富多彩的史实填补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那么学生将成为极易满足强不知以为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