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婚礼礼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方婚礼礼仪文化

摘要: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结婚礼仪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但它也同时反映出社会历史发展和延伸。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婚礼习俗的介绍,比较分析得出其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语言及共同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婚俗文化中西方比较

婚姻是男女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婚姻习俗是伴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展示了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及审美观,伦理观,价值观,宗教观,性意识和民族心理的发展态势,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积累和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用婚礼将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公开确定下来,婚礼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下面就中西方婚礼礼仪进一步进行比较论述。

一、中西传统婚前习俗比较

传统中式婚前礼即为“成妻之礼”,主要体现为“三书六礼”,须经过六个步骤:一是纳彩,即通过媒妁之言,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前往女方求婚,是说媒成功的标志;二是问名,由男方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姓氏和名字,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生;三是纳吉,又称“订盟”,即男方将卜得吉兆的结果告诉女方,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四是纳征,又称“大聘”、“过大礼”,即男方下聘礼,是成功达成婚约的标志;五是请期,即定日子,男方请人占得吉日,请媒人告之女方,请女方定夺;六是亲迎,即迎娶,新郎前往女方家,在女方的祖庙,郑重地拜两次,新娘行至门口,新郎迎接,至大堂拜岳父母,拜女方亲戚长辈。至此,“六礼”成,为婚礼做好了准备。现在中国很多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不过有的地方人们为了方便,婚礼环节就减少了一些,没有这么完整。

传统的西方婚前礼是国教婚礼,如在英国,其婚前礼也分为六步:首先是求偶,取得父母同意,男女才能恋爱,感情成熟了,告之双方父母;然后是订婚,女方在报纸上登出订婚启事,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由女方安排宴席,男方则要买一枚戒指,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戴在女方左手的中指上(《圣经》中说,在远古时代,订婚戒指只是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中的一部分,妻子被视为丈夫的财产,婚戒是新娘已被新郎占有的标志物。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假若男方反悔,戒指将不再奉还。9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接下来是办结婚证和发布结婚预告;结婚预告期满,双方向大主教提出申请颁发结婚证,一般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即可获得结婚证

书;再就是发请柬,女方的父母以他们的名义发请柬通知双方亲友,请柬一般为白色,配以金色的字和图案以示圣洁、高贵;最后是婚礼前夜的告别单身仪式,准新郎和准新娘分别与各自的同性好友举行欢叙会和送礼会,庆祝告别单身。

二、中西婚礼服饰比较

在中国,传统婚礼服装以红色为主,新娘凤冠霞帔、珠宝锦绣,着红袄裙,当然也少不了红盖头和绣花鞋,新郎则红礼帽、红长袍、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也称状元服,这样的服装象征着吉祥如意,希望婚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在西方,白色是婚礼服装的首选。头戴白色花环、身穿白色拖地婚纱,手捧白色鲜花的新娘向神表示自己的纯洁无瑕。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我国新娘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一样的白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小小的区别是中国新娘大多在白色婚纱上别上红色的鲜花。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娘在婚礼当天的穿着中必须要:穿新戴旧,带金带蓝。“有旧、有新、有借、有蓝”的婚礼习俗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最初的说法源自维多利亚时代,原文是:“有旧,有新,有借,有蓝”。(1)有旧:新娘可以穿着或佩戴一样旧衣物来象征她和她娘家及过去生活之间的历史纽带。许多新娘佩戴一件家传的珠宝饰品作为“有旧”的选择。有些新娘穿着她们母亲或祖母穿过的结婚礼服。(2)有新:穿戴一样新衣物是要象征新娘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拥有成功和希望。如果新娘置办的是新的结婚礼服,那它就可以是她的“有新”,但是任何别的新服饰也是可以的。(3)有借:借来的服饰应该是从一位已幸福地结了婚的朋友那里借来的。据说他们的幸福会惠及于你,给你的婚姻带来长久的美满。有些新娘会去借来一种衣着用品、一件首饰、一块手帕或者一个饰以珠子的手袋。(4)有蓝:穿戴一件蓝色服饰源自《圣经》时代,当时蓝色结婚礼服代表着纯洁、忠诚和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传统已从穿蓝色结婚礼服,演变成后来的在新娘的结婚礼服下摆处缝上一翻蓝色的镶边,再演变到现代的普遍做法:新娘用蓝色的吊袜带。

三、中西婚礼仪式比较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为“三叩九拜”之礼。新娘被新郎接回家中,就开始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至此,三拜礼成,表示得到了天地、祖先及父母的同意,正式成为夫妻。最后夫妻入洞房,在洞房中还有一些列礼仪,比如说敲盖头,喝交杯酒。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整婚礼过程都在鞭炮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进行。

而在西方,婚礼讲究神圣而简单,传统上为“神前婚礼”,因此婚礼一般是在宁静、祥和的教堂举行,新人在牧师的主持下得到上帝的认可和祝福。首先新娘挽着父亲的手在花童的引领下,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步人教堂父亲郑重地把新娘的手交到站在教堂前部、牧师

左侧的新郎手中。接着新人要在庄严的气氛中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者贫穷,疾病还是健康,要彼此相爱、珍惜,只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然后交换戒指(根据西方婚俗礼仪,结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据说这根手指上的神经与心脏直接相连。而实际上,西方人则更认为婚戒代表已婚的身份和对家庭的责任。)亲吻(在西方文化中,亲吻作为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婚礼上的亲吻则标志着新郎新娘间的神圣誓约,被认为是他们真实自我的表现以及对彼此真挚爱情的肯定),至此婚礼到达最高潮。礼成后,当新人走出教堂时,教堂的钟声响起,意为驱赶不祥之物,以保新婚夫妇好运一生。同时婚礼中还有男傧相,女傧相,婚礼中配男女傧相的观念源于这样一种信仰,即嫉妒新人幸福的邪恶幽灵会冒出来伤害他们,但如果婚礼上有许多着装类似的人,就能迷惑幽灵,让他们分不清楚谁要结婚。比如说英国威廉王子的世纪婚礼则是一场很完成的传统欧式婚礼。

四、中西婚宴比较

我国的婚宴往往是男方出钱,但宾客所给的“红包”也足以支付婚宴开支。新人要向家人、朋友及宾客敬酒,感谢宾客的来临和祝福,人们往往也回赠许多美好的祝福,如“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等。而西方国家婚礼仪式过后,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在英美国家经常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一般是自助餐形式,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办得很丰盛。在婚宴中还要切蛋糕。婚宴以舞会结束,新郎新娘跳第一支舞,以庆祝他们新生活的开始,所有宾客也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在酒会结束后,新娘将她手中的花束抛向身后的未婚女性客人,传说,得到花束的女性将会成为在场客人中的下一个新娘。还有一个相似的风俗,新郎取下新娘的吊袜带,抛向身后的单身汉们,同样,得到者将成为下一个新郎。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宾客参加婚宴一般不需要送礼金,只送实物。他们都会送些新人们需要的东西。

五、中西传统婚俗背后的文化差异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婚姻作为整个封建社会尊卑等级制度的基础,它的缔结往往是以儒家“阴阳尊卑”学说为依据,以宗法秩序为准则,并贯穿于一整套婚姻仪式中。而在植根于个人本位主义的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在以《圣经》为绝对权威的基督神学影响下,西方婚姻重视个人自由意志,强凋人的理性选择。

(一)婚姻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是天地人伦的基础,伦常礼义、社会组织都基于婚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