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pdf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pdf下载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pdf下载

高二物理知识点归纳pdf下载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高二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学生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为了方便高二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下是高二物理知识点的归纳PDF下载。

1. 力学知识点
1.1 物体的运动规律
1.2 力与加速度
1.3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1.4 动量与动量守恒
1.5 万有引力定律
1.6 平衡力和摩擦力
1.7 力的合成与分解
2. 热学知识点
2.1 温度和热量
2.2 热平衡和热传递
2.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4 热能转化与热效率
2.5 热力学循环
3. 光学知识点
3.1 光的传播和反射定律
3.2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3.3 凸透镜和凹透镜
3.4 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 3.5 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
4. 电学知识点
4.1 电荷和电场
4.2 电容和电容器
4.3 电流和电阻
4.4 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
4.5 电磁感应和电磁场
以上是高二物理知识点的归纳,你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下载完整的PDF文件:
[链接](此处不包含实际链接,请自行添加适当的链接)
通过下载这个PDF文件,你将获得一个完整的高二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手册,方便你进行复习和回顾。

希望这个材料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祝你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注意:文章中无法提供实际网址链接,请理解。

高二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物理常考的知识点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二、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三、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四、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五、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六、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高二物理必背知识点定义:电势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pdf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pdf
v0 解析:作出图示(如图 5-9 所示),设 v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根据几何关系得 tan α=vy①,
学海无涯 由平抛运动得水平方向有 a=v0t②,竖直方向有
1
a
a
a
b=2vyt③,由①②③式得 tan α=2b ,在 Rt△AEP 中,AE=b tan α=2,所以 OA=2.
5.应用结论——影响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飞行时间、射程及落地速度的因素
vy
v
P
vx
蜡块的位置 θ
涉及的公式:
v=
vx2
+
v
2 y
tan = vy vx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学海无涯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
a、飞行时间: t = 2h ,t 与物体下落高度 h 有关,与初速度 v0 无关。 g
b、水平射程: x = v0t = v0
2h , 由 v0 和 h 共同决定。 g
c、落地速度: v = v02 + vy2 = v02 + 2gh ,v 由 v0 和 vy 共同决定。
三、平抛运动及类平抛运动常见问题
A.A 球的角速度必小于 B 球的角速度
学海无涯 B.A 球的线速度必小于 B 球的线速度
C.A 球的运动周期必大于 B 球的运动周期
D.A 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 B 球对筒壁的压力
解析:小球 A、B 的运动状态即运动条件均相同,属于三种模型中的皮带传送。则可以知道,两
个小球的线速度 v 相同,B 错;因为 RA>RB,则ωA<ωB,TA<TB,A.C 正确;又因为两小球各方面 条件均相同,所以,两小球对筒壁的压力相同,D 错。所以 A、C 正确。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要点与总结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要点与总结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要点与总结导读:本文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要点与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守恒,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计算了。

所以动量和动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前者是矢量式,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而后者是标量式其适用范围则要窄得多。

这些区别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

碰撞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作用力又很大,其他作用相对很小,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化的现象叫做碰撞。

以物体间碰撞形式区分,可以分为“对心碰撞”(正碰),而物体碰前速度沿它们质心的连线;“非对心碰撞”——中学阶段不研究。

以物体碰撞前后两物体总动能是否变化区分,可以分为:“弹性碰撞”。

碰撞前后物体系总动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是非弹性碰撞的特例,这种碰撞,物体在相碰后粘合在一起,动能损失。

各类碰撞都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不过在非弹性碰撞中,有一部分动能转变成了其他形式能量,因此动能不守恒了。

【二】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3、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气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4、防止静电的主要途径:(1)避免产生静电。

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2)避免静电的积累。

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三】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人教版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 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11第一章知识点上课讲义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11第一章知识点上课讲义

1.1电荷 库仑定律一、电荷 电荷守恒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1.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转移。

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并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分析: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我们也可以知道A 带正电,B 带负电,实验发现A 、B 所带电量相等。

因为重新接触后,A 、B 又不带电了。

结论: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3.比较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区别分析:不同点: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共同点:都使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结论:电荷守恒定律(可转移但电量不变)上述起电的中和过程;物质(电子)不灭。

二、元电荷①元电荷是电荷量最小的单位,即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量②元电荷量: e =1.6×10-19C③任何一个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它的整数倍;1库=6.25×1018个电子④电子的电荷量和电子质量m 的比叫荷质比:kg C m e e /1076.11091.0106.1113019⨯=⨯⨯=--三、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F=kQ1Q2/r2 条件:真空,点电荷静电力:两个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通常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2.点电荷只关心电荷的电量,不考虑带电体的体积大小——类似质点(理想模型)静电力恒量k=9×109牛·米2/库24.适用条件单位:国际单位制电荷量:计算时取绝对值,+、-用来判断方向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适用性:真空中、点电荷、静止电荷间、静止和运动电荷间1.2电场一、电场1.定义:电荷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叫做电场。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电磁场及其应用全章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电磁场及其应用全章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电磁场及其应用全章知识点梳理1. 电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电磁场是由电荷静电场和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

- 电磁场有电场强度、电场线、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等性质。

2. 静电场的描述和计算- 静电场的描述需要用到电势、电位能、电场强度等概念。

- 静电场的计算可以利用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等方法。

3. 静电场中电势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静电场中的电势随距离的变化遵循电势线的分布。

- 计算静电场中的电势可以利用电势差和电势公式进行。

4. 静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 静电场中带电粒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 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可以描述为受力分析和加速度公式。

5. 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和磁感线组成的。

- 磁场有磁感应强度、磁场线、磁感应力等性质。

6. 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 磁场中带电粒子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可以描述为洛伦兹力和离心力。

7.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是指磁场变化或电流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

8. 自感和互感- 自感是导体中电流自身的感应现象。

- 互感是导体中电流与相邻导体之间的感应现象。

9. 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输入输出电压的变化。

- 变压器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家用电器。

10. 电磁波的性质和产生-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

- 电磁波有频率、波长、速度等性质。

11.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产生的共振和抵消现象。

-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物体边缘或孔隙产生的偏折现象。

12. 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通过偏振器限制后变得单一方向的现象。

- 光的偏振有线偏振和圆偏振两种形式。

13. 光的多普勒效应- 光的多普勒效应是指光源或观察者相对运动时光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物理高二知识点电子版下册

物理高二知识点电子版下册

物理高二知识点电子版下册第一章:力的大小和方向力是物体做运动或变形的原因,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

1.1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求得合力和分力。

1.2 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可以应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物体平衡问题。

第二章:质点质点是一个没有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仅有质量和位置的概念。

2.1 质点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点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可以利用受力分析解决质点运动问题。

2.2 质点的运动规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以推导出质点的运动规律,如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章:力和运动的应用力和运动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

3.1 汽车行驶原理汽车的运动由发动机产生的马力推动,通过力的平衡和摩擦力使汽车行驶。

3.2 重力和自由落体被地球引力吸引的物体会产生重力,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

第四章:动能和机械能守恒动能是物体运动所具有的能力,机械能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具有的能量。

4.1 动能的计算根据动能的定义和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动能。

4.2 机械能守恒定律当物体只受重力做功和势能的变化时,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

第五章: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

5.1 功的计算根据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5.2 功率的计算根据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功率。

第六章: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能量在系统中的总量不会改变,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6.1 能量的转化与耗散能量可以在物体之间转化,也可以通过摩擦和阻力的作用转化为热能而耗散。

6.2 能量守恒的应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机械能守恒、热能守恒等。

第七章:振动和波动振动是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7.1 振动的特征和描述振动有周期、频率、振幅等特征,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关系和速度-时间关系来描述。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29篇)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1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1)自由电荷;(2)电场;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1)数学表达式:I=Q/t;(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1、定义式:I=U/R;2、推论:R=U/I;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3Ω,1MΩ=106Ω;4、伏安特性曲线: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1、数学表达式:I=E/(R+r)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2一、能量量子化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ε=hνh为普朗克常数(6.63X10-34J.S)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知識點】1、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1)單分子油膜法測量分子直徑(2)對微觀量的估算①分子的兩種模型:球形和立方體(固體液體通常看成球形,空氣分子佔據的空間看成立方體)②利用阿伏伽德羅常數聯繫宏觀量與微觀量Ⅰ.微觀量:分子體積V0、分子直徑d、分子品質m0.Ⅱ.宏觀量:物體的體積V、摩爾體積Vm,物體的品質m、摩爾品質M、物體的密度ρ.特別提醒: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擴散現象)(1)擴散現象:不同物質能夠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說明了物質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同時還說明分子間有空隙,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可以發生在固體、液體、氣體任何兩種物質之間。

(2)布朗運動:它是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固體微粒的無規則運動,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

①布朗運動的三個主要特點: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

②產生布朗運動的原因:它是由於液體分子無規則運動對固體微小顆粒各個方向撞擊的不均勻性造成的。

③布朗運動間接地反映了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布朗運動、擴散現象都有力地說明物體內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3)熱運動: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與溫度有關,簡稱熱運動,溫度越高,運動越劇烈。

3、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1)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兩種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2)分子之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增大而減小,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

但總是斥力變化得較快。

(3)圖像:理解+記憶:4、溫度宏觀上的溫度錶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的溫度是物體大量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誌。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係:5、內能①分子勢能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間具有由它們的相對位置決定的勢能,這就是分子勢能。

分子勢能的大小與分子間距離有關,分子勢能的大小變化可通過宏觀量體積來反映。

②物體的內能物體中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一切物體都是由不停地做無規則熱運動並且相互作用著的分子組成,因此任何物體都是有內能的。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荷及其应用全章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荷及其应用全章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荷及其应用全章知识点梳理本章主要介绍静电荷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以下是全章的知识点梳理:1. 静电荷和静电场- 静电荷是指物体上由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荷状态。

- 静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表示电子相对于质子的不足,负电荷表示电子相对于质子的过剩。

- 静电场是由静电荷产生的电场。

- 静电场的场强与静电荷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静电荷的数量成正比。

2. 静电荷和金属导体- 金属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内部的自由电子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自由运动。

- 静电荷在金属导体内部会集中在导体的表面,静电荷净效应只存在于导体的外表面上。

- 静电荷在金属导体表面分布均匀,并且表面电荷总是位于导体表面的正交于电场方向的外法线上。

- 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在导体表面上处处相等,且与导体内部没有电场。

3. 静电场和电场力线- 电场力线是用来表示电场分布情况的线条。

- 电场力线的性质:始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力线之间不相交;力线越密集,表示电场强度越大。

4. 静电荷的运动和排斥- 在静电场中,带电物体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

- 相同电荷的带电物体之间会发生静电排斥,即彼此之间受到斥力的作用。

- 不同电荷的带电物体之间会发生静电吸引,即彼此之间受到吸引力的作用。

5. 静电感应和电- 静电感应是指静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出现的电荷分布现象。

- 静电感应可以用来制作电,电可以将电荷储存起来,用于电路的各种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荷及其应用全章的知识点梳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人教版高二物理学问点总结大全一、电场1、电场:电荷的四周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四周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二、电场的描述1、电场强度:(1)定义:把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2)定义式: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q——电荷量国际单位:库(C)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3)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5)物理意义:某点的场强为1N/C,它表示1C的点电荷在此处会受到1N的电场力。

(6)匀强电场: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电场线:(1)意义:假如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全都,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

(2)特点: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因此电场线是一种抱负化模型。

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正电荷,延长到无穷远处;在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无穷远处,止于负电荷。

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也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高二物理学问点总结整理一:黑体与黑体辐射1、热辐射(1)定义:我们四周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状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1)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汲取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

假如一些物体能够完全汲取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肯定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pdf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pdf

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场中的导体、导体知识要点:1、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⑴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中电荷,电荷在它的同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基本电荷e161019.C。

⑵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起电。

⑶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的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数学表达式为FK Q Q r122,其中比例常数K叫静电力常量,K90109.N mC22·。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a)真空,(b)点电荷。

点电荷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

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否则不能使用。

例如半径均为r 的金属球如图9—1所示放置,使两球边缘相距为r ,今使两球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Q,设两电荷Q 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比较F与KQr 223()的大小关系,显然,如果电荷能全部集中在球心处,则两者相等。

依题设条件,球心间距离3r不是远大于r,故不能把两带电体当作点电荷处理。

实际上,由于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使电荷分布在两球较靠近的球面处,这样电荷间距离小于3r,故FKQr 223()。

同理,若两球带同种电荷Q ,则FKQr 223()。

3、电场强度⑴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

电场的这种性质用电场强度来描述。

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q ,它所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Fq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定义式是EF q,场强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

由场强度E的大小,方向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检验电荷的正、负电量的多少均无关,既不能认为E与F成正比,也不能认为E与q成反比。

2024年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本(2篇)

2024年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本(2篇)

2024年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本第一章力学1. 位移和位移图像-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

- 位移图像是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图像。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间速度。

3. 加速度和等加速度直线运动- 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

- 等加速度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和等效力-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 等效力是指具有相同效果的力。

5. 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点。

- 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合成一个力的过程。

- 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被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第二章动能与动量1. 动能的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力。

-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气体内部不存在能量转化。

2. 动能定理和功- 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作用之间的关系。

- 功是指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

3. 劲量守恒定律- 劲量守恒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弹性碰撞过程中总势能和总动能的守恒。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与惯性1.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是指没有受到外力的影响的参考系。

- 非惯性参考系是指受到外力影响的参考系。

3. 外力和常见摩擦力- 外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常见的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物体的受力分析是指确定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和力的性质。

- 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等效分析。

第四章载流子与磁场1.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方向-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延续和深化,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对高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等。

2. 运动学: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

需掌握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力的合成和分解:学会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合力,或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应用图形法和三角法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4. 万有引力: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场概念、引力势能和位能的计算等内容;学会计算地球表面上天体的重量和重力加速度。

5. 物体的平衡:分析物体平衡和静力学的条件,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二、热学1. 热量和温度:了解热量的传递方式、热平衡的条件、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等。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了解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的等温、绝热和等容过程的计算。

3. 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能量守恒定律与物体的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学会计算物体的内能变化、吸热和放热等。

4. 熵的理论:了解熵的概念和熵增原理,掌握熵在热力学计算中的应用。

三、电磁学1. 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了解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等基本电路运算法则。

2. 串联和并联电路:学会计算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等。

3. 电磁感应: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等规律;学会计算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4. 变压器:了解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性质和应用;学会计算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等。

四、光学1. 几何光学:了解光线的传播和偏折规律,包括光的折射和反射等;学会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计算光路。

2. 成像原理: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包括物距、像距、物高、像高等量的计算;学会应用薄透镜公式计算成像位置。

2024年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运动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与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2. 力学- 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功、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斜面力的分解- 圆周运动的特点、离心力和向心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热量的概念及传递方式- 热平衡与热力学第零定律的关系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的概念及变化- 热容量和比热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等容过程、等压过程和等温过程的特点和计算3. 热力学第二定律- 低温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熵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熵增原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关系三、光学1. 几何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线的反射、折射规律- 镜面和球面镜成像规律- 薄透镜成像规律- 光的干涉现象及条件- 光的衍射现象2. 光的波动性- 光的波动模型及波长、频率的关系-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波动解释3. 光的色散和光谱- 晶体和棱镜的色散现象及原理- 光的光谱和原子光谱的特点和说明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及电量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和作用2. 电学基本定律- 电场中的电势差和电位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电容器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平行板电容器和球形电容器的特点和计算- 电流、电阻和电阻器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欧姆定律、功率与电能的计算3. 电磁感应- 磁感应强度和磁感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磁场中的电荷运动规律和磁场力的计算方法- 洛伦兹力和洛伦兹力的应用- 感生电动势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五、原子物理与核物理1. 原子物理-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半衰期和放射性衰变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核反应和核能的概念及应用- 等离子体和凝聚态物质的特点和应用2. 核物理- 放射线的种类和特点-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概念及应用- 原子能的利用和核武器的危害- 粒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上即为2024年人教版高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篇一】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
(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
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
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
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篇二】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
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
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