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超外差式接收机原理
![超外差式接收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c0d24528ea81c758f578d1.png)
以收音机为例,但不限于收音机使用超外差技术(例如手机\CDMA等无线电通信)。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
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
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
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
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
从而克服了上述矛盾。
典型地,振荡器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
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内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即中频,这就是"外差"。
为了获得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获得中频信号以后在加以放大,即中频放大,这样收音机的接收质量大大提高,这就是"超外差式"电路。
它有如下几个优点:
1. 由于变频后为固定的中频,频率比较低,容易获得比较大的放大量,因此收音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得很高。
2. 由于外来高频信号都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中频,这样就容易解决不同电台信号放大不均匀的问题。
3. 由于采用"差频"作用,外来信号必须和振荡信号相差为预定的中频才能进入电路,而且选频回路、中频放大谐振回路又是一个良好的滤波器,其他干扰信号就被抑制了,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
![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30ed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a.png)
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
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
超外差收音机是一种特殊的收音机,主要用于接收由地面放射台发射的超短波无线电信号。
超外差收音机采用了特殊的“超外差”技术,可以接收超短波频率的电台信号,为用户提供清晰的声音。
超外差技术的原理是,在单边带滤波器中,将两个截止频率分别设置成锁频后,根据电台发送的信号的频率,把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滤波器中心频率设置成负差值。
这样,信号就会出现“外差”的现象,被设置在滤波器中心频率位置的信号将会有独特的突出,并且外界的噪声也会消失得很快。
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1.超外差收音机在接收时,会将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成低频信号。
2.低频信号经过调制器进行调制,在调音器中转换为超短波波频信号。
3.超外差收音机将信号传送到滤波器中,通过调节滤波器上的中心频率,使信号的“外差”现象可以体现出来,从而获得清晰的声音信号。
4.最后,将信号传到扬声器里,使用户能够收听清晰的声音信号。
- 1 -。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1331df195f312b3169a51c.png)
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旋转电位器 RP 可以改变 VT4 的基极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6.功率放大器( OTL 电路) 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 本电路采用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可以消除输出变压器引起的失真和损耗, 频率特性好,还可以减小放大器的体积和重量。 VT5 、 VT6 组成同类型晶体管的推挽电路,R 7、R8 和 R9、 R10 分别是 VT5、 VT6 的偏量电阻。变压器 T5 做倒相耦合, C9 是隔直电容,也是耦合电容。为了 减少低频失真,电容 C9 选得越大越好。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 低,可以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
图 8.1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图
在本机中, C1a、 T1 组成天线输入回路, V2、 T2、 Clb、 T3 组成变频级。 V2 为变频管, T3 初级为变频级负载, T2、 Clb 组成本机振荡回路 C3 为振荡耦合电 容。 T3、 V5 、 T4、 V6 组成一级中放三极管检波电路, T5 的初级线圈为 V7、 V8 的负载,T5 为音频推挽输出变压器,T6 为自耦式功率输出变压器,Rp 为音量控 制电位器(带电源开关) 。 C9 为音频耦合电容,同时 V6、 R4、 C5、 V5 组成自动 增益控制电路。R8、C4 组成电源滤波电路,R2 可以调节 V2 的直流电流 ,R4 为 V5 的直流偏置电阻,R9 为调节 V7、V8 的偏流,R12 为调整 V9、V10 的偏流。2CBIc 正向压降起稳定电压的作用及控制 V2、 V7、 V8 的偏流的作用。 图 8.2 是中夏 S66D 型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为了分析方便,它的工作过程 可以画成方框图,如图 8.3 所示。
~220V 变 ~9V 压 300mA 器 整流 滤波 电路 DCV 稳压 电路 DC 用电器 3V/6V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及原理图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及原理图](https://img.taocdn.com/s3/m/c796cd380740be1e650e9ad7.png)
无线电广播传输过程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中波的频率(高频载波频率)规定为525—1605kHz(千周)。
短波的频率范围为3500—18000kHz。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图3-2为调幅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的中频(实习图3-2中B处),中频只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信号(实习图3-2中D处)。
再经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本机工作原理简述。
电路图见实习图3-3所示C1、B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
VT1、B2、B1、C组成变频级。
VT1为变频管。
初级线圈与C构成变频级负载。
C1、B2组成本机振荡电路,C6为振荡耦合电路,VT2、VT3组成中频放大电路,2AP9为检波电路,R9为音量电位器(带电源开关),C16为高频耦合电容。
VT4、VT5为前置低频放大级、VT6、VT7组成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R16、C21、C17为电源波波电路。
R1、R2、R3、R4、R5、R6、R7、R12、R10、R11、R13、R17、R18为各级的直流偏置电阻。
超外差收音机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①整机电路分析,熟悉元件在印刷板上安装位置。
超外差收音机实习报告
![超外差收音机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78a9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8.png)
超外差收音机实习报告一.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1.概述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是,它不直接放大广播信号,而是通过一个叫变频级的电路将接收的任何一个频率的广播电台信号变成一个固定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频率是465 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最后通过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工作。
其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音质好(通频带宽),工作稳定(不容易自激),同时也有缺点,比如镜像干扰(比接收频率高两个中频的干扰信号)、假响应(变频电路的非线性)等。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
2.电路的工作原理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图如图下所示。
1)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 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l/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最低535KHz,最高1605KHz。
2)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因为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较弱,所以VT1同时起到高频放大的作用。
3)中频放大电路中频放大电路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
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T2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4,T4的线圈和内部电容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65KHz,起到再次选频的作用。
第二中放电路中的VT3既起到再次放大的作用,将信号从发射级送出,由R4提供静态工作电压。
与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96dd7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8.png)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制作一、 实验内容通过超外差收音机的电路图、工作原理以及制作实验书, 按电路原理分析、安装、调试最后完成永梅83型收音机, 通过老师验收和答辩, 完成实验报告。
二、 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开放, 目的是在扎实好理论基础, 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学习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教学环节之一。
为了调高教学效果, 按电路原理分析、安装、调试的顺序加以叙述。
以永梅83型收音机为例。
三、 实验步骤1. 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分析⑴.组成框图与工作原理基本框图见图1-1。
从天线接收下来的信号, 经输入回路选频后, 与收音机本身产生的本振信号, 共同送入变频级, 通过变频级的非线性作用, 在变频级负载上产生新的频率成份, 再经过选频网络选出中频信号, 其频率f中=fL+fS。
调幅收音机为465KHZ 。
这个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检波、低放、功放、最后由扬声器重现发送端的原声音信号。
扬声器2.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⑴、中频频率较低, 电路设计方便, 并且容易得到稳定的放大量。
⑵、中频频率固定, 因此可设计成较为复杂的谐振放大器, 同时可以是多级, 增益大大输入电路 高频放大器 变频器 中频放大器 检波器 低频电压放大器 低频功率放大器提高, 整机灵敏度很高。
⑶、由于中频放大器的负载可以复杂谐振回路, 选频特性好, 使整机选择性得以提高。
⑷、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电路复杂, 而且调试较困难, 容易出现多种干扰和产生振荡。
3. 实验电路原理图四、安装与焊接电子产品因元件损坏或性能改变而引起工作不正常占绝大多数。
因此在安装前必须对所有元器件逐一进行严格筛选, 目的是选用合格品, 剔除残次品,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整机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⑴、安装:安装要求:元件全部采用立式安装, 所有元件高度以不高于中周为宜。
引线不要太长, 以免产生分布电容, 引起寄生振荡。
或引线相碰形成短路。
元件有字的一面朝外, 便于查找。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a001b5fd0a79563c1e7277.png)
一.基本要求1.接收频率范围:540HZ-----1600KHZ2.不失真功率大于等于50mW3.选择性大于等于10dB4.工艺组装良好二.无线电广播发射图2-1 无线广播信号发射三.系统的电路实现1.接收机电路框图图3-1接收机电路框图组成2.具体电路图3-2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图在发射机中,高频已调波电流流过天线后,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辐射)。
接收机整体过程:1.电台信号被接收天线(调谐回路的一部分)接收,这个信号记为f s2.本振电路产生频率可调的振荡信号,此信号即为f L3.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混频,产生固定中频信号4.中频信号经2级放大5.中频信号经检波,还原发射的音频电信号6.音频电信号经低放,功放,推动喇叭声响四.模块电路的原理1.输入调谐回路原理:任何物体都有其本身的自然谐振频率,当外界对其施加的频率等于其自然谐振频率,就发生了共振。
在物理力学上,表现为振动。
在电学,则表现为谐振,即电磁能量的转换。
图4-1输入调谐回路图4-2 高Q线圈由高Q的磁性天线线圈(提高接收机的选择性)、C A、C A’组成输入调谐回路。
谐振于外来信号的频率(调节可变电容C,可使LC的固有频率=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信号由L0耦合到L0',传输到变频管。
2.混频图4-3 混频(主要器件:三极管)有频率变换的作用,利用晶体管特性曲线的非线性部分,使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同时加到晶体管上,这时在其输出端就会有两种信号的频率之和及差以及其他频率的信号发生。
因为管子的非线性,集电极输出的电流频率成分有:f=p*f L±q*f c(前者为本振信号,后者为调幅信号)。
所以,混频后,要进行选中频。
LC谐振电路完成了这一任务。
在混频器中,比较重要的是直流工作点。
为了产生混频所必须的非线性和最大的混频增益,直流工作点要合适。
直流集电极(或发射极即图中的A点)电流过大时,则出现不发生混频作用或者混频现象效果较低;电流过小时,则混频管对中频成分的放大作用小。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7a5548020740be1e650e9a51.png)
电子工艺实习---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一、实习目的1. 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2. 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技术二、工作原理(一)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超外差式收音机方框图如图1:它是由天线、输入回路、本机振荡器、变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部分组成。
从天线(磁棒具有聚集电磁波磁场的能力,而天线线圈是绕在磁棒上)接收到的许多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回路(为并联谐振回路,具有选频作用)选出其中所需要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的基极,同时,由本机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波信号,它的频率高于被选电台载波465KHz,也送于变频级的发射极,二者通过晶体管be结的非线性变换,将高频调幅波变换成载波为465KHz的中频调幅波信号。
在这个变换过程中,被改变的只是已调幅波载波的频率,而调幅波的振幅的变化规律(调制信号即声音)并未改变。
变换后的中频信号通过变频级集电极接的LC并联回路选出载波为465KHz的中频调幅信号,被送到中频放大器,放大后,再送入检波器进行幅度检波,从而还原出音频信号,然后通过低频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再去推动扬声器,还原出声音。
9018-2(S66D)收音机电原理图如图2所示:色点与放大倍数的关系色点放大倍数红 10~25 橙 25~40 黄 40~55 绿 55~80 蓝 80~120 紫 120~180灰 180~270 白 270~400三、S66收音机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一) 、输入回路1、输入电路的作用:从天线到收音机第一级放大器之间的电路称为输入电路,它的作用是从天线感应到的各种信号中把需要的信号选择出来,并传送到下一级电路,同时把其他不需要的信号有效地加以抑制。
2、输入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输人回路是一个由可变电容器C1、输入调谐线圈L1组成LC並联调谐回路,其作用是从天线接收到的许多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欲收听的电台信号。
被选出的电台信号,再由L2耦合到第一级晶体管的基极。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e6061cfad6195f312ba614.png)
上图示出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方框图。
可以看出,调谐回路的输出,进入混频级的是高频调制信号,即载波与其携带的音频信号。
经过混频,输出载波的波形变得很稀疏其频率降低了,但音频信号的形状没有变。
通常将这个过程(混濒和本振的作用)叫做变频。
变频很象货物转运。
贷物从遥远的地方由火车运到终点车站,然后由汽车转运到目的地。
贷物内容没有变,但运输工具由火车改为汽车。
还可以再作简单归纳:变频仅仅是载波频率变低了,并且无论输入信号频率如何变化最终都变为465KHz(备注:这个频率各国不同,或455KHz),而音频信号(包络线的形状)没变。
这包络线正是我们运输的货物。
混频器输出的携音频包络的中频信号由中频放大电路进行一级、两级甚至三级中频放大,从而使得到达二极管检波器的中频信号振幅足够大。
二极管将中频信号振幅的包络检波出来,这个包络就是我们需要的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最后交给低放级放大到我们需要的电平强度,然后推动扬声器发出足够的音量。
若要求超外差式收音机得到更高的灵敏度,在调谐回路与混频之间还可以加入高频放大级然后再去混频。
超外差式收音机能够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增益、灵敏度和选择性。
因为不管电台信号频率如何都变成为中频信号,然后都能进入中频放大级,所以对不同频率电台都能够进行均匀地放大。
中放的级数可以根据要求增加或减少,更容易在稳定条件下获得高增益和窄带频响特性。
此外,由于中频是恒定的,所以不必每级都加入可变电容器选择电台,避免使用多联同轴可变电容器,而只需在调谐回路和本振回路用一只双连可变电容器就可完成选台。
现在,绝大多数商品化收音机都是超外差式的。
民用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中频一般选择在465kHz或455KHz。
混频器的输出回路和中领变压器专门对465kHz或465KHz谐振。
为什么固定在一个频率能够选择电台呢?原来,仍是调谐回路调选到电台,但本地振荡电路的工作频率随着调谐回路的频率变化,即本振频率总比电台的频率高一个中频,并且中频信号的振幅包络与高频信号的振幅包络完全相同,这就使得音额信号能够通过检波器再现。
什么是超外差式收音机
![什么是超外差式收音机](https://img.taocdn.com/s3/m/ae4283c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d.png)
什么是超外差式收音机什么是超外差式收音机超外差收音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如果把收音机收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仅是载波频率发生改变,而其信号包络仍然和原高频信号包络一样),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检波,再加上低放级,功放级,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
工作原理右面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图中各部分功能如下: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首先进入输入调谐回路。
输入回路的任务是:(1) 使之变为高频电流;(2) 。
在众多的信号中,只有载波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相同的信号才能进入收音机。
变频和本机振荡级电子学理论指出:当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例如三极管或二极管),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其中之一就是这两个频率的差频。
为了达到变频的目的,收音机必须自身有一个产生等幅波的高频振荡器,这个振荡器就叫做本机振荡器,简称“本振”。
从输入回路接收的调幅信号(电台)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信号一起送到一个三极管高频放大器。
为了产生新的频率成份,我们使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这样在三极管的输出端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当然,其中就有我们希望得到的差频。
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变频”。
为了得到一个固定的差频,本振频率必须始终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固定值,我国工业标准规定该频率值为465kHz。
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就应该是535 kHz + 465kHz = 1000 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1605 kHz + 465kHz = 2070kHz。
这个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
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上三种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达: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中频中频放大级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固定不变而且比高频略低,所以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b4fe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8.png)
9、检波和AGG 负载上得到音频信号。检波后,音频信号由C6 耦合到下一极去。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利用强信号来自动降低中放级的增益。信号越强,反馈回VT2的直流成份越大,VT2的增益越小。这就达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
八、低 放 级 图
主要任务是把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功放级得到更大的音频信号电压,使收音机有足够的音量。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工作在三极管的线性区,非线性失真小,电压放大倍数大,工作点稳定,常采用多级放大电路级间耦合采用直接耦合或阻容耦合。
6、混频回路 由调谐回路和本振电路组成天线所接收信号由L2 耦合到VT1 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通过 C2 耦合到 VT1 的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 VT1 中混频,混频后由集电极输出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包含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振荡频率的差额等于465kHz 的中频信号。
7、选频电路 由T3的初级线圈和谐振电容C10 组成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在465kHz,对465kHz 的中频信号产生最大的电压,并且通过次极线圈耦合到下一极去。
输入
高放
混频
中放
鉴频
去加重
低放
本振
AFC
调频收音机原理框图
超外差收音机组成框图
中夏S66E收音机
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9a7b59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a.png)
四、总结与注意事项
1、元件选择:需要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并确保元件的质量和可靠 性。
2、焊接质量:焊接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焊点的质量,避免出现虚焊、漏焊等 现象。
四、总结与注意事项
3、电路布局:在布线时需要考虑电路的布局和走线,尽量减少干扰和信号衰 减。尤其是高频电路部分要特别注意布局和走线的合理性。
一、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和特点
一、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和特点
超外差收音机是一种常见的无线电接收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将接收到 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较低的频率,然后进行放大、解调等处理,最终还原出原始 的声音信号。超外差收音机具有以下特点:
一、超外差收音机原理和特点
1、高灵敏度:由于采用了外差技术,超外差收音机能够将微弱的无线电信号 转化为较强的电信号,从而提高接收灵敏度。
2、调试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要保护电路、安全操作,避免造成不 必要的损坏和安全隐患。通过本次演示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超外差六管 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方法,为实际使用提供参考。
谢谢观看
2、调试步骤
(4)使用音频线连接耳机或扬声器,测试输出音质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 以调整音量旋钮或其他音频控制旋钮。 3.调试注意事项
2、调试步骤
(1)在调试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电路,避免在调试过程中造成损坏。 (2)使用调试工具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误操作造成损坏。
2、调试步骤
(3)调试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信号干扰或其他安全隐患。 总结 本次演示介绍了超外差六管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步骤。通过准备材料和 设备、按照正确的安装顺序进行焊接和固定、进行调试前的准备和调试步骤等步 骤,可以成功地安装并调试超外差六管调幅收音机。
项目二-任务一-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项目二-任务一-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e018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b.png)
02
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失真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到预期
要求,显示出良好的接收效果。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03Fra bibliotek项目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升
了团队协作能力。
经验教训分享
重视前期规划和准
备
在项目开始阶段,应充分进行技 术调研和方案论证,确保后续工 作的顺利进行。
强化团队协作和沟
通
多频段、多模式接收
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收音机可能会发展出多频段、多模式接收能力,如同时支持 AM、FM等多种制式。
绿色环保设计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收音机设计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如采用低功耗技术、环保材料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为后续学习 和实践打下基础。
掌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特点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具有接收信号稳定、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了解其 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维护该类收音机。
收音机的发展历程
01
早期收音机
早期的收音机采用矿石检波的方式,接收效果不稳定,且需要手动调整
灵敏度
定义
灵敏度是指收音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通常以微伏(μV)为单位来衡量。高灵敏度意味着收音机能够接收更弱 的信号,提供更好的接收效果。
影响因素
灵敏度受到收音机前端放大器的增益、选择性以及噪声性能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前端放大器的增益可以降低接收 信号的最低门限,但也会增加噪声和失真。
选择性
定义
天线和地线以获取最佳接收效果。
02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出现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超外差式收音机逐渐取代了早期的收音机。超外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b873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d.png)
一、设计目的通过对一台调幅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和调试, 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和质量检验标准, 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并了解整机的装配工艺,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会独立分析电路图, 对照收音机原理图能看懂印刷电路版图和接线图, 并且细心地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产品进行调试。
二、收音机工作原理(一):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声音的由震动空气而产生, 借助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
但是这必然不能满足人们对声音的长距离传输, 所以就产生了有线广播传输。
但是这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要消耗太多的金属材料还有人力布线。
所以就产生了无限传输声音信号。
(1)、无线电传输声音的过程方框图(2)、超外差式收音机方框图(3)、超外差式的定义直接放大式无变频和中放, 而是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放大, 直接检波取出音频信号。
超外差收音机先将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 此信号的频率高于音频信号频率, 其频率固定为465kHz 。
由于465kHz 取自于本地振荡信号频率于外部高频信号频率之差, 故成为超外差。
三、实验设计器材A 教学用收音机原配件一副B 电烙铁, 螺丝刀, 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C 万用电表D 吸锡枪E 锡丝若干四、收音机元件介绍①电阻: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可以根据色差法对11个电阻进行分类。
如表格2-1表2-1色差法表值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黑金银1 2 3 4 5 6 7 8 9 0 5% 10%极性。
④中频变压器(中周):中频变压器(简称中周)三只为一套, 这三只中周在出厂前均已调在规定的频率上, 装好后只需微调甚至不调, 不要乱调。
中周外壳除起屏蔽作用外, 还起导线的作用, 所以中周外壳必须接地。
⑤磁棒线圈:磁棒线圈的四根引线头可以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镀上锡, 四个线头的接在对应的印制板的焊盘上, 即a,b,c,d点, 线头的判断由图表15可知。
焊接前要仔细辨别b、c引脚, 切不可弄反。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课件.ppt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2788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0.png)
电视信号的传播也采用调频方式,由于原理相近,因此可将 调频收音机接收头作部分改动,使得收音机不仅能覆盖87— 108MHz波段,还能达到更低频率或更高频率,这样就能接 收到电视伴音。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课件
调幅和调频优缺点
调幅(AM)
调频波。该中频选择回路由10.7MHz滤波器构成。中频调制波经中放电 路进行中频放大,然后进行鉴频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 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如图所示。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课件
第四章 电子产品的装配
装配调试一个电子产品,
作为电气类工程 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
师,对电子产品的设 (1)识别元器件;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课件
第四节 收音机工作原理
二、调频(FM)工作原理 调频(FM)收音机由输入回路、高放回路、本振回路、混频回路、
中放回路、鉴频回路和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 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FM混频,混频后输出。 FM混频信号由FM中频回路进行选择,提取以中频10.7MHz为载波的
电阻的阻值标注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在电 阻上标出数据;二是用色环表示阻值。色环表示 阻值可在任意角度识别其阻值大小,不受电阻体 积限制,使用方便,被广泛运用。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课件
色环电阻
(1)五道色环电阻
(2)四道色环电阻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课件
色环电阻表示方法
(1) 五道色环电阻 第一环表示阻值的第一位数字; 第二环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数字; 第三环表示阻值的第三位数字; 第四环表示幂的次方; 第五环表示误差。
(2)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
举例:“3”=3pF,“27”=27pF,“0.047”=0.047uF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33f26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1.png)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基于超外差原理工作。
它的基本原理如下:
1.接收天线捕捉到的射频信号经过放大器增强后进入混频器。
2.混频器同时接收一个由压控振荡器(VCO)产生的另一个频率,将这两个频率混合在一起。
通过混频器的非线性特性,能够产生一个包含原始信号频率和VCO频率差值的新信号。
3.得到这个新信号后,放大器将其放大以便后续处理。
4.接下来,滤波器将这个新信号中的原始信号频率成分滤除,只留下VCO频率差值。
5.差值信号通过解调器解码,最终还原原始信号。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优点是接收稳定性高,不需要进行繁琐的频率调整。
缺点是电路复杂度较高,造价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如图8.1所示。
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输入电路与收音机的本振频率(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图中A-A处)。
在变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新频率,即通过差频产生新中频,(图中B处)。
图8.1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图
在本机中,C1a、T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V2、T2、C lb、T3组成变频级。
V2为变频管,T3初级为变频级负载,T2、C lb组成本机振荡回路C3为振荡耦合电容。
T3、V5、T4、V6组成一级中放三极管检波电路,T5的初级线圈为V7、V8的负载,T5为音频推挽输出变压器,T6为自耦式功率输出变压器,R p为音量控制电位器(带电源开关)。
C9为音频耦合电容,同时V6、R4、C5、V5组成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R8、C4组成电源滤波电路,R2可以调节V2的直流电流,R4为V5的直流偏置电阻,R9为调节V7、V8的偏流,R12为调整V9、V10的偏流。
2CBI c 正向压降起稳定电压的作用及控制V2、V7、V8的偏流的作用。
图8.2是中夏S66D型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
为了分析方便,它的工作过程可以画成方框图,如图8.3所示。
图8.2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原理图
输入调谐
电路
混频
本机振荡中放检波
自动增益
控制
(AGC)
前置低放
功放
(OTL)
图8.3 S66D型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框图1.输入调谐电路
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 A和T1的初级线圈L 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1/2πL ab C A,当改变C 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中频只是改变了载频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
中频信号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
中频信号经检波并滤除高频后得到的音频信号(图中D处),再经低放和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2.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VT1、T2、C 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由于C1对高频信号相当于短路,T1的次级L cd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 B控制,C 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
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线圈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1的发射极上。
混频电路由VT1、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
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T1的次级线圈L cd送到VT1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1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T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高于电台频率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
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3.中频放大电路
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
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T2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4和内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65KHz。
由于中频放大电路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所以使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较高。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AGC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其控制过程为:外信号电压↑→V b3↑→I b3↑→Ic3↑→Vc3↓;通过R3,使V b2↓→I b2↓→Ic2↓→外信号电压↓。
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
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5.前置低放电路
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带负载能力还很差,
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
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VT4的基极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6.功率放大器(OTL电路)
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
本电路采用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可以消除输出变压器引起的失真和损耗,频率特性好,还可以减小放大器的体积和重量。
VT5、VT6组成同类型晶体管的推挽电路,R7、R8和R9、R10分别是VT5、VT6的偏量电阻。
变压器T5做倒相耦合,C9是隔直电容,也是耦合电容。
为了减少低频失真,电容C9选得越大越好。
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低,可以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
四、实训内容
1.将印制板图与电路原理图进行对照,判明各元件在印制板上的位置;
2.根据元件清单,检查元器件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在印制电路板上认真正确焊接各元件并进行调试,最后完成产品的安装。
印制电路板如图8.4所示。
图8.4印制电路板图
本产品由稳压电源的充电器两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6.1所示。
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
~220V
~9V
300mA
稳压
电路
DCV
恒流
充电
I
恒流
充电
II
DC
3V/6V
用电器
一号
电池组
二号
电池组图6.1 原理框图
电路原理如图6.2所示。
图6.2 电路原理图
1.稳压部分:
由图6.2可知,本稳压器的稳压部分由电源变压器、桥式整流器、滤波器、稳压电路等部分组成。
电源变压器T 将220V 的交流电降压至7.5V ,通过VD 1~VD 4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将7.5V 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由C 1组成的滤波器进行滤波,再经VT 1、VT 2、VT 3组成的稳压电路进行稳压,并通过C 3再次滤波后即可输出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
本稳压器采用了典型的串联负反馈稳压电路,当开关S 1连接R 4时,稳压输出为3V ,当开关S 1连接R 5时,稳压输出为6V 。
这里,VT 1、VT 2组成复合管,VT 3起到误差放大作用,即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可由VT 3放大后通过电路调整恢复。
稳压调节过程可表示如下:
↓↑→↓→+↓→↑→↑→O CE BE BE CE BE O U U U U U U U 22133)(
反之亦然。
R 2、LED 1组成简单过载保护电路,当输出负载过大时,在R 2两端产生和压降增大,当增大到一定数值后,LED 1(绿色)导通发光,使调整管VT 1、VT 2的发射极电流不再增大,从而限制了输出电流的增加,起到了限流保护的作用。
这里的LED 1兼作过载指示,正常负载时LED 1不亮,过载时LED 1才发光。
过载不会烧坏本稳压电源的电子元件,排除故障后仍能正常使用。
LED 2(绿色)起稳压二极管和电源指示灯的双重作用,S 1是3V 和6V 的切换开关,也可根据自己需要通过调整R 4或R 5切换成1.5V~9V 的任何输出电压值。
S 2为正负极输出的转换开关,可满足不同收音机、随身听等负载的供电插座的需求。
2.充电部分:
由图6.2可以看出,它由VT 4、VT 5及相应元件组成的二路完全相同的恒流源充电电路,下面以第一组充电电路为例,简单说明一下其恒流充电的工作原理,充电电压由VD 1~VD 4的桥式整流和C 1滤波后取得,这里的LED 3起稳压和充电指示的双重作用,VD 5是为了防止电池极性装错而设置的,由图可知,通过R 7的电流(即输出电流)可表示为I C ≈(V 2-V be )/ R 7,V 2为LED 3上的正向压降,V be 为VT 4基极和发射极间的电压降,是一个常数,由上式可知I C 主要取决于V 2的稳定性,而与负载无关,即实现了恒流特性,改变R 7可调节输出电流。
四、实训内容
1.将印制板图与电路原理图进行对照,判明各元件在印制板上的位置;
2.根据元件清单,检查元器件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在印制电路板上认真正确焊接各元件,并进行测量和调试,最后按照说明安装产品。
印制电路板如图6.3所示。
图6.3 印制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