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范例:生命的格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范例:生命的格调
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

正如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

钱钟书先生的一生安于寂静,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内涵富有张力的好题。

因为,题中两个关键词“生命”与“格调”所包含的对象相当丰富,这就给考生以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和选材空间。

审题的紧要之处,是对题中“格调”一词的理解。

词典中明确了“格调”的两个意项:一是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二是指人的风格或品质。

结合题中引语,尤其是题中的“人生”、“一生”、“生命”等字眼,可推知文题旨在引导考生对“人的风格或品质”进行思考。

当然,题中“生命”一词涵盖的范围很广,在人类之外,枯荣的草木、生息的走兽等等,都具有“生命”的特征,考生均可将它们诉诸笔端,来揭示生命的真谛。

但不管怎么样,文章都应与人生联系起来,以体现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立意时,我们可以抓住引语中“正如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这关键句进行思辨,阐明人的风格或品质与其人生、事业的密切关系。

当然,我们还可从个人“生命的格调”同其实现的社会价值的联系这方面切入,来分析个人的风格或品质同社会的密切关系。

因为题意较为丰富,考生容易泛泛而谈,所以必须在明确“生命的格调”的具体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

如“格调”可表现为坚韧执著、宁静淡泊、高雅别致、张扬激越、超越进取、真诚向善、节俭朴实、创新敢为等等,考生可选取其中一点或几点来深刻思考,体悟真理,挖掘它们对人生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立意如下:
1.生活丰富多彩,每个人“生命的格调”不必单一。

2.在浮躁而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需要“低调”。

3.青年人,如何养成自己生命的格调。

4.美好的生命格调,需要坚守。

【评卷手记】
好题目,更容易“催生”许多优秀的考场作文。

但通过阅卷,本次考场作文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佳作寥寥,均分只在41分左右。

这很值得我们老师和考生反思。

笔者不妨列举这次作文较为典型的不足之处,观者足戒。

1.对“格调”一词理解得不具体、不到位,而导致观点含混、偏离题旨,行文空洞简单,生硬拼凑的现象比较常见。

如在一些记叙文中,有的考生笔下的人物的风格或品质不明,有的考生把偶然的行为等同于人物应较为持久而稳定的“格调”,有的甚至归结点化的“格调”与文中人物实际的“格调”并不一致。

在议论文中,有的同学竟然将“母爱”作为格调,等等。

以上种种情况,多为审题时不够审慎造成的,不能准确把握好“格调”的内涵与外延;选材、立意,也未考虑所写的文字内容是否在题意的范围内。

对情感浓郁、内涵丰富的文题的审读,具体化、明确化,仍是写作中应掌握的策略。

2.对物象进行描写,却不能与“格调”联系起来,甚至不能采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揭示其内在的“精神”。

如有的考生写“雪”、“岁寒三友”,以及“动物世界”中某些动物,描写、想象都相当充分、细腻,其中的不少考生选材角度还是相当独特的,却不能挖掘出其深层次的独特的生活道理。

如此行文,至多是浅表点题,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文章仅在停留把生命的一些简单的表现或生存的本能反应上,不能打动人,启发人。

3.对引语中的议论性的观点句,进行扩写;写散文或议论性文章,角度不明,层次不清。

此种“灾情”尤甚。

不少考生仅是人为地编造一个故事,简单说明引语所点明的观点,看到这种文章的开头,即可推知下面的情节,毫无悬念,毫无新意。

内容俗套,观点平庸。

也有很多考生在行文思路上,机械生硬。

很多考生虽然注意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考场作文的结构模板,但在实际运用中仍显得呆板僵化,文气不畅,生动不足。

对行文格式的掌握,我们不仅要注意其“形似”,更要注意“神合”。

4.材料陈旧,仍是难以根治的“顽症”。

事例材料纷纷“撞车”,屈原、司马迁、苏轼等等古代名人总不断在考生的笔下“复活”,令人读来生厌不已,锁眉难舒。

有不少考生竟然还用题中所涉及的钱钟书先生大做文章,聊以“救场”。

凡此种种,都说明众多考生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相当贫乏。

是的,没有“源头活水”,怎能笔墨酣畅?同时,还说明一种情况,有些同学作文时不知变通,一些素材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自己以前所写的优秀作文是可以灵活变化的,这些宝贵的资源,都需要、都可以“一材多用”、“一文多变”。

【佳作展评Ⅰ】
生命的格调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一棵小草,也在用它邈渺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一只小虫,也在用它卑微的躯体,诠释着生命的灵动;一株青藤,也在用它柔韧的枝蔓,蓬勃着攀援的力量。

仰望自然,生命的格调多种多样。

而我却要说,“清欢”才是生命的最为从容的格调。

历史让人明智。

当余秋雨走近古罗马的斗兽场,其规模之大、设计之科学、建造之精巧令他震撼不已。

站在废墟上,他才会体会到人世间一切权势纷争、金粉豪华都将云去风散。

是的,昔日胜利的欢呼、失败的沮丧都是“曾不能以一瞬”,终将在时间的洪流中化为尘土。

生命就应该在淡泊中回归本性,宁静祥和,又间杂一丝淡淡的喜悦。

自然使人回归本真。

形色匆匆的现代人,热衷野外探幽。

如果置身于江南悠悠长长的雨巷,脚踏着缝隙中小草探头而望的青石板,抚摸着湿漉漉的黛色长墙,尘世的喧嚣了无痕迹。

是的,远离纷扰的尘世的
现代人,此时咀嚼的是“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是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的清新淡雅,悉心品味的是“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悠悠情怀。

也许,行走在水性灵秀的江南,倾听着内心深处渐行渐远的絮语,感觉到的便是生命的清欢吧。

这不仅是寻求心灵的宣泄,更是在皈依生命原本的格调。

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跳出人生看人生,一切只是云淡风轻。

“清”是一种本色,一种风范,一种追求,一种格调。

庄子简单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只愿“曳尾于涂中”;陶渊明远离官场独自清闲,“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便是他内心的写照;居里夫人将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自己的金质奖章给小女儿摆弄,面对朋友的质疑,她只是淡淡地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古今中外,这些人始终坚守着心灵之树,坚守着心灵的那方净土,心清如水。

一箪一食是清,尝遍安定、温暖、简单;一瓢一勺是清,品出静谧、自在、平易。

寻一片清净,放松心灵,洗去尘埃、疲惫与浮华,让我们的心回归本真,这一路,穿枝拂叶,芳香弥漫,落下的泪却不悲凉。

因为,“清欢”才是生命最从容的格调。

【模拟评阅】这是一篇笔法洗练、立意隽永、内容充实的佳作。

首先,文章围绕“‘清欢’才是生命的最为从容的格调”的观点,精选名人名言、援引典型事例、联系社会现实,内容丰富厚实,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不甚紧密,针对性不甚鲜明。

因此在“内容”这一块,该评为17分。

其次,分析由表及里、细致深刻。

文章由开头题记、简练而有诗意的列举,引出文章的观点,接着从“历史”与“自然”这两个层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并且以王国维的名言来统帅三个典型的事例,借以阐明观点的必要性。

结尾诗意作结,富有感染力。

同时,文章行文笔法老练,语言干净明快,叙述与分析、感性与理性水乳交融。

但,全文未能适当从反面关照,运用正反对比来彰显文意,稍显不足。

因此在“表达”上,可判为17分。

再次,从文采上看,作者精选了名言警句不仅丰富内容、支撑观点,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

同时,妙用修辞,句式灵活,文章善用修辞,比喻、引用、整句散句有机结合,使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追寻可以让心灵的脚步休憩之地,洗去尘埃、疲惫与浮华,让我们的心回归本真,这一路,穿枝拂叶,芳香弥漫,落下的泪却不悲凉”。

再结合上述的“丰富”、“深刻”,“发展”等级可判为20分。

综合以上亮点与不足,根据评分细则,评分如下:内容17分+表达17分+发展20分=54分。

【佳作展评Ⅱ】
生命的格调
独自走在林荫小道间,萧瑟的秋风从耳边呼过,内心却异常柔软。

循着熟悉的方向,我仿佛看见昔日爸爸那扶着我走过的身影,林间秋日的阳光应该是爸爸在天堂注视我的目光,温软而慈祥。

那个夏天,在我的生命里永远定格。

记得爸爸去医院做了个“小手术”后,便日日躺在床上。

家里阴云密布,妈妈紧绷着脸,以往上扬的嘴角总有淡淡的笑意,现在像是被忧郁锁住了。

年幼的我吓坏了,想问却又不敢问,常常在夜里躲在被窝里悄悄地流泪。

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忍受这抑郁,赤脚跑到爸爸的床前,哭着问爸爸到底发生了什么。

爸爸轻轻地为我拭去泪水,将我紧紧地拥着,笑着说“一个小手术而已,妈妈累了”。

第二天,爸爸竟然下床了。

妈妈惊恐地扑过去,他却摆摆手,拉着疑惑的我,慢慢地走出家门,走在夏日原本灿烂但对我来说仿佛久违的阳光里。

来到那条林荫小道,高大的树木投下的浓荫,让我倍感清凉和惬意,心情如身边的蜻蜓快乐而轻盈地飞翔。

一直深情注视着我,却许久不语的爸爸突然笑着对我说:“丫头,您看那些花儿,那些开得灿烂的花儿。

”爸爸和我来到一棵树下,我才注意到树根簇拥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爸爸蹲下身,爱抚着这些花儿,喃喃地说道:“它们多好啊,再卑微的生命也会开出自己的色彩,只要活着,就不会让生命停止绚烂。


我似懂非懂。

他缓缓地站起来,凝视着我,一脸地庄重:“活着,便要过好每一天,不必担心以后如何。

我们一家人也该这样乐呵呵地活下去。

”不懂事的我快乐地跳了起来。

“其实,秋风一来,这些花儿就将凋谢,但它们会平和面对,自然接受。

”爸爸凝视着远方。

事情果如他所愿,家里虽不如往日热闹,但依旧充满着希望与温馨。

爸爸亦如他所说,在那个深秋,如树上的叶儿,以及那些花儿,平静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又是一阵秋风过,身边,落叶纷飞,百花离枝。

我抬起头,望穿人生四季,终于读懂了爸爸的话,也读懂了他的人生——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模拟评阅】这是一篇真情四溢的文章,读来,令人怜悯、欣慰、感动……百感交集,情不能已,堪称佳作。

在内容方面,作者以爸爸在做了手术之后的父女之间的交流为中心,从外貌神情、言行举止、心理变化、环境渲染等多重角度,丰富而翔实地诠释了父亲之爱、人生感悟,事、景、情、理,水乳交融。

选点虽小,张力极大,真情直逼人心,此谓“内容丰富”,但对“父亲”去世的介绍,显得仓促不足,未能扣住主题,稍作点染,故“内容”给17分。

从表达方面来看,在倒叙悬念、时空转换呼应自然巧妙之外,作者颇善描写与渲染,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作者深得叙述之妙。

如文章开头两段的描写,为全文奠定了很浓郁的感情基调,同时也启动下文。

文中“来到那条林荫小道,高大的树木投下的浓荫,让我倍感清凉和惬意,心情如身边的蜻蜓快乐而轻盈地飞翔”,文末“又是一阵秋风过,身边,落叶纷飞,百花离枝”等描写性的句子,既有勾连文字的功用,
也使情感起伏变化有致,文章富有文采与立体感。

但有些表述还不够合理,如爸爸对“我”说的话,还显得有些成人化,对年幼的我来说,深奥了些。

因此“表达”可赋18分。

综合上述的“内容丰富”和“有文采”,情感诚挚浓郁,主旨切题但尚显平常,可赋“发展”分18分。

综合以上亮点与不足,根据评分细则,评分如下:内容17分+表达18分+发展18分=53分
【疯狂链接】
在阅卷过程中,上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因“情”和“理”,而满篇生辉,脱颖而出。

其余的不少考生的作文,虽然没有“太阳”、“月亮”,但也有“星星”和“萤火虫”,让阅卷者感受到在思想、表达、文采等方面的“亮点”,现撷取如下,以飨各位。

一、选材独特,精彩表达。

春风摇曳着妩媚的尾巴,远远离去。

烈日下,紧缩的眉头一挑,仿佛能溅起星星之火。

远处,一个中年男人,一个衣裤破得包不住沧桑岁月的小商贩。

在十字街口,肩上扛着挂满红色小饰品的竹竿,但仍笑容满面,那分明是灿烂着阳光的面庞。

烈日浸骨,湿透了路人,也照耀着他绚烂多姿甚或朴实无华的生活的梦想。

他袖口一甩,额前的汗水,如雨滂沱。

只是,他的穿着让人想起一棵冬天里能行走的树干,枯瘦无光。

不禁想问,那些捉襟见肘的日子里,他可曾怨天尤人?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他是否仍能身处寒冬冰雪一直苦等花开?当苦苦的等待换来的是路人的视而不见,那么,所有的“诗意”还依旧吗?(江苏盐城景山中学,刘星妤)——将视角投注在“草根”上,避免了众多考生“一窝蜂”似的写名人、编成功故事的庸常思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真切关注生活、感受民生、敏感善思的良好品质。

同时,一个镜头,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真切细腻地再现人物的生命的格调。

二、深度思考,彰显理性。

伍尔芙说:“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于生命格调而言,这似乎揭示了两个内容,首先,选择一条道路,然后,充满希望与爱地走下去。

选择是一个开始,我们有无数湮没在历史潮流中的先人给我们留下足够多的经验与教训,然而,这同时也是一副副枷锁,左右着我们的选择,于我们而言,抛却世俗的观念,遵循生命中萌动的梦想才是最契合的格调。

而对于选择之后那最为漫长的努力的过程,前人的经验大概很有用武之地:做一个纯粹的人,心无旁骛地走着一条纯粹的路,那就已是一个纯粹的生命了。

(江苏盐城景山中学,郭宁馨)——作者没有直接为“格调”定义,或简单再现某种“格调”,而是从如何获得生命的“格调”进行思考,即先选择一条路,后去充满希望的走下去。

观点新颖精辟,入木三分。

三、善于联想,意象丰富。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可以绽放盛开,也可以含苞守望。

盛开,绽放出绚烂与光华;守望,拒绝了枯
萎与零落。

荆棘鸟,一种绚烂而又悲壮的生命。

它渴望歌唱,它寻找歌唱,它歌尽而亡。

它穷尽一生的力量,只为谱写出华丽的乐章,然后扑向盛大的死亡……枯叶蝶,一种凄凉而又散淡的生命。

它隐藏美丽,它舍弃美丽,它平凡而终。

人们为它不甘,可我们都不知晓一只蝶的心思,或许它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甘于寂寞与孤独,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畏风雪,傲然自若的寒梅,宁愿飘逝在时光中,逐渐没落,了却尘缘,最终烟消云散,也不愿与百花一起揭开春的面纱。

注定是被遗忘的结局,它却宁愿“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然而,姹紫嫣红的百花绝不轻易低下高昂的的头颅……
隐逸者,如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离尘嚣与世俗,呆在只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追求者,如文天祥,一腔热血全献给了祖国。

历史因记载了他的名字而熠熠生辉,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千古绝唱也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生命这朵千瓣莲花,拒绝了盛放,也就拒绝了枯萎与零落。

两种生命的格调,你选择盛放还是守望?——以写意的散文笔调,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个“盛开”与“守望”的对象,正反对举,由鸟到花,再到人,诠释着两种生命的格调其实均属“执着”,形散而神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