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吗”语言主观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不知道吗”的语言主观性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本文从语言主观性的角度阐释了语言片段“你不知道吗”的语用功能,即它对说话人的认识、态度和感情的表达。

关键词:“你不知道吗”;语言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p3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 -0000-01

“你不知道吗”在句中以小句的形式出现时,它在句子当中有两种形式,一是处于句首;二是处于句尾。但不管它出现在句首还是句尾,它本身的疑问功能有所虚化。即它作为第一人称的说话人对第二人称的听话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提问,并不一定需要听话人必须作出回答,而是说话人通过”你不知道吗“可以在主观上表达一种情感、认识或态度。如:(1)他看了我一眼:“你不知道吗,我这头发有‘不白之缘(冤)’啊。”(2)“小莉还小,你把她一个丢在北京不管,出了事怎么办?”他认真地说,“‘四人帮’打倒不久,社会上还不很安定,你不知道吗?”

例(1)当中“你不知道吗”出现的位置为句首(语言的主观性讨论的是说话人说出的话所隐含的自我印记问题,在此我们只探讨引号当中说话人的话语,“他看了我一眼”,“他认真地说”之类的语言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下文同此),它的出现在谈话形式上强调了说话人话题的讨论对象是听话人本人,没有其他的受众,紧

密了话题双方的关系;同时隐含着一种说话人的主观意愿,即原本以为听话人是应该知道“不白之缘(冤)”的,而客观的事实可能会推翻说话人的想法,听话人可能是不知道的。

例(2)“你不知道吗”出现在了句尾,除具有上述例(1)的作用之外,还包含了一种认知上的否定,态度上的责备和情感上的无法接受。

以上例句当中所包含的这种所谓的说话人所赋予的主观意义、主观情感与语言的主观性旨意是相吻合的。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说话中多多少少总是带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还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imprint)(lyons,1977,沈家煊,2001,2002)。

当前语言的主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说话人的视角(perspective)、说话人的情感(affect)、说话人的认识(epistemic modality)。下面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例句看看语言片段“你不知道吗”所能表达的说话人的视角、认识和情感。

1、“你不知道吗”表现说话人的视角

视角是指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沈家煊,2001,2002)。简单说,主观性视角就是说话人在表达时,常常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表达看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说明自己的主观体验,以自己的眼光看待问题。例(3)如

果说冷落还能忍受,那么屈辱则是刘安萍所不能坦然处之的。……一位熟人介绍了一位老中医来给母亲治病……谁知后来那中医竞见不到影了,安萍去询问介绍人。介绍人说:”你不知道吗?他治好你妈妈的病是有条件的,就是要你嫁给他儿子呀!”

例句当中介绍人为说话人,安萍为听话人。从“你不知道吗”可以明显看出“介绍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妇女是没有自尊,可以随意交换的,满脑子功利思想,所以他从自己的主观认识出发认为“安萍”也该是这样的人,就应该知道治病的交换条件是要嫁人的;通过上下文“安萍”认为这是一件屈辱的事情,并在医生失踪之后茫然不知去找介绍人可以知道他的想法是与客观事实不符的,是他主观经验的结论。这恰恰说明了“你不知道吗”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说话人的视角问题。

2、“你不知道吗”表现说话人的情感

说话人的情感指的是广义上的情感,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等。“你不知道吗”这一语言片段当中的语气词“吗”,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该语言片段的表情功能,丰富了它在不同的具体语句中表达说话人的各种感情、情绪等等。而否定词“不”所蕴含否定、强调加重语气又将这种感情、情绪推向高潮。

例(4)我就是理查二世,你不知道吗?这部悲剧③在大街上和剧院里都演过四十遍了。

例(5)莎娜答不出来,法基姆笑得几乎透不过气来,你不知道

吗?他就是洗澡堂的服务员呀!”

例(6)警官对打扮入时的女士说:“小姐,你不知道吗?在这海滩上,不准穿两截的泳装。”

例(7)你不知道吗,大多数父母,都期待着自己童年的梦想在他们的孩子们身上实现。

例(8)“这是小老虎发威了,你不知道吗?现在你知道我在家多可怜了吧!”

例(4)例(5)例(8)三个例句当中的“你不知道吗”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带有一点惊讶的;又因为上下文的语境的限制又各有特点,例(4)中的说话人有一种不可接受的无奈及愤懑;例(5)中的说话人则是感到可笑;例(8)则是说话人对自己的一种自嘲。

例(6)和例(7)各有自身的特殊性。例(6)当中说话人是警察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所以在他口中的“你不知道吗”就带有质问、责难的情绪;而例(7)听话人“你”由于文体限制,它的指代对象不是特定的某个人,而是不特定的某一个或某一群人,所以体现的是作者这一特定说话人的一种希望引起读者注意的一种情绪。

3“你不知道吗”表现说话人的认识

说话人的认识是指说话人对某人、某事、某物的主观性的看法、观点。客观事物是不依赖与人的认识的客观存在,但是由于受性别、年龄、阶层、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的认识是有它的

特殊性的。说话人可以通过“你不知道吗”体现出其在认识上独特性。反过来又验证了“你不知道吗”在语言上的主观性。

例(9)可馨奇怪道:“洛兵是在那里,你不知道吗?”

例(10)第二天,我即奉董必武老人召见,警告我说:“周副主席要我告诉你,如果知道你再跨入郭老家的门,便要你考虑你的党籍问题。你岂不知道,郭老家客人复杂,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你能随便到他家吗?你是绝密的党员,你不知道吗?……”

例(11)你不知道吗?我睡觉都是睁着眼。”

例(12)“眼下心脏外科医生很抢手,很热门的,你不知道吗?”我们可以把例(9)变换处理,去掉“你不知道吗”,成为:

a 洛兵是在那里,你不知道吗?

b 洛兵是在那里。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如果说b句仅仅对现实情况作了一个客观陈述的话,那么a句则是在“句子主语”或“语法主语”之外还隐含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言者主语”,是说话人在肯定“洛兵是在那里”的基础上,还认为听话人对该情况是不了解的这一主观认识。显然,a句的主观性要比b句强的多,a句更多的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认识。所以说正是“你不知道吗”本身较强的主观性影响了整个句子的主观性,极大的体现了说话人的认识。

“你不知道吗”在表现说话人的认识方面,例(10)—例(12)这几个例子与例(9)有着类似的功用。例(10)说话人“董必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