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导向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崧舟:
“文化三课”:《桃花心木》、《天籁》、《孔子游春》,涉及儒、佛、道三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缅怀。
为教育做减法。现在教育大多在为孩子的痛苦做终身奠基。总在教孩子抓住金钱、财富、车、房不放,向往、筹谋过于美好的未来。然,最应教孩子直面“无常”,直面人生的生老病死,人是无常的,只有活在当下,才能自在、自由。让文化重回课堂,塑造心性、气质,养彬彬有礼之气,养恻隐之心之气,文化是在为孩子终身幸福做奠基。
《天籁》课的精髓:读,反复,一遍遍的读,变着法读,读出不同的层次、味道,甚至不同的境界。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使得有得尔。读又不仅仅是读,读不仅仅是手段,读本身是目的,是触摸,是对文字间的感受,是眼耳鼻舌声音的投入。顺其自然,不评判不解释,是什么就是什么,还文字于本来的样子,还庄子思想于本来的样子。王老师认为自己给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本来是个伪命题:你们猜想地籁、人籁、天籁,庄子最喜欢、最推崇的究竟是哪种声音?王老师没有提供标准答案,当然也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追寻答案过程中冒出来的问题。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静,大疑则大静,无疑则不静。抛出问题,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让孩子知道庄子需一辈子甚至几辈子去读。这就是《天籁》。
张学伟: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模式:举例子→法则规律→练习语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现象”,而不是若干问题组成。课文内容不是教学内容,用教材教语言,进行语言训练。文中习作,重在过程,即是活动,活动设计问自己“为什么?”“有意思吗?”
概括说,描述说练习。
语言对话形式和语境统一,内容要符合人物身份。
雪野:
诗人雪野的课堂和讲座是带给我最多感受和思考的,久闻大名,果然不负侬望。
童诗课《云》:
图→字→一字开花,一字开花强调组词不要撞车,相似的“我”不要。雪野先生一直强调“不重复、不临摹别人的答案,是我的唯一要求。”所以,大家看到的诗人雪野的课堂,孩子们都是认真倾听,没有相同的答案,每一个孩子都很专注,都想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一字开花后,借词造比喻句。用黑板上的词语造比喻句。
雪野强调:想别人想不到的,你就是半个诗人。
生1:天上的白云像棉花。
雪:40多年前的小学课堂上,有一个小男孩也造了这样一个比喻句,就是雪野老师我,你说了一个和我曾经一样的答案,这也叫重复。
生2:天上的云朵像棉花糖。
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我认为这个就有进步,为什么呢?
生3:因为这样感觉甜滋滋的。
雪:是的,想象也是有味道的。作家是最有能耐的神偷,悄悄地偷走书本中最美妙的东西,甚至是别人的表达和想象。
出示一首雪野小诗(以一句比喻句开头的小诗):
朗读第一遍:用眼睛抚摸文字。
第二遍:从唇齿间吐出。
评价:速度、节奏,每行停顿。节奏出来了,味道也就出来了。
问题: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为小诗起一个题目。(《爱读书的风》,生答案:风爱读书)
朗读第三遍:你的心情怎样,就把它读成怎样,用心感受。
总结作儿童诗方法:根据一个词想一个比喻句,再为它们设置问题(如,谁读?喜欢吗?结果呢?)最后把他们回答出来。
当堂作诗,也以一个比喻句开头,也为他们设置一些问题,并作出你的回答。
讲座:《看见·想象》
让想象从比喻句开始行走。一句精彩的比喻句,几乎就是一首诗的全部。一个动作、画面、心情……都可能让你写出一首精彩的儿童诗。诗歌不需要成语,需要充满情感的字、词。方法是教不了的,而是读着读着,偷来的。
天天一句比喻句。比喻句是推动儿童思维有效发展的途径。“白
云、雨点、河流、落叶……”想象必须站在对生活的体验,否则是缘木求鱼(避免假、大、空)。因此童话、诗歌是真实的,真的思维,朴的语言,善的情怀。避免使用缤纷的字词,忽视思维和情感的语言,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僵尸。
朱振国:
《勇气》课堂:
1.先谈感受。
2.文中谁是勇敢的人?
3.怎么个勇敢法,哪儿表现了他的勇敢?
4.你觉得她应该收留这位美国大兵吗?
讲座:
1.问题设置要问在实处、理处、深处。
2.把握词典意义、文本意义、语境意义的不同。
3.课堂走势:通读课文→词语理解→句子推敲
4.课堂欲望:表达欲望、分享欲望。
5.情感融化:语文课的境界归于情感。教师的情感和体态语是目
标的外显,但不要惊动学生,要像鬼子进村悄悄地进行。
6.有了读就叫朗读教学吗?教什么?读什么?教读相结合。朗读
教学提供文本之外的信息才最有价值。一句话不在于说什么,在于怎么说,多在空白的地方下功夫,让改变发生。
薛法根:
《剪枝的学问》课堂:
扎实全面,全方位地向大家展示了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字词:课堂听写,师指导易错字。扎实有效。
2.书法:每个字都有主笔,主笔要舒展,整个字就精神了。
3.词义:“成熟”在不同语境中词义不一样。教学生根据上下文
理解词义。
4.概括:“我”几次到了王大伯的桃园?哪三次?把表示时间的
词语画出来。
“去年冬季的一天”,看见();“春天到了”,看见();
“暑假里”,看见()。
把三句连在一起说一说,说成一段话。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的方法:先找3个表示时间的词,这叫顺序。看见什么,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这是每段的重点。概括按顺序,抓重点。
5.表达:走进桃园前,“我”心里会想些什么?看到王大伯剪枝,
心里会怎么想?当夏天“我”回到园子里看到满枝的桃子会
怎么想?我会对王大伯说些什么?
挖掘文本中的空白,适时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心理活动的关键
词: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小结:这几个词语都是“我”心理的想法,称之为“心理活动”,写文章不仅要善于叙述,还要善于写人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