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应用与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管理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输出过程实行全面的电算化并加速其更新换代的过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管理,应选择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会计软件,做好会计管理基础工作,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
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应用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也由传统
的记账、算账与报账转变到参与企业管理、经营决策的较高层次。

传统的会计手工操作不仅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比较
缓慢,而且使许多科学的管理方法无法应用。

企业成本核算、销售分析、经营考核等工作都无法做到及时与准确,会计数据利用价值低,不便于进行事后分析,会给企业投资、筹资等经营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运行效率是当务之急,大势所趋。

一、选择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会计软件
当前市场上的商业会计软件种类繁多,而且由于每个企业的经
营管理模式和财务核算方式各不相同,所以企业在选用商业软件时,不应盲目追求软件的“大而全”,而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用于本企业财务核算与经营管理模式的模块,例如一般企业只须选用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财务报表等几个软件模块,就基本可以达到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

同时,企业应根
据实际情况,开发和研制一些企业内部的实用管理模块,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运用计算机系统为企业提供理财与核算方面的服务,又可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满足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做好会计管理基础工作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

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

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

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

三、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这项工作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尽管计算机能够加快信息的提供与处理速度,但如果会计人员连日常会计事项都处理不好,那么就
很难充分利用计算机开展日常工作,所以会计人员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才能充分保证录入信息的合理与准确。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

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

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必要的内部控制。

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

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三,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

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

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

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
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

五、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
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
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

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
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
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
即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调阅。

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①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
此时只需将你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

②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您只需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古语云:“凡改革之业最难,其利在后,愚者弗见,知者即或见之,而疑虑其成,若夫目前之不便,则万众所共睹也”。

会计电算化不是一步完成的工作。

会计电算化的成功应用最终依靠的是实施者艰韧的工作态度与不断钻研的精神,无论多理想的软件都有它的缺憾之处,需要的是实施者的二次开发与应用。

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本末倒置,忽视人的主导作用,这是电算化工作中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很多影响电算化实施方案取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