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专卖店专营某品牌的衬衫,店主对上一周中不同尺码的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如下:
该店主决定本周进货时,增加一些41码的衬衫,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B.方差C.中位数D.众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销量大的尺码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详解】
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众数.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
2.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则12名队员的年龄()
A.众数是20岁,中位数是19岁B.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19岁
C.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5岁D.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岁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中位数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众数是指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详解】
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9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9岁;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0岁,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20岁.故选:D.
【点睛】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说法: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必然事件;③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
0.1,则甲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④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圆的半径,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去判断①;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去判断②;根据方差的意义去判断③;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相关角度去计算④. 【详解】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①错误;必然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②错误;方差越大越不稳定,越小越稳定,乙比甲更稳定,③错误;正六边形的边所对的圆心角是60︒ ,所以构成等边三角形,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1个,答案选A . 【点睛】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常见判定;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的区分;掌握方差的意义;会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相关.
4.某校九年级模拟考试中,1班的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96,108,102,110,108,82.下列关于这组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众数是108 B .中位数是105 C .平均数是101 D .方差是9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把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2,96,102,108,108,110,求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把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2,96,102,108,108,110, ∴众数是108,中位数为
102108
1052
+=,平均数为8296102108108110
1016
+++++=,
方差为
()()()()()()222222
182101961011021011081011081011101016⎡⎤-+-+-+-+-+-⎣
⎦ 94.393≈≠;故选:D . 【点睛】
考核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理解定义,记住公式是关键.
5.分析题中数据,将15名运动员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即为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中位数;
6.甲、乙两位运动员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成绩如下: 甲:9,10,8,5,7,8,10,8,8,7; 乙:5,7,8,7,8,9,7,9,10,10.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甲、乙的众数分别是8,7 B .甲、乙的中位数分别是8,8 C .乙的成绩比较稳定 D .甲、乙的平均数分别是8,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然后进行判断. 【详解】
在甲的10次射击成绩中8环出现次数最多,有4次,故众数是8,而乙的10次射击成绩中7环出现次数最多,故众数是7,因此选项A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甲的10次射击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为:5,7,7,8,8,8,8,9,10,10,故其中位数为:
8+8
=82
; 乙的10次射击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为:5,7,7,7,8,8,9,9,10,10,故其中位数为:8+8
=82
,所以甲、乙的中位数分别是8,8,故选项B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甲的平均数为:
5+72+84+9+102
=810
⨯⨯⨯;乙的平均数:
5+73+82+92+102
=810
⨯⨯⨯⨯,所以,甲、乙的平均数分别是8,8,故选项D 不符合题
意;
甲组数据的方差为:
2222221
=
[(58)2(78)4(88)(98)2(108)]10
S -+⨯-+⨯-+-+⨯-甲=2; 乙组数据的方差为:
2222221
=
[(58)3(78)2(88)2(98)2(108)]10
S -+⨯-+⨯-+⨯-+⨯-乙=2.2;所以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不相等,甲的成绩更稳定,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定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7.在5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0分,甲的成绩方差是15,乙的成绩的方差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可得.
【详解】
∵乙的成绩方差<甲成绩的方差,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8.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
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
1
x ×(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
6
21
S
6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
(110﹣109)2]=8
3
,B错误;
中位数是109.5,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9.在只有15人参加的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若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是中位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就可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
【详解】
15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第8名的成绩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所以选手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就可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
故选B.
【点睛】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10.某地区汉字听写大赛中,10名学生得分情况如下表:
那么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85和85 B.85.5和85 C.85和82.5 D.85.5和8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可得答案.
【详解】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85,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5;
在这一组数据中85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85;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11.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5和30 B.25和29 C.28和30 D.28和29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对这组数据重新排列顺序得,25,26,27,28,29,29,30,
处于最中间是数是28,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
在这组数据中,29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2.郑州某中学在备考2018河南中考体育的过程中抽取该校九年级20名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便知道下一阶段的体育训练,成绩如下所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 5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 2.30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 2.25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是 0.0725
【答案】B
【解析】
根据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表格中数据可得:
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2.35,错误;
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2.30,正确;
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 2.30,错误;
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不是0.0725,错误;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定义和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13.5、2.4、2.4、2.4、2.3的中位数是2.4,选项C不符合题意.
1
5
×[(2.3﹣2.4)2+(2.4﹣2.4)2+(2.5﹣2.4)2+(2.4﹣2.4)2+(2.4﹣2.4)2]
=1
5
×(0.01+0+0.01+0+0)
=1
5
×0.02
=0.004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004,
∴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方差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
14.立定跳远是体育中考选考项目之一,体育课上老师记录了某同学的一组立定跳远成绩如表:
则下列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众数是2.3 B.平均数是2.4
C.中位数是2.5 D.方差是0.01
【答案】B
【解析】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详解】
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4,众数是2.4,选项A 不符合题意; ∵(2.3+2.4+2.5+2.4+2.4)÷5 =12÷5 =2.4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4, ∴选项B 符合题意.
15.为了迎接2022年的冬奥会,中小学都积极开展冰上运动,小乙和小丁进行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他们的五次成绩(单位:秒)如表所示:
设两人的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依次为x 乙,x 丁,成绩的方差一次为2
S 乙,2
S 丁,则下列判断中
正确的是( )
A .22,x x S S =<乙丁乙丁
B .22
,x x S S =>乙丁乙丁 C .22
,x x S S >>乙丁乙丁
D .22
,x x S S <<乙丁乙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甲和乙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x 乙4563555260
5
++++=
=55,
则2
1
5
S =
⨯乙 [(45﹣55)2+(63﹣55)2+(55﹣55)2+(52﹣55)2+(60﹣55)2]=39.6,
x 丁5153585657
5
++++=
=55,
则2
1
5
S =
⨯丁 [(51﹣55)2+(53﹣55)2+(58﹣55)2+(56﹣55)2+(57﹣55)2]=6.8, 所以x 乙x =丁,22
S S >乙丁,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方差
S 2=
1
n
[(x 1-x )2+(x 2-x )2+…+(x n -x )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6.一组数据:1、2、2、3,若添加一个数据2,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答案】D 【解析】 【详解】
解:A .原来数据的平均数是2,添加数字2后平均数仍为2,故A 与要求不符; B .原来数据的中位数是2,添加数字2后中位数仍为2,故B 与要求不符; C .原来数据的众数是2,添加数字2后众数仍为2,故C 与要求不符;
D .原来数据的方差=222(12)2(22)(32)4-+⨯-+-=1
2,
添加数字2后的方差=
222(12)3(22)(32)5
-+⨯-+-=25, 故方差发生了变化. 故选D .
17.数据2、5、6、0、6、1、8的中位数是( ) A .8 B .6
C .5
D .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详解】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0,1,2,5,6,6,8 ∵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 ∴最中间的那个数是中位数 即中位数为5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8.在光明中学组织的全校师生迎“五四”诗词大赛中,来自不同年级的25名参赛同学的得分情况如图所示.这些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96分,98分B.97分,98分C.98分,96分D.97分,96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
98出现了9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数据的众数为98分;
共有25个数,最中间的数为第13个数,是96,所以数据的中位数为96分.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也考查了中位数.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是必然事件
B.一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
C.数据1,1,2,2,3的众数是3
D.想了解某种饮料中含色素的情况,宜采用抽样调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别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方差的性质,众数的定义及抽样调查的定义进行判断,、“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一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大,故本选项错误;C、数据1,1,2,2,3的众数是1和2,故本选项错误;D、想了解某种饮料中含色素的情况,宜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方差;随机事件.
20.某中学为了了解同学们平均每月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在某年级随机抽查了20名同学,结果如下表所示:
这些同学平均每月阅读课外书籍本数的中位数和众数为( )
A.5,5 B.6,6 C.5,6 D.6,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中间的两个数都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
5出现了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5.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