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方法
• 4、发现法:创设一定问题情境为幼儿提 供探索学习的机会,使幼儿自己在探索 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 5、实验法:教师指导幼儿运用简单工具, 通过改变一定条件来引出所要得到的结 果。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取向
• 课程实施的含义 • 课程实施的取向
一、课程实施的含义
• 课程实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是 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 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P97)
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 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使前后互不重 复。
• 在不同阶段,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二)组织Leabharlann Baidu形式
• 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 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 按知识本身的逻辑性系统性来组织课程。 • 分科形式 • 相关课程形式 • 广域课程形式
(3)支架教学
• 支架教学:指教师提供符合儿童认知层 次的支持、引导与帮助,以帮助儿童由 需要协助逐渐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 进而由低水平能力发展到高水平的能力。
• 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 西方社会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 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趋势 • 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间接教学
• 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 图的方式.它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借 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幼 儿的学习方式以无意学习、有指导的发现 学习为主。
2、间接教学
• 幼儿意识不到教师的意图。这种方式的教 育比较接近于幼儿的生活,甚至与幼儿的 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比较自然。
• 教师茫然…… ,随即教师说“你们别讲了, 先上课”。
如何解决?
• 1、对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判断并赋予以价 值
• 2、随幼儿有价值的兴趣点展开活动,生 成新的目标与计划,将其在不同时间予 以兑现。
• 3、随幼儿的需要生成活动。
有效学习问题(具体要求)
• 中班案例:磁铁钓鱼 • 大班案例:装饰面具 • 大班美工——用各种材料装饰面具。提
2、区域活动
• 又称活动区活动,包括室外区域活动与室 内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便于 教师及时观察了解幼儿。
• 常规性区域和与主题相联系的区域。
3、游戏活动
• 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的主导活动。
4、生活活动与常规性活动
• 生活活动
• 常规性活动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 集体活动 • 小组活动 • 个别活动
借助的中介环境
• 以物质环境为中介和以人际环境为中介经 常交织在一起。
• 通过间接方式的学习幼儿获得的经验比较 零碎、表面,难以深入,甚至有错误的认 识。对教师要求较高。
3、支架教学
• 支架(scaffolding)是建筑业中的一个术语, 也叫脚手架或鹰架。指的是搭在正在修建 的建筑外围的一种结构物,其作用在于为 建筑工人提供一种站立的平台,使他们能 逐层地去建房屋。
供人手纸袋一个,各种废旧材料若干 (如树叶、毛线、旧图书纸、蜡光纸、 邹纸等)。
有效学习问题(具体要求)
• 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了制作的材 料,简单交代一下操作要求,便以“做得不 一样”请幼儿用桌子上的材料制作面具。可 能是教师想让幼儿自己做主,体现孩子的主 体性,对于材料的多样性、材料搭配的和谐 美、面具独特构图等的要求,一概没提。
• 喻为“球赛” • 教师是课程主动、积极的消费者。
3.课程创生取向
• 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 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P99)
• 喻为“作品的演奏” •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的连续体
计划的课程
修改的课程
创生的课程
忠实取向
相互适应取向 课程创生取向
思考
• “影子游戏”的案例属于哪种课程实施 取向?
• “美术活动”的案例属于哪种课程实施 取向?
• 你是否见过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实施的案 例?请说一说。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 教学策略
• 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 教师的教的方式与特点
(一)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 学习目的性差,以无意学习为主,不易理 解言语讲解内容,在操作、感受、交往、 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建构知识。
• 美国“自我概念”课程 • 海伊斯科普课程
考察、探究为课程实施的 主要途径
• 项目活动
三、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趋势
• 各种实施途径并存
四、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 有效学习问题 • 艺术活动中创造性与美感的协调问题 • 言语引导的问题 • 提问技巧问题 • 真实兴趣与虚假兴趣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 生活活动 • 游戏活动 • 教学活动
二、西方社会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 自我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 区域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 考察、探究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自我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 福禄贝尔的教育活动 • 蒙台梭利的教育活动
区域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1、直接教学
• 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社会的观念、 行为规范、约定俗成的规则,必需的社会 知识或概念,与健康生活有关的安全、卫 生等常识,周围环境的有关知识,一些技 能的传授等。
1、直接教学
• 直接教学主要借助于语言讲解进行,不太 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也较难发挥幼儿的 主体性。
• 运用时要注意直观性原则。
• 无意学习、发现学习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 式。
借助的中介环境
• 以物质环境为中介:把教育意图客体化为 幼儿可以直接接触、摆弄、操作的材料环 境中,在适宜的活动空间中,诱发幼儿与 物质环境互动,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借助的中介环境
• 以人际环境为中介:通过模仿、同化、强 化等,获得基本的社会态度、社会知识、 社会技能、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情感 态度与行为方式。
• 中班案例:声音之画
言语引导的问题
• 大班案例:“变魔术” • 大班在“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
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用一张长 方形的纸变各种图形。操作前: • 老师:“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 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 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
大班案例:“变魔术”
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 案例:中班科学活动《蜗牛》 • 集体教学活动前,为了便于每位幼儿观察,
教师要求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去抓蜗牛。 周一早晨,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己抓的蜗牛, 兴奋的交流着,观察着。
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 集体科学活动开始了,教师让幼儿观察“蜗 牛身上有什么”?“蜗牛有几条触角”? “蜗牛是怎么爬的?”……。未等教师说完, 幼儿举起双手,“老师,蜗牛的嘴巴在那 里?” “蜗牛爬过的地方为什么是湿湿的 “老师蜗牛长大了壳会换吗?”……
古德莱德的课程五层次
• 观念层次的课程 • 社会层次的课程 • 学校层次的课程 • 教学层次的课程 • 体验的课程
课程计划 阶段
课程实施 阶段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 课程实施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 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 课程价值观。(P98)
• 课程实施取向集中表现在对课程计划与 课程实施过程之关系的不同认识上。
案例:小企鹅的家“停电了”
• 不一会,成成就大叫起来:“老师,我 画完了”老师走到成成的身旁,只见成 成的画纸上是黑压压的一片涂鸦,小企 鹅的身体若隐若现,整张画显得乱七八 糟。
案例:小企鹅的家“停电了”
• “你画得怎么全是黑乎乎的?”老师不解 地问。成成急忙解释到“我的小企鹅正准 备去玩,可是它们家忽然停电了,所以就 漆黑一片。”老师听后笑了笑,立即表扬 道:“成成真会动脑筋,想的真好。”
1、集体活动
• 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做相同的事,教师直 接组织与指导,教师作用突出,活动效率 高.容易忽视幼儿个别差异,互动机会少, 不利于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
2、小组活动
• 内容相同的小组活动 • 内容不同的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 教师按照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而展开的活 动。
(三)教学方法
• 1、 言语法:讲解、谈话、讨论。 • 2、直观法:示范、演示、范例、情境表演。 • 3、实践法:观察、操作、游戏、练习。
(一)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 第一,幼儿的学习是整体的、未分化的全身心投 入的活动。
• 第二,幼儿的学习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的。 • 第三,幼儿的学习伴随丰富的体验,会引起情感
上的变化。
(二)教师的教的方式与特点
• 直接教学 • 间接教学 • 支架教学
1、直接教学
• 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它是一 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 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
• 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 当老师请幼儿说说都变了哪些图形时, 幼儿说的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 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 出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特点 教师、教材、 幼儿、活动、 社会活动中心
课堂三中心
经验为中心
内容 围绕学科
围绕幼儿的兴 围绕社会生活 趣、需要\动机
安排 教师事先确定
计划,严格按
计划进行
没有事先确定 教师事先确定主题,
的活动
执行过程有弹性
形式 分科教学 方法 显性指导
活动区活动 隐性指导
多种形式 显性与隐性指导结合
二、教育过程的组织
• 案例:小企鹅的家“停电了” • 教室里,老师正在组织一个美术活动。“寒
冷的冬天到了,小企鹅们可不怕冷。瞧,它 们在冰天雪地上做着有趣的游戏呢!”随着 谈话引出活动,老师出示了一副范画。范画 中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小企鹅立即吸引了 孩子们的视线。
案例:小企鹅的家“停电了”
• 老师立即因势利导地启发孩子们:“等一下 小朋友要开动脑筋,画的小企鹅要和老师的 不一样。”话音刚落,成成立即举起小手说: “我画小企鹅在打冰球,我要把球网画得大 大的。”随后其他小朋友也讲述了自己想画 的内容。“小朋友想得真好”老师逐一肯定 了孩子们的想法。在看完了老师的讲解示范 之后,老师就请孩子们动手画了。
(一)组织的原则
•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 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 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组织课程 内容
• 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 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
• 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知 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的已有经验连 为一体。
有效学习问题(具体要求)
• 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看,每个孩子都在制作, 且都制作了一个面具,其差别就是动作快的, 装饰的材料多一些,动作慢的材料少一些。 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幼儿都 是随意拿起什么贴什么,或看看教师的,或 看看同伴的,极少在边思考边操作。
艺术活动中创造性与美感的 协调问题
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 强调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注重儿童在生活 情境中的学习。自由选择,自主活动。设 置活动区角。
• 活动课程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 围绕有关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加强 课程与儿童社会生活的联系。
• 核心课程
学科课程、核心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核心课程
•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 •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
• 教学活动 • 区域活动 • 游戏活动 • 生活活动与常规性活动
1、教学活动
• 教师按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有计划、有 组织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 途径。
• 目标明确、内容精选、步骤周密、计划性 强、教师作用明显。
课程实施的取向
• 忠实取向 • 相互适应取向 • 课程创生取向
1.忠实取向
• 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 课程计划的过程。(P99)
• 喻为“建筑施工” • 教师是课程被动的消费者
2.相互适应取向
• 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 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 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 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P99)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
•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 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
课程组织
• 课程组织是将构成课程的各要素合理加以 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
• 课程组织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育过程 的组织。
一、课程内容的组织
• 指对经验包括知识、技能等的排列和组合 的方式。
• 泰勒“任何单一的学习经验都不可能对学 习者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