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https://img.taocdn.com/s3/m/5ccffc571ed9ad51f11df22e.png)
概述“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
其中一级学科“教育学(0401)”又包含“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十个下位学科。
因而,“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1]作为专业目前,一些部属和省属师范院校都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少数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
“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下面有包含有“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化学等教学论等三级学科)”。
作为课程“课程与教学论”也是师范院校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目前,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黄埔全教授编著的“课程与教学论”著作,是一些师范院校使用的教材。
编辑本段课程教学多年来,学术界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致使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区别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具有不确定性。
尽管人们在界定课程与教学的概念时,似乎已显示出二者之间较为明晰的界限。
如奥利瓦认为:“课程是方案、计划、内容和学习经验,教学是方法、教授活动、实施和描述。
”麦克唐纳德把课程看作是活动计划,而把教学看做是计划的运用。
这些界定都力图把课程和教学看做是学校教育的两个子系统或亚维度,但这种表面化的概念限定并没有使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得以厘清,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学科领地之争也还将延续下去。
奥利瓦总结的四种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模式。
二元论模式在二元论模式中,课程位于一边,而教学则位于另一边,二者从不相遇,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似乎与课程计划中所阐述的课堂中应该进行什么没有什么关系,课程设计者和实际教学工作者互不理睬,对课程的探讨与课堂中实际传授的内容相脱节。
生物必修一教学大纲
![生物必修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49463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f.png)
生物必修一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生物必修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促进学生成绩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课程概述生物必修一是高中生物学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3. 研究目标本课程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理解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了解生态学和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4. 教学内容4.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细胞理论和细胞结构-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确定生物体的分类方法和系统-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2. 生物实验和科学方法- 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结果的表达和推论4.3.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法规- 物种形成和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4.4. 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植物和动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机制- 免疫系统和疾病防治4.5. 生态学和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平衡的调控机制- 基因的传递和遗传变异- 遗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5.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和示范: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展示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实践: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群体讨论和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资料和互联网资源的使用:辅助教学、拓宽知识面。
6. 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 学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各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验报告和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4cd153fe009581b6ad9eb65.png)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的目的(特别应注意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指明本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基础俄语Ⅰ》是一门综合技能课。
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俄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掌握一般的俄罗斯国情知识,从而为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方法指导语言是交际工具。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在基础阶段教学中应注意:1)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2)打好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3)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4)重视俄国国情及语言文化知识的教学;5)正确认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注意减少和克服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干扰;6)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本课程的重、难点鉴于俄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及其与学习者母语之间的差异性,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俄语语音及语调;2)一些积极词汇特别是动词、前置词的支配关系;3)习惯表达和常用句型;4)口、笔语连贯表达的熟巧和技能;●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说明: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ⅠA和ⅠB两个部分,其中ⅠA为《大学俄语(东方)》第一册,ⅠB为《大学俄语(东方)》第二册。
《大学俄语(东方)》ⅠA第一课Урок первый(8课时: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4课时)【知识点提示】元音[ а,о,у,и,э];辅音[ м,п,ф,н,т,к];元音[ а,о]的弱化;音节、词的节律及重音;调型1,2;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所学元音和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元音[ а,о]的弱化规则;词的重音;调型1,2的语调特点和使用范围;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Ⅰ发音器官Ⅱ元音[ а, у, о];辅音[ м,п,ф]Ⅲ元音[ и,э];辅音[ н,т,к]Ⅳ音节、词的节律及重音Ⅴ元音[ а], [ о]的弱化Ⅵ语调,调型1Ⅶ调型2Ⅷ课文第二课Урок второй(8课时: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4课时)【知识点提示】辅音[ с,х,в,б, j ];元音字母я,ё,ю,е;浊辅音的清化;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所学元音字母和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浊辅音的清化规则;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Ⅰ辅音[ с, х]Ⅱ辅音[ в, б]Ⅲ浊辅音的清化Ⅳ辅音[ j ];元音字母я,ё,ю,еⅤ课文第三课Урок третий(8课时: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4课时)【知识点提示】元音[ы];辅音[д, з, г, ц];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所学元音和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Ⅰ辅音[ д, з, г]Ⅱ元音[ ы]Ⅲ辅音[ц]Ⅳ课文第四课Урок четвёртый(8课时: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4课时)【知识点提示】辅音[р,ш,ж];调型3;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所学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调型3的语调特点和使用范围;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Ⅰ辅音[ р]Ⅱ辅音[ ш]Ⅲ调型3Ⅳ课文第五课Урок пятый(8课时: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4课时)【知识点提示】辅音[с-ш,з-ж,л];元音[ а,э]的弱化;清辅音的浊化;软辅音[ м’, п’, ф’];硬音符号ъ,软音符号ь;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所学辅音特别是软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元音[ а, э]的弱化规则;清辅音的浊化规则;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Ⅰ辅音[ с-ш, з-ж]Ⅱ辅音[ л]Ⅲ清辅音的浊化(1)Ⅳ软辅音[ м’,п’,ф’ ],硬音符号ъ,软音符号ьⅤ元音[ а], [ э ](字母я, е)在软辅音后的弱化Ⅵ课文《ЖораиСаша》第六课Урок шестой(8课时: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4课时)【知识点提示】软辅音[н’, т’, с’, к’, х’, ш’];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所学软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Ⅰ软辅音[ н’, т’, с’]Ⅱ软辅音[ к’, х’]Ⅲ软辅音[ ш’]Ⅳ课文《Мамавдомеотдыха》第七课Урок седьмой(8课时: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4课时)【知识点提示】软辅音[ч’, в’, б’, р’];调型4;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所学软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调型4的语调特点和使用范围;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Ⅰ软辅音[ ч’]Ⅱ软辅音[ в’, б’]Ⅲ调型4Ⅳ软辅音[ р’ ]Ⅴ课文《Викторвинституте》第八课Урок восьмой(8课时: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4课时)【知识点提示】软辅音[д’, з’,г’,л’];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所学软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课文阅读与理解及积极词汇Ⅰ软辅音[ д’ ]Ⅱ软辅音[ з’,г’ ]Ⅲ软辅音[ л’ ]Ⅳ课文《ОсеньвПекине》第九课Урокдевятый(8课时:讲授4课时;语音测试4课时)Ⅰ语音小结Ⅱ语音测试第十课Урок деся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语段,末尾语段和非末尾语段的语调;复习辅音[л]的发音;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语段的划分和非末尾语段的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语段,末尾语段和非末尾语段的语调Ⅱ复习辅音[л]的发音ⅢДиалог и текст《Мой друг》第十一课Урокодин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软音符号和硬音符号的作用;复习元音[э]及形容词词尾的发音;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软音符号和硬音符号的作用;形容词词尾的发音;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软音符号ь和硬音符号ъ的作用Ⅱ复习元音[э]及形容词词尾的发音ⅢДиалог и текст《Сергей любит Москву и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第十二课Урок двен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复习软辅音[т’]的发音;反问语句的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反问语句的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复习软辅音[т’]的发音Ⅱ反问语句的语调ⅢДиалог и текст《День рождения》第十三课Урок трин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元音[э]在硬辅音[ж,ш,ц]后的弱化;清辅音的浊化(2);对比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元音[э]的弱化;对比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元音[э]在硬辅音[ ж,ш,ц ]后的弱化Ⅱ清辅音的浊化(2)Ⅲ对比语调ⅣДиалог и текст《Кто должен делать домашнюю работу》第十四课Урок четырн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前置词к与后面词的连读;一些音组的读音(1);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一些音组的读音;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前置词к与后面词的连读Ⅱ一些音组的读音(1)ⅢДиалогитекст《ПодарокОлегу》第十五课Урокпятн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前置词с与后面词的连读;复习[ дц,тц]的发音;带疑问词или的疑问句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带疑问词или的疑问句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前置词с与后面词的连读Ⅱ复习[ дц,тц]的发音Ⅲ带疑问词или的疑问句语调ⅣДиалог и текст《Кем быть》第十六课Урокшестнадцатый(4课时:讲授2课时;课堂练习2课时)Ⅰ词汇小结Ⅱ语音小结第十七课Уроксемн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复习软辅音[ч’; л’-р’]的发音;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复习软辅音[ч’]的发音Ⅱ复习[л’-р’]的发音ⅢДиалогитекст《Какясталписателем》第十八课Уроквосемн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调型5;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调型5的语调特点和使用范围;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调型5ⅡДиалогитекст《СтуденткаНина》第十九课Урокдевятн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复习[с’-ш’]的发音;复习[ви-вы]的发音;一些音组的读音(2);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一些音组的读音;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复习[с’-ш’]的发音Ⅱ复习[ ви-вы]的发音Ⅲ一些音组的读音(2)ⅣДиалогитекст《ЗдесьживутИвановы》第二十课Урокдвадцат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调型6;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调型6的语调特点和使用范围;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调型6ⅡДиалогитекст《Нашинститут》第二十一课Урокдвадцатьпервы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列举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列举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列举语调ⅡДиалог и текст《Книга—лучший подарок》第二十二课Урокдвадцатьвторой(8课时:语音1课时;言语训练6课时;口、笔头检查1课时)【知识点提示】一些音组的读音(3);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重、难点提示】列举语调;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一些音组的读音(3)ⅡДиалог и текст《Каким быть》第二十三课Урок двадцать третий(4课时:讲授2课时;课堂练习2课时)Ⅰ词汇小结Ⅱ语调小结《大学俄语(东方)》ⅠB第一课Урок первый(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Немного о себе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Немного о себе》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Поговорим об именах》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二课Урок второй(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Семья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Моя семья》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Какие бывают семьи》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三课Урок третий (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Институт и учёба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Мой институт》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Институт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им.А.С.Пушкина》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四课Урок четвёртый(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Рабочий день常用言语范句;时间的俄语表达法;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时间的俄语表达法;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Рабочий день》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Совы и жаворонки》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五课Урок пяттый (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Отдых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Выходной день》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Где лучше отдыхать》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六课Урок шестой (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Климат, погода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Рассказ Насти》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Погода в России》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七课Урок седьмой (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В гостях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Алексей у нас в гостях》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Вкусные пельмени》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八课Урок восьой (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Город, транспорт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Кирилл спешит в институт》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Городской транспорт в Москве》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九课Урок девятый(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У врача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Визит врача》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Как я болел》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十课Урок десятый(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Спорт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Мы—спортивная семья》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Москва—спортивный город》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十一课Урок одинадцатый(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Магазины, покупки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В универмаге》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Магазины Москвы》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第十二课Урок двенадцатый (12课时:言语范句2课时;对话示例3课时;课文3课时;听力和阅读训练2课时;总结性综合练习2课时)【知识点提示】围绕话题Телефон, почта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相关内容的补充课文及听力训练【重、难点提示】围绕该话题的常用言语范句;对话、课文阅读与理解;言语训练及积极词汇ⅠРечевые образцыⅡДиалоги-образцыⅢОсновной текст《Телефонное знакомство》Ⅳ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екст《Человек и почта》ⅤАудированиеⅥКонтроль усвоения。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43191f14693daef5ef73d98.png)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的目的(特别应注意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指明本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俄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速正常,掌握3300 – 3800个单词,其中积极掌握2200 –2400个单词;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能基本听懂教材和语言材料熟悉的中等语速的俄语讲话;能就所学题材按一定情境进行对话和叙述,语言基本正确得体;能阅读与所学题材相近、难度略低于或相当于正课文的文章,正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就所学题材写叙述文、说明文及简单的应用文,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基本正确得体;掌握一般的俄罗斯国情知识,正确运用有国情文化特色的词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积极主动参加俄语交际活动的习惯,为提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方法指导1、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要求学生在开课前能熟练朗读要学习的语言材料,认真完成课前作业,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查阅工具书的能力;2、课堂上要求学生充分发挥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大量的口语实践中发展听说交际能力;3、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完成课后笔头练习,加强连贯语的训练;4、课后多听原版录音磁带,加强听力训练,纠正语音、语调中存在的问题;5、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了解相关内容,进一步开阔视野。
●本课程的重、难点重点:掌握基本语言、词汇知识,做到熟练掌握,自如运用;掌握一般的俄罗斯国情知识。
难点:积极词汇用法的掌握及近义词、同根词辨析。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根据教学进度要求按章、节及内容的一级标题详细编写内容纲要,同时写明各章或节的教学环节和相应学时分配,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堂辅导、其他教学环节等。
在每一章中对该章内容的知识点和重难点作出提示。
第三册第一课:人物外貌及性格(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描述人物外貌及性格特征【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意料之外4.补充课文:最美的5.听力第二课:旅游(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描述各种旅游方式及旅游经历【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游北京4.补充课文:从阿拉木图到乌鲁木齐5.听力第三课:学外语(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讲述外语学习情况【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学外语4.补充课文:我爱饿语5.听力第四课:报刊和杂志(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描述报刊杂志内容【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我是个记者4.补充课文:俄语在国外5.听力第五课:图书馆与图书(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讲述借阅图书【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我的家庭藏书4.补充课文:诗人的藏书5.听力第六课:广播和电视(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谈论广播、电视节目【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电视机屏幕前4.补充课文5.听力第七课:电影(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描述电影内容及评论【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我们成了知音4.补充课文:一个女演员的命运5.听力第八课:戏剧(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描述戏剧作品内容及评论【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关于大剧院的回忆4.补充课文:儿童剧院5.听力第九课:展览与博物馆(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谈论展览、博物馆及其印象【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游览天坛4.补充课文:莫斯科的博物馆5.听力第十课:节日(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并描述俄罗斯及中国节日【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3.主课文:我喜欢节日4.补充课文:春节在中国5.听力第十一课:兴趣、爱好(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描述人的爱好,兴趣【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我们的爱好4.补充课文:礼物5.听力第十二课:传统和习俗(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描述俄罗斯及中国的风俗民情【知识点提示】掌握相关词汇1.范句2.对话3.主课文:你好!4.补充课文:习俗中的智慧5.听力第四册第一课:旅游(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比较各种休息方式【重、难点提示】和陆游、休闲相关的及用法1.主课文:旅游—最好的休息3.听力材料4.补充课文:徒步到莫斯科看奥运第二课:飞向太空(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俄罗斯宇航事业发展状况及未来【重、难点提示】与航天相关的词汇及用法1.主课文:神话成真2.对话3.听力材料4.补充课文:拜访宇航员第三课:骨质把手的小刀(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作家简介及小说的思想内容【重、难点提示】关注小说主人的心理变化的历程及课文中出现的积极词汇1.课文2.练习第四课:莫斯科(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莫斯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重、难点提示】掌握和城市相关的词汇及用法1.主课文:莫斯科2.对话3.听力材料4.补充课文:好学的人第五课:北京(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重、难点提示】掌握和城市相关的词汇及用法1.主课文:北京2.对话3.听力材料4.补充课文:八达岭和长城第六课:雪(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作家生平及写作特点、小说写作背景及小说人物的内心刻画【重、难点提示】掌握课文中的积极词汇;关注主人公的心理变化1.课文(1)2.课文(2)3.练习第七课:杰出的学者(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俄罗斯的杰出学者【重、难点提示】了解罗蒙诺索夫的一生及其在俄罗斯国家中的地位1.主课文: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2.对话3.听力材料4.补充课文:学者和校长第八课:丰功伟绩(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二战相关历史知识及莫斯科的功绩【重、难点提示】掌握和战争相关的词汇及用法1.主课文:莫斯科保卫战;40年后的会见2.对话3.听力材料4.补充课文:音乐没有沉默第九课:俄罗斯性格(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特色及其对小说人物的刻画【重、难点提示】掌握文中积极词汇,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历程1.课文(1)2.课文(2)3.练习第十课:说说西伯利亚(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西伯利亚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重、难点提示】掌握和地理相关的词汇1.主课文:在西伯利亚地图旁;漫游西伯利亚2.对话3.听力材料4.补充课文:西伯利亚人的小说第十一课:在中国地图旁(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中国地理概况【重、难点提示】掌握和中国地理相关的词汇1.主课文:在中国地图旁2.对话3.听力材料4.补充课文:补充课文:杭州—中国的明珠第十二课:一封未发出的信(12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了解作家生平及作品特色【重、难点提示】掌握文中积极词汇,把握小说人物特点1.课文(1)2.课文(2)3.练习。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ae90e7f7fd5360cba1adb52.png)
难点: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生物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其它教学环节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
第八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
3 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概述 1.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 2.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3. 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1. 研究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 2. 制定实验教学计划 3. 实验课前的准备 第三节 学生实验 1. 学生实验的主要特点 2. 学生实验的类型及教学 3.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 4. 学生实验的类型与教学 第四节 演示实验 1. 演示实验的作用 2. 演示实验的类型与教学要求 3. 演示实验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生物学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利用 1. 生物实验室 2. 生物标本室 3. 生物园或生物角 教学要求: 1. 能说明生物学实验的作用与类型 2. 简述如何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3. 概述编制学年实验教学计划的依据和方法,并能够根据这些依据编制学年实验教学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3 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 计算机辅助教学 2.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模拟 3.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及其利用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互联网环境的利用及网上生物学教学资源 2.网上生物学课程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第九章 生物学教师的备课
4 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备课的意义和依据
1. 备课的意义
2. 备课的依据
第二节备课的内容及程序
1. 备学生 2. 备任务 3. 备目标 4. 备评价 5. 备过程
第三节 教案的编写与范例
《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06a4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0.png)
《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基础实验操作。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分裂和增殖- 细胞的功能调控2. 遗传学:-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的复制与表达3. 生物进化论:- 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物种形成与多样性4.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其实验技能。
3. 讨论研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研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进行课程相关的报告撰写和演讲,提高其表达能力和理解深度。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操作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生物学教程》2. 《生物学基础》3. 《生物学导论》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生物教学论,名词解释(一)2024
![生物教学论,名词解释(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dda22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5.png)
生物教学论,名词解释(一)引言:生物教学是指通过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教学过程。
本文将就生物教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教育概念。
正文:一、生物教育1. 生物教育的定义:生物教育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过程。
2. 生物教育的目的:生物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生物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去。
3. 生物教育的方法:生物教育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生物教育的内容:生物教育的内容包括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进化、生物遗传、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生物科学有全面的了解。
5. 生物教育的评价:生物教育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生物科普教育1. 生物科普教育的定义:生物科普教育是指通过普及生物科学知识的方式,提高公众对生物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2. 生物科普教育的目的:生物科普教育的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促进科技与社会的交流和融合。
3. 生物科普教育的对象:生物科普教育的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和一般公众,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4. 生物科普教育的手段:生物科普教育主要通过科普讲座、科普书籍和互联网等媒介进行,让公众通过易于理解的方式学习生物科学知识。
5. 生物科普教育的效果评价:生物科普教育的效果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观众反馈等方式进行,了解受众对科普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三、生物实验教学1. 生物实验教学的定义:生物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
2. 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生物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科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其科学实践和探究能力。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0fc7a16227916888486d731.png)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摘要:“生物学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面向生物专业师范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混合式学习设计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课程实施情况。
实践表明,混合式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会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课程;生物学教学论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组织形式改革逐步得到了深化,混合式学习在培养未来教师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师范生培养的理念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强调的“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贯彻‘自主、探究、协作’”的理念有较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教学方式改革”需与“学习方式改革”相匹配。
因而只有让师范生自己体验“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过程,才有可能让其在自身的教学中付诸实践。
因此,培养未来教师的过程理应率先创新和渗透这种理念[1]。
华中师范大学在“生物学教学论”课程设计中契合“自主、探究、协作”的教育理念,将传统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相混合来体现完整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混合式学习的方式,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一、“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的理念与目标“生物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师范专业的一门文理兼容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全面整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取将来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具备的一些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美国著名教学心理学家加涅将教学看成是有意识安排的,目的在于支持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取得有效的学习结果,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根本任务。
在参考相关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学校、学生的实情,我们对本课程的定位和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确立了课程混合式学习设计的理念与目标:1.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生物学教学大纲
![生物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0b49c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9.png)
生物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言生物学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生物学教学工作而制定的重要文件。
本大纲旨在明确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 细胞结构和功能- 遗传与进化-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生态学基本原理2. 生物学实验和观察方法:-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实验安全和实验室技能培养3. 生物学应用:-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生物农业与食品安全第四部分:教学要求1. 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进行生物学知识的讲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原理。
- 组织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学习评估:- 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内容全面、知识准确的生物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和材料: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验和观察活动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3. 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教室和电子设备,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和演示。
4.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和信息检索。
第六部分:教学安排1. 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编制每周的教学计划。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学教学活动论》考试大纲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学教学活动论》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0e3637eff00bed5b9f31d99.png)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学教学论》考试大纲(科目代码: 855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生物学教学论是学科教学(生物)研究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生物学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有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合格考生应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生物教学论相关专业优秀本科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生物教学论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50分钟(三)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16%简答题约24%案例分析题约40%设计题约70%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生物学教学论概述生物学教学论的概念;生物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生物学教学论发展简史、生物学教学论的研究重点领域及其发展趋势;生物学教学论的重要性。
二、中学生物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课程的概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理念与策略,其他国家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科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科学课程的目标及其特点;国内外生物教科书的特点及编制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
三、中学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与模式生物学教学原则、生物教学过程特点;概念图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STS教育;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
四、中学生物学生学习活动与学习策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物学学习活动的特点、类型及其策略。
五、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及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前端分析与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与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中学生物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教学设计。
六、中学生物教学实施技能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生物教学基本技能(教态变化、教学语言、导入、传授、板书、提问、演示、变化、结束等基本技能);学习指导技能;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整合;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教学论编写人崔鸿、李娟课程代码84306001 编写时间200812 周学时数 2 总学时数34任课教师崔鸿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李娟课程性质 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专业必修课 D、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生物科学各专业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使用教材(按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崔鸿,郑晓蕙 新理念生物教学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教学参考资料 (按作者、参考 资料名称、出版者、出版年月顺序填写;填写的教学参考 资料应不少于三种)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2.汪忠 生物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3. 王重力卢建筠生物新课程的评价与资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4.刘恩山生物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5.陈继贞 张祥沛 曹道平 生物学教学论 科学出版社 2003年7月6.张海珠 毕润成 生物学教学设计论 科学出版社 2004年6月7.冯莉 体验生物科学探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0月8.[美]国家研究理事会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年1月9.[美]国家技术教育协会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年1月10. 汪忠 刘恩山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11.刘恩山 汪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14.孙立人 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4月15.蒋家傅 唐春生 李美华 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与评价标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16.钟启泉 张华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17.郑晓蕙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18.袁运开 蔡铁权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20.胡继飞 郑晓蕙 生物学教育心理学 广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21.丛立新 章燕 澳大利亚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22.刘植义 臧爱珍 生物教材的改革和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23.杨小微 现代教学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24.邱才训 生物教学设计导论 新世纪出版社 2002年12月25.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中学生物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新世纪出版社 2002年12月26.张先华 先进的教育策略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27.肖锋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与实践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28.(德)鲁道夫 海德尔曼 课堂形体语言的魅力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29.傅道春 齐晓东 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30.叶佩珉 刘恕 生物学课程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31.郑鸿霖 邱冈 生物学学习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32.张汉光 周淑美 生物学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34.项伯衡 郑春和 生物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35.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年4月3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科学素养的基准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6月37.Joseph S Krajcik•Charlene M.Czerniak•Carl F.Berger 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5月38.[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数学及技术教育中心 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指南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8月39.赵丽敏 教学微格研究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40.张向葵 吴晓义 课堂教学监控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41.张大均 教与学的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42.李如密 教学风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43.[美]盖伊•莱弗朗索瓦兹 教学的艺术 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44. [美]威廉•艾斯勒 玛丽•艾斯勒 全景式教学方法 长春出版社 2003年1月45. [美]大卫•杰纳•马丁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46.朱正威 我和中学生物科学教育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年4月47.徐定冼 我怎样上生物课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0年10月48.祁乃成 生物典型课示例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49.王檬玛 感悟生命——谈中学生物的教与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10月50.各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教材51.各种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材52.教学大纲的中学生物学教材●本课程教学的目的(特别应注意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指明本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1.“生物学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等学校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2.“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及方法。
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同时它也有助于在职的生物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这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3.学习本课程首先应注重生物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学习:掌握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习策略、教学技能、教育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课的设计、教学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理论。
4.学习本课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实践应用:尝试进行教材体系及框架的编制,学会教学设计,学会编制教案,学会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学会编制试卷、分析试卷,学会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掌握备课、上课、评课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具有教师专业化发展及终身发展的能力。
5.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见习、模拟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课堂练习、案例分析等等学习方式均体现了本课程的学习重在参与,亲身体验;从实践中体会学习中的合作、体验、探究对于教学的意义,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发展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1.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述、讨论、见习、案例分析等方式。
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2.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广泛阅读教育学的理论书籍,指导学生关注并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生物教学期刊杂志,为学生提供经可能多的课程资源,方便学生学习。
4.指导学生收集生物教学的各种资料,如优质课实录,优秀教学课件,优秀教学研究文章,优秀案例等。
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如安排小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等。
6.教师指导学生模拟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课堂练习等。
7.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本课程的重、难点本门课程的重点:生物学课程性质,生物学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习策略,教学技能,教育评价,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
本门课程的难点:生物学课程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评价、教学研究。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根据教学进度要求按章、节及内容的一级标题详细编写内容纲要,同时写明各章或节的教学环节和相应学时分配,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作业、课堂辅导、其他教学环节等。
在每一章中对该章内容的知识点和重难点作出提示。
)生物教学论教学大纲第一章 生物学教学论概述(2学时,讲授,讨论)【知识点提示】生物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生物学教学论研究的对象;生物学教学论与其基础学科的关系;学习和研究生物学教学论的方法。
【重、难点提示】重点:生物学教学论;生物学教学论的发展阶段;生物学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学习和研究生物学教学论的方法。
难点:学习方法第一节 生物学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关于“教学论”概念的由来二.生物学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生物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生物学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一.生物学教学论目标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论二.教学论对生物教师的要求中学生物学学习论三.生物教学论课程的基本内容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论四.中学生物学教师论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生物学教学论的方法一.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二. 角色转变三. 主动参与四.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其发展(4学时,讲授、作业)【知识点提示】课程;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际和国内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特点;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生物学教科书。
【重、难点提示】重点: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特点;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难点: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特点。
第一节课程概论一 课程的产生和发展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二节 课程目标一 课程目标概述二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三 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素养第三节 生物学课程一 生物学课程发展概述二 生物学课程及其设计第四节 生物学课程标准一、生物学教学大纲与生物学课程标准二、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与生物科学素养三、 生物学课程标准简介第五节 生物学教科书一、 生物学教科书设计的基础二、 教科书内容与框架的设计三、 生物学新课程教科书比较第三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与模式(4学时,讲授,视频示例,课堂模拟活动)【知识点提示】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策略;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新课程生物学教学模式研究。
【重、难点提示】重点:中学生物学教学策略;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生物学理论课教学模式、实验课教学模式、活动课教学模式;新课程生物学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选择的衡量标准。
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策略一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策略概述二 中学生物学教学策略研究三 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简介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一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概述二 理论课教学模式三 实验课教学模式四 活动课教学模式第三节 新课程生物学教学模式研究一 新课程提倡的现代教学模式观二 生物教学模式的重建三 教学模式选择的衡量标准第四章 中学生物学学生学习活动与学习策略(4学时,讲授,视频示例,课堂模拟活动)【知识点提示】;学习;学习的方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同化;顺应;迁移;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自主学习;概念转变理论;概念转变理论和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学生学习活动与学习策略;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