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1.肾脏: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婴儿期肾脏位置较低,下级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婴儿肾脏表面呈分叶状,2~4岁时分叶消失。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30。年龄单位为岁。
4.尿道:新生儿女婴尿道仅长1cm(性成熟期3~5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
(二)生理特点
1.肾功能: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到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每分钟约20ml/1.73m2。调节能力较弱,且储备能力差。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容易发生水钠潴留。初生婴儿对尿的浓缩能力不及年长儿与成人,直到一岁半时达成人水平。
2.排尿次数及尿量:约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99%在48小时内开始排尿。
生后最初数日每日排尿4~5次,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较小,排尿次数频繁,1周后可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学龄前每日6~7次。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
新生儿正常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
幼儿500~600ml,学龄前小儿为600~800ml,学龄期小儿800~1400ml。
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
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新生儿每千克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
小儿无尿是指每日尿量少于
A.30ml
B.50ml
C.100ml
D.150ml
E.200ml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新生儿每千克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
3.尿液特点:出生后前几天尿液色较深,稍混浊,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为尿酸盐结晶。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但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出现乳白色沉淀,此为盐类结晶而使尿液变混。正常小儿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不超过每天100mg/m2,随意尿蛋白(mg/dl)/肌酐(mg/dl)≤0.2。清洁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12小时尿细胞计数(Addis计数)蛋白含量<50mg,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水肿、血尿、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高血压,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本节主要叙述此种肾
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尽管本病有多种病因,但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一般认为是由于链球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膜,同时激活补体,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肾小球一系列免疫性损伤和炎症,造成细胞增生、肿胀,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导致肾小球血流量减少,滤过率降低,引起体内水、钠潴留,临床上出现水种、少尿、高血压及急性循环充血等表现;肾小球基膜因免疫损伤而断裂,血浆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漏出,临床上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下列哪种性质的疾病
A.感染后免疫反应性疾病
B.病毒直接感染肾脏
C.细菌直接感染肾脏
D.单侧肾脏化脓性炎症
E.双侧肾脏化脓性炎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在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是急性肾炎主要的前驱病,尤以咽扁桃体炎常见;夏季则为皮肤感染,偶见猩红热,呼吸道感染至肾炎发病约1~2周,而皮肤感染则稍长,约2~3周。发病年龄以5~14岁为多见,<2岁者少见。男女性别之比为2:1。
典型表现
一般病例——血尿
◆肉眼血尿30~50%
(gross hematuria)
◆镜下血尿
(microscopic hematuria)
一般病例——水肿
(microscopic hematuria)
◆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下行性
◆非凹陷性
70%病例有水肿,晨起明显,轻者仅眼睑、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水肿呈非凹陷性。在水肿同时尿量明显减少,水肿一般于2~3周内随着尿量的增多而消退。
一般病例——高血压
(microscopic hematuria)
约30%~80%患儿有高血压,血压一般为轻度至中度增高,
于病程1~2周后随尿量增多而降至正常。
水肿可出现少尿,但发展至无尿(anuria)者为少数
年龄正常尿量少尿无尿
婴儿
幼儿
学龄前
学龄儿
单位:ml 400~500
500~600
600~800
800~1400
<200
<200
<300
<400
<50
肾炎综合征
血尿、高血压、尿少(氮质血症)、C3下降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严重表现
部分患儿在病初2周内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
1.严重循环充血
由于水钠潴留、血浆容量增加而出现循环充血。
表现为气促、发绀、频咳、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增快,有时呈奔马律,肝脏大,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增高。
2.高血压脑病
血压急剧增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若能及时控制高血压,脑症状可迅速消失。
3.急性肾衰竭
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引起暂时性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持续3~5日,在尿量逐渐增多后,病情好转。若持续数周仍不恢复,则预后严重。
辅助检查
1.尿常规
镜检除大量红细胞外,尚可见尿蛋白+~+++,可见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
2.血液检查
(1)血常规:常有轻度贫血。
(2)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可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3.免疫学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升高,血清总补体(CH50C3下降,多于起病后6~8周恢复正常。
4.血沉多数轻度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