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Hysteria一词源于希腊文。这一疾病的命名可上溯到公元前1900年埃及的记载。当时医生认为这类疾病是子宫在妇女体内游走所致,曾设法驱使子宫复归原位以治疗本病。

我国秦汉时期的医学著作《灵枢》、《难经》和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都有类似癔症的记载。《金匮要略》奔豚篇中描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侯,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指明本病的心因性起源,并提出奔豚汤等几种方剂用于治疗不同原因的奔脉病。此外,《灵枢》忧恚无言篇中记载针刺天突穴可以治疗精神因素引起的失音;《金匮要略》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妇女咽中如有炙脔”;为我国采用针炙、药物治疗癔症的早期记载。流行病学

癔症的发病受城乡、性别、年龄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曾在12地区进行精神疾病流行学的调查,发现本病在15-59岁人口中,患病率为3.55‰;居神经症中第二位,仅次于神经衰弱。其农村患病率5‰明显高于城市2‰。文盲半文盲者的患病率(18.30‰)显著高于较高文化者(小学组4‰,初中组0.37‰);在经济文化条件较好的地方患病率显著低于经济文化条件较差的地方。

癔症在国外一般居民中患病率约为5‰。

病因和发病机理

精神因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癔症的重要因素。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

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的重要原田之一。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病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

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怪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癔症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有的研究认为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有的研究结果又认为遗传的影响甚小,有人认为是一种多因素遗传形式。

癔症的发病机理有两种神经生理学解释:

其一是基于Janet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意识状态改变是癔症发病的神经生理学基础。随着患者意识的分离,而有注意、警觉性、近记亿和信息整合能力等认知功能的损害。由于大脑皮层对传入刺激的抑制增强,患者的自我意识减弱,并有暗示性增高。此时,当个体受到生物、心理或社会因素的威胁,使出现类似动物遇到危险时的各种本能反应,如剧烈的运动反应,假死反射和返回到幼稚时期的退行现象等。

另一种解释则基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癔症发病的机理是:有害因素作用于神经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之间、大脑皮层和皮层下部之间功能的分离或不协调。患者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皮层下部的功能相对占优势。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本已处于弱化的大脑皮层迅速进入超限抑制,从而产生正诱导,使皮层下部的活动增强,临床上表颈为情感爆发、抽搐发作,以及本能活动和植物神经的症状。另一方面,强烈持久的情绪紧张,又可在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灶,从而引起负诱导。这种诱导性抑制

与上述超限抑制结合起来,向皮层其他部位和皮层下部扩散,使大脑皮层呈现位相状态。于是临床上出现感觉缺失、肢体瘫痪、朦胧状态等症状和体征。巴甫洛夫认为癔症患者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性增高的生理机制是:在大脑皮层功能弱亿的情况下,外界观实刺激,以及外界现实刺激与以往刺激留下的痕迹之间建立的联系均可产生较弱的负诱导,从而使上述刺激引起的兴奋过程集中于一定部位,大脑皮层的其它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此时,暗示者的语言影响便与皮层其它部位的活动完全隔绝;因而具有绝对的、本可抗拒的力量。

癔症的发病机理还有多种病理心理学解释,临床类型不同,病理心理机制也不一样。

躯体化作用:原指表现为躯体障碍的一种深层神经症,与佛洛伊德的“转换”概念相同。其后,这一术语的涵义演变为指相通过躯体症状表达心理病苦的病理心理过程。躯体化作用的发生通常不为患者意识到,但诉述的躯体症状不是阻抑在无意识领域的内心冲突的象征化表达,而是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因此有别于“转换”。躯体化作用是临床上和社区中相当常见的现象,并不限于癔症。所谓躯体化障碍只不过是躯体化作用较严重的一种类型。躯体化作用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机理中较其它癔症类型更为突出。

转换:供洛伊德早期(1894)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癔症患者的性心理发展固着于早期阶段,即恋父情结阶段;其性冲动受到阻抑。于是其精神能量转化为躯体症状;这不仅保护了患者使他不能意识到性冲动的存在,而且这些躯体症状往往是内心冲突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从而使患者免于焦虑。

这类癔症患者对自己的躯体功能障碍常表现漠不关心的态度;19世纪的法国医生称之为“泰然漠视”。这种态度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患者并不关注自身躯体功能的恢复,而是想保留症状从中获取某种利益。尽管患者本人通常并未意识到症状与获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但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类患者存在无意识动机,转换症状是由患者未觉察到的动机促成的。患者有了这类症状,便具有病人身份,可以享受病人的权利:其症状本身足以说明其工作任务末完成并非他本人的过错,或以此达到索取赔偿或驾驭他人的目的。因此,有人把转换症状看作是患者与外界的一种非语言交流。但行为学家则认为,转换症状是患者对遭受挫折的生活经历的一种适应方式,而病后的获益则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使症状强化。癔症的症状被看作是一种学习到的反应。患者一旦发现这类症状可以减轻困难处境给他带来的焦虑,并使他的依存需要得到满足,症状便会被强化,持续存在;或在以后遇到困难时再次出现。

分离: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许多精神障碍中一些观念和认知过程可从意识的主流中分离山去,转变为神经症性症状,如瘫痪、遗忘、意识状态改变和自动症等。但通过催眠,可把这些观念和过程重新整合,恢复正常状态。他认为这些分离的成分都是下意识的。意识分离主要是不同意识成分整合的障碍,是催眠现象和各种癔症发生的基础。但佛洛萨德则认为分离是阻抑的一种变型,是一种积极的防卫过程,它的作用在于今入感到痛苦的情感和思想从意识中排除掉。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分离既是转换性障碍也是分离性障碍的基本的病理心理机制。其发生与急性精神应激或自我催眠有关。这类患者常有暗示性增高。

临床表现

癔症的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又称分离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急剧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或自我身份识别障碍。癔症的这一类型起病时精神因素通常很明显。尽管患者本人否认,但旁人看来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反复发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和联想与既往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即可发病。按照临床特点,这一类型又可区分为以下类别。

1、癔症性朦胧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