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药物与抗组胺药精讲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PPT课件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051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8.png)
详细描述
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第一代类似,但通过改变药物 的结构和取代基团,降低了嗜睡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常见的 第二代抗组胺药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第三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工艺
总结词
第三代抗组胺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第三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前两代有所不同,通常是通过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这些药 物的作用机制更加明确,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组胺受体的活性,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常见的第三 代抗组胺药有奥洛他定、依巴斯汀等。
抗组胺药是一类通过与组胺受体 结合,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结构,抗组胺药 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 。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01
02
03
拮抗H1受体
抗组胺药主要通过拮抗H1 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过 敏反应。
抑制炎症反应
部分抗组胺药具有抗炎作 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 释放。
抗胆碱作用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抗组胺药简介 • 抗组胺药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 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工艺 • 抗组胺药的药代动力学与药物相互作用 •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 新型抗组胺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抗组胺药简介
抗组胺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组胺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 的症状变化,避免长期使用或过量使 用。
禁忌症
对某些抗组胺药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同时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 应慎用或禁用。
05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与疗 效评价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第一代类似,但通过改变药物 的结构和取代基团,降低了嗜睡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常见的 第二代抗组胺药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第三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工艺
总结词
第三代抗组胺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第三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前两代有所不同,通常是通过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这些药 物的作用机制更加明确,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组胺受体的活性,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常见的第三 代抗组胺药有奥洛他定、依巴斯汀等。
抗组胺药是一类通过与组胺受体 结合,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结构,抗组胺药 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 。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01
02
03
拮抗H1受体
抗组胺药主要通过拮抗H1 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过 敏反应。
抑制炎症反应
部分抗组胺药具有抗炎作 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 释放。
抗胆碱作用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抗组胺药简介 • 抗组胺药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 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工艺 • 抗组胺药的药代动力学与药物相互作用 •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 新型抗组胺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抗组胺药简介
抗组胺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组胺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 的症状变化,避免长期使用或过量使 用。
禁忌症
对某些抗组胺药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同时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 应慎用或禁用。
05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与疗 效评价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药物》课件
![《呼吸系统药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d3f7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e.png)
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02
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需根据个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药物的相互作用
03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呼吸系统药物的用法用量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用药时间和剂量服用药物。
吸入药物的正确使用
确保吸入药物能够到达病变部位,发挥最佳疗效。
用于治疗肺癌,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 散的特定靶点。
中药治疗
用于辅助治疗肺癌,通过调节身体内环境、 提高免疫力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
呼吸衰竭的药物治疗
呼吸兴奋剂
用于治疗呼吸衰竭,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或外周化学感受器,增加呼吸 频率和潮气量。
抗炎药物
用于减轻呼吸衰竭的炎症反应,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和炎症介质 的释放。
《呼吸系统药物》ppt课件
目录
• 呼吸系统药物概述 •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 呼吸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注意事项 • 新型呼吸系统药物的研发与展望 • 呼吸系统药物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
01 呼吸系统药物概述
呼吸系统药物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明确阐述
详细描述:呼吸系统药物是指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品,包括中药和西药。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途,呼吸系统药物可以分为镇咳药、祛痰药、平喘药、 呼吸兴奋药等。
新型呼吸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 应、抑制细胞增殖等。
这些药物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 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新型呼吸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 限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第八章 呼吸系统药及合理用药课件
![第八章 呼吸系统药及合理用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23bee327284b73f24250ac.png)
•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以清除呼 吸道痰液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咳嗽分为无痰性干咳和有痰的湿咳。
• 轻微而不频繁的咳嗽可以自然缓解,无须应用 镇咳药,但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生 活与休息,甚至引起并发症,需合理使用镇咳 药。
学习交流PPT
6
第一节 镇咳药
• 镇咳药是一类可以抑制咳嗽反射,减轻咳嗽频度和 强度的药物。常用的镇咳药按其作用部位可分为:
• 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 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麻黄碱等,对肾上腺素受体无选择性,舒张支气管平 滑肌的同时易引起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
•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 如沙丁胺醇、克伦特罗、特布 他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对呼吸道作用选择性
高,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少,其吸入剂吸收快、显
效迅速,是控制哮喘症状的首选药之一。
• 抑制气道炎症及炎症介质是治疗哮喘的根本。
学习交流PPT
24
目前认为哮喘的本质-气道炎症+平滑肌痉挛
健康人的气道
肺泡隔
哮喘病人的气道
炎症,水肿 粘液,血浆渗出
平滑肌
上皮
平滑肌收缩 上皮脱落,受损
治疗:抗炎+解痉
学习交流PPT
25
第三节 平喘药
目前认为,细胞内cAMP/cGMP的比值决定支气 管的功能状态。 nCAMP(环磷腺苷)/cGMP(环磷鸟苷)的比值↑可使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肥大细胞膜稳定、过敏介质 释放减少,有利于哮喘的缓解; n反之,则引起哮喘发作。
溴己新 糜蛋白酶
学习交流PPT
16
一、痰液稀释药
氯化铵
n 口服后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促使支气 管腺体分泌,另外,少量药物分泌至呼吸道官腔内, 提高官腔内渗透压,减少水的重吸收。
呼吸系统药及抗组胺药课件
![呼吸系统药及抗组胺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f0b94865ce05087732138d.png)
第二页,共55页。
授课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平喘药 镇咳祛痰药 抗组胺药
第三页,共55页。
第一节 平喘药
按作用方式分类 一、气道平喘药 二、抗炎平喘药
第四页,共55页。
一、气道平喘药
(一)β-受体激动药
硫酸沙丁胺醇
HO HO
OH NH CH3 CH3
CH3
. H2SO4 2
化学名:4-羟基-’-[(叔丁氨基)甲基]-1,3-苯丁胺醇
1.合成
本品合成是以对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氯甲基化、酯化、溴代、 缩合、水解、催化氢化等反应步骤制备。
COCH3 HCHO ClCH2
COCH3
CH3COOCH2
Ac2O
COCH3 Br2
HO
HCl
HO
CH3COO
CH3COOCH2 CH3COO
H HOH2C HO
CH2Cl
OH
Zn/NaOH
CH 85 °C ~ 90 °C
CH2
HNO3
HOCH2CH2Cl,H2SO4
75°C ~ 80°C
HN(CH3)2, 130°C~ 140°C NaOH
CHOCH2CH2N(CH3)2
O C
CHOCH2CH2Cl
第三十八页,共55页。
2.稳定性
盐酸苯海拉明
本品在弱碱性条件下稳定; 本品在酸性条件下受超共轭效应的影响,易水解生成二甲氨基乙醇 和二苯甲醇,紫外线可催化这一分解反应;
CH3 O
Cl H
CH3
O
丙酸倍氯米松
F S OO
HO
H3C
O
CH3
H3C
H
CH3
FH O
授课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平喘药 镇咳祛痰药 抗组胺药
第三页,共55页。
第一节 平喘药
按作用方式分类 一、气道平喘药 二、抗炎平喘药
第四页,共55页。
一、气道平喘药
(一)β-受体激动药
硫酸沙丁胺醇
HO HO
OH NH CH3 CH3
CH3
. H2SO4 2
化学名:4-羟基-’-[(叔丁氨基)甲基]-1,3-苯丁胺醇
1.合成
本品合成是以对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氯甲基化、酯化、溴代、 缩合、水解、催化氢化等反应步骤制备。
COCH3 HCHO ClCH2
COCH3
CH3COOCH2
Ac2O
COCH3 Br2
HO
HCl
HO
CH3COO
CH3COOCH2 CH3COO
H HOH2C HO
CH2Cl
OH
Zn/NaOH
CH 85 °C ~ 90 °C
CH2
HNO3
HOCH2CH2Cl,H2SO4
75°C ~ 80°C
HN(CH3)2, 130°C~ 140°C NaOH
CHOCH2CH2N(CH3)2
O C
CHOCH2CH2Cl
第三十八页,共55页。
2.稳定性
盐酸苯海拉明
本品在弱碱性条件下稳定; 本品在酸性条件下受超共轭效应的影响,易水解生成二甲氨基乙醇 和二苯甲醇,紫外线可催化这一分解反应;
CH3 O
Cl H
CH3
O
丙酸倍氯米松
F S OO
HO
H3C
O
CH3
H3C
H
CH3
FH O
呼吸系统药及抗组胺药
![呼吸系统药及抗组胺药](https://img.taocdn.com/s3/m/bea8f1936bec0975f465e2f4.png)
第二节 镇咳祛痰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镇咳药
磷酸可待因
N CH3 H . H3PO4 . 1 1 2 H2O
H3CO
O
H H OH
化学名: 甲基 甲氧基-4,5α-环氧 甲基-3-甲氧基 环氧-7,8-二去氢吗啡喃 二去氢吗啡喃-6α化学名:17-甲基 甲氧基 环氧 二去氢吗啡喃 醇磷酸盐倍半水合物。 醇磷酸盐倍半水合物。
授课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平喘药 镇咳祛痰药 抗组胺药
第一节
平喘药
按作用方式分类
一、气道平喘药 二、抗炎平喘药
一、气道平喘药
(一)β-受体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
硫酸沙丁胺醇
OH HO HO 2 NH CH3 CH3 CH3 . H2SO4
化学名: 羟基化学名:4-羟基-α’-[(叔丁氨基)甲基]-1,3-苯二甲醇硫酸盐。 叔丁氨基)甲基] 1,3-苯二甲醇硫酸盐。
硫酸沙丁胺醇
1.合成 合成
本品合成是以对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氯甲基化、 本品合成是以对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氯甲基化、酯 溴代、缩合、水解、催化氢化等反应步骤制备。 化、溴代、缩合、水解、催化氢化等反应步骤制备。
COCH3 HO HCHO HCl ClCH2 HO COCH3 Ac2O CH3COOCH2 CH3COO COCH3 Br2
盐酸溴己新
祛痰药
NH2 Br N CH3 Br . HCl
化学名: 化学名:
N-甲基-N-环己基-2-氨基-3,5-二溴苯甲胺盐酸盐。又名必嗽平。 甲基- 环己基- 氨基-3,5-二溴苯甲胺盐酸盐。又名必嗽平。
盐酸溴己新
本品固态稳定; 本品固态稳定; 液态对光敏感; 液态对光敏感; 避光保存。 避光保存。
抗组胺ppt课件
![抗组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69f2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1.png)
镇咳药按其作用机制分为
1 中枢性镇咳药 依赖性: 如可待因 非依赖性:右美沙芬,喷妥维林
2 外周性镇咳药 如苯唑那酯
外周性镇咳药
感受器 (化学、牵张)
(咽喉、气管、支气管、
效应器-咳嗽
肺、胸膜)受刺激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迷走神经)
咳嗽中枢
镇咳强度 成瘾性 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慎用
可待因
+++ +
药理作用 1.抑制多种参与哮喘发生的炎性细胞因 2.诱导炎症抑制蛋白和某些基因
20
一、抗炎性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GCS)
3.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和抗过敏作用 4.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5.增强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
胺的敏感性
21
一、抗炎性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GCS)
临床应用 慢性哮喘病人 优势 长期应用可减少或中止发作 不足 不能缓解急性症状 不能用于哮喘持续状态
镇痛 轻度收缩支气管 各种原因引起的 剧烈干咳 抑制呼吸中枢
中枢兴奋 哮喘性咳嗽 痰多、粘稠
喷托维林 右美沙芬
+
++
无
无
阿托品样作用 无
局部麻醉作用
上呼吸道炎症 干咳
引起的干咳
头昏、口干
便秘
青光眼
青光眼
痰多、粘稠 痰多、粘稠
可待因(codeine)
药理作用:镇痛,镇咳,呼吸抑制 1.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7---1/10,而
5.对急性发作者与ß2受体激动剂合用, 作用增强
三、抗过敏平喘药
色甘酸二钠(Sodium Cromoglycate) 药理作用 1.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致敏介质
2.抑制非特异性刺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抗组胺药ppt课件
![抗组胺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5fba1531126edb6f1a107b.png)
敏性疾病等。
22
富马酸酮替芬 Ketotifen Fumarate
O S
CH HOOC CH N CH3
COOH
性
状:本品游离体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溶于甲醇、乙 醇,不溶于水 稳定性:酮替芬通常与富马酸成盐供药用,该盐稳定,在 温度为60℃,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放置7 天 仅有少许颜色变化。 23
剂均开发出了无嗜睡作用的药物。
9
乙二胺类
主要药物有曲吡那敏(Tripelenamine)和将 乙二胺的氮原子构成杂环的安他唑啉(Antazoline)
等。前者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过敏性鼻炎、
哮喘等,后者兼有抗过敏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N N CH2 CH2CH2N(CH3)2
CH2 N CH2CH2 N H N
抗组胺药
1
简介
一、组胺(histamine)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递质, 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种植 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是由食物中的组氨酸在脱 羧酶的催化下,脱羧形成的产物。 脱羧酶
CH2CH2NH2 HN N
组胺
2
组胺酸
组胺H1受体作用的效应 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及其通透性增 加,产生水肿和痒感(过敏)
18
盐酸苯海拉明
酸催化水解反应如下:
H
CHOCH2CH2N(CH3)2
CHOCH2CH2N(CH3)2 H
H2O
CH
CHOH
19
盐酸苯海拉明
鉴 别:氨基醚衍生物类药物鉴别:与硫酸反应显 色。(初显黄色,随即变成橙红色;滴加水,即成 白色乳浊液。)
作 用:本品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l受体而产生抗组 胺作用,中枢抑制作用亦显著。有镇静、 防晕动、止吐作用,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 痉挛。临床上主要用于荨麻疹、枯草热、 过敏性鼻炎和皮肤瘙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概述
O
H3C
OO
H HO
CH3
O
H
CH3 H
CH3 O
Cl H
CH3
O
丙酸倍氯米松
HO H3C
F S
H3C H
OO
O CH3
CH3
FH O
F
丙酸氟替卡松
HO H3C
O H3C
H
OH O
O
CH3
HH O
布地奈德
丙酸倍氯米松
典型药物
O
O
H3C
OO
H HO
CH3
O
H
CH3 H
CH3 O
H3C
+ N
CH3
O O
.Br OH
化学名:溴化-α-(羟甲基)苯乙酸-8-甲基-8-异丙基-8-氮杂 双环[3.2.1]-3-辛酯。又名溴化异丙阿托品。
(三)茶碱类药物
概述
O
H3C N
H N
ON
N
CH3
, H2O
茶碱
O
H3C N
N
ON
N
CH3
OH OH
二羟丙茶碱
O
O
H3C N
N
O
ON
N
CH3
多索茶碱
呼吸系统药物与抗组胺药
学习目标
掌握:硫酸沙丁胺醇、磷酸可待因、马来酸氯苯那敏、盐 酸赛庚啶、盐酸西替利嗪等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名。 熟悉:氨茶碱、色甘酸钠、曲尼司特、右美沙芬、盐酸溴 己新、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盐酸苯海拉明、氯雷 他定、富马酸酮替芬、特非那定等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和 结构特点。 了解:平喘药的作用机制、分类和临床应用。
典型药物
氨茶碱
化学名:
O
H3C N
H N
ON
N
CH3
. H2N 2
NH2 . 2H2O
1,3-二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1,2-乙二胺盐二水合物
氨茶碱
性质
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分解成茶碱; 本品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 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 乙二胺增加其水溶性,可作为注射剂使用。
乙酰半胱氨酸
本品为含有巯基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且可与金属离子络合; 本品对光敏感,故应密闭、避光保存; 水溶液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故应在喷雾前调配。
第三节 抗组胺药
一、概述
(一)乙二胺类 (二)哌嗪类 (三)氨基醚类 (四)丙胺类 (五)三环类 (六)哌啶类
(一)乙二胺类
CH2
NCH2CH2N
硫酸特布他林
OH
HO
CH3
NH
CH3 CH3
. H2SO4
OH
2
化学名:
(±)- -[(叔丁氨基)甲基]-3,5-二羟基苯甲醇硫酸盐(2:1)。
硫酸特布他林
结构特征分析 两个酚羟基:遇光渐变色; 有手性碳原子:药用为其消旋体;
叔丁胺基:碱性、为2受体激动药 。
(二)M胆碱受体拮抗剂
异丙托溴铵
CH3
化学名:反式-4-[(2-氨基-3,5-二溴苄基)氨基]环己醇盐酸盐。 又名沐舒坦、兰勃素。
盐酸氨溴索
本品为溴己新的环己烷羟基化,N-去甲基的活性代谢物; 本品具有两个手性中心,药用其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
乙酰半胱氨酸
O CH3
H NH
HS
O
OH
化学名:N-乙酰基-L-半胱氨酸。又名痰易净或易咳净。
本品肝内代谢反应主要发生在3位或17位,生成氧或氮脱甲基 代谢物。
祛痰药
盐酸溴己新
NH2 Br
N CH3
Br
. HCl
化学名:
N-甲基-N-环己基-2-氨基-3,5-二溴苯甲胺盐酸盐。又名必嗽平。
盐酸溴己新
本品固态稳定; 液态对光敏感; 避光保存。
盐酸氨溴索
Br N H
NH2 Br
OH .HCl
1.合成
本品合成是以对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氯甲基化、酯 化、溴代、缩合、水解、催化氢化等反应步骤制备。
COCH3 HCHO ClCH2
COCH3 Ac2O
CH3COOCH2
COCH3 Br2
HO
HCl
HO
CH3COO
CH3COOCH2 CH3COO
H HOH2C HO
COCH2Br
CH2NHC(CH3)3 CH3COOCH2
CH3 CH3
芬扎溴胺
CH2 NCH2CH2N
CH3 CH3
N
曲吡那敏
CH2 N
HN
CH2 N
安他唑啉
(二)哌嗪类
Cl Cl
O O COOCOHOH NN
磷酸可待因
本品的化学结构为吗啡3-位甲醚衍生物,由于结构中不含 酚羟基,故性质成瘾性。
氢溴酸右美沙芬
CH3 HN
H
HBr H2O
化学名:
H3CO
3-甲氧基-17-甲基-(9α,13α,14α)-吗啡喃氢溴酸一水合物。
氢溴酸右美沙芬
本品具有苯吗喃的基本结构,药用其右旋异构体。其左旋体左 美沙芬或其消旋体均具有成瘾性,作为麻醉药进行管理;
授课内容
第一节 平喘药 第二节 镇咳祛痰药 第三节 抗组胺药
第一节 平喘药
按作用方式分类
一、气道平喘药 二、抗炎平喘药
一、气道平喘药
(一)β-受体激动药
硫酸沙丁胺醇
HO HO
OH NH CH3 CH3
CH3
. H2SO4 2
化学名:4-羟基-’-[(叔丁氨基)甲基]-1,3-苯二甲醇硫酸盐。
硫酸沙丁胺醇
二、抗炎平喘药
(一)炎症递质阻释剂和拮抗剂
概述
HO
O H N
O CH3 O CH3
O
曲尼司特
S
COOH
Cl
N
HO H3C CH3
孟鲁斯特
O O HN
CH3 N
O OO S
NH
H3C
OCH3
扎鲁斯特
HO
O
S
N
NH2 CH3
齐留通
典型药物
色甘酸钠
O O
NaO
O O
ONa
OH
OO
OO
化学名:5,5′-[(2-羟基-1,3-亚丙基)二氧]双(4-氧代-4-H1-苯并吡喃-2-羧酸)二钠盐。又名咽泰(intal)。
CH3
Cl H
化学名:16-甲基-11,17,21-三羟基-9-氯孕甾-1,4-二烯-
3,20-二酮-17,21-二丙酸酯。
第二节 镇咳祛痰药
镇咳药
H3CO
磷酸可待因
N CH3 H
H O
H OH
. H3PO4
1 . 1 H2O
2
化学名:17-甲基-3-甲氧基-4,5α-环氧-7,8-二去氢吗啡喃-6α醇磷酸盐倍半水合物。
CH3COC2H5
CH3COO
COCH2NC(CH3)3 CH2
O
C(CH3)3
N
CH2
H2/Pd-C H2SO4
HOH2C HO
OH H N C CH3
H3C CH3
1 2 H2SO4
硫酸沙丁胺醇
2.性质
本品有两个光学异构体,R(-)沙丁胺醇的活性比S(+) 沙丁胺醇大约80倍,且副作用也大为减弱。
本品具有游离酚羟基, ➢ 可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合物; ➢ 容易氧化,需避光密封贮存。
硫酸沙丁胺醇
3.临床应用与副作用
本品能选择性兴奋平滑肌β2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 用。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等伴有支气管 痉挛的呼吸道疾病。
沙丁胺醇可以穿过胎盘屏障,哺乳期妇女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