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林出版社(2005)
《夏洛的网》 作者:【英】怀特 翻译:任溶溶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时代广场的蟋蟀》 作者:【美】乔治· 塞尔登 翻译:傅湘雯
新蕾出版社(2011)
《哈利· 波特与魔法石》 作者:【英】J·K· 罗琳 翻译:苏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女巫》 作者:【英】罗尔德·达尔 翻译:任溶溶
49
3、教育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 4、专写论: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思考:列举具体作品说明上述观点的不足
50
教育论 贺宜:“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它 辅助学校教育,成为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全 面教育的完整的系统的教育部署的一个重要 环节。” ——《小百花园丁杂说》
51
教育论
鲁兵:“儿童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通过有趣的故事使他们在欢乐中接受教育”。 ——《教育儿童的文学》
60
四、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
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媒介 塑造生动、具体、可感的 文学形象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 感受人文 学的相同点:
(具有文学的属性)
《浪》:是落魄的醉汉/踉跄在海边/呵,那 一片温暖的港湾/能收容漂泊不定的浪子„„ 《浪》:浪花、浪花,/哗、哗、哗。/蹦蹦跳 跳的跑来了,/好像娃娃跟我耍。/浪花,浪 花,/露白牙,/咬着我的小脚丫,/赫然藏起 不见了。/浪花、浪花。/哗、哗、哗,/跟着 风婆婆回家了。/它把玩具给我啦。/浪花, 浪花,/送的啥?新螺象面小镜子,/海星像 块花手帕„„
休·洛夫廷 《杜利特医生全集 》
翻译:任溶溶 新蕾出版社(2002)
椋鸠十 《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
翻译:安伟邦 21世纪出版社(2002)
沈石溪动物小说
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 《四个半朋友系列》
翻译:陈良梅 明天出版社(2002)
德琼 《学校屋顶上的轮子》
翻译:李嵘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2)
世界上版本最多,发行 量最大的改写民间童话集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全集》 作者:【丹麦】安徒生 翻译(叶君健、任溶溶)
世界上版本最多,发行 量最大的创作童话集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作者:【意】卡洛〃科洛迪
翻译:任溶溶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被译为200种语言以上的儿童文学传世 经典
柳林风声
我国儿童文学“教育论”的主 要倡导者——贺宜、鲁兵
52
专写论
儿童文学通常以 儿童和儿童生活为主要描 述对象,但也常表现更为 广阔的社会生活。如都德 《最后一课》、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
53
专写论
专写儿童的作品不一 定是儿童文学。如威廉· 戈尔丁的《蝇王》。
54
“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 层意思: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 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 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 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 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55
44
思考:儿童本位论的提出,有何积极
意义的历史意义和不足?
45
◆ 如何看待“儿童本位论”?
积极意义——
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
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 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 力。
46
局限与不足—— 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相对忽视 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童世
64
3、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 文学的社会功能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 乐功能。在成人文学中,文学的社会功能体现为以审美为核 心的多种功能的聚合。 儿童的特点:接受知识受教育,心得社会道德和规范, 完成社会化过程。儿童文学的功能也强调审美,但在审美的
过程中,具有着鲜明的教育功能和识识功能。故儿童文学的
界的独立性,却相对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
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47
2、“专为论”——认为“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 文学作品”。 ◆ 如何看待专为论 积极意义—— “专为论”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界 定儿童文学,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 情况。
48
局限—— 观点本身缺乏严密性: 第一,进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许多作品,当初 并非是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 第二,只强调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动机和愿望, 未强调作家对儿童特点应有的了解和对儿 童文学的艺术规律的驾驭能力。
62
儿童文学是与成人文学并列的另一类文学(韦苇语:儿 童文学是站立在成人文学大树旁的另一棵技叶茂盛的大树)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观照其与成人文学的区别:
1、目标指向的差异
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目标指向将创作定位于儿童能够接 受并乐于接受;成人文学创作的目标指向不同于儿童,具有
多向性特点,这与作者的创作动机有很大关系。
不朽的小熊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作者:【英】帕〃林〃特拉芙斯 翻译:任溶溶
明天出版社(2005)
一个每个孩子都梦想拥有的 保姆
《小王子》
作者:【法】圣埃克苏佩里 翻译:马振骋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长袜子皮皮》
作者:【瑞典】林格伦 翻译:李之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狮子、女巫和魔衣柜》 作者:【英】刘易斯 翻译:陈良廷,刘文澜
结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 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 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 的总称。
56
三、儿童文学的范围
(一)两种意义的儿童文学 民间文学
古典意义
两种意义 的儿童文学 现代意义 文人(成人)文学
57
1、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范围(以中国为例): (1)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2)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翻译:郑须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菲莉帕·皮尔斯 《汤姆的午夜花园》
年文马 版学爱 出农 版译 社, ,人 民
2009
黑柳彻子 《窗边的小豆豆》
翻译:赵玉皎 南海出版社(2011)
秦文君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曹文轩 《草房子》
杨红樱 《淘气包马小跳》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翻译:施咸荣 译林出版社(2011)
皮皮鲁和鲁西西
《皮皮鲁全传》 作者:郑渊洁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版学成 出时 版译 社, ,人 民 文 年 2008
年译张 版文建 出平 版译 社, ,上 海 2010
斯蒂文森 《金银岛》
学荣 出如 版德 社译 ,, 人 民 年 文 版 2008
蒙格马利《绿山墙的安妮》
年文马 版学爱 出农 版译 社, ,人 民 2010
68
(二)稚拙: 稚拙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艺术本能和美学天性,也是 一种富于魅力的美学特质和形态。
1、作品内容表现出的稚拙美 儿童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
《月亮,生日快乐》 [美国]法兰克· 艾许(Frank Asch)
69
2、作品形式表现出的稚拙美 语言文字的组合、叙述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稚拙美。
版郭 社萍 ,萍 译 , 年 译 版 林 出 2009
伯内特《秘密花园》
,人许 民虹 文、 年 学汪 版 出莹 版译 社, 2004
文张 出建 版平 社译 ,, 上 海 年 译 版 2009
林格伦《淘气包埃米尔》
,少李 年之 儿义 年 童译 版 出, 版中 社国 2009
埃里希·凯斯特纳 《埃米尔擒贼记 》
翻译:华宗德、钱杰 明天出版社(1999)
恩德 《毛毛》
一李 世士 年 纪勋 版 出译 版, 社二 ,十
2006
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年青范 版年希 出衡 版译 社, ,中 国
2006
埃克多·马洛 《苦儿流浪记 》
一徐 世恩 年 纪黎 版 出译 版, 社二 ,十
2009
赫·乔·威尔斯 《隐身人 时间机器 》
《柳林风声》 作者:【英】肯尼斯· 格雷厄姆 翻译:杨静远 长春出版社(2009)
被译为200种语言以上的儿童文学传世
经典
彼得•潘
《小飞侠彼得•潘》
作者:【英】巴里 翻译:杨静远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拒绝长大的男孩
小熊维尼•菩(小熊维尼•阿噗)
《小熊维尼•阿噗》
作者:【英】米尔恩
翻译:任溶溶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明天出版社(2009)
《小猪唏哩呼噜》 作者:孙幼军 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
《小猪唏哩呼噜》是中国童话作家孙幼军的著名童话。 要讲唏哩呼噜,就得先讲唏哩呼噜的爸爸和妈妈。 唏哩呼噜的爸爸是一头猪。他娶的太太嘛,真巧,也是一 头猪。有一天,这位猪太太给猪先生生了一大窝孩子。猪先生 快活极了,他说:‚哈,这回我就是爸爸啦!‛ 他站在一旁数:‚一、二、三、五、六„„” 猪妈妈说:“错啦,三完了是四!” 猪爸爸又从头儿数:“一、二、三、四、五、六、八„„” 猪妈妈说:“又错啦,六完了是七!” 猪爸爸就第三次从头儿数。他一直数了18次才数清楚。
[日]矢玉四郎/著•画 彭懿/译 21世纪出版社 2002年版 适合年龄:5-99岁
42
二、“儿童文学”释义
“什么是儿童文学?”研究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43
(一)关于“儿童文学”概念的不同观点:
1、“儿童本位论” 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 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持本位论观点有影响的学者: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幼者本位” 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儿童本位的文学” 周作人 “儿童的文学”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 ——杜威
儿童文学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一、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释义 三、儿童文学的范围 四、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
五、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Page 2
带孩子们到文学的空中去漫步
因为 是我们自己 让自己当着 儿童阅读的点灯人的。
3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全集》 作者:【德】雅各布•格林 【德】威廉〃格林
张天翼《大林与小林》中的叙述语言:
66
(一)纯真 童心单纯而明净,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总显得稚 嫩、纯真。这种儿童固有的品性,成为儿童文学纯真
美的客观来源。表现儿童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成
为儿童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
67
猜猜我有多爱你
童心未泯的作家借一大一小两只兔子之口,把生命中那 种最原始、最纯真的母子之情浓缩在短短的一段对话里!小 兔子拼命往两边张开双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对于一 个幼儿来说,这样的比喻可能是再直白不过了。 接龙游戏似的比喻一个接着一个:“我的手举得有多高, 我就有多爱你”、“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头”、“我跳得 有多高就有多爱你”„„“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这些 比喻天真、智慧、让人发笑,却又是那么温情感人,展现了 儿童纯真的爱。
63
2、文化底蕴的差异
成人文学:强调从时代的高度和历史的深度开掘题材内
容,以创作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作品,塑造 能够世代相传的艺术典型作为创作的最高目标。讲究民族的
,历史的,文化的积淀,且积的的厚重与否与作品品位的高
下有直接的关系。成人文学的世界是融注了作军用深沉思考 和丰富内心体验的情感世界。 儿童文学:经调以儿童为本,表现他们的天性,心理, 故不强调表现历史文化内涵,而允许表现出虚化的时空,淡 化的背景,要求表现活泼的儿童生活,以人道精神,温暖与 快乐,想象与幻想,幽默与巧智为其主要文化内涵。
功能体现为以娱乐为桥梁而达到认知,教育和审美的统一。 4、接受对象的差异
65
四、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 同性,当这些要素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分别出现在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作品中时,它们就可能获得 一种体现各自艺术面貌的审美效果。 结论: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其审美指向和效果,与成 人文学不同。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就在于成人与儿童在这一特殊的文 学领域里,达到生命韵律的碰撞、契合、共振、交流。儿童 因有成年人的接续与延伸而有了人生的一份厚度和凝重;成 人因有童年的梦忆与重演而有了人生的一份悠远和清纯;儿 童在这里嬉戏探险;成年人到这里休憩寻根。
58
(3)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 “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
(4)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59
2、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 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 首先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 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