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4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4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篇1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一)(P116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 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平均数”。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

平均数

(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

1、例1: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平均每组有多少个

(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

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

总数÷ 份数

(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9+5+7+3)÷4

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

(3)阅书P116的例1

2、例2:

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

96分,自然常识100分。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

(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

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

总份数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总分÷科数=平均成绩

(2)练习:

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

三、运用

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

(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

(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3)平均每人踢毽子多少个

(4)平均每组踢毽子多少个

(5)平均每次踢毽子多少个

2、列式解答

(1)第一组植树12棵,第二、第三小组共植树20棵。平均

每组植树多少棵

(12+20)÷3

括号中只有两个数字相加,后面为什么要除以3,不除以2

(2)书P117的试一试

书P118/2

3、深化

(1)5个同学身高分别为145厘米、150厘米、144厘米、

142厘米、14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在大于( )

厘米和小于( )厘米之间。

(2)小芳、小华各有一些书,小芳的书比小华多4本。要使

两人的书同样多,小芳应给小华( )本书。

(3)选择正确的算式

学校举行科技小制作展览会。高年级4个班,选出172

件作品;中年级5个班,选出188件作品;低年级3个

班,选出96件作品。平均每个年级选出多少件作品

A.(172+188+96)÷(4+5+3)

B.(172+188+96)÷3

(4)书P119/8

四、回家作业: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考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活动目的: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环节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项. 第四环节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篇3

一、背景设计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作了比较具体的要求,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等。而“角”的认识是苏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但对于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角”的知识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对角已积累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还是第一次认识。教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活动增加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创设认识和理解数学角的情境。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生活中的具体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概括,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学情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

1、实际是什么(认知起点能力)

学生在认知上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能够识记平面图形中的角及实物中的角。

2、应该是什么(认知上达到——使能目标)。

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识记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方法做角,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的大小,学会画角并能实际理解应用。

二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基础性知识掌握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撑握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会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三突破方法:设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其次借助直观动演示,使抽象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与学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动手操作法、直观演示法、互动交流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从而“变教为诱、变诱为思、以诱达思”。

三、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活动角、剪刀、水彩笔、木棒、纸。

四、教学媒体的选用

1、设计思想: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的角,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教学时必需通过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先认识实物中的角,指一指、摸一摸等初步感知,然后经态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书角,师:你认识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或者说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师:是呀!这些角生活中处处可见,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角是数学意义的角,数

学中的角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好吗

2 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

画角:看来大家对角的认识有些不同,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

3 谈话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意义的角具有仕么样的特点呢 1、说生活中的角

2、指角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

3 画角:在纸上试画,说说画的角是怎样的)

为学生学习数学角创设具体情境打开思路,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生活中的具体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根据

二、操作感知、自主构建

(一)抽象角—建立表象 1、演示观察,正确感知:

1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从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

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画角、课件演示(从一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的线)。

3、师:动动小手也画一个角,好吗

4、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画的。

5、学习角的各部分名称(自学教材)。

6、练习内化、丰富表象、课件演示。

①判断,深化表象(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学意义中的角,所具有的特点,那么生活中的角是否都是数学意义中的角。

课件演示(实物图:五角星、扇子、山羊等) 1、观察交流、初步理解角的形成过程

2、学生画角

3、汇报你是怎样画的

4、汇报角各部分名称

5、学生练习、评价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过程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然后通过看、画、找等多种感官活动初步建立角的表象,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体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二)做角—操作内化、实践体验 1、谈话: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谁的手最巧

2、师巡视

3、师:通过展示你们发现了什么 1、做角:用毛线、吸管、小棒等学具做角。

2、交流做法

3、展示、相互评价

4、议一议做、比、议、评,体会解决问题策略性的多样化,这一过程即巩固对角的认识,又为学习角的大小架起了桥梁。

(三)感知大小—实践活动、感悟体验 1、引导观察,比较大小。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创设冲突,引发争论。

师:你能画一个很大的角吗

3、在视频仪上展示,提问:你认为哪个角大为什么

4、直观演示:

①课件演示:有两边重合,向左旋转;②拉活动角

5、师:根据观察和活动,上面的角到底谁大,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说一说哪一个角大

2、学生画角,小组讨论。

3、学生仔细观察,感知它的变化

4、学生拉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距离有关) 让孩子经历实践活动沟通了学生经验与知识的联系,获得感性知识并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交叉开的程度有关,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三、总结欣赏延

伸 1、师:这节课,每位小朋友都开动脑筋,经历指、画、做、摸、想等活动,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完成板书,认识角。

3、欣赏—发现美。

师:同学们,角不仅不数学中被应用,而生活也被广泛应用,古今中外许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

(课件演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欣赏古建筑物)

4、“小小设计师”用角或者有角的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1、生谈收获 2、带着音乐,感受角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及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使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教学流程

六、自我评价

1、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与教学活动中,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进的大小,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成功的快乐。

2、《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为此,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在练习中升华,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数学学,用数学的需要。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回归生活。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时,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个悠扬动听的音乐和一幅幅美的图片和建筑物,这样一个情境,不仅让学生看到了角的广泛应用,并感受到了数学的魁力,从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篇4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学情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学情分析 本人根据学校工作需要,从本学期开始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一、学习情况: (1)学生情况:本届学生共有8人,本班女生人数较多,男生人数较少,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学生总体反映出纯朴、可爱、调皮的性格。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分析能力却强于男生。 (2)学生成绩:由于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课外学习几乎无人督促,而小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依然存在,及格率在80%。 (3)学习习惯: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二、单元测试分析: 从这次单元测试中数学质量测查与评价的角度来看,发现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①概念比较清晰,基础扎实,掌握情况总体不错。②计算能力较强,计算正确率较高,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以下缺失:①书写不认真,数字抄错。②数感较弱,对数的相对大小把握不够。③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④两极分化明显:优生与后进生,水平相差较大。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学生成绩达到优秀,但小部分学困生却和优等生却相差较为悬殊。这是由于学困生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并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 典型错误分析: (1)概念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惯性做题,熟而不思,思维缺乏灵活;另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导致深度挖掘不够,广度扩展不宽,从而使教师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精选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展计算。 2.会用邻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进展估算,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过程与方法: 在利用计算器探究的过程中,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展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才能。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展探究的才能。 教学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运用加减、乘除关系,用计算器验算392- 279=123364×72=4568 2689÷45=34837+2689=3416 独立操作 交流方法答案 既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又对加减乘除关系进展运用。 一、开放引入 〔一〕监控选择题1.理解题意 2.计算器的演示过程展示 补充图示的算图,让学生学会看图 示。 小结:灵敏使用计算器 独立考虑讨论交流

针对学生上学期使用计算器遇到的问题进展回忆、反思,进一步明确算图的意义和计算器的灵敏运 用。 二、核心推进 〔一〕用计算器计算4____+5237+2705 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先估再算 〔二〕乘除法计算尝试用计算器计算小结:先估后算 独立操作 过程中发现 方法 尝试练习交流反响 在经历学生的自主学习后,由学生的资,发现总结方法。 尝试用刚刚的方法自主学习乘除法混合运算。 三、灵敏运用 〔一〕使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书p7T2 小结规律 〔二〕找规律 〔1〕5×7=55×7= 555×7=5555×7= 〔2〕9876543×9+1987654×9+2 98765×9+3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4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4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篇1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一)(P116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 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平均数”。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 平均数 (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 1、例1: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平均每组有多少个 (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 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 总数÷ 份数 (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9+5+7+3)÷4 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 (3)阅书P116的例1 2、例2: 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 96分,自然常识100分。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 (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 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 总份数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总分÷科数=平均成绩 (2)练习: 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 三、运用 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 (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 (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范文)篇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对亿以内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后面学习含亿级数的基础。教材首先呈现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大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人口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拨珠数数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接着教材给出亿以内数级和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一边拨数一边数数,体会“满十进一”,培养学生数感,第2题利用两个直观形象的素材,使学生通过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学生平时通过观察和发现,已经接触过生活中大数乐,具备利用已有学习经验学习新知的能力,能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沟通万以内数和亿以内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认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理解“位值”的概念,感受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习惯。。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以及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难点】:利用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计数器)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认识它吗?(计数器) 1、复习计数单位: 提问:计数器上的个、十、百、千、万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对,计数单位! 2、复习“满十进一”: 提问:在计数器的某一位上最多能拨几颗珠子?强调:满十进一。 3、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及组成: 提问:在屏幕的计数器拨出3003,怎么拨? 回顾拨法:从高位起,哪一位上有几就拨几。 追问:2个“3”表示的意思相同吗?指出:3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大小也不同。 二、沟通联系,建构知识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数,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出示例题图,提问:看到这些数你有什么感觉?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学情分析(精选6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学情分析(精选6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学情分析篇1 我们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紧紧围绕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回顾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四年级数学科,虽然实施新课程已经有四年了,但是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对我们来说每一册都是“陌生”的,如何把握好教材,体现新课标、新理念,都有一定的难度。开学初,我们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第八册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通过这样的学习,老师们对全册教材的地位,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课余时间,大家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理论,阅读有关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每上一个新单元之前,我们组都会利用科组学习时间针对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某一课时教学内容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不仅备教材、备教法,还备学生。 每次的中心发言人都要查阅大量地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资源,加上自己的教学思想,再整理成篇,可以说是备好了主讲稿才发言的。主讲人谈了所讲内容的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提出教学建议等之后,大家补充意见,把自己的一些疑问、教学设想、有新意的地方拿出来交流、讨论,思考,大家取长补短,最终达成共识。 但是我们始终将“和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就是只

四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第一篇:四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五班本学期共有71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对我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学生总的说来,班上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有部分同学不太爱举手发言,另外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也没有及时跟着老师的思维来,致使学习效率不高。造成作业不能及时上交的现象,积年累月,从而导致学习基础薄弱。 二、学习情况分析 1、部分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而且班级内缺少领头的学生。班级内缺少好的同学来带队,没有前进的动力。 因此,整个班级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相当于战士苦练杀敌技术一样,如果不好好练习,在战场上就会被敌人杀死。所以,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而我班的很重要的问题就在这儿。有同学在家就依赖家长,在学校就依赖同学,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离了依靠自己就不会从何思考。还有同学则是养成了哪种好作业拖拉的习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经过一个阶段的整治,虽然有所改观,但质量一直也不高。 3、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有单亲家庭的,有父母在外打工而无法管的,不能辅导他们的作业,也有管不住的;也有一部分家长的不重视,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任由其发展。这些都是作业质量不高的一些原因。

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方案

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方案 1、学情分析的目的及内容目的: 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数学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数学教育的儿童。为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真正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增强数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建立在客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扎实基础上。 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学习方面的特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 2、教学主题及对象 主题:小学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情况,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4、学情分析方法 学情分析方法: 1.整体性的学情分析方法--问卷调查。 2.形成性的学情分析方法。包括观察和提问、批改作业。 3.深层次的学情分析方法。包括个别访谈、向前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家访。 5、学情分析工具

使用问卷形式制作试卷,学生填写评分。 二、问卷抽样调查 抽样试卷46份,抽样率75%,要求学生以认真的态度,真实地填写,不写姓名。 以下是本班学生调查问卷内容: 1、你对数学课的喜欢程度是: ①很喜欢(②一般③不喜欢 2、你喜欢数学老师在课上安排你们讨论吗? ①喜欢②不喜欢 3、老师让你们讨论时,你会: ①积极地和小朋友一起讨论 ②不管他们讨论,我做我自己的事 ③和小朋友乘机讨论感兴趣的事,如动画片等 ④和不讨论一样 4、上课时,我能够主动地思考提问、回答问 题。 ①能够②有时能够③很少 5、上课时,我常常和同学一起合作讨论、解决数学问题。 ①是②有时是③很少 6、对于不懂的问题,我常常通过查资料向老师、同学请教等方法来解决。 ①是②有时是③很少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 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教案的写作也是为了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 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3、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学生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 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2、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师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 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复习估算:

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课题: 统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2.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调查、计数等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统计图表。 3.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图表中反映出的数据关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给以解决,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与同伴交流思想。 5.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知识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关系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小桶、小红旗、旗座、玻璃珠 教学过程: (课前交待插红旗的个人成功体验与小组团结协作!) 一、大象生日事例,巩固统计认识 1、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入课 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那天吗?生答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动物园里正准备给一位小朋友过生日。他是谁啊?(直接入课)

小学数学四年级优秀教案(8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优秀教案(8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优秀教案(8篇) 优秀的教学总结是很重要的。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如何展现那些辉煌的科技成就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优秀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四年级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关键: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位是(十亿位)。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⑴13500000元=()。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 A、1 B、2 C、3 D、4 ⑶一个数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报告

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报告 本学年度,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年级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课堂上,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天赋,但随着学习年级的增加,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呈下降趋势,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现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学习态度等方面分析这1年来数学的学业情况。 一、学科学习成绩方面 开学之初,我试从学习成绩来分析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方面,本学期班上半数学成绩达到了A级(优良)以上,可以看出学生们有着较好的学习基础和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我也注意到班里有部分学生(约15%)数学成绩一直处于C及以下(后进生),“后进”或称为“学困“的学生比例比较高。 二、学生课堂表现方面 在学生的课堂表现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认真听讲,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快。比如,能积极回答问题,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掌握得牢固;能把数学与生活问题结合,喜欢用生活场景描述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会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几何形体、统计图表的知识转化等。但还有一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如其他学生,可能是因为对数学

知识的兴趣不够强烈,或者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学习方法。如在读写亿以上数的时候,往往会漏掉每级中间的“0"不写或不读;对数量关系式中的“单价=总价÷数量"上的“单价"“总价"不好理解。这需要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些学生身上。 三、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再来看学生的完成作业情况,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于作业的完成速度较慢,有时还会出现偷懒的情况。对于这些学生,我通过坚持每天批改作业的方式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并对他们的缺陷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还有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课后延时服务这段时间,加强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指导,要从兴趣、知识点、重要度来辅导学生,让学生“温故而知新”,达到“百炼成钢”的效果。 四、学生学习态度方面 在学习态度方面,我一直坚信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和结果。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我们班上的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数学学习也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总结起来,我认为小学四年级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在“学困生"比较多的班级,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美妙和意义,掌握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从而大面积提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目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结束了,我们四年级数学组的老师坐 在一起,仔细分析了学生考试的试卷,并联系平时学生的课堂情况、作业情况,对本学期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便及时的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也使下册的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也更加灵活,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学情分析的内容、方法: 纵观学生的学习情况,感觉学生的整体情况还行。从基本知识 的掌握上来看,学生对基本的知识问题能够较正确的解答,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还是很努力的,也能够看出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这样让学生较好的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并能够灵活的运用。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看,孩子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作业能够认真、按时独立的完成。不论是听课时看学生的课堂常规,还是课下看学生的课间活动,以及学生早、午到校的情况,都不难看出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这些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

探索都有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横看学生的情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后进的学生需要及时 的辅导。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而又有新的插班生的到来,还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这是学生的苦恼,也是老师的心事,后进的学生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不认真学习造成的,家庭的影响、孩子自身的素质所致等等。作为教师要认真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有的放矢,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采用跟踪调查、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一帮一”及时辅导等方法,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面有所提高。 家校合作需要进一步努力。四年级学生大都来自于县城双职工家庭、打工人员的子女以及转学而来的学生,一是由于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再是家长的学习观念和他们的本身的时间所致,很少有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过问。他们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就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让孩子吃好、穿暖就可以了。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是报以歉意的说:“老师,你们多管教管教,我们没有时间,我们说了他也不听,也忙得很。再说了,我们都一天一天的跟孩子说不了几句话,怎么管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信通的功能,及时的把学生的情况反映给家长,也及时的把一些家教观念和家教方法教给家长,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带动好我们的家长,家校联手,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2022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案(精选4篇)

2022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案(精选4篇) 篇一:2022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案 作业内容 1、学情分析的目的及内容 目的: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数学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数学教育的儿童。为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真正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增强数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建立在客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扎实基础上。 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学习方面的特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 2、教学主题及对象 主题: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分类 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按照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将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能运用特征辨别三角形。 难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4、学情分析方法 学情分析方法: 1、整体性的学情分析方法——问卷调查。 2、形成性的学情分析方法。包括观察和提问、批改作业。 3、深层次的学情分析方法。包括个别访谈、向前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家访。 5、学情分析工具 使用问卷星形式制作试卷,学生填写评分。 篇二:2022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案 1、学情分析目的 (1)进行学情分析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按照

学生的思维和进度施教,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服务。这些思想都说明,学生的群体和个体差异决定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进度的不同。 (2)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进行学情分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学情分析既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又是教学内容解析的依据,还是教学策略选择与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总之,学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作文吧/具体落实。 (1)交流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不仅可以近距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把脉清楚,还能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谁都爱上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如我会在课下与学生交流,你知道除法是怎么算的嘛?在几年级学过?他们表示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嘛?…… (2)前测法对学生不了解,对班级情况不清楚,但又想很快了解学情,做课前测试,能很快了解哪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哪些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如,在学习口算除法时,可以发给学生提前制作好的前测单,题目多为表内除法的计算,简单的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看图列算式等。 篇三:2022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案 一、学情分析目的 本学情分析方案主要是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因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是否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是否建立起简单的数学模型;二是学生对于相关概念是否充分了解。 二、学情分析内容 《倍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是本册教材中有关概念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培养几何直观,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几个几”理解一个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与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本单元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学情分析: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学生易错点: 学生难找准观测点。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小学数学四年级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逐渐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情分析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程度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本文将对这些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学生数学学情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多项式、分数、小数等数学内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测试和作业考查,可以评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例如,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四则运算法则求解简单的计算题目,是否能灵活应用分数和小数进行数值比较和运算等。通过对学生知识点的巩固和补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其次,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程度是学生数学学情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四年级,学生需要开始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问题的能力、推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等。通过对学生进行解题测试和题海战术训练,可以了解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例如,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分步骤解决问题,并且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和答案。通过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提升,可以帮助他们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更加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 最后,学习态度也是学生数学学情的重要方面。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式,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等,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等。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培

小学生一到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小学生一到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第一篇:小学生一到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小学生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 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思维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应对策略: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

解数学,学习数学。 3、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二年级学生:基本情况: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数学掌握状况: 1、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习惯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 2、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乘除法的含义,会计算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的乘除。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5、在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基础上,能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6、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 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 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 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 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 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 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 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运算律”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其中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 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