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拨款

国家财政拨款

篇一:国家财政拨款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更多相关内容】

什么事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包括哪些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待遇多少?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请解释的清楚些

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下一步将如何改革?

县级单位哪些是国家机关,哪些是事业单位,哪些是团体组织?

从县级学校(全额事业)调动到市级全额单位(差额事业编制)划算吗?

国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都有哪些

篇二:企业收到财政拨款账务处理

关于企业收到财政拨款的账务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税法规定了不征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税法规定了财政拨款、实务中理解偏差较大。目前政府为了实行其职能,或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常常会给企业一定的资金和实物帮助,既有无偿的也有有偿的,不少企业都理解为财政拨款,列入不征税收入项目,

侵蚀的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也给自身带来了税务风险。为此笔者认为应当不可小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准则),谈谈政府对企业补助收入如何进行走账,结合税法进行纳税纳税调整,汇算清缴以纳税人为主,企业纳税人做好纳税调整。目前尚未实行准则的企业,建议涉及政府补助收入的核

算,走账时可参照使用,因为在准则前的相关会计制度和通则,对政府补助收入涉及极小,不适应当前会计核算的需要。

企业取的财政拨款,是和事业单位不同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确认收入,同时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税法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对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皆应按照税法规定的其他收入确认收入,并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例1:A 企业仓库,20×8年实际国家储备粮油糖储备量1.2亿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按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给予每斤0.001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于每个季度初支付。20×8年1月10日,A企业收到财政拨付的补贴款。 A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年1月1日,A企业确认应收的财政补贴款:

借:其他应收款 120000

贷:递延收益 120000

(2)20×8年1月10日,A企业实际收到财政补贴款: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其他应收款 120000

(3)20×8年1月,将补偿1月份保管费的补贴计入当期收益:

借:递延收益 1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

20×8年2月和3月的分录同上。

例2:C企业是客运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公共广场部分不征税,该企业的适用土地使用税先征后退政策,经计算按实际缴纳先征

后退70%。20×9年1月,该企业实际税额152万元。20×7年2月,该企业实际收到退还的土地使用税额106.4万元。

C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税额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 064 000

贷:营业外收入1 064 000

以上例子都是企业已经发生了费用支出,政府对发生的费用给予补偿,例1中,发生的保管费用已在营业费用扣除,企业计算利润总额已扣除;还有财政贴息,发生利息费用已计入财务费用,企业计算利润总额已扣除;例2中,企业支付土地使用税已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企业计算利润总额已扣除;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税法规定确认原则,配比原则规定同一项支出,不得将未发生的费用进行扣除,企业发生的费用,得到政府的补偿,一笔支出,加上取得的收入,两项一加一减,差额计利润总额,无需再进行纳税调整。如果单纯地认定财政拨款作为不征税收入,从收入总额中扣除,违背了配比原则,从而也违背其他四项原则。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例

3:20×7年12月,某化工园区一公司,经环保部门整治,需购置一台环保设备,预计价款为500万元,省财政可给予补助,按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助210万元的申请。20×8年3月1日,政府批准了甲企业的申请并拨付甲企业21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20×8年4月30日,甲企业购入不需安装环保设备,实际成本为480万元,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9年4月,甲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年3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2 100 000

贷:递延收益2 100 000

(2)20×8年4月30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4 800 000

贷:银行存款4 800 000

(3)自20×8年5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月末)计提折旧,同时分

摊递延收益:

?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40 000

贷:累计折旧40 000

?分摊递延收益(月末):

借:递延收益17 500

贷:营业外收入17 500

(4)2015年4月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960 000

累计折旧3840000

贷:固定资产4800000

借:银行存款1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960000

营业外收入240000

?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420000

贷:营业外收入420000

是政府补助形成企业当期的资产,不应在当期全部确认收入,如果在取得收入当期取得收入,直接计入收入总额,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有失公正,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企业当期有应纳税所得额,再加上直接计入的政府补助收入,会加大企业的纳税负担,第二,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红字较大,并在以后五年内有应纳税所得额,会导致各年税收收入不均衡,甚至有被抵消的可能。例3中,企业应分期确认政府补助收入,在做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不再做调整。如果当期政府补助收入补助给企业拆除的资产,作为财产损失的减项,超过政府补助收入部份的财产损失,按照国家税务总局13号令和相关税法规定,报税务机关审批扣除,未超过则作收益。

不论是补助费用和资产也有例外事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就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第一、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一)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

(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第二、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三、企业将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符合财税[2009]87号规定第一款规定的,在会计账务上应作“营业外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作为不征税收入;根据第二款规定在后续计量中,发生的与其相关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法定扣除费用中扣除;第三款规定是对前二款的特殊处理,直接根据实际发生情况,依具体情况,在会计核算中做相反核算,应纳税所得额也作相反核算。

(三)减税、免税和其他政府补助收入

篇三: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

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019227239.html, 爱作文网:国家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为

4.0%,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

5.2%,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为1.9%。分执行部来看,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营支出3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重为10.5%。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1.2003年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为( )。

A.24387.5亿元

B.5002.6亿元

C.3979.6亿元

D.816.3亿元

2.2003年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之比约为( )。

A.1:6.87

B.6.87:1

C.1:2.37

D.2.37:1

3.与2002年相比,2003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绝对增长量最大

的执行部门是( )。

A.各类企业

B.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

C.高等学校

D.无法得知

4.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约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

( )。

A.43. 1%

B.63. 1%

C.77.1%

D.83. 1%

5.根据文中划线部分内容,可以求出的选项为( )。

[1]02年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2]03年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3]02年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A.[1]

B.[1][2]

C.[2][3]

D.[1][2]与[3]

【解析】

1.正确答案为A。975.5?4.0%,24387.5亿元,所以选A。

2.正确答案为C。中央财政支出为639.9?8.6%?744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为335. 6?1.9%?17663亿元,则7441?17663?1:

2.37,所以选C。

3.正确答案为A。各类企业在2002年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

960.2?(1+21.9%)?788亿元,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的为

399.0?(1+13.6%)?351亿元,高等学校的为162.3?(1+24.4%)?130亿元,则2003

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绝对增长量分别是960.2-788,172亿元,399.0-351,48亿

元,162.3-130,32.3亿元,所以选A。

4.正确答案为B。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

5.5亿元,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162.3?10.5%?1546亿元,975.5?1546×100%?63.1%,所以选B。

5.正确答案为B。[3]只能通过“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得出,而这句话没有被划上线,故[3]不能求出,[1]与[2]可以从划线部分求出。故B项正确。

国家财政拨款

国家财政拨款 篇一:国家财政拨款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各级公办学校、党校、档案局、文化中心、农业局下属的森防管理事业单位、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维护管理的如园林处、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更多相关内容】 什么事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包括哪些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待遇多少?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是什么意思?请解释的清楚些 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下一步将如何改革? 县级单位哪些是国家机关,哪些是事业单位,哪些是团体组织? 从县级学校(全额事业)调动到市级全额单位(差额事业编制)划算吗? 国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都有哪些 篇二:企业收到财政拨款账务处理 关于企业收到财政拨款的账务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税法规定了不征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税法规定了财政拨款、实务中理解偏差较大。目前政府为了实行其职能,或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常常会给企业一定的资金和实物帮助,既有无偿的也有有偿的,不少企业都理解为财政拨款,列入不征税收入项目,

侵蚀的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也给自身带来了税务风险。为此笔者认为应当不可小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准则),谈谈政府对企业补助收入如何进行走账,结合税法进行纳税纳税调整,汇算清缴以纳税人为主,企业纳税人做好纳税调整。目前尚未实行准则的企业,建议涉及政府补助收入的核 算,走账时可参照使用,因为在准则前的相关会计制度和通则,对政府补助收入涉及极小,不适应当前会计核算的需要。 企业取的财政拨款,是和事业单位不同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确认收入,同时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税法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对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皆应按照税法规定的其他收入确认收入,并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例1:A 企业仓库,20×8年实际国家储备粮油糖储备量1.2亿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按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给予每斤0.001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于每个季度初支付。20×8年1月10日,A企业收到财政拨付的补贴款。 A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8年1月1日,A企业确认应收的财政补贴款: 借:其他应收款 120000

名词解释财政拨款收入是指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事业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市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其他收入:是指部门取得的除“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四、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是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即事业单位以前各年度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当年收支缺口的资金。 五、上年结转和结余:是指以前年度支出预算因客观条件变化未执行完毕、结转到本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既包括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也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的结转和结余。 六、基本支出:是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开支,其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七、项目支出:是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八、一般公共服务(类)××事务(款):是指发改委用

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行、开展与单位职能相关业务等活动的支出。 (一)行政运行(项):是指为保障发改委各行政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安排的支出。 (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是指发改委机关及所属二级单位的项目支出。 (三)机关服务(项):是指为发改委机关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机关服务局的支出。 (四)事业运行(项):是指事业单位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 九、“三公”经费:是指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管理,部门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是财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算内容涉及到国家财政的各项收入来源和具体科目的具体规定。 在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主要包括一些重要的科目和规定,以确保财政收入的准确核算和使用。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包括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收入。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预计从各种渠道吸收的全部 资金,主要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国债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在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了各类税收,如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非税收入则指政府从其他渠道吸 收的收入,如国有资产的管理收入、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国债收 入是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政府性基金收入则指政 府从政府性基金中获得的收入,用于特定用途。 在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还包括了政府的财政专项 基金收入。财政专项基金是指政府为特定用途设立的基金,来源于政 府决算、税收或其他收入,主要用于特定项目或领域的支出。财政专 项基金收入是政府在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支持特定领域的发展和支出,如教育基金、环保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这些财政专项基金收

入需要根据政府相关政策和规定核算,确保专项基金的使用符合规定,并用于达到特定目的。 在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还包括了政府的其他财政 收入。其他财政收入是指除了财政预算收入和财政专项基金收入以外 的其他收入,来源多样且金额较小。其他财政收入包括了除税收、非 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以外的其他收入,如罚款、赔偿收入、外援资金等。这些其他财政收入虽然金额较小,但也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和核算 准则进行核算,确保政府收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是财政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涉及到政府各级收入的来源和规定。通过对财政收入的准确核算和记录,可以确保政府收入的合理使用和维护财政健康。财政基本拨款收 入科目核算内容也需要与其他财务信息相互协调和核对,确保财政数 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只有通过规范的财政核算和管理,政府才能更 好地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文章长度不够,无法继续扩展,请谅解。】 第二篇示例: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是指政府在预算中为政府机构和组织提供的用 于日常运转和基本支出的经费。在财政收入中,财政基本拨款收入是 其中一个重要的科目,对于保障政府正常运转和提供基本服务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的财政支持机制

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的财政支持机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农业生产人口的减少,农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促进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国家提出了农 业公园建设的战略。农业公园建设是指以农业为主体,生态旅游、休 闲农业等多种业态相互融合,将一定区域内的农业资源、环境、人文 等属性有机整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综合体,促 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在农业公园建设的过程中,财政 支持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的财政支 持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一、国家财政对农业公园建设的资金支持 1.1 财政拨款支持 国家财政每年都会安排一定的预算用于支持农业公园建设,资金主要 用于补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土地整治等方面的费用。地方政 府可以通过向国家财政提出申请,获取一定额度的拨款支持。 1.2 财政贴息贷款 国家财政可以设立专项贴息贷款,为农业公园建设提供低利率的贷款 支持。地方政府或者农业公园开发主体可以通过申请贴息贷款来融资 项目建设。

二、地方财政对农业公园建设的资金支持 2.1 地方政府财政拨款 地方政府作为农业公园建设的主体之一,除了可以从国家财政获取支持外,还可以通过地方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支持农业公园建设。 2.2 地方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公园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农业公园,通过PPP模式等方式获取项目建设资金。 三、农业公园建设的财政支持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3.1 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完善农业公园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效果的评估,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3.2 探索多种融资模式 除了传统的财政拨款和贷款支持外,还可以探索发展土地出让、土地置换、资产证券化等多种融资模式,为农业公园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来源。 3.3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通过引入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拓宽农业公园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促进民间资本参与。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拨款管理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拨款管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财政部 •【公布日期】1999.09.16 •【文号】财基字[1999]457号 •【施行日期】1999.09.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国债,专项资金管理 正文 *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拨款管理的通知 (财基字〔1999〕4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加强对国债专项资金的管理,切实解决国债专项投资项目前期准备不足、配套资金不落实和国债专项资金被挪用、截留、置换等问题,保证各项建设资金按工程进度及时到位,防止出现“钓鱼工程”、“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决定加强对国债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统一银行、同比例直接拨付”的拨款管理方式。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你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必须按照财政部经国务院同意发布的《关于加强基础设施资金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基字[1999]50

号)的要求,及时、准确向财政部提交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及到位情况;提交银行贷款和其它资金来源的落实及到位情况。财政部依据各地财政部门提交的地方配套资金、银行贷款和其它配套资金来源的落实及到位情况,拨付国债专项资金(包括拨款和转贷资金,下同)。各有关部门、贷款银行和项目单位应及时向财政部门提供相关情况和资料。 二、国债专项资金实行与地方配套资金、银行贷款和其它资金同比例拨付的原则。 建设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及时报送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开户银行应按旬向省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报送各级财政和建设项目专户中的国债专项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省级财政部门应定期对本地国债项目的工程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于次月10日前向财政部报送《国债专项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月度报表》(附表1)及国债专项资金使用和需求情况的分析报告。并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国债专项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月度报表》及其分析报告将作为财政部拨付国债专项资金的主要依据。 三、凡使用国债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必须开设“国债专项资金专户”,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省级财政部门应指定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本地区建设项目“国债专项资金专户“的开户银行。开户银行应根据省级财政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银行资金拨付管理制度,定期向本地区财政部门、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报送国债专项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 四、各级财政部门及同级主管部门应对国债专项资金拨付实行“拨款管理责任制”。 拨款管理第一责任人由本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应对本地区和本部门国债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和同比例拨付负行政管理责任。上级

国家预算的类别

国家预算的类别 (一)以形式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一个统一的表格来反映; 复式预算,则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 (二)以内容上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指新的财政年度的收支计划指标以上年度指标执行数为基础,并考虑本年度的实际情况之后调整确定; 零基预算,则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编辑]国家预算的组成 国家预算也就是政府收支预算,一般来说,有一级政府即有一级财政收支活动主体,也就应有一级预算。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多级预算,从而产生了国家预算的级次和组成的问题。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 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共五级预算: 1、中央级预算 2、省、自治区级预算 3、直辖市级预算 4、县、自治区不设区的市、辖区级预算 5、乡、民族乡、镇级预算 [编辑]国家预算的原则 (一)公开性 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让人民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二)可靠性 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进行科学计算,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三)完整性

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四)统一性 各级政府都设有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各级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五)年度性 任何一个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预算年度。它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1年(365天)。 [编辑]国家预算性质 不同性质的国家,其预算的性质不同。资本主义国家预算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手段,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各阶层人民缴纳的税款收,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军政费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经济任务,有计划地集中和分配一部分国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反映。中国有预算收入,虽然也主要采取税收形式,但各项税收主要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缴纳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积累。中国的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主义建设,节减军政费用、腾出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以及社会福利事业,这是中国安排预算资金的一贯方针。 [编辑]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程序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国务院应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具体事项由财政部门部署。各地方政府应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总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核汇总。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中央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入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但债务应当有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各级政府预算应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置预算周转金。 各级财政部门应在每年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初审,在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预算草案的报告。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后,才能成立。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收入入库、支出拨付以及预算调整都必须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地征收应收的预算收入。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规的规定,将应上缴的收入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各级财政部门必须依照法律和规定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全额事业编有前景吗

全额事业编有前景吗 全额事业编指的是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采取全额拨款的编制形式,即工资、福利待遇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支付。全额事业编具有以下优势,因此具有较好的前景。 首先,全额事业编相对于非全额事业编来说,具有更加稳定的工资待遇。全额拨款意味着国家会根据相关政策和经济情况,保障全额事业编员工的工资待遇,使其相对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而非全额事业编有一部分工资待遇需要依赖事业单位自身的经济状况,可能受到经费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全额事业编的工资待遇更加稳定可靠。 其次,全额事业编通常会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由于全额拨款的方式,国家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全额事业编员工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这些福利待遇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相比之下,非全额事业编可能没有那么丰厚的福利待遇,对员工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第三,全额事业编具有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全额事业编一般采取稳定编制制度,这意味着员工在单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职业晋升机会。全额事业编制度保证了员工的长期稳定就业,也鼓励员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实现职业发展。这对于那些希望在事业单位长期稳定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最后,全额事业编通常具有较好的职业声誉。事业单位一直以

来都是许多人向往的就业机构,因为其具有公平、公正、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全额事业编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形式,也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长远来看,具有较好的职业声誉有助于员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综上所述,全额事业编具有较好的前景。相对于非全额事业编,全额事业编在工资待遇、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声誉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选择全额事业编对于那些追求稳定、安全和发展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财政拨款增加原因分析

财政拨款增加原因分析 标题:财政拨款增加原因分析:政策、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 引言: 财政拨款的增加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公共服务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财政拨款的增加可以追溯到多个原因,包括政策调整、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并探讨其对财政拨款增加的影响。 一、政策调整驱动的财政拨款增加 1.1 政府优先发展特定领域 政府可能会调整政策,重点发展某些领域,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这些重点领域的发展通常需要更多的财政拨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能提高教育经费,以改善教育质量和普及率。 1.2 政府应对紧急情况 政府面临自然灾害、重大疫情、战争等紧急情况时,可能需要增加财政拨款来应对。这些紧急情况可能导致大量资金需求,以支持灾区重建、疫情控制、军事行动等。政府需要通过拨款来保障国家稳定和公共安全。

二、经济形势驱动的财政拨款增加 2.1 经济增长带来的财政需求 经济的快速增长通常伴随着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更高需求。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教育和交通等方面的需求也会增加。政府需要通过增加财政拨款来满足这些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经济衰退下的财政挑战 经济衰退时,政府可能需要增加财政拨款以刺激经济复苏。该政策通 常涉及减税和增加公共支出,以促进消费和投资。这些拨款可以用于 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社会保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的 经济增长。 三、社会需求变化带来的财政拨款增加 3.1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财政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拨款来应对养老金、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这些拨款可以用于改善养老 金制度、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机构,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2 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的追求 社会的进步和进步意味着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的需求也在增加。政 府可能需要增加财政拨款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企业收到财政拨款账务处理

关于企业收到财政拨款的账务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税法规定了不征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税法规定了财政拨款、实务中理解偏差较大。目前政府为了实行其职能,或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常常会给企业一定的资金和实物帮助,既有无偿的也有有偿的,不少企业都理解为财政拨款,列入不征税收入项目,侵蚀的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也给自身带来了税务风险。为此笔者认为应当不可小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以下简称准则),谈谈政府对企业补助收入如何进行走账,结合税法进行纳税纳税调整,汇算清缴以纳税人为主,企业纳税人做好纳税调整。目前尚未实行准则的企业,建议涉及政府补助收入的核算,走账时可参照使用,因为在准则前的相关会计制度和通则,对政府补助收入涉及极小,不适应当前会计核算的需要。 企业取的财政拨款,是和事业单位不同质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确认收入,同时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税法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对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皆应按照税法规定的其他收入确认收入,并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例1:A企业仓库,20×8年实际国家储备粮油糖储备量1.2亿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按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给予每斤0.001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于每个季度初支付。20×8年1月10日,A企业收到财政拨付的补贴款。 A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简述国家拨款项目财务管理

简述国家拨款项目财务管理 摘要:对国家拨款的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到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和账务处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国拨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存在问题、相应管理对策以及县级财政负责报账股室和项目建设单位账务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 一、国拨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明确规定实行县级报账制的资金有扶贫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债专项资金。这一资金管理制度的实行,克服了过去资金运行中转环节过多,资金到位迟缓,部门、乡镇截流挪用等诸多弊端,保证了资金的专款专用,解决了资金使用效益低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项目主管部门、资金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使资金、物资、账务既分离又统一,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我们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报销单据不合规,甚至是虚假的。如有的乡镇财政所直接以拨款单作为报账依据,形成以拨代支;部分设施购货发票不真实,从不同单位购置的不同货物,却是连续编号的税务发票。 二是有的项目资金使用无预算,也有的主管部门与承建单位没有签定合同。项目实施实际需要多少钱,工程质量如何保证,没有一个合法合规的说法。 三是没有建立起与报账制相互配套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办法。致使会计核算五花八门,也有的县市财政部门对建设单位报来的原始凭证审核签章后退回

项目单位入账,只留下凭证复印件记载财政账目。 四是对形成资产的资本性支出和未形成资产的费用性支出未予分别核算、分别管理。 五是实行县级报账制的范围较窄,没有扩大到所有的国拨项目资金。就是实行县级报账制的项目,不少县(市)也未将自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纳入报账制管理。村民自带工具出工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建设资金被吃喝,甚至被少数人贪污,造成干群关系较为紧张。 六是项目建设的后续管理未跟上,对资产的形成、管护、处置和费用性支出的核销,缺少必要的程序,项目完工对形成的资产也未办理移交手续。致使部分国拨专项资金没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影响了资金效果的正常发挥。 二、完善国拨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县级报账制的范围。建议在现有扶贫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国债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基础上,将所有的国拨项目资金都纳入到报账制范围,并将群众自筹资金以及地方配套资金也纳入到县级报账制范围,以充分反映出项目资金的全貌。 (二)择优选好施工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对能实行公开招、投标的项目,一律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对实行公开招标的承包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标底进行测算,择优选定施工单位。选定的施工单位必须有法律效力的承包合同和工程预决算。对不宜实行公开招标承包的工程,应由施工单位编报较为详细的资金预算,由项目主管部门聘请有关专家严格把关,并将项目资金预算以合同的形式明确下来,

我国财政年末集中拨款问题研究

我国财政年末集中拨款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财政年末集中拨款问题较为突出,2013年12月,全国财政支出高达2.5万亿元,占全年支出的17.9%。作为重要的公共资源,财政资金来源于纳税人,其年底集中拨付不仅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担忧,也给特定时段的经济金融运行秩序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以A省为例,对我国财政年末集中拨款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以期为问题的分析、解决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A省财政年末集中拨款问题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从1998年以来A省的数据来看,财政年末集中拨款不是新问题,而是老现象。尽管12月财政支出的规模不断放大,但其占全年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 (1)1998年-2006年,年末财政支出在全年占比高、波动大。2006年12月财政支出占全年比重比达30.0%,为历史最高。 (2)2007年-2009年,自2007年,A省财政厅对省内各地财政支出执行率进行考核,并通过限时办理预算指标、提前下达转移支付等,督促地方各级财政加强支出进度管理。在此阶段,12月财政支出占全年比重稳定在26%左右,较2006年有所回落。 (3)2010年-至今,自2010年,A省政府、财政厅在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结余资金、财政专户等方面制定了更为细致的管理办法,财政支出均衡度进一步提高,当年12月财政支出占全年比重下降至20.7%。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起,A省政府和财政部门又在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措施以加强支出进度管理,但实施

效果有限,年末支出占全年比重并未进一步明显下降。 表1:1998-2013年A省12月财政支出在全年占比变化及相关政策统计表 资料和数据来源:A省政府、财政厅网站。 二、财政年末支出占比的国际比较 财政年末集中支出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这种现象存在与否与经济发展程度并无直接关联。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

【最新推荐】财政专项经费拨款审计报告-实用word文档 (2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财政专项经费拨款审计报告 篇一:财政审计报告 ××××××××××公司 ×× 年××月××日至×× 年××月××日承担“ ××”项目 的财务执行情况明细表及审计报告目录 一、审计报告 二、已审项目执行情况明细表及附注 1.项目经费投入情况明细表 2.项目经费支 出情况明细表 3.项目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差异明细表 4.购臵、试制、改造设备费用及设备租 赁费明细表 5.材料费用明细表 6.测试化验加工费用明细表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明细表 8.其他经费支出明细表 9. 项目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明细表 10. 财务执行情况明细表附注 三、执业机构营业执照及执业许可证复印件页码审计报告审计编号 abc公司: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单位(以下简称abc公司)×× 年××月××日至×× 年×× 月××日承担“ ××”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财务执行情况明细表及附注,项目财务执行

情况包括本项目的经费收支情况以及合同规定的经济目标的执行情况。项目财 务执行情况明 细表(以下简称明细表)已由管理层按照监管机构的规定编制以满足监管要求。 一、管理层对明细表的责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 会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提 供本项目真实、合法、完整的明细表以满足监管要求是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 任包括:(1) 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明细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 重大错报。(2) 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明细表发表审 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 师审计准则以及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规 定(包括《深 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申报项目指南、科 技项目合同书等)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 国注册会计师 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明细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 保证。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明细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 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明细表重大错报风 险的评估。在 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明细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 程序,但目的 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相关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相关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明 细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