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中国博物馆文化建设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对中国博物馆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带动下,各地的文化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也积极的倡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各地市都在兴建博物馆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但是有些地方却没有对博物馆的建设进行可行性的调查报告就盲目建设的现象,不仅对文化建设没有促进作用,反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文章对于中国现有的博物馆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标签:博物馆;文化;品位

1 中国博物馆现在面临的问题

博物馆的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体现,所以说在经济得到了发展的形势下,很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兴建博物馆,但是在兴建之前全然没有考虑到建成之后的利用情况,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在美国拥有博物馆的数量众多,但是有将近百分之七十都是小型或者是微小型的博物馆,并且对于人员的薪酬分配合理,没有过多的浪费。而我国在建的博物馆基本上都是大型的,只是看到了美国的博物馆数量,却没有注意到其经营模式和建设背景,只是盲目的跟风。所以在很多博物馆中都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博物馆根据陈列的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展览、临时展览和专题展览,那么对于有些展览的内容需要定期的更换,不会失去展览的意义,这样才能够吸引人们的兴趣。但是现有的很多博物馆对于陈列的展品没有及时的更换,对于已经超过了陈列周期的展品仍然继续陈列,已经失去了展览的意义。并且很多的设备没有专人管理,长期的使用中没有及时的维修,致使设施陈旧,所以去博物馆中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少,博物馆的建设也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1.2 一个博物馆能够存在的价值,不在于其外边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对其文化和艺术的经营,具体来讲就是博物馆内展览的展品,所以内容大于形式,内容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生命力。在我国的首都博物馆中,会进行定期的专题更换,安排比较合理,展览内容丰富,所以每周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参观。这正是首都博物馆的魅力所在。但是这种形式也仅限于首都博物馆,在地方博物馆中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能力进行如此高频率的更换,所以说地方博物馆在建设的时候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博物馆建成后的命运要有合理的规划。

1.3 在我国现有的博物馆中,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他们对于自己的位置没有认识清楚,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形成了一种衙门式的做派,没有真正发挥服务的功能。管理人员是直接管理博物馆的执行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经营效益。由于素质水平低,导致博物馆的服务不到位,管理不严,出现了多起博物馆文物被盗,馆舍失火的现象,严重的影响到博物馆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前景。

2 解决策略

博物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改变的,通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博物馆建设,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文化水平和市民品位。因此,探询新时期博物馆问题的解决策略一定要与社会紧密相联。

2.1 设计博物馆前,一定要明确其主题我国博物馆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包括历史考古博物馆、革命史博物馆、纪念类博物馆、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和科学技术博物馆,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绘画、书法、工艺美术、文学、戏剧、建筑等,而综合类博物馆:是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博物馆,真可谓种类繁多。

因此,在设计博物馆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主题。这个主题不是盲目设定或“跟风”而定,而应根据自己地域应有的资源所定。根据此来确定博物馆的规模,这样,就防止了一些盲目建设情况的出现。

2.2 加强与学校等教育机构联系——体现其教育功能在博物馆的三大职能——收藏、研究和教育中,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目前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没有很充分的发挥,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作用。

而加强与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联系是未来博物馆更普及化、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祖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让他们在博物馆里面学到更多中国古代的知识,使他们对中国古老的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以让他们感到身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和自信,这样就增强了民族团结和向心力。

2.3 加强各省市博物馆间互相交流、合作,毕竟每个地方的博物馆藏品数量有限,为了经常更新博物馆的内容,为博物馆输入新鲜的“血液”,需要不定期更换临时展览的内容,正如首都博物馆的运营模式。虽然,我们不能够把国外精彩的藏品搬入我们的博物馆内,但我们可以加强与兄弟省份的博物馆的联系,毕竟我们中国号称“地大物博”,省份间不定期交换展品,不仅吸引了人气,还为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古老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4 加强、普及人们的博物馆意识在很多人认识里,博物馆都是一些高层次文化人的场所,与普通市民没有多大关系。这种原始的观念是在以前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今天,博物馆早已不再仅仅为上层文化人士的所专有,而是与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另外,博物馆是提高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一个大课堂。众所周知,兴趣是逐步培养的,高尚情操也是逐步陶冶的,丰富的知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博物馆就能起到这种“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博物馆意识也是通过实践培养来逐步提高的。

从1987年开始,中国博物馆学会、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在国家文物局和各省市文物局,省、市博物馆协会支持、配合下,在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都根据“国际博协”规定的主题内容开展了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很好的普及了普通市民的博物馆意识。

博物馆是满足人们美的享受和培养生活情趣的场所,因此,大力普及人们的博物馆意识,对于人们提升市民的文化品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象征,是文化的沉淀和无形资产的传承。一个国家的先进与否并不全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不展现在博物馆的数量和形态上,主要是里面所展现的内容,是否能够将国家的文化精髓传承。所以说对于博物馆的兴建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在进行可行性调查之后在决定兴建与否,建成后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经营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所以说各地对于博物馆的兴建一定要慎重,不要盲目的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选择,文化建设要选择合理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展现一个地方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吕济民.博物馆的热潮与忧患[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2]苏东海.当代世界博物馆大发展的剖析[J].中国博物馆,1991(3).

[3]张文彬.中国博物馆国际化的进程回顾与展望[J].中国博物馆,2006(3).

[4]马自树.面对博物馆发展热潮,需要一点冷静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