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法课件(完整)

知识产权法课件(完整)

03 04
法国1791《表演权法》,1793《作者 权法》,使著作权法离开了“印刷”, “出版”的基点,成为名副其实的保护
作者权的法律
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首部 著作权法:《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 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 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法》,即 《安娜法》
05
第一章 著作权法
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 是我国历部著作权法。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

力创造成果。单纯的思想或情感本身不能成为著作权客体。 保护条件为独
创性+有形形式复制;
类别: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
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和以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

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
目录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章 商标权 第四章 其他知识产权 第五章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一章 著作权——课程框架(体系、思维导图)
1、原始主体 2、继受主体 3、特术作品 3、计算机软件
客体
1、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性; 2、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 广播权等 3、著作权保护期限
美术作品
指作者隐去姓名,其中包括不具名或不写明其真实姓名的作品(作者身份不明)。 该类作品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 后,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如匿名作品是公民所作,作者死亡后,其 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有权保护其署名权、修改权和维护作品完整权。
匿名作品
第一章 著作权

《著作权的内容》PPT课件

《著作权的内容》PPT课件
(3)权利人有权决定作品的公开时间、公开的地域 范围。
3、发表权的行使
发表权作为一项著作人身权,一般为作者所有。但由 于发表权的特殊性,许多国家的著作权法规定在某些情 况下,发表权也可以由其他人行使,或对发表权的行使 加以一定的限制。
7
精选PPT
发表权(3)
(1)人物肖像作品的发表,一般需经肖像权人同意,但对 知名人士和官员的肖像可因司法、治安、庆典的需要而 复制,并可在不损害肖像人声誉的情况下展览、出售。 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的著作权法有类似规定。
1
精选PPT
4.1 著作权的内容(2)
2、大陆法系国家,认为著作权来源于创作本身的天赋人权, 作品作为作者人格的反映,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密不可 分的身份关系,著作权的保护实质是保护作者的智力创 作。因此,这些国家的著作权法都确认著作权中的人身 权利,并认为对人身权利的保护应高于对财产权利的保 护。 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内容的规定,包括人身权利和 财产权利。这两类权利的关系表现为,财产权的实现必 须以人身权为前提,人身权决定了财产权的归属。
确定作品是否发表,应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1)权利人主观上有发表作品的意愿,意识到自己 即将把作品公之于众,发表的后果不违背其本意。
(2)权利人客观上有发表作品的行为,并具有作品 被发表的事实。
6
精选PPT
发表权(2)
2、发表权的内容
(1)权利人有权决定作品是否公开;
(2)权利人有权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公开;
3
精选PPT
4.1 著作权的内容(4)
2、著作人身权与民法上人身权的区别 两种人身权保护的主体不同 两种人身权保护的客体不同 两种人身权产生的根据不同 两种人身权保护对象的特点不同 两种人身权消灭的原因不同 两种人身权受侵犯的情况不同 两种人身权可转让的程度不同 两种人身权受侵犯后,权利主体所获救济不同

第一章著作权制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第一章著作权制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著作权法
Copyright law
编辑版pppt
1
第一章 著作权制度的基本问题
编辑版pppt
2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
编辑版pppt
3
一.狭义著作权与邻接权
又称版权。指著作人(自然人或法人)基于创作智力作品而产生的一种民事 权利。它主要是指作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创作的作品在一定期限内所 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其中既有精神权利的内容,也有经济权利的内容。这 种权利未经作者的许可和转让,他人不得占有和行使。
--- 来源: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
编辑版pppt
4
著作权
Copyright is a legal right created by the law of a country that grants the creator of an original work exclusive rights to its use and distribution, usually for a limited time.
Authors' rights of the composer of the music
Authors' rights of the lyricist
Performers' rights of the singer and musicians
Producers' rights of the person or corporation that made the recording
9
The rights of performers, phonogram producers and
broadcasting organizations are certainly covered, and are

知识产权-著作权法完整ppt课件

知识产权-著作权法完整ppt课件
11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 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 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
12 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 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 地图、示意图等作品。
13 模型作品,是指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
此外,作品需要“表现思想和感情”,但是本案的旁听记录仅仅是对旁听
事实的复制,没有附加特别的评价和意思表示,所以该记录内容也不是具有 “思想和感情”的表现形式。
(2)旁听记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创作性 原告的旁听记录是通过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分别有大标题部分、中标题
部分等形式。关于大标题部分,法院认为该大标题部分仅仅是通过一般的惯 用方法进行表述,中标题部分也非常短,其他表现形式也很少见,所以该旁 听记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创作性。
.
2
第二节 作品的构成要件和范围
一、作品的构成要件
作品是指对思想或情感进行有创作性的 表现,属于文学、学术、美术或音乐范畴的 产物 。
1 作品必须是智力成果。 2 作品必须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
成果。 3 作品必须是具备独创性的智力成果。 4 作品必须是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
此外,有关证人的履历的表现形式,被按照时间先后的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但是该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对证人履历的转述,不能被认定为实施了具有个性 的评价劳动。因此该时间先后顺序的归纳行为也不具有作品表现形式的创作 性。
.
9
应用美术品的著作权
【案情】
Furby娃娃是一家美国公司研发的玩具产品,该 产品在美国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有注册登记。此 后,该玩具进口到日本开始销售,并且销售状况 很好。平成11年大阪一家公司在中国委托生产了 本案Poopi娃娃,并开始在销售。由于Poopi娃娃和 Furby娃娃外形极其相似,于是美国公司向山形检 察院告发了涉案侵权产品。山形检察院向山形地 方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指出Furby娃娃的外形受到 著作权的保护。山形地方法院认为Furby娃娃的外 形不具有著作权的保护要素,本案大阪公司与产 品生产厂家的行为不具备犯罪构成要件,判决无 罪。检察院向仙台高等法院提起抗诉。

《知识产权》ppt课件

《知识产权》ppt课件

反不正当竞争、邻 接权、商号权、商 业秘密权、产地标 记权、集成电路布 图设计权、植物新 品种权等各种权利
……
六、知识产权立法框架
立法框架
权利归属 保护对象 权利救济
权利内容 权利取得 权利保护 权利行使
第二编 著作权法
著作权主体、客体、内容 著作权取得原则、方式 著作权利用及限制 著作权保护
第一章 著作权法概述
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1986年4月l2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次确定了著作 权(版权)制度。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 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于2001年和2010年两次修订,以与国际公 约和国际著作权法发展潮流保持一致。
三、知识产权性质
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定》 序言中宣示“知识产权为私权” 。
私人的权利
知识产权为私权
私有的权利
私益的权利
知识产权的性质
1
人身权
人格权、身份权
私权
2
财产权
有形财产、无形财产
3
知识产权
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使用 、处分… …
四、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保护和利用智力 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三、著作权的继受主体
其他著作权人,是指作者以外的其他依法享有著 作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国家。他们主要 为继受著作权人。
因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或法律规定取得著 作权
因合同取得著作权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雇佣作品(职务作品)的权利主体 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

知识产权法教案课件-第一至三章 著作权概述

知识产权法教案课件-第一至三章 著作权概述

第一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
一、著作权的定义
• 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传 播者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 总称。 • 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三大传统权利之一,具有 知识产权的一般特征,如专有性、时间性、地域 性等。但由于著作权客体即作品的特殊性,决定 了著作权与其他知识产权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 法律特征。
商人的市场独占需求如果不倚仗法律是无法实现的,而统治者对于印刷的普及带来的言论传播之便 也心生警惕,唯恐危及其统治。两种需求的结合,便孕育了特许出版制度,即政府向特定的印刷商 或书商发布特许令,赋予其一定期限内独占地印刷或销售书籍的权利,而这些印刷商或书商必须事 先将书籍交由审查机关审查许可并进行登记。16世纪时,英国皇室把印刷特权授予伦敦出版商公会 (Stationer's Company)。这种特许出版权不过是一种保护出版商利益的出版图书的垄断权,并非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准确地说,特许出版权只是著作权制度的前奏,著作权制度是从中脫胎而来的。
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 前俯长江,后依青山的丰都“鬼城”是重庆市的 著名旅游景点。张某在一次游览丰都时突发奇想: 如果能依山势选取一座山峰,在山上选取恰当的 位置雕刻出数量众多的小鬼形象,然后再由众多 的“小鬼”构成一个“大鬼”的轮廓。这样,从 远处看这整座山是一个“大鬼”,近处看,却又 是无数的“小鬼”。若开发成功,势必会给丰都 增加一个旅游亮点。张某遂找到了成都的美术学 教授李某(以下称“李教授”),将自己的设想 讲出,表示希望同李教授一起设计该造型。李教 授经研究张某的设想后,拒绝了的合作研究请求。 张某也就没有继续考虑其设想。
• 后来,当张某再次到丰都时,发现当地正在施工搞一个旅 游项目的开发工程。而该工程指导思想正是张某最初的设 想,即以众多的小鬼雕塑构成一个大鬼的形象。张某还了 解到该工程的“小鬼”和“大鬼”设计图正是李教授完成 的。张某非常气愤,认为李教授在得知自己的设想后故意 拒绝合作设计“小鬼”和“大鬼”的造型,是想将自己排 除创作者之外。李教授利用了自己的设计思想,却并不告 知自己,还表示是他本人完成的设计,因而侵犯了自己的 著作权,遂将李教授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认定自己是丰 都“大、小鬼”山的设计图的著作权人之一,判令李教授 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著作权有关知识点PPT

著作权有关知识点PPT

著作权的客体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实用艺术作品
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绘画、雕塑、 电影、软件等。
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如工艺 品、家具设计等。
演绎作品
对已有作品进行改编、翻译、注释、 整理等产生的作品。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类型
文字作品:包括小说、散文、 论文、教材等。
口述作品:如讲座、演讲、民 间故事等口头表达的作品。
05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 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
06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
著作权维权途径
01
02
03
04
向侵权行为发生地、侵权结果 发生地或者侵权行为人所在地 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
举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修改权
总结词
修改权是指作者有权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详细描述
作者可以随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包括纠正错误、改进表达、调整结构等, 以保持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保护作品完整权
总结词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作者有权保护其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 权利。
详细描述
作者有权禁止他人对其作品进行歪曲、篡改、割裂或其他不 当改变,以保持作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详细描述
作者可以授权他人将其作品拍摄成电影、电视剧等视 听作品,并从中获得报酬。
04
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
著作权保护方式
01
02
03
自动保护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 自动产生,无需注册或登 记。
登记保护
某些国家或地区要求对作 品进行登记,以获得著作 权保护。

20著作权PPT课件

20著作权PPT课件
7
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与性质
(1)中国在宋朝颁布“禁止盗播”的赦令。15世 纪威尼斯政府授予印刷商出版专用权,保护的主体 是出版商和印刷商。 (2)保护作者财产权阶段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 的出版商要求通过法律保护他们的翻印权,而不需 要特许。《安娜法》与以往的法律不同,从主要保 护印刷到主要保护作者。
5
第一节:著作权的:
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 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 称。
6
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与性质
2、 演变 著作权,最初来自版权,英文为Copy-right。本意 为复制权、翻印权。各国都认为著作权是随着印刷 术的采用而出现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8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
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节: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第三节:著作权法的概念及其在民法中
的地位 第四节 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节: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19
第二节: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一、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一)标的不同
所有权的标的是动产和不动产等物体。 著作权的标的是无形的精神与智力活动的成果,是思想感情的 一种表现,独占性完全由法律规定,一旦公开,可以为多人所 有。
13
(2)著作人身权的不可剥夺性、不可扣押性和不可 强制执行性
由于著作权人身权与作者人身利益密不可分,因此尽 管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依法剥夺公民的某些政治权利 和民事权利,但是作者对其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与 保护作品完整权不能被剥夺。
14
(3)著作权个别权能的可继承性。 继承主要发生在关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否能够继承, 各国有不同的规定:
我国著作权法中的人身权,包括四个方面的权能。 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知识产权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完整ppt课件

知识产权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完整ppt课件

ppt精选版
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界定的范围
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
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 利;
关于人们努力在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
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
关于工业品式样的权利;
关于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标记的 权利;
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
[问题] 本案中谁是侵权人?
ppt精选版
22
答案与分析:
甲厂是侵权人,侵犯了乙厂的商标专用权。 理由
如下:本案中,甲厂虽然使用“菊花”牌商标在先,但
未注册,所以不享有专用权,其他厂家亦可使用,而乙厂
将其注册后,即取得了该商标的专用权,未经其同意,其
他任何人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否则即构成侵权。我
国《商标法》第 38条第 1 款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萧山广播电视大学 高燕
ppt精选版
版权所有 1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二部分 商标法 第三部分 专利法 第四部分 著作权法 第五部分 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六部分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ppt精选版
2
第一部分 总论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但是,他没有满足,章鹏飞将其改名为“浙 江现代装饰材料商行”,注册了有关“现代”的 198个商标,涉及汽车、电子、工艺、文化、旅 游、日用品、商贸、纺织、服装等43个类别,全 国范围内和“现代”有关的98%的商标,都被章 鹏飞囊括了。
ppt精选版
10
商标的概念
商标---是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 使用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 三维标志和颜色及其组合构成的,具有 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和服务的来源 的标志。

著作权法 PPT课件

著作权法 PPT课件
〖说明〗
“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 “产权”即所有权,包括财产权、人身权。 “知识产权”的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2
〖说明〗
• 发现权:是指发现人对自然现象、特性的
新发现或在理论上概括出新的原理或对自 然规律的新认识、得出新的定理所享有的 权利。 发现权制度是一种奖励制度。
• 发明权:是指发明人对其新创造的能够被
➢与债权的区别:知识产权为绝对权、
债权为相对权;
➢与物权的区别:1、权利标的不
同;2、独占性、专有性和排他性 上的区别;3、权利的实现途径不 同;4、期限不同;5、价值的规 定性不同。
10
11
第一章 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自己的文学、 艺术和科学创作作品依法享有的 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14
二、著作权的历史沿革:
1、财产权时期,不承认在知识产品上存在权 利。
2、印刷出版时期,保护印刷出版商的利益。 3、著作财产权时期,确立了作者的主体核心
地位。 4、著作人身权的出现,重视作者的人格利益。 5、著作权的新发展,这一时期知识产权法凸
显四大特点
15
四大特点:
➢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 ➢新的著作权权项和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
5
知识产品之无形相对于动产、不动产 之有形而言,具有不同的存在、利 用、处分形态:
➢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
交付的法律处分。
6
版权从公用领域向专有领域 逆转的三种情况:
➢实行登记制的国家,作品创作完
成后登记,发生逆转;
➢非本国国民创作的作品,在本国
26
“立新”文具店经理向当地法院起诉, 要求法院制止那两家印刷厂未经许 可擅自印制本店帐簿和表格的行为, 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知识产权详细教案-著作权法律制度.ppt

知识产权详细教案-著作权法律制度.ppt

第二节 著作权转让
一、著作权转让的概念 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财产权部
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
有关著作权的转让活动应该适用《民法通则》以 及《合同法》关于合同行为的一般规定。同时针对著 作权转让的特殊规定,《著作权法》要求:
1.转让合同应该采取书面形式 2.合同中应该尽量定义清楚转让的权利,合同中 没有明确的权利不发生转让 3.作品原件的转移不导致相关著作权的转移。
第四节 广播者权利
一、广电节目与广播者 广电节目,即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 广播者是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广播者可以通过有
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其节目信号。
1.转播权; 2.录制权; 3.复制权 上述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节目首次播放后的 第50年的12月31日。
第七章
第一节 著作权法定转移
一、自然人作品著作权的继承 著作权人死亡时,著作权被视同一般财产成为
文学艺术产权和工业产权之间存在着区别,
这些区别包括:著作权是自动产生的,而工业
产权多需经过主管机关授权;著作权的保护期
较长,工业产权保护期较短;著作权的人身权
利色彩较重而工业产权很少有人身权利的内容; 著作权的排他性较弱而工业产权的排他性较强。
随着人类创造的新形态的智力成果的涌现
以及产业经营模式的翻新,文学艺术产权与工
第二节 集体管理的权利及实践
一、集体管理的权利 1.会员的权利 2.非会员的权利
二、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第九章
第一节
一、侵害著作权行为的构成 1.行为违法 2.损害事实 3.因果关系 4.主观过错 二、民事责任 1.赔偿损失 2.停止侵害 3.消除影响 4.赔礼道歉
第二节 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著作权法PPT课件

著作权法PPT课件
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已修改为)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
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 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二)不适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
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 官方正式译文; 2 时事新闻; 3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2、署名权 指作者在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
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 3、修改权 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持作品完整权 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二、财产权利
一)概念及特征 著作财产权是著作权人基于对作品的利用带
来的财产收益权。 其特征为: (1)著作财产权可以许可他人使用也可以转
让; (2)著作权中的财产)概念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
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 成果。(《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 二)构成要件 1 应是思想或情感的表现; 2 应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 3 应能以有形的形式复制。
三)辨析 临摹绘画、与他人雷同之作、 教师课堂教学、 自然风景照、教学辅导书的提纲、 试卷、天气预报
第四章 著作权的取得与期间
一、著作权的取得 原始取得——自动取得 继受取得——继承或受让 二、著作权的期间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和著作权的归属
一、 作者
二、著作权的归属
三、案例分析
一、 作者
一)作者的概念 所谓作者就是指设计并完成即创作文学、艺术、科
学作品的人。 二)作者的认定 一般情况下,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特定条件下,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特定条件指: ①该作品的创作由单位主持; ②该作品的创作代表了单位的意志; ③该作品的创作由单位承担责任。 三)作者的认定方式 如无相反的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为作者。

知识产权法学(著作权)课件

知识产权法学(著作权)课件
“电影作品” 是拍摄完成的影片,而不 是摄制完成之前的任何一个阶段性的成 果。
40
8.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 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工程设计图是是指利用各种线条绘制的、 用以说明将要制作的工程实物的基本结 构和造型的平面图案。
产品设计图是指用各种线条绘制的、用 以说明将要生产的产品造型及结构的平 面图案。
著作权篇
46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民间文学艺术 作品保护由国 务院另行规定。
著作权篇
47
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指由身份不明的人创作, 经世代流传保存和发展的属于民族文化遗产的 作品。 按其表现形式分,可以分为四类:
具有语言形式的民间故事、传说、童话、谜语、 谚语等;
具有音乐形式的民间音乐、民歌、民谣等; 具有动作形式的民间舞蹈、游戏等; 具有物质形式壁画、剪纸、刺绣等。
53
[问题] 作曲家石甲对“娃娃哈”一词是否享有著 作
51
案例:汉字组合的词组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保护 的对象。
[案情]著名作曲家石甲于1954年11月创作了儿童 歌曲《娃娃哈》,1956年首次发表。这首歌反映了 祖国少年儿童幸福、愉快的生活,其歌词简洁明 快,朗朗上口。歌名“娃娃哈”是作者通过对生 活的感受而提炼、创造出来的,反映了娃娃们笑 哈哈乐哈哈的意思,是很精炼的音乐文学语言。 这个词组未见于词典辞书中。此歌发表后在全国 有相当的知名度。1989年,某市成立了娃娃乐营养 食品厂,随后组建了娃娃哈集团公司,该公司以 “娃娃哈”为文字商标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并被
著作权篇
32
——
杂 技 技戏是艺 巧等指术 表通杂作 现过技品 的形、 作体魔 品动术 。作、 和马
著作权篇

法学】知识产权法第4版 第二章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模版课件

法学】知识产权法第4版 第二章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模版课件

三、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 发展与变革
3. 增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内容。
修正后的《著作权法》增加规定电影作品、计算 机程序的著作权人的出租权;拓宽“表演权”的 外延,将其解释为“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 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规定了信息 网络传播权,将其解释为“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 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 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将“摄制权”解释 为“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 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五、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 区别
(一)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1. 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所有权
的客体是有形物体。
2. 著作权对象利用的特殊性。所有权只 能对有形物体进行物质上的利用,而 作品则具有上演、广播、发行等特殊
五、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 区别
3. 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对于所有 权不能就同一内容数次处分,而著 作权的同一权能却可以处分多次。
明确规定侵犯著作权的法定赔偿额;在归责 原则上采取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原则”相结 合的归责原则,以加强对受害人的法律救济。 在对侵权行为予以查处时,增加规定著作权人 的诉讼保全制度等。
四.著作权的性质
(一)关于著作权性质的各种学说 精神所有权说 人格价值观说 商业版权说 著作权二元说 著作权一元说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
英日 国本
俄 罗 斯
法 国
美 国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英国于1709年颁布的《安娜女王法令》 首开世界著作权成文法之先河。最突出特点在 于使著作权由“印刷翻印权”演变成“版权”。
英国奉行商业版权学说,否认其人身意义。 这一特点自1956年著作权法始得以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 “无传播即无权利”。著作
权法律制度随传播技术的应用与 发展而产生并进一步发展。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晚于一般 财产所有权制度。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 1、著作权的令状保护制度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
而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版权(著作权)的声明出 现于我国北宋的历史著述《东都事略》中。但 是直到晚清宣统二年我国才颁布了一个专门保 护著作权的法律《大清著作权律》,不过该法 未及实际实施。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法国早在1777年由国王路易十六颁布 了6项关于印刷出版方面的法令。
现行著作权法于1957年颁布,1992 年修订,最主要特点是以“人格价值观” 为其理论基础,在保护著作财产权的同 时,强调对作者精神权利的全面保护。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的康涅狄格州于1783年制定了美 洲第一部著作权法。1786年,13个州均 分别制定了著作权法,但仅在本州内有 效。1790年正式颁布统一的联邦著作权 法。现行著作权法是1994年的修订本。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8世纪初世界上诞生了具有现代意 义的著作权法——英国的《安娜女王法 令》。随后法国在大革命后于1791年和 1793年颁布了两个法令,确立了作者对 其作品享有的权利。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在这两个先驱国家的影响下,世界上的著作 权法制逐渐分流成了两个哲学派别,即英美国 家的“版权”(Copyright)法系和欧洲大陆 的“作者权”(Urheberrecht)法系。前者 强调著作权是一种经济意义的专有权利,它的 代表是英国和美国。后者则基于人权和自然法 的精神来理解著作权,它的代表是法国和德国。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日本于1899年制定了该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日本著作权立法吸收了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 中的“二元论”理论,强调对著作权(财产权) 和作者人格权的双重保护。在日本著作权法中, 如无特指,“著作权”仅指著作财产权,作者 人格权与之并列。日本现行著作权法是1994 年重新修订的著作权法。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这两大法律体系的具体区别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方面: (1)大陆法系认为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至 于传播作品的人只能享有一种类似于著作权的 保护,即邻接权;而英美法系则不作这样的区 别,对作者和作品传播者都给予著作权保护。 (2)根据大陆法系著作权在作品创作完成时 即自动产生;而传统的英美法系则要求作品业 已发表甚至经过登记才能受到保护。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新颁布了 《著作权和邻接权法》。突出特点是将邻接权 与著作权并列,提高了对邻接权人的保护水平。 吸收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立法 的精华,加大了保护著作权的力度。此外,对 “网络传输”、作品在计算机中的“暂存”等 技术引起的法律问题作出了有利于作者的规定。
第一章 著作权法律 制度概述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提要]:
本章开始系统介绍著作权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和基本知识。
“著作权”是本章最重要的概念,同时应当注意著 作权与“版权”、“作者权”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著作权的概念及其演变、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关 系(即著作权与所有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之间的关 系)、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著作权法 的主要原则等为本章的基本内容。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四、著作权的性质 五、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
一、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1、著作权概念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 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 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 权利的总称。我国《著作权法》 规定版权与著作权系同一语。
一、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从词源的角度来看,“版权”和 “著作权”两个词汇本身都是从西方引 进的。与它们相对应的是copyright和 author's right。最初在汉语中创造了 这两个词汇的是19世纪的日本法学家。 它们在19世纪和20世纪更迭之际先后传 入中国。
一、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2、演变: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国家 英美法系国家 大陆法系国家 日本
使用词语
版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者权(起源 著作权 于法国)
主体 可以是自然人, 自然人
——
也可以是法人
等组织
一、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20世纪初,日本的“著作权”称谓传 入我国。1986年我国颁布的《民法通则》 将版权和著作权作为同一概念对待。
“版权”、“作者权”、“著作权” 的词语演进及其发展,反映了著作权法 在保护重点、保护对象、保护内容和保 护形式上的不同选择。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著作权事务中占 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现已批准或参 加《伯尔尼公约》或《世界版权公约》 的成员国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国家是 发展中国家。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1.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 1886年国际上缔结《伯尔尼公约》, 1952年《世界版权公约》,1961年 《保护表演者、唱片录制者和广播组织 公约》,1971年《保护唱片录制者防止 其唱片被擅自复制的公约》,1974年 《人造卫星播送载有节目信号公约》等。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大陆法系强调著作权的原始权利人是自然 人;而强调传播者的英美法系则允许法人成为 第一著作权人。
(4)在权利的内容方面大陆法系注重保护作者 的人身权利;而英美法系则多注重其财产权利 的一面;
(5)大陆法系对作者向他人转让自己的权利的 自由作了严格的限制,而英美法系则不作类似 限制。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沿革
英日 国本
俄 罗 斯
法 国
美 国
二、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英国于1709年颁布的《安娜女王法令》首 开世界著作权成文法之先河。最突出特点在于 使著作权由“印刷翻印权”演变成“版权”。
英国奉行商业版权学说,否认其人身意义。 这一特点自1956年著作权法始得以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