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云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多变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天空中变化》,详细内容为《多变云》。
通过观察、描述云形态、颜色和变化,让幼儿解云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云形态、颜色和变化。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云形态、颜色和变化描述。
2. 教学重点:观察云基本方法,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图片、视频,画纸、彩笔、画板。
2.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观察窗外天空,引导他们发现云朵。
(2)让幼儿用自己语言描述看到云朵,教师记录。
2. 例题讲解(1)展示云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2)讲解云形态、颜色和变化,引导幼儿解云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观察云图片,描述其形态、颜色和变化。
(2)邀请幼儿上台分享自己观察成果。
4. 创作环节(1)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云朵。
(2)鼓励幼儿为自己云朵涂上颜色,发挥想象力。
(1)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多变云》2. 内容:(1)云形态:棉花状、羽毛状、波浪状等。
(2)云颜色:白色、灰色、黑色等。
(3)云变化:聚集、分散、升高、降低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云朵,并描述它形态、颜色和变化。
2. 答案示例:(1)我喜欢这朵像棉花糖一样云朵,它是白色,看起来很柔软。
(2)这朵云像一只大鸟,翅膀展开,正在飞翔。
它颜色是灰色,变化是从左边向右边慢慢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让幼儿解云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好奇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云描述较为简单,需要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多加引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云朵观察日记”活动,让幼儿记录每天看到云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云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奇妙的自然》第四章《多变的云》。
内容包括:云的形态、分类,云与天气的关系,以及云的观察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及与天气的关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云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分享的学习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云的形态分类及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表达云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的图片、PPT、实物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云,引导幼儿描述云的形状,激发幼儿对云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形态的云,引导幼儿认识、分类云,并介绍云与天气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实物模型,讲解如何观察、描述云的形状,并以一个实例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窗外的云,记录云的形状和颜色,分享观察结果。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6. 创作环节(10分钟)幼儿用画纸、画笔创作一幅云的画作,展示并分享。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云的形态分类2. 云与天气的关系3. 观察云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云的形状变化,画出最喜欢的云。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效果,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观察云,分享观察结果,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课堂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
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中“天空的奥秘”章节,详细内容为“多变的云”。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及简单形成原因,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不同形态的云,了解云的分类及简单形成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析云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云的分类及形成原因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云的形态,了解云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的图片、视频,投影仪,画纸,彩笔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天空,引导幼儿关注云的形态变化,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云的形成原因,帮助幼儿理解科学原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云,巩固云的分类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云的形态变化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多变的云2. 内容:云的形态:积云、层云、高积云、高层云等。
云的分类:水云、冰云、混合云。
云的形成原因:水蒸气凝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云,并描述它的形态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云是积云,它形状像棉花糖,洁白柔软,漂浮在天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天空中的云,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云的形态变化,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多变的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和变化,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形态的云,了解云的分类和变化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云的分类和变化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朵模型、投影仪、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云朵图片,引发幼儿对云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云的形态。
2. 讲解:用投影仪展示云的分类和变化过程,让幼儿了解云的特点。
3. 实践:分组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云朵,并用剪刀剪下,粘贴在黑板上。
4. 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描述所画云朵的形态和特点。
5. 例题讲解:讲解云的分类和变化过程,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云朵之间的联系。
6. 随堂练习:让幼儿观察窗外或教室内的云朵,描述其形态和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多变的云》2. 内容:云的分类、形态、变化过程3. 图片:展示不同形态的云朵图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空中的云朵,描绘出自己喜欢的云朵,并描述其形态和变化。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云的形态、分类和变化,提高了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云的分类和变化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云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观察和探讨云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课件多变的云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课件多变的云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的教材来自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活动主题为“多变的云”。
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云的形态和特点;2. 观察云的变化规律;3. 探索云的形成原因;4. 了解天气与云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云的形态、特点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通过观察云的变化,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探究成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云的形态、特点和变化规律,了解天气与云的关系;难点:探索云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云的图片、视频资料;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PPT,展示各种形态的云,引导学生关注云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云的形态、特点和变化规律,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3. 探索云的形成原因:观看云的形成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云的形成原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云的绘画,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观察到的云的形态,并用贴纸装饰。
5. 分享与交流:邀请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和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云的形态云的特点云的变化规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云的变化,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2.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的形成原因。
作业答案:1. 学生观察云的变化,并记录下来;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的形成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学生对云的形态、特点和变化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部分学生在描述云的形成原因时,仍显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天气与云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的教材来自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活动主题为“多变的云”。
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

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通用4篇)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篇1科学——多变的云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幼儿园大班《多变的云》科学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多变的云》科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多变的云》。
通过观察云的形态、特点,让幼儿了解云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云的形态、特点,知道云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 能够观察、描述云的形状,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观察云,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云的形态变化及成因。
重点:观察云的形状,了解云的多样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云朵模型、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谜语“天上飘来一块白布,不是棉花,不是雪花,猜猜是什么?”引发幼儿思考,揭示谜底:云。
(2)展示云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描述云的形状。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观看PPT,了解云的形态变化。
(2)讲解云的成因,让幼儿知道云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云,引导他们用放大镜观察云的形状。
(2)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记录观察到的云的形状。
4.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云的形状。
5.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云朵形状。
(2)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2)引导幼儿思考:云还有哪些形状?为什么会变化?六、板书设计1. 《多变的云》2. 内容:(1)云的形态:棉花状、羽毛状、层状、积状等。
(2)云的成因:水蒸气凝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空中的云,画出自己喜欢的云朵形状。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了解不同天气下的云。
(2)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观察云的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

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奥秘》,详细内容为“多变的云”。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探索天空中的云朵,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及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天空奥秘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云的分类和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观察云的形状、颜色,了解云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朵模型、图片、视频、画纸、画笔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画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让幼儿描述云的形状、颜色。
2. 例题讲解(1)云的形状:出示云朵模型,讲解不同形状的云,如积云、层云、高积云等。
(2)云的颜色: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变化,如白色、灰色、红色等。
(3)云的变化:讲解云的、发展、消散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云的形状,并在画纸上画下来。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云的颜色和变化。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关于云的画。
六、板书设计1. 云的形状:积云、层云、高积云等。
2. 云的颜色:白色、灰色、红色等。
3. 云的变化:、发展、消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空中的云朵,画一幅云的画。
2. 答案:幼儿需在画纸上画出观察到的云的形状、颜色,并标注云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云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继续观察天空中的云朵,探索更多关于云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云的分类和变化规律。
2.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云朵。
3. 例题讲解: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4. 随堂练习:观察云的形状并画下来,分享观察结果。
5. 作业设计: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并创作画作。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云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云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云的形态和特点,知道云的变化原因。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天空图片一张2. 白云、乌云、彩虹云、雪白云等不同形态的云的图片若干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故事相关素材三、活动过程:1. 导入:展示天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云。
2. 认识云:介绍不同形态的云,如白云、乌云、彩虹云、雪白云等,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特点。
3. 观察云的变化:让幼儿观察云在一天中的变化,了解云变化的原因。
4. 云的故事:讲述一个关于云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5. 创作环节:A. 画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云。
B. 制作云:利用彩泥等材料,制作不同形态的云。
6. 总结与展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总结云的特点和变化。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空中的云,记录云的变化。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供大家欣赏。
3. 科学探索:开展更多关于天空和云的探索活动,如观察天气预报、了解气象现象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云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价幼儿的作品,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六、活动准备:1. 天空图片一张2. 白云、乌云、彩虹云、雪白云等不同形态的云的图片若干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故事相关素材5. 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6. 科普书籍关于云的介绍七、活动过程:1. 复习云的特点和变化原因2. 观看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让幼儿了解云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3. 阅读科普书籍关于云的介绍,让幼儿深入了解云的种类和形成过程4. 探索云的更多奥秘:引导幼儿思考云还有哪些未知的秘密,鼓励他们进行科学探究5. 创作环节:A. 画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云。
幼儿园大班《多变的云》科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多变的云》年级:大班学科:科学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和认识不同形态的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让学生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观察和认识不同形态的云。
难点:让学生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原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若干张不同形态的云的图片。
2. 准备一个关于云的科普视频。
3. 准备白色塑料袋、水、颜料等材料,用于制作云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引导学生关注云的形态和变化。
2. 基本概念:介绍云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云是由水蒸气冷却而成的。
3.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形态的云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4. 视频讲解:播放关于云的科普视频,让学生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原理。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制作云的模型,使用白色塑料袋、水和颜料等材料。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云模型,总结云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7. 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尝试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看到的云的形态。
8. 课堂小结:强调云的重要性和美丽,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环境。
9.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空中的云,并记录下来。
10. 板书设计:云形态:积云、层云、高层云、卷云等形成:水蒸气冷却而成变化:受气温、湿度、风向等因素影响六、教学延伸1.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不间和地点的云的变化,尝试分析云变化的原因。
2. 艺术创作:邀请家长参与,一起用各种材料和方式创作云的画作,如手工、绘画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观察、讨论、制作等环节。
2. 制作云模型:评价学生制作的云模型的创意和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云观察记录,了解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方式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云的相关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云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多变的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奥秘》,详细内容为“多变的云”。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分类以及与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及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云朵特点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云的分类及与天气的关系。
重点:观察、描述、表达云朵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朵图片、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引导幼儿描述云朵的形状、颜色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云的形态、分类及与天气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画笔、水彩颜料,指导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云朵。
4. 课堂互动(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描述、表达云朵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多变的云2. 内容:云的形态:棉花状、羽毛状、鱼鳞状等云的分类:积云、层云、高积云等云与天气的关系:晴朗、多云、阴天、雨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空中的云朵,画一幅云朵画。
2. 答案:幼儿需在画纸上绘制云朵,并标注出云的形态、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等方面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并记录下来,增强幼儿对云朵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与逻辑性。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际操作。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性与实用性。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难点在于云的分类及与天气的关系,这是幼儿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多变的云》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多变的云》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多变的云》。
通过观察云的形态、颜色和变化,让幼儿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云的形态、颜色和变化,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2. 学会观察云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的形态和变化。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云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的形态和变化。
重点: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颜色和变化,认识云与天气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云的图片、天气预报视频、画纸、画笔。
学具: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形态的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云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云的形态,讨论云的颜色和变化。
2. 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云的形态和变化。
(2)讲解云的形态、颜色和变化,让幼儿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3. 实践操作(10分钟)(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云的形态和变化,指导幼儿用画笔记录观察到的云。
(2)回到教室,让幼儿用画纸和画笔创作一幅关于云的作品。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云的图片,让幼儿描述图片中的云的形态和变化。
(2)教师示范如何观察云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随堂练习。
(2)引导幼儿思考云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云的形态:棉花云、鱼鳞云、城堡云等。
2. 云的颜色:白色、灰色、黑色等。
3. 云的变化:聚集、散开、升高、降低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云的形态和变化。
答案:幼儿需在家长指导下,观察并记录云的形态、颜色和变化,可用文字或绘画形式呈现。
2. 作业题目:用画笔创作一幅关于云的作品。
答案:幼儿需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画笔创作一幅关于云的作品。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云》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多变的云》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一节大班科学课,针对大班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特点,设计了《多变的云》这个主题,以调动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该课中,希望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原因,并能亲身实验,探究云的物理特性。
1.2 教学目标•认识和描述不同形态的云;•掌握云的形成原理;•通过实验模拟云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加深对实验和观察结果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学过程2.1 活动一:云的分类和观察•目标:认识和描述不同形态的云;•环节:–给学生展示几张不同类型的云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来展示并描述他们选出的云的类型。
–教师补充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2.2 活动二:云的形成原理•目标:掌握云的形成原理;•环节:–教师用白板和笔,向学生介绍云的形成原理。
–让学生尝试解答一些问答题,帮助他们加深理解。
2.3 活动三:实验模拟云的形成和变化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模拟云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加深对实验和观察结果的理解;•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用工具,包括塑料瓶、火柴、水、雾化器等。
–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从实验中探究云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实验后,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2.4 活动四:感性认识云的物理特性•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环节:–教师利用PPT和动画向学生介绍云的物理特性,包括云的三维形态和变化过程。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实验的基础上,感性认识云的物理特性。
三、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教学目标清晰,环节流畅,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理解程度也很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活动一中,由于时间原因,教师只展示了少量云的图片,没有覆盖到更多的云的类型,可能会影响学生们对云的整体认知;•在活动三中,由于实验工具比较多,需要学生们进行一定的操作和调整,操作过程较长,对班级整体时间控制存在影响;•在活动四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只能通过PPT和动画进行认识云的物理特性,有一定的局限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多变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主要围绕“多变云”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识天气现象》,重点探讨云形态、特点以及与天气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不同形态云,解云与天气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天气现象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云形态变化与天气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天气现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图片、视频、天气预报卡片、画纸、彩笔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云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看到云,引导幼儿关注云形态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云形态、特点以及与天气关系,让幼儿解不同形态云预示着不同天气。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根据天气预报卡片上云形态,预测对应天气,并分享自己预测结果。
4. 小组讨论(5分钟)a. 你见过哪些形态云?b. 不同形态云与天气有什关系?c. 你认为云为什会变化?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创作一幅描绘云作品。
6. 分享展示(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多变云2. 内容:云形态、特点、与天气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内云形态变化,预测对应天气。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结合云形态与天气关系,给出预测结果。
2. 作业要求:每天记录一次,尽量在固定时间观察,以便于发现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形式,让幼儿对云形态、特点及与天气关系有更深入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云形态描述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云形态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气象万千》,详细内容为“多变的云”。
通过观察云的形态、了解云的形成及分类,使幼儿对天空中的云产生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及简单形成过程,增强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云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云的分类及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云的形态,了解云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的图片、视频、PPT、实物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云,引导幼儿讲述云的形态,激发幼儿对云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云的图片、视频,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及形成过程,引导幼儿关注云的奥秘。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PPT形式展示云的分类及形成过程,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云的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云,绘制云的形态,并尝试描述所画云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云的形态:像棉花糖、像羽毛、像鱼鳞等。
2. 云的分类:积云、层云、高积云、积雨云。
3. 云的形成过程:水汽蒸发、上升、冷却、凝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空中的云,记录云的形态,并尝试描述云的特点。
答案示例:今天我看到了一朵像小兔子的云,它是白色的,形状可爱。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讨论云的作用,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云可以遮挡太阳,让天气变得凉爽;云可以变成雨,滋润大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云的相关知识。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多变的云》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多变的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多变的云”。
通过观察云的形态、变化,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成原理,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培养幼儿运用想象力,将云朵联想成各种事物。
3. 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成原理,增强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云的形成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云朵模型、投影仪、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云,引导幼儿关注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云朵模型,讲解云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观察天空中的云,每组选择一种云进行描绘,并分享观察结果。
4. 想象力训练(10分钟)教师出示云朵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云朵联想成各种事物,并进行绘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2. 云的形成原理3. 想象力训练:云朵联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空中的云,描绘出三种不同形状的云。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用彩笔画出云朵联想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想象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和变化,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云的形成原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气象站,了解更多关于天气和云的知识,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云的形成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云的过程。
3. 想象力训练:云朵联想。
4. 作业设计:观察和描绘云的作业。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云的形成原理云的形成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以便幼儿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科学》第四章《天空中的奥秘》,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多变的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及成因,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形态的云,了解云的分类及成因。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云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云的分类及成因。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形态的云,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云的图片、画纸、画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云,引导幼儿关注云的形态变化。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云,分享观察到的云的有趣现象。
2. 例题讲解(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形态的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云的名称。
(2)讲解云的分类及成因,帮助幼儿理解云的形成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自己观察到的云,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2)组织幼儿用彩泥制作云的模型,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多变的云》2. 板书内容:(1)云的形态:积云、层云、高积云、卷云等。
(2)云的分类及成因:水滴云、冰晶云、混合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空中的云,画一幅云的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关注他们在观察、绘画、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云朵找不同”的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带领幼儿参观气象站,了解更多关于天气的知识,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科学》第四章《天空中的奥秘》第三节《多变的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云的形态、分类、形成原因以及云与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态、分类及形成原因,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云朵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关注云与天气的关系,增强幼儿的生活常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云的形成原因及云与天气的关系。
重点:云的形态、分类及观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云的图片、PPT、视频、观察记录表。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云,让幼儿自由描述看到的云朵。
(2)引导幼儿关注云的形态,激发幼儿对云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不同形态的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云的名称。
(2)讲解云的形态、分类及形成原因,引导幼儿了解云的知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云的图片,让幼儿判断云的类别。
(2)通过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云的形态和类别。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看到的云朵。
(2)用彩泥制作云的模型,加深幼儿对云的印象。
(2)让幼儿分享观察云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多变的云2. 内容:(1)云的形态:棉花云、羽毛云、鱼鳞云、层云等。
(2)云的分类:高云、中云、低云。
(3)云的形成原因:水蒸气凝结。
(4)云与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预示不同的天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每天的云朵形态和天气情况。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
(2)描述一周内云朵形态和天气情况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云的形态、分类、形成原因以及云与天气的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云的细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多变的云》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多变的云》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引导幼儿探究和发现云的实际意义;2.提高幼儿观察、记录和绘画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动手经验和创新意识;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通过“观察云、绘制云画、制作云缸”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录和绘画能力,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10分钟)老师向幼儿引入本次活动主题:“多变的云”。
让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云的形状和变化,引导幼儿发现云的实际意义。
2. 观察云(2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云。
引导幼儿观察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让幼儿发现云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3. 绘制云画(30分钟)回到教室后,老师将展示一些云的图片和样板。
引导幼儿用颜料和颜色胶带等材料制作云画。
让幼儿观察云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制作云缸(30分钟)老师将自制云缸与幼儿分享,并讲解云缸的制作方法。
引导幼儿合作制作云缸,并在其中加入水和干冰,观察云朵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同时,引导幼儿探究干冰与水的关系,发现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变化规律。
5. 整理活动(10分钟)活动结束后,老师指导幼儿整理云画和云缸材料。
四、教学评价本次活动将观察、绘画和制作结合,引导幼儿发现云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录和绘画能力。
通过制作云缸,让幼儿探究材料的物态变化,培养幼儿动手经验和创新意识。
同时,活动中的合作制作和观察,有利于培养幼儿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在活动结束后,通过观察天气预报、读绘本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究云的变化规律和实际意义。
同时,教师扩大幼儿天文知识储备,增强幼儿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

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第3章节《多变的云》。
详细内容包括:云的形态、分类、形成原因及与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云的形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云的分类、形成原因及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云的分类、形成原因及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云的形态,描述云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云的图片、PPT、实物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户外的云,让幼儿描述云的形状。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云有哪些形状吗?它们是怎么形成的?”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云的形态。
3.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讲解云的形成原因。
(2)教师结合实物模型,讲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云,让幼儿进行分类。
(2)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云。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云与生活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云的形态:像棉花糖、像羽毛、像鱼鳞等。
2. 云的分类:积云、层云、高积云、卷云等。
3. 云的形成原因:水蒸气遇冷凝结。
4. 云与天气的关系:不同形状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气,记录云的形态和天气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云的形态和天气状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云的认知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云,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活动:多变的云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的变化,有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感受天上云的变化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和难点:
了解雨、雪是由云变成的。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材料准备:多变的云视频、各种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回顾和交流幼儿关于多变的云的已有经验。
※引导语:这段时间,我们在晴天、多云、阴雨的天气带小朋友观察过各种各样的云,云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云像什么?
※提问:云会不会移动?云为什么会移动?怎样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讨论:云会不会变成其他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3、观看云变成雨、变成雪的课件,感知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的现象。
※讨论: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
※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的雪也是云变成的,进一步感知云的变化。
4、感受和发现云朵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引导幼儿分小组将观察记录按天气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制作小组大记录表,并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观察发现。
5、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户外观察天上的云,分别说说天上的云块像什么?并把它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