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 2010
提出“推动信息化 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经济社会各领 域信息化”的战略 思想
2012 2013 2015 2016
《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专项行动 计划(2013-2018 年)》提出了“两 化融合管理体系贯 标”的要求
组织实施企业管理能力 提升工程,加快信息化 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 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 织方式变革,建立组织 管理新模式。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10
由于中德两国经济战略定位和发展情况的不同,两国在制造业方面处于不 同的阶段,而且基础也不一样。
在定位上,德国的“工业4.0”提出实现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制造,由数字化 向智能化迈进,“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 为本的发展战略。德国要由制造强国向超级强国转变,中国则要由制造大国向制 造强国转变 。
24
管理体系的表现形式
组织架构
管理手册、方针、目标
管理过程、标准
体
系
操作手册、指南
文
件
模板、表单
基础资源
人员
资金
设施
技术
……
25
管理体系的运行方法 26
管理体系的特点 27
领导小组: 组 长:苗 圩 副组长:杨学山
田世宏 李德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德国“工业4.0”是在“工业3.0”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还处于“工业 2.0”的后期阶段,中国面临着“工业2.0”要补课、“工业3.0”要普及、“工 业4.0”要示范跟上的处境。中国的制造企业要能够快速地进化,实现“中国制 造2025”战略目标,必须快速的转型升级。
11
转型升级=两化融合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我国工业的基础优势,与新技术有效融合,那么传统工业将打开 发展空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 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日益成为生 产方式变革的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成 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主线。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尺度来看,我们身处生产力爆炸的信息化时代,也是瞬息万变 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 国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两化融合寄托着中国政府塑造制造业的国际 竞争力、抢占国际产业发展制高点的使命,从目的而言,与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工业 互联网规划并无二致。
《中国制造2025》是新常态 下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路线图, 主线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 合,管理体系既是制造业创新发展 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信息化条件 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法 和重要途径。
28
两化融合
针对性的优化
科学有效的规划
持之以恒的执行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定期全面的回顾
29
瞭望塔、导航仪和作战操典:形象地说,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两化融合需要的是一套管理体系, 而这套管理体系应当具备三种功能: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1
学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习 大
第二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纲
第三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意义
2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第二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第三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效益
3
提出“大力推进国民 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 局战略措施”
提出“发展现代产 业体系,大力推进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 合,促进工业由大 变强”的战略思想
两化融合,简单地说就是应用信息技术来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方位的变革,实现企业的全面现代化。
15
两化融合不是简单的企业信息化
企业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
各类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实施
如果企业的信息化活动不是围绕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展开,则无法形成合力,有效帮助企业发展。 16
两化融合是与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向匹配的信息化
14
我们对两化融合的理解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来理解两化融合的内涵 现代企业的两大显著特征: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管理 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工业化的第一推动技术,生产自动化和信 息化推动了企业的全面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通常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 理手段、管理人才和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目前,德国已经跨越了“工业2.0”与“工业3.0”阶段,主要聚焦在高端 的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现状, 国内专家普遍认为仍处于“工业2.0”与“工业3.0”并行发展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数据,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 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是个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由于工业基础比较 薄弱,在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仍面临着质量 的问题,发达国家早在“工百度文库2.0”时代已经解决了,因此中国还不能算是“制 造强国”。
8
规划力争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 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 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9
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20
企业两化融合需破解的三大问题
21
目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必须找准抓手
1 企业作为微观主体,未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进行加工生产,缺乏对生产方式、管理模式 创新的认识,缺乏对两化融合全面、深入的认识。
2 缺乏支撑两化融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绝大部分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手中, 比如电子芯片、元器件、计算机软件等。归根结底,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HRIS
PLM
企业核心竞争力
ERP SCM
OA
两 化
融
合
方
CRM
针
、
目
标
MES
和 规
划
各类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实施
企业战略
只有围绕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展开的信息化活动,成为企业运作的基础,才能称之为两化融合。
17
两化融合更不局限于信息化 传统信息化视角
两化融合视角
18
两化融合的发展阶段
19
目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
12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内涵 什么是信息化?《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 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 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 程。” 关于工业化,国内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是农业国向工业 国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从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化为 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发展过程。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具体而 言,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两化融合 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同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促进 两化融合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战略选择。
专家指导委员会: 顾 问:刘源张
吴澄 柴天佑 组 长:王安耕
院士 院士 院士
联合工作组:电子一所、电子四院、电子五所、电信研究院、中企联、清华大学、北自所、地方工 业和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代表、重点企业代表、其他相关研究院所等。
2010年以来,工信部逐步形 成了以管理体系标准引领两化融合 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开展了一系列 探索性工作。2013年《工业企业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作 为首个两化融合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并于2015年初进入ISO国际标准立 项程序。借鉴ISO9000等国际上通 行的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制定并完 成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4项基础标 准的国家标准立项。
两化融合的主要困难是管理问题。但企业以两化融合推进转 型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重重。对 于工业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来说,转型升级或者两化融合的主 要难题,不是工业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选择的问题,也不是资金 投入和信息系统、软件选择的问题,而是没有对传统落后的业务模 式、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没有对管理机制、管理体系进行调整 匹配的问题,没有对加工设备、制造工艺进行同步改造升级的问题。 简而言之,两化融合的主要困难,在于管理方面,而不是技术层面。
33
集成是重点 34
数据是灵魂 35
能力是主线 36
37
38
1.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39
2. 战略一致性 40
3.领导的核心作用 41
4. 全员参与,全员考核 42
5. 过程管理 43
6. 全局优化 44
3 缺乏高科技创新人才,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依旧偏弱。 4 产学研没有发挥应有的力量,多数大学没有真正做到面向企业,形成产学联动,科研人
员的专利发明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动力较差。
5 两化融合的支撑体系尚不健全,两化融合的金融投资环境、政策制度环境、人才支持环 境等需要进一步改善。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 探索,工信部明确提出, 要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作为重要的路径和 抓手。2013年以来,工 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 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 系的国家标准。2014年 首 批 选 择 了 500 家 企 业 开展贯标试点,推动两 化融合向更高阶段跃升。
13
两化融合的基本概念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 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 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 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 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试行)》
22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第二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第三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意义
2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在企业原有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的基 础上,通过企业两化融合过程的制度化、流程化,用一种新的管理模 式代替工业化时代已经过时的传统管理模式。从德鲁克到加里.哈默, 都说明了在两化深度融合的二十一世纪,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创新 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瞭望塔”功能——帮助企业 掌握方向
“ 导 航 仪 ” 功 能 —— 帮 助 企 业 梳理流程,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情,引导和规范技术、设备和系统这 三者的配套升级
“作战操典”功能——明确协同 作战的组织原则和要求,搭建运营体 系
30
借鉴 ISO9000、ISO14000 等以往成熟的管理体系的做法,通过总结提炼我国广大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 方面的实践经验、规律和方法, 形成一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并在企业进行广泛推广应用,能够全面提升企业两化融 合的成效,可带动产业加速实现整体提升,为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供重要途径。
4
5
6
7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围绕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完善八方面战略支撑与保障,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进 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不同于德国工业4.0计划只针对高新技术,而是 将围绕整个制造业做大、做精、做强。我国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差异很 大,某些行业需要长期积累。”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中国制造必须 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 路图,推动信息化和工 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推 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战 略思想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 度融合”列为九项战略 任务之一,提出加快制 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 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
1997 2002
提出“以信息化带动 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的战略思 想
1
2
3
4
31
基本框架 3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体现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发展理念和管理变革的趋势
研究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一系列标准文件,我们发现很多发展的方向理 念是一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体现全球新一轮产业变 革的理念和变革的方向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集成 是重点,数据是灵魂,能力是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