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参数测量

合集下载

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零件,其使用范围广泛,从小型日用品到大型工业机械都需要使用到齿轮。

在齿轮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齿轮参数进行精确的测定。

通过测定齿轮参数,可以确保齿轮的精度和可靠性,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要求。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对齿轮参数进行测定,从而了解不同齿轮参数对齿轮运动学特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1.齿轮齿数计算齿轮齿数是齿轮的基本参数之一。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齿轮齿数比计算和模数计算两种。

齿轮齿数比计算需要通过输入齿轮的齿数,再通过给出的齿轮齿数比计算得到另一齿轮的齿数。

模数计算需要先给出齿轮的模数,再通过齿轮齿数计算得到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2.齿轮齿廓测量齿轮齿廓是齿轮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其测量需要用到螺旋测量仪。

通过螺旋测量仪,可以得到齿轮齿廓曲线的三维坐标数据。

通过对齿轮齿廓曲线进行计算和比较,可以评价齿轮的齿廓精度和几何误差。

3.齿间角测量齿间角是齿轮参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齿轮的传动精度。

通过齿间角的测量,可以评估齿轮的传动性能和齿间配合情况。

实验步骤根据测定到的齿轮分度圆直径,通过模数计算测得齿轮齿数,将齿轮齿数记录下来。

通过给定的齿轮齿数比,可计算出另一齿轮的齿数。

通过齿间角测量器对齿轮齿间角进行测量,并记录齿间角的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齿轮的齿数、齿廓、齿间角等参数,得到如下数据:齿轮1的齿数为20,模数为1.5mm,齿廓误差为±0.01mm,齿间角为22.5度。

通过计算机对齿轮齿廓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齿轮1和齿轮2的齿廓精度都较高,且几何误差较小。

通过齿间角的测量,发现齿轮1和齿轮2的齿间角都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认为齿轮1和齿轮2均符合齿轮设计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传动精度。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齿轮的齿数、齿廓和齿间角等参数,得到了齿轮的基本几何参数和齿轮运动学特性,可以用于评估齿轮的传动精度和几何误差。

实验结果表明,齿轮齿数、齿廓和齿间角对齿轮的传动精度和齿轮工作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齿轮测量参数详解

齿轮测量参数详解

齿轮测量参数详解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确保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行,需要对齿轮的一些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测量参数及其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齿轮的基本参数。

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齿宽等。

模数是指齿轮齿数与齿轮外径之比,它决定了齿轮齿面的形状和尺寸。

齿数是指齿轮上齿的数量,它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比。

压力角是指齿轮齿面与齿轮轴线之间的夹角,它影响了齿轮的传动效率和噪声水平。

齿宽是指齿轮齿面的宽度,它决定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平稳性。

我们需要测量齿轮的几何参数。

齿轮的几何参数包括齿高、齿顶高、齿根高、齿距、齿厚等。

齿高是指齿轮齿面到基圆的距离,它决定了齿轮的强度和刚度。

齿顶高是指齿轮齿面到齿顶的距离,它决定了齿轮的接触性能和传动效率。

齿根高是指齿轮齿面到齿根的距离,它决定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平稳性。

齿距是指相邻两齿顶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齿轮的传动精度和噪声水平。

齿厚是指齿轮齿面的厚度,它决定了齿轮的强度和刚度。

然后,我们需要测量齿轮的配合参数。

齿轮的配合参数包括齿隙、啮合度、啮合角等。

齿隙是指两个啮合齿轮齿面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齿轮的自由度和传动平稳性。

啮合度是指两个啮合齿轮齿面的配合程度,它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效率和噪声水平。

啮合角是指齿轮齿面与齿轮轴线之间的夹角,它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效率和噪声水平。

我们需要评估齿轮的质量参数。

齿轮的质量参数包括齿面粗糙度、齿轮硬度、齿轮材料等。

齿面粗糙度是指齿轮齿面的表面粗糙程度,它影响了齿轮的噪声水平和传动效率。

齿轮硬度是指齿轮材料的硬度水平,它决定了齿轮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

齿轮材料是指齿轮的制造材料,它影响了齿轮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

齿轮测量参数对于确保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测量和评估齿轮的参数,可以了解齿轮的几何形状、配合性能和质量状况,为齿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依据。

因此,对齿轮的参数进行准确、全面的测量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齿轮参数的测绘确定

齿轮参数的测绘确定

渐开线变位齿轮的测绘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相同,故分度圆的尺寸均为mz d =、基圆尺寸均为αcos ⋅⋅=z m d b 。

它们的齿廓曲线为同一基圆所生成的渐开线,只是它们分别应用了同一渐开线上的不同线段,因而齿廓的平均曲率半径是不同的:正变位齿轮应用离基圆较远的一段渐开线,其平均曲率半径较大,增加了齿轮的强度和承载能力,齿厚增加2xmtg α;而负变位齿轮应用离基圆较近的一段渐开线,其平均曲率半径较小。

一.确定公法线的跨测齿数 k :根据齿轮的齿数查表确定标准齿轮公法线的跨测齿数k ;或由标准齿轮跨测齿数公式5.01111.0+=z k (四舍五入取整数)求得。

二.测量相应跨齿数的公法线长k W 和1+k W :变位系数x 值不同,跨齿数k 亦不同:变位齿轮跨齿数πααcot 25.0180x z k ++︒= (四舍五入取整数)。

三.计算齿轮的模数m :(压力角应优先选取标准值,即20°、14.5)°分度圆上相邻两侧齿廓之间的弧长称该齿轮的齿距,m P ⋅=π根据基节公式απαcos cos ⋅⋅=⋅=m P P b 可得:〖基节指基圆上的周节(亦称法节)〗απαπcos cos )1(k k b W W P m -==+; 当︒=20α时,9521.2cos )1(k k b W W P m -==+απ; 当︒=5.14α时,04153.3cos )1(k k b W W P m -==+απ m 值应圆整成标准系列值(最接近的模数或径节);由公式可知:相同的基圆取不同的压力角,得到的模数m 值不同;但渐开线是完全相同的。

四.求出变位系数x 值:把圆整的模数m (径节应换算成模数)和公法线kn W 代入变位齿轮平均公法线长度公式,求出变位系数x 值。

(wms kn E W W -=测)公法线长度:[]ααπαtan 2)5.0(cos )1(x zinv k m S P k W b b k ++-=+-=;当︒=20α时,[]x z k m W k 684.00149.0)5.0(9521.2++-=;当︒=5.14α时,[]x z k m W k 517.000554.0)5.0(0415.3++-=;公法线平均长度变动公差按W E 值;(斜齿轮计算公法线时的齿数z 为当量齿n t inv inv z z αα=';跨测齿数四舍五入取整数) Wms E 是公法线平均长度上偏差。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为标题一、引言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其参数的准确测定对于齿轮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探究其几何特征和性能指标。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数等参数,以及齿轮的传动比和齿轮啮合的接触比。

2. 实验原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是通过测量齿轮的几何特征和性能指标来完成的。

其中,模数是指单位齿距长度与齿数之比,通过测量齿轮的齿距和齿数来计算;压力角是指齿轮齿廓上任一点处的法线与齿轮轴线的夹角,可以通过测量齿轮的齿廓和齿根圆来计算;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可以直接进行计数。

3.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齿轮测量仪、光学显微镜、千分尺、测微计等。

三、实验步骤1. 测量齿距和齿数将待测齿轮放置在齿轮测量仪上,通过旋转齿轮使其与测量仪上的测量杆接触。

然后,使用千分尺测量测量杆的移动距离,即为齿距。

通过旋转齿轮和计数齿轮上的齿数,即可得到齿数。

2. 测量齿廓和齿根圆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齿轮的齿廓,并使用测微计测量齿廓上任一点处的高度。

通过多次测量,可以得到齿廓的几何特征。

同时,通过测量齿根圆的直径,可以计算出压力角。

3. 计算齿轮参数和性能指标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数等参数。

同时,可以根据齿轮的传动比和接触比来评估齿轮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齿轮参数和性能指标如下:模数:0.5mm压力角:20°齿数:20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知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特征和性能指标。

模数为0.5mm表示单位齿距长度为0.5mm,齿数为20表示齿轮上有20个齿。

压力角为20°表示齿轮齿廓上任一点处的法线与齿轮轴线的夹角为20°。

这些参数对于齿轮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doc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doc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doc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在汽车、机床、船舶等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

为确保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齿轮的参数进行测定。

一、齿轮的基本参数
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压力角、齿数、分度圆直径等。

其中,模数是齿轮参数中最基本的参数,它表示齿轮的齿形大小和节距大小。

压力角则是齿轮齿面上受力的指示,齿数和分度圆直径是确定齿轮尺寸的关键参数。

二、测量方法和设备
1、模数的测量
模数是齿轮尺寸的最基本参数,通常采用免接触式的方式进行测量。

根据齿轮的内外径对光电靶尺等光电测量系统进行读数来确定齿轮的模数。

另外还可以采用直观法,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齿距和齿数再计算模数值。

2、压力角的测量
压力角是齿轮齿面上受力的指示量,可以采用光学投影法进行测量。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齿轮齿面图像,在图像上标出切线和法线等标志线,再根据这些线的长度测算出压力角的大小。

3、齿数和分度圆直径的测量
三、测量结果的判定
通过测量得到的齿轮参数需要与设计参数进行比较,以验证齿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齿轮超出了设计参数,需要对其进行修整或调整,以确保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齿轮测绘的步骤和技巧

齿轮测绘的步骤和技巧

齿轮测绘的步骤和技巧齿轮测绘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绘制齿轮几何参数的技术。

通过齿轮测绘,可以准确地了解齿轮的尺寸、齿形、齿间隙等关键参数,从而进行齿轮的生产、加工和组装。

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套齿轮测绘仪器,例如测量仪、投影仪、光栅尺等。

同时需要准备一套参考标准,包括齿轮测绘标准和检验规范。

2.精确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对齿轮进行精确测量。

首先测量齿轮的基本尺寸,包括齿轮直径、模数、压力角等。

然后测量齿轮的齿数和模数,可以采用光栅尺或齿轮测量仪进行。

3.测量齿形:齿形是齿轮的一个关键参数,可以通过投影仪进行测量。

将齿轮放在投影仪上,使用透明标尺轮廓描线法,将齿轮的齿形投影在投影屏上,然后使用目镜检查齿轮的齿形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齿形有误差,可以采取修正措施。

4.校核测量:测量完齿形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核。

可以随机选择几个点进行二次测量,并与初次测量结果进行比对。

如果测量结果相差不大,说明测量准确。

5.绘制齿轮图:将测量结果绘制成齿轮图,包括齿轮的齿形图、齿轮的几何参数图等。

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齿轮图绘制,确保图纸准确无误。

6.检验和调整:绘制齿轮图后,需要进行齿轮的检验和调整。

通过对齿轮图的比对,可以发现齿轮的偏差和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齿轮的质量。

1.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齿轮测绘需要使用各种精密测量仪器,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并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注意测量方法:齿轮测绘需要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例如,测量齿形时可以使用投影仪,而测量齿距可以使用光栅尺等。

3.注意测量环境:齿轮测绘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震动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同时还需注意气温、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针对不同的齿轮种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类型的齿轮测绘方法是不同的,例如直齿轮和斜齿轮的测量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注意测量结果的分析和校准:测量结果要进行分析和校准,比对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正。

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非常重要的元件,常用于提供转矩和速度的传递。

因此,对于齿轮参数的测定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介绍一次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齿轮的模数、齿数和齿轮厚度等参数,确定齿轮的准确参数,以便于后续的齿轮设计和制造。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我们需要测量齿轮的模数。

模数是齿轮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表示每毫米齿数的数量。

测量齿轮模数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我们采用了刻度尺和卡尺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需要测量齿轮的齿数。

齿数是指齿轮上齿的数量,也是齿轮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测量齿数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本次实验我们采用了齿间距法。

具体来说,我们将两个相邻齿的中心距离测量出来,然后通过计算得到齿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相邻齿轮的齿数差不大的情况。

我们需要测量齿轮的厚度。

齿轮的厚度也是齿轮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

测量齿轮厚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我们采用了卡尺测量法。

具体来说,我们使用卡尺测量齿轮的厚度,同时注意卡尺的测量精度。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通过测量齿轮的模数、齿数和齿轮厚度等参数,确定了齿轮的准确参数。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测量的精度,尽量减小误差。

这些测量参数对于后续的齿轮设计和制造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次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

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量实验

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量实验

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齿轮参数,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测量方法,加深对齿轮传动机构的了解,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仪器与材料:1.直齿圆柱齿轮测量装置2.游标卡尺、千分尺3.螺旋测量仪4.齿圆测量仪5.齿宽测量仪6.直角投影仪7.直齿圆柱齿轮样本实验原理:1.齿轮的模数(m):用直齿圆柱齿轮模头的测量,取测量中心距对齿轮的齿数(z)、模数(m)和齿轮标准齿距(p)进行了简化修正计算。

2.齿轮齿向宽度:用齿宽测量仪测量。

3.齿轮齿向高度:用外径(D)与最大厚度(t)按比值法进行计算。

4.齿轮外径:用齿圆测量仪从齿顶测量。

5.齿轮齿数:通过数距、角距连续测量,求平均值计算。

1.准备实验仪器和齿轮样本。

2.用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外径,并用螺旋测量仪校准测量结果。

3.用齿圆测量仪测量齿轮的外径,记录测量值。

4.用螺旋测量仪测量齿轮最大厚度,并用直角投影仪验证测量结果。

5.用千分尺测量齿轮的齿宽,并记录测量值。

6.用齿宽测量仪测量齿轮的齿宽,记录测量值。

7.用齿圆测量仪测量齿轮的齿数,记录测量值。

8.将齿轮放置在直齿圆柱齿轮测量装置上,按要求进行测量参数计算。

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测量所得的齿轮参数分别为:外径(D)= xx mm,最大厚度(t)= xx mm,齿宽(b)= xx mm,齿数(z)= xx。

根据以上测量值,按照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核心参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模数(m)= xx mm,齿向高度(h)= xx mm。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过程中要仔细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要牢记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确保正确使用。

3.对于一些测量结果较大的参数,建议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4.在实验结果的讨论中,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释。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量方法,加深了对齿轮传动机构的了解,并提高了实践能力。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1.模数的测定:
模数是齿轮参数中最基本的一项,通常用来表示齿轮齿数与齿轮的螺旋线上的间距的比值。

模数的测定可以通过齿轮的外径、齿数和压力角来确定。

测量齿轮的外径,然后用公式m=d/Z来计算得到模数。

2.齿数的测定:
齿数是指齿轮上的齿的数量。

一般可以通过直接测量齿数或者通过测量齿距来确定。

直接测量齿数需要使用专用的量具,如齿轮测量中心、齿轮齿数测量仪等。

3.压力角的测定:
压力角是齿轮齿面与齿轮轴线的夹角,也是确定齿轮参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测量齿轮齿面的型线和齿侧面的夹角来确定压力角。

4.啮合角的测定:
啮合角是指两个啮合齿轮的齿面间的夹角,它决定了齿轮的啮合方式和传动效果。

啮合角可以通过测量齿轮齿面的型线和齿轮轴线的夹角来确定。

5.齿顶高和齿根高的测定:
齿顶高是指齿顶到齿轮轴线的距离,齿根高是指齿根到齿轮轴线的距离。

测定齿顶高和齿根高可以通过直接测量齿轮的齿顶和齿根的高度来确定。

以上是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方法,正确的测定齿轮参数对于齿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齿轮的测绘方法

齿轮的测绘方法

齿轮的测绘方法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测量齿轮的尺寸和形状是质量管理和生产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齿轮的测绘方法主要包括齿轮基本参数测量、齿形测量、齿向测量和齿距测量等几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的测绘方法。

一、齿轮基本参数测量1.模数模数是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之一,对于相同的齿数,模数越小,则齿轮越小,齿轮的轴向长度也越短。

测量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模数量规或者螺旋测量仪进行测量。

在测量之前,需要清洗齿轮表面,并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齿数齿数是齿轮的另一个基本参数,在齿轮制造中齿数是由设计确定的,在实际测量时应该偏差很小。

测量齿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计数,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使用标准尺或者显微镜进行目测或计数,并确保每个齿顶和齿谷都能够被测量到。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齿形的特征(如齿宽、齿距、齿形角等)计算齿数。

3.压力角压力角是齿轮传动中齿根和齿侧的接触角度,是齿轮的重要参数之一。

测量压力角的方法主要有光顺法和尺法两种。

光顺法是使用精密光学测量仪器观察齿轮表面,并在光学图像中测量角度。

尺法是将齿轮与测量器配合,通过测量器读取焦距的变化,进而计算出压力角。

二、齿形测量齿形是齿轮的重要特征之一,齿形的形状和精度影响着齿轮的传动性能。

测量齿形的常用方法有绕动法和接触法。

1.绕动法绕动法是利用测量齿轮轴和测量仪器轴之间的相对运动测量齿形。

在测量前需要确保测量仪器与齿轮之间的中心距离和高度差等参数均恰当且稳定。

2.接触法接触法是利用测量齿轮啮合产生的接触线方法测量齿形。

在测量前需要确保齿轮啮合方法合适并且保持啮合处的正确位置和角度。

齿向是指齿轮轴线上齿的高度、齿深等参数。

测量齿向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齿根和齿顶高度来计算齿向。

齿根与齿顶高度的测量可以使用高度规或退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与齿向相关的参数来计算齿向,如模距、芝加哥弯曲器测得的齿形角和齿侧角等参数。

实验三 齿轮参数的测定

实验三 齿轮参数的测定

实验三齿轮参数的测定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其参数的测定对齿轮传动的性能分析和齿轮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齿轮的几何参数和载荷特性,来了解齿轮的基本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一、实验原理1. 齿轮几何参数齿轮的几何参数主要包括模数、齿数、齿宽、齿厚、齿向分度圆直径等。

这些参数对齿轮的传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在齿轮加工完成后进行准确的测量。

2. 测量仪器齿轮的测量仪器主要包括齿轮测微计、千分尺、内径千分尺、计算机等。

其中,齿轮测微计是测量齿轮模数、压力角和齿高的重要工具,千分尺和内径千分尺则用于测量齿轮的直径和孔径。

此外,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大大增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载荷特性齿轮的载荷特性包括转矩、扭转角、轴向力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通过转矩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拉力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了解齿轮在不同载荷下的性能特点,对齿轮传动的设计和选用可以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内容(1)齿轮模数的测量将齿轮放在支承装置上,使用齿轮测微计测量齿轮的模数。

先将齿轮对中,然后在齿轮的顶端和齿沟底部各测量一次,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齿轮的模数值。

将齿轮放在测量台上,使用千分尺测量齿轮的直径,并计算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再用齿数计算公式(z=πd/m)计算齿数。

(4)齿宽和齿厚的测量将齿轮装在试验台上,在齿轮轴上放置转矩传感器。

经过校准后,通过转矩传感器可以测量出齿轮在不同转速下的转矩值。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了解齿轮在不同载荷下的承载能力和其它性能特点。

将齿轮装在试验台上,在齿轮轴端部固定角位移传感器。

接下来,通过对齿轮的转动进行测试,可以测量出齿轮在不同载荷下的扭转角。

扭转角的测量结果对于了解齿轮的变形情况和变形量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实验步骤将齿轮放在支承装置上,使用齿轮测微计测量齿轮的模数。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齿轮测量时要小心操作,防止使齿轮受到损坏。

2. 在进行齿轮载荷特性测量时,要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校准,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齿轮主要参数及测量

齿轮主要参数及测量

齿轮主要参数及测量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

了解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其测量方法对于设计、制造和维修齿轮传动系统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齿轮主要参数及测量的详细介绍。

1.齿轮的主要参数:(1)齿数(N):表示齿轮上的齿的数量,用来描述齿轮的大小。

(2)齿距(P):相邻齿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也称模数(M),是设计齿轮的基本参数。

(3)齿宽(B):齿轮齿面的宽度。

(4)齿厚工作角(α):齿轮齿面与齿轮轴线的夹角,常用标准为20°,25°。

(5)齿顶高(HA):齿距圆与齿顶的距离。

(6)齿根高(HF):齿距圆与齿根的距离。

(7)模数(m):模数是一个无量纲参数,等于齿距圆的直径与齿数之比。

(8)弧齿厚(T):齿顶圆的圆周与模数之积,用来表示齿轮齿面的实际厚度。

2.齿轮参数的测量方法:(1)齿数(N)的测量:可以使用齿数测量仪或齿数计来测量齿轮上的齿数,通过仪器读数即可得到齿数。

(2)齿距(P)的测量:使用齿距测量仪或齿距计,在齿轮齿面上测量相邻齿的中心距离即可得到齿距。

(3)齿宽(B)的测量:使用齿宽测量仪或游标卡尺在齿面上测量齿宽的最大尺寸。

(4)齿厚工作角(α)的测量:使用齿根角度量表或齿轮测量仪测量齿面的厚度角度,得到齿厚工作角。

(5)齿顶高(HA)与齿根高(HF)的测量:使用齿顶高测量仪或齿根高测量仪测量齿顶和齿根的高度。

(6)模数(m)的测量:使用模数测量仪或卡尺在齿距圆上测量直径,再除以齿数,即可计算得到模数。

(7)弧齿厚(T)的测量:使用弧齿厚测量仪或测微计在齿顶圆上测量齿面的厚度。

齿轮参数的测量对于齿轮传动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测量齿轮参数,可以确保齿轮传动系统的合理匹配,提高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减少噪声和磨损。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齿轮的修磨和维修,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

总之,了解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其测量方法对于设计、制造和维修齿轮传动系统至关重要。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量(实验)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量(实验)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量(实验)1 引言渐开线齿轮是传动机械中常用的传动类型,由于其紧凑的形式和精确的结构,已经在各种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渐开线齿轮的正确使用,需要正确测量齿轮参数,例如基圆直径、压力角、齿顶高等。

本实验以准确测量渐开线齿轮参数为课题,将介绍其主要方法。

2 测量方法2.1 测量渐开线齿轮的基圆直径汽车发动机中常用的渐开线齿轮的基圆直径为25毫米或50毫米。

基圆直径可根据一个精密卡尺和一个1/2英寸游标量尺的精度测量。

将精密卡尺的触发端放置到齿轮轴上,以实现每个齿顶正好抵消。

在将游标量尺的结束端放到适当的顶部,并观察其中心,即可测出基圆直径。

渐开线齿轮的压力角就是齿形轮的内外侧沿齿根线弯曲的角度,它与其轴向力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关系。

两个精密的三坐标测量机(CMM)的测量法可以精确测量渐开线齿轮的压力角。

调整三坐标测量机上的X轴和Y轴,实现两个齿面之间正好正对;然后用三坐标测量机取样测量,以计算压力角。

渐开线齿轮彼此间的公差,又称对相差,它反映出齿轮轴转动时,齿面之间发生的抵消性位移变化情况。

测量渐开线齿轮的对相差,可以使用精密卡尺或长度规。

基本原理是,将精密卡尺的触发端置于齿面的滚动点上,并直线移动该滚动点,在相同的沿线移动齿面时,可以获得齿轮之间的对相差。

渐开线齿轮的齿顶高是齿轮上各齿面之间的距离,也是决定渐开线齿轮传动效率的关键。

齿顶高的测量可以使用精密显微镜的测量方法或编码器的测量方法。

用编码器测量渐开线齿轮的齿顶高,首先把编码器与齿轮进行对接;然后将齿轮轴的正转和反转,观察编码器输出的波形图,从而可以确定齿顶高大小。

3 结论本文介绍了渐开线齿轮参数测量中常用的几种主要方法,包括测量基圆直径、压力角、对相差以及齿顶高等。

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此类精准测量技术,及时发现渐开线齿轮工艺缺陷,从而确保机械传动系统的正确运行。

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在机械传动中应用广泛,其参数的准确测定对于齿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实际测量和计算,掌握其主要参数的测定方法,加深对齿轮基本概念和几何尺寸关系的理解,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待测渐开线圆柱齿轮若干2、游标卡尺(精度 002mm)3、公法线千分尺(精度 001mm)4、齿厚游标卡尺(精度 002mm)5、绘图工具(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三、实验原理1、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 m、齿数 z、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 ha、顶隙系数 c。

其中,模数 m 和压力角α是决定齿轮尺寸和齿形的重要参数。

2、模数 m 的测定根据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Wk 和跨齿数 k,可以计算出模数 m。

公法线长度是指在齿轮上,与两个非相邻同侧齿廓相切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其计算公式为:Wk = Wk + 1 Wk =mπcosα(k 1) +zinvα其中,Wk 为跨 k 个齿的公法线长度,Wk + 1 为跨 k + 1 个齿的公法线长度,z 为齿数,invα 为压力角α的渐开线函数。

通过测量不同跨齿数的公法线长度,代入公式可求出模数 m 的平均值。

3、压力角α的测定压力角α可以通过测量基圆齿距 Pb 来确定。

基圆齿距是指基圆上相邻两同侧齿廓之间的弧长,其计算公式为:Pb =πmcosα通过测量基圆齿距 Pb,代入公式可求出压力角α。

4、齿顶高系数 ha和顶隙系数 c的测定齿顶高系数 ha和顶隙系数 c可以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 da 和齿根圆直径 df 来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ha = hamhf =(ha + c)m其中,ha 为齿顶高,hf 为齿根高。

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 da 和齿根圆直径 df,代入公式可求出齿顶高系数 ha和顶隙系数 c。

四、实验步骤1、数出待测齿轮的齿数 z,并记录。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结果
1.确定模数和分度圆压力角。

2.测定齿顶圆直径d a和齿根圆直径d f ,分别选择偶数齿和奇数齿实验。

3.齿轮其它参数确定和尺寸计算
(1)变位系数;
(2)齿顶高系数;
(3)径向间隙系数。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表
二、思考题
1.决定渐开线齿轮轮齿齿廓形状的参数有哪些?
2.测量渐开线齿轮公法线长度是根据渐开线的什么性质?
3.通过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可间接得到齿轮的哪些几何尺寸和基本参数?
4.在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和齿顶圆时,齿数为奇数和偶数时有何不同?
5.测量时卡尺的卡脚若放在渐开线齿廓的不同位置上对测量的l n、l n+1有无影响,为什么?
6.齿轮的哪些误差会影响到本实验的测量精度?
三、实验心得与建议。

齿轮参数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齿轮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齿轮的各项参数,了解其基本性能,为后续设计与加工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齿轮作为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与参数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运行。

通过测量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螺旋角等参数,可以评估其承载能力、传动精度和效率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具与材料:游标卡尺、直尺、百分表、齿轮测量仪、待测齿轮。

2.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齿数:将齿轮放置在测量台上,调整好位置,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齿数。

3.使用直尺测量模数:在齿轮上选择任意一个齿,使用直尺测量其齿高,计算出模数。

4.使用百分表测量压力角:将百分表固定在齿轮测量仪上,将齿轮放置在测量台上,调整好位置,读取百分表上的数值,得到压力角。

5.使用齿轮测量仪测量螺旋角:将齿轮放置在测量台上,调整好位置,使用齿轮测量仪测量螺旋角。

6.记录数据:将测量得到的各项参数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7.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计算齿轮的各项性能指标,如传动比、承载能力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该齿轮在设计与加工过程中得到了准确的控制。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对齿轮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得到了准确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待测齿轮的各项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误差较小。

这表明该齿轮在设计与加工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实验可为同类齿轮的设计与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六、建议与展望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到了待测齿轮的各项参数,证明了其性能良好。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关注一些细节问题以进一步提高齿轮的性能。

以下是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1.在齿轮设计与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和加工工艺,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性。

2.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齿轮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过度磨损或损坏。

3.对于长期运行的机械设备,应对齿轮进行定期更换,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4.在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齿轮的修形与优化设计方法,提高其传动精度和效率。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加深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元件,其主要参数包括模数、压力角、分度圆直径、法向变位系数等。

2.测量方法(1)模数的测量模数是指每个齿轮上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牙数。

测量时可使用卡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分度圆周长,并除以π得到分度圆直径,再用分度圆直径除以牙数即可得到模数。

(2)压力角的测量压力角是指啮合点处法向与切向之间夹角。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切线法和棱镜法。

切线法需要制作切割器,在啮合点处与被测齿轮相切,然后读取切割器上所示的压力角。

棱镜法则是将棱镜放置在啮合点处,使棱镜的一面与齿轮啮合,然后读取棱镜上所示的压力角。

(3)分度圆直径的测量分度圆直径是指齿轮上齿根和齿顶的中心距离。

测量时可使用卡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分度圆周长,并除以π得到分度圆直径。

(4)法向变位系数的测量法向变位系数是指啮合时相邻两个齿根或齿顶之间距离与模数之比。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切线法、高度法和螺旋仪法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被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安装在测试台上,并用夹具固定。

(2)检查测量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游标卡尺是否灵敏、切割器是否锐利等。

2.模数的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沿着分度圆周长逐个读取牙数,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分度圆周长除以π得到分度圆直径,再用分度圆直径除以牙数即可得到模数。

3.压力角的测量(1)切线法:制作切割器,在啮合点处与被测齿轮相切,然后读取切割器上所示的压力角。

(2)棱镜法:将棱镜放置在啮合点处,使棱镜的一面与齿轮啮合,然后读取棱镜上所示的压力角。

4.分度圆直径的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沿着分度圆周长逐个读取齿根和齿顶的中心距离,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所有读数求平均值即可得到分度圆直径。

5.法向变位系数的测量(1)切线法:制作切割器,在啮合点处与被测齿轮相切,然后读取切割器上所示的距离,并除以模数即可得到法向变位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和计算、熟练掌握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
关系和渐开线性质的知识。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齿轮一对(齿数为奇数和偶数的各一个);
2、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单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有:齿数Z、模数m、齿顶高系数h、分度圆d、压力角α、顶圆直径da、根圆直径d f、齿顶
高h、变位系数x。

本实验是用游标卡尺来测量轮齿,并通过计算或直接测量得出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

其原理和方法如下:
图1
1、测定齿轮的顶圆、根圆直径。

①对于齿轮的齿数为偶数的齿轮可直接用游标卡尺在齿轮上测
出顶圆、根圆直径。

②对于齿轮的齿数为奇数的齿轮,不能直接用游标卡测出顶圆和根圆直径,(因为奇数齿轮的轮齿不在同一直线上)。

那么测量的方法应先测量出孔径D;然后测孔径臂到齿顶高度H1;孔径臂到齿根高度H2的长度;如图1所示。

再根据下公式计算出齿
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 f。

da=2H1+D …………………(mm)
d f=2H2+D …………………(mm)
2、全齿高h:
根据h=(da-dr)/2 …………… (mm)
3、确定齿轮模数m和压力角α: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如下:
图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的计算如下:
如图2所示。

若卡尺跨k个齿,其公法线长度为Wk=(k-1)P b+S b
同理,若卡尺跨k+1个齿,其公法线长度则应为:K w+1=KP b+S b………………①
W k+1-W k=P b
P b
m= ——————………………②
πcosα
式中P b为齿轮基圆周节,它由测量得出的公法线长W k和W k+1
代入①求得;
压力角α可能是15°,也可能是20°, 故分别用15°和20°代入式②算出两个模数,查标准模数表取其模数最接近标准模数的一组模数m和压力角α,即为所求齿轮的模数m和压力角α。

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表(GB1357-87)
为了使卡尺两个卡脚能保证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所需算出齿轮的跨齿数K。

K按下式计算:
K=0.111Z+0.5
或直接由下表查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