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战演练
1、热心助人的长者,渊博冲淡的学者,严谨高明的老 师。 解析:从为人处世、做学问、做老师三方面概括,概括 或摘录关键词,符合原文意思即可。 2、①南山雨是申石初先生送给‚我‛诗册里的词语, 象征着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境界,形象地体现了主旨。 ②以此为题,纪念‚我‛和申先生订交的往事,表达 ‘我’对申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 ③点染出浓浓的诗意,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④反映了作者与申先生的精神契合,表明作者对安贫乐 道的人生态度的肯定。 解析:可以从四个方面回答:①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②作者对申石初先生的思想感情;③诗歌意象的美学 意味;④作者的人生态度。
中心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串全 文,或直接点明中心。分析其作用,一般要从 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内容主旨作用 • 中心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 的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 旨方面的作用。一般而言,写物的散文要找志, 写景的散文要析情。 2.艺术构思作用 • 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 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
写作训练(小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个片段。 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朱自清看 到的,是别样的荷香月色;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 屋,普普通通的一株株枣树,郁达夫感受到的, 是故都的清、静、悲凉;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 生长,陆蠡发现的,是生的欢喜,是向往光明的 自由的心……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习以为常的地 方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联想和感悟? 请据此写一个片段,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 自拟,字数不少于200字,注意规范书写,注意 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三)答题模板������
模板一:总—分: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 出一个定性分析,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模板二:分—总:从几个方面对该人物做定量分 析,再用一句话作定性的总括。 答题模式: 1.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 言答出即可。 2.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 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 +分析‛式。
题型三
物象概括鉴赏
• 所谓物象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事 物形象,它在以事物形象本身出现的同时, 也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 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 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 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 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
包弟形象特点
概括分析物象特点的角度
1.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 音、色彩、气味等。 2.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 本质、精神),明确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 似点。 3.进一步明确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进而说出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4.注意答题区间及答案组织顺序。对主要物象 特点、内涵的概括分析一般要着眼于全文,但 要特别关注该物象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其前后 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的地方。答题时要注意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
记念刘和珍君
1、主要事迹: (1)生前爱看鲁迅文章;(2)毅然预定了全年的
《莽原》;(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4)常常 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 于泣下;(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7) 中弹牺牲。 依据人物事迹请概括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形象特点: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 列的新女性。(形象类型)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 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 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 赴国难,不惜殒命。(形象特点)
月下荷塘形象特点
《荷塘月色》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有何 特点?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 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 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意象)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意境)。
故都秋的形象特点
《故都的秋》刻画了故都秋怎样的特点, 选取了那几幅画面来展示的? 1、“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意境特点) 2、描绘了五幅图画(意境画面): (1)秋晨小院图、(2)秋槐落蕊图、 (3)秋蝉残鸣图、(4)秋雨话凉图、 (5)秋日胜果图。
分析景物形象作用的技巧
wk.baidu.com
1.主要景物形象 (1)内容主旨——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2)艺术构思——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众多 材料贯穿在一起的作用。 2.次要景物形象 (1)结构形式——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 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 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主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 深化升华作用。 (3)对主要景物形象的意义彰显——对比、衬托、 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景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概括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四步走
• 1.画——在文章中画出有关人物语言、神态、 动作等的句子。 • 2.析——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 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和 性格特征。 • 3.明——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人物的代表类型、 地位。 • 4.答——分点写出,答案的要点包括人物的性 格特征和人物的典型意义。
《小狗包地》作者刻画了包弟怎样 的形象特点?展现了作者怎样的精 神品质? 1、(明线形象)包弟——可爱、聪 明、有情义、通人性。 2、(暗线形象)作者——忏悔、说 真话、真诚,敢于解剖自己。
“绿‛的形象特点
1、《囚绿记》描写了常春藤怎样的形 象特点? 常春藤的形象特点—— (1)表层特点:绿的向阳、固执、渴 望自由的特点, (2)深层特点:象征了生命与希望以 及一种向往光明、自由、坚贞不屈的抗 敌精神。
(二)四角度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1.叙事情节——在阅读时就分析事件,理清情节, 从中概括人物形象。 2.细节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神 态等细节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 3.时代背景——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 的时代去分析概括。 4.评价议论——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 作者的情感倾向,进而分析概括。
病例剖析《新学案》
存在问题: 答案1:第①点虽答出‚照应‛关键词,但语焉不详, 与上文哪些内容相照应未交代清楚;第②点答题要点 不全,尤其在表现表叔方面不全面。 答案2:该答案在答表现人物作用方面很好,且把‚照 应‛作用写得具体,但仍存在答题点不全的问题。该 题实际是‚写自行车有什么作用‛的变式提问,应注 意把这一物象放在结尾的用意。 满分答案: ①和前文表叔擦车的描写相照应。(结构方面) ②表现了表叔爱干净、持之以恒的个性。(人物形象) ③象征表叔一生清白做人,洁身自好,有操守的闪光人 格。(手法及作用) ④人亡物在,睹物思人,使文章含蓄蕴藉,令人回味。 (主题方面)
(四)看类型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形象——从人物形象对作品的主 题的揭示和对现实意义的启示两方面思考。 2.次要人物形象——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 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 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题型二、欣赏景物形象
1.把握景物形象特征
2.了解景物形象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 3.分析景物形象对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散文阅读复习 ——鉴赏形象
魏继国 沂水一中 2015、12、4
复习目标
• 1、梳理教材形象特点 • 2、了解高考散文鉴赏形象的基本题型。 • 3、掌握鉴赏形象题的答题方法。
题型一 人物形象概括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别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散文 以写实为主,更多的是作者的个人感情在人物形象上 的直接投注;另外,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不讲究完整性, 讲究的是突出具体事件、某个细节,这些具体的事件、 细节对理解作者感情和文章主题非常重要。鉴赏现代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 ①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 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 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②艺术性。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高考散文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 一是概括(或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是主要考 查点; 二是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有时命题者也会将这两方 面综合起来命题。
(一)分析主要物象作用‚2角 度”
(二)分析次要物象作用‚4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 ①开头结尾的 策划, ②详略主次的安排, ③行文线索的贯穿, 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 ①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②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的思考角度:对比、衬 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4、艺术构思作用。 ①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 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 ②或起着象征、衬 托的作用。
梁任公形象特点
梁启超是一个学者政治家,在本文中展示了怎 样的形象特点? 1、形象类型:学者形象 2、形象特点: (1)外在形象——精悍,精神,潇洒,随意 而不散漫, (2)内在气质——谦逊,自信,爱国,沉稳, 风趣,有学问,热心肠等。
(一)人物形象的内涵
1.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勤劳、善良、淳 朴、忠厚、内向、腼腆、懒惰等。 2.人物形象的精神风貌。如:乐观、悲观,活 泼、向上,积极、消极,乐于助人等。 3.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如:爱国、守旧、反 动、愚昧、自私、贪婪等。 4.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如:人物身份、 社会地位、代表意义等。
对点训练
①题目把孔子比喻为‚黑暗王国的残烛‛,文中 着力渲染‚蜡烛‛如何在‚寒意四逼‛的环境 中‚艰难地闪耀‛,最后写蜡烛‚耀眼地一跳, 熄灭了‛,‚蜡烛‛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 ②写出了孔子所处环境的恶劣,表现孔子一生都 在追寻却壮志难酬的痛苦,突出了一代哲人的 悲剧命运。 ③‚蜡烛‛在文中作为线索,勾连首尾,串起材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