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设计与研发介绍模板.ppt

合集下载

锂电池的设计与研发介绍课件

锂电池的设计与研发介绍课件

优化电池管理系统
设计高效的电池管理系统,对电 池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确保电 池的安全和长寿命使用。
环境适应性设计
耐高温和低温性能
提高电池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确保电 池在不同温度下的正常工作。
抗振动和冲击能力
增强电池的抗振动和冲击能力,以确保在复杂环 境下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环保要求
选择无毒或低毒性的材料,减少电池在使用和废 弃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VS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 断拓展,锂电池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 泛。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不断扩大,锂电池市 场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锂电 池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锂电池作为一 种环保能源,将更加受到重视和支持。
电解液的制备
溶剂的选择
01
常用的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等,选
择合适的溶剂对电解液的电导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锂盐的选择
02
常用的锂盐包括LiPF6、LiBF4等,选择合适的锂盐能够提高电
解液的电导率、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纯化与除水
03
电解液中应去除杂质和水分,以提高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和稳
隔离和密封
确保电池内部组件的隔离 和密封,防止电解液泄漏 和外部环境对电池内部结 构的干扰。
热管理
设计有效的散热系统,确 保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 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防 止电池过热。
能量密度设计
选择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
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如锂钴氧化物、锂镍锰氧化物等, 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负极材料的性能决定了锂电池的首次 效率、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课件

《锂离子电池》课件

安全性能与环境影响
安全性能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是其应用领域的重要考量因素。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部存在 可燃物质,不当使用或过充过放可能导致电池起火或爆炸。因此,提高锂离子电 池的安全性能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环境影响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废旧电池处 理问题、电解液泄漏和重金属元素释放等。因此,发展环保型的锂离子电池技术 也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
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存储的电能,是衡量电池储能能 力的重要指标。提高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功率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输出的电能,是衡量电池快速充 放电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功率密度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等设备的加速性能和 响应速度。
为锂离子电池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6
锂离子电池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 战,包括过热、过充、短路等情况下的安全 隐患。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需要采取 一系列措施,如改进电池设计、提高电池管 理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强生产工艺控制等。 此外,研发新型安全材料也是重要的研究方
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通过电解液和 隔膜迁移到负极并嵌入;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出,通过电解液和隔膜迁移到正极并嵌入,同时电子通过外电 路传递形成电流。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
01
02
03
根据正极材料
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 材料等。
根据用途

《锂离子电池》课件

《锂离子电池》课件
指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储存的电量,通常以毫安时(mAh)或安时(Ah)为 单位。
能量密度
表示电池每单位重量或体积所能储存的能量,单位为瓦时每千克(Wh/kg)或瓦 时每升(Wh/L)。
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自放电率
循环寿命
指电池在特定充放电条件下能够维持 性能参数的时间,通常以充放电循环 次数来表示。
自放电率
通过掺杂金属离子或进行表面改性 ,可以改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和循环稳定性。
负极材料的制备
负极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基材料 、钛酸锂等,选择合适的负极材料对 电池性能至关重要。
表面处理与改性
通过表面涂覆、化学处理、物理气相 沉积等方法对负极材料进行改性,以 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装配工艺流程
电池的装配工艺流程包括正负极片的切割、涂布、碾压、制片、装 配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工艺参数的优化。
电池的性能测试
电池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如电化学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 试等,以确保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04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与 测试
电池的容量与能量密度
电池容量
合成方法
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与正极类似,也 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固相法、化 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电解液的制备
电解液的组成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由 有机溶剂、锂盐和其他添 加剂组成。
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直 接混合法、共沸精馏法、 离子交换法等。
电解液的性能要求
电解液需要具有良好的离 子导电性、化学稳定性、 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等。
表示电池在不使用情况下,电量自行 减少的速度,通常以每月电量减少的 百分比来表示。

《锂离子电池介绍》课件

《锂离子电池介绍》课件

0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正极材料
01
02
03
04
作用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存储和释
放能量。
常见种类
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 铁锂等。
特点
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 命长、自放电率低等特点。
应用
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 力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领域。
负极材料
作用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 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负责存储锂离子
VS
详细描述
电池组装通常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以确 保产品质量。组装过程包括将正负极片叠 放在一起,中间夹上隔膜,然后注入电解 液。最后,通过封装形成完整的电池。电 池的封装形式有多种,如圆柱形、扁平型 和棱柱形等。
电池测试
总结词
电池测试是确保电池性能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包括电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和循环寿 命测试等。
电极制备
总结词
电极制备是将正负极材料涂布在金属箔上,形成集流体和活 性物质的结构。
详细描述
电极制备过程中,首先将正负极材料与粘结剂混合,制成浆 料。然后,将浆料涂布在金属箔上,经过干燥和碾压,形成 电极片。电极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生产成 本。
电池组装
总结词
电池组装是将正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 等组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池结 构。
回收与环保问题
总结词
锂离子电池回收和环保问题亟待解决
详细描述
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钴、镍 等重金属和有机溶剂等。这些物质对环境和 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锂离子电池 回收技术尚不成熟,回收率较低,也给环保
带来压力。

锂电池的设计与研发培训教材(PPT 55张)

锂电池的设计与研发培训教材(PPT 55张)

负极材料 : 1 比容量高 2 比表面积小 振实高
3 结构稳定
4 可逆容量高 5 电位高 6 化学稳定性好, 7 环保 8 便宜
电解液
1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和集流体不发生化学
2 比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电压)
3 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低的电子电导率;
4 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在炭负极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钝化膜
6尺寸要求
现在各类普通电子产品都趋向轻而薄的观念,比如:手机 MP3-MP4也是薄而轻,蓝牙耳机更是小。所以在电池的设 更要求我们开发一些克比容量高,压实高的新材料,来满 品的需要。
长循环 7循环性能 8 BMS(电源管理系统)的合理选用
作为锂电池,我们在使用时,必须选用合理的BMS来对电池 的保持,如:过充 过放,过流 短路 均衡 过温。好的BMS能 用寿命得以正常发挥。 9 成本
除了以上的考虑因素之外,成本也是在设计时重点为考虑的 系到设计出来的产品,客户所能接受的价格是否有利可赚! 低的成本,做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除了利润 ,一切都 是假 的!!
常见锂电池的使用参数:
常见电池设计时不同的要求

现对常识、参数、材料以及设计思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
际的尺寸工艺设计
尺寸设计
电池功能特点
一 比容量高 二 电压高
酸 镉 镍 锂 35 41 50-80 120-160 140-180 Wh/kg
三 体积小 重量轻(24V相当于市面上铅酸电池的1/7重量,36V电池重量仅3KG, 相当于市面上铅酸电
四 长循环
五 自放电小 六 无记忆效应
七 无污染 环保
铝镍带
1 过流密度大 2 不易氧化 3 与电池内部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PPT课件

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PPT课件

二次过压 保护
PACK-
AFE (保护控制) SCL
SDA
Gas guage (电量计)
SMBC SMBD
三端可控 FUSE
PACK+ 21
NB电池原理图
22
此电路图有四大模块:模拟前端控制AFE BZ29330—实现 常规的一次保护; gas gauge IC BQ20Z90--可精确监测阻 抗改变或由电池老化、温度以及循环模式造成的电阻, 从而准确预计双节池组、三节电池组和四节电池组的运 行时间;MOS模块—开关作用;二次保护—电池包过压 保护/三端可控FUSE及NTC温度保护等
电解质材料不同及工艺上的差异使电池有不同的性能,并且有不同的名称。
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氧化钴锂(LiCoO2),另外还有
少数采用氧化锰锂(LiMn2O4)及氧化镍锂(LiNiO2)作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一般将后两种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称为“锂锰电池”及“锂镍电池”。
新开发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是用磷酸铁锂(LiFePO4)材料作电池正极的锂
最好; 4.极好的循环寿命,经500次循环,其放电容量仍大于95%; 5.过放电到零伏也无损坏; 6.可快速充电; 7.低成本; 8.对环境无污染。
10
三. LiFePO4电池的应用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应用 1. 大型电动车辆:公交车、电动汽车、景点游览车及混合动力车等; 2. 轻型电动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小型平板电瓶车、铲车、清洁 车、电动轮椅等; 3. 电动工具:电钻、电锯、割草机等; 4. 遥控汽车、船、飞机等玩具; 5. 太阳能及风力发电的储能设备; 6. UPS及应急灯、警示灯及矿灯(安全性最好); 7. 替代照相机中3V的一次性锂电池及9V的镍镉或镍氢可充电电池(尺寸完 全相同); 8. 小型医疗仪器设备及便携式仪器等。

《锂离子电池介绍》课件

《锂离子电池介绍》课件
性能有重要影响。
发展趋势
寻找高比容量、高稳定 性、低成本的负极材料
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电解液
作用
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传 输锂离子的作用,是电池内部
电荷转移的媒介。
种类
主要包括有机电解液和无机电 解液。
性能特点
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 稳定性、闪点等对电池的安全 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发展趋势
安全问题
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高温等条件下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对使用者和环境造成威 胁。
解决方法
采用高安全性的材料,如阻燃电解质和高温稳定的正负极材料。同时,加强电池管理系 统,防止电池过充和过放,并实时监测电池温度和电压,确保电池在安全范围内工作。
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问题
回收与再利用问题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废旧电池的处理和资源回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常见于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 脑等。
方形锂离子电池
扣式锂离子电池
常用于小型电子设备,如手表、计算 器等。
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电子产品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较长 的使用寿命,锂离子电池 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 电脑等电子产品。
开发新型电解液体系以提高电 池性能和安全性是当前的研究
重点。
隔膜
作用
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隔离正负极,防止 短路的作用,同时允许锂离子的通过。
性能特点
隔膜的孔径、孔隙率、透气性等对电池的充 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种类
主要包括聚烯烃隔膜和聚酯隔膜等。
发展趋势

锂电池制造工艺培训(ppt40张)

锂电池制造工艺培训(ppt40张)
使电池芯叠层紧密,方便套壳
潜在问题
压力过大或过小—压力过大易导致电芯压坏短路,压力过小使
电芯压不到位,影响下步操作
电池培训教材
制程过程控制点—14
贴上下胶纸
避免电池芯和壳体或盖板间的短路
潜在问题
位置不当—在电池受外界震动或碰撞时不能完全避免电池的内
部短路,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电池培训教材
制程过程控制点—15
路或安全问题,正极活性物质被贴住会影响容量
电池培训教材
制程过程控制点—10
极片烘烤
除去极片中的水分
潜在问题
①温度过高—极片变脆,引起极片掉粉或电池短路,导致电池 自放电大甚至安全问题
②温度过低—极片除水不净,导致电池容量低、内阻不稳定、 循环差及尺寸异常
电池培训教材
制程过程控制点—11
卷绕
隔膜良好绝缘的基础上正负极良好地叠合
②恒压电压不准
a、电压偏高会导致电池过充,影响电池性能和分容准确度,极 端时可能出现爆炸
b、电压偏低会导致电池充电不足,影响电池分容的准确度
电池培训教材
制程过程控制点—30
储存
检测电池的自放电情况
潜在问题
温度对储存结果有影响
电池培训教材
制程过程控制点—31
抛光
清理电池表面
潜在问题
①抛光不良—影响电池的外观
②注液时与外界隔离效果差—容易导致电池内含水量增加,引
起电池容量低、内阻大、平台低及循环性差等问题
电池培训教材
制程过程控制点—26
储存
使电解液充分渗透
潜在问题
储存时环境控制不好—容易使电池吸水,引电池各项性能异常
电池培训教材
制程过程控制点—27

【可编辑全文】锂离子电池--ppt课件

【可编辑全文】锂离子电池--ppt课件
根据内部材料的不同,动力锂离子电池相应地分为 液态动力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两种, 统称为动力锂离子电池。
ppt课件
21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为了突破传统锂电池的储电瓶颈,研制一种能在 很小的储电单元内储存更多电力的全新铁碳储电 材料很有必要。但是此前这种材料的明显缺点是 充电周期不稳定,在电池多次充放电后储电能力 明显下降。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手机、笔记 本电脑等现代数码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 电池,但不可过充、过放(会损坏电池或 使之报废)。
因此,在电池上有保护元器件或保护电 路以防止昂贵的电池损坏。
ppt课件
16
主要优点
1)电压高 单体电池的工作电压高达 3.7~3.8V
2)比能量大 目前能达到的实际比能量 为555Wh/kg左右
锂离子电池
The Magic Batteries
ppt课件
1
目录
工作原理 主要结构 电池种类 主要优点 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方向
ppt课件
2
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 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 极材料电池的总称。
以碳素材料为负极, 含锂的化合物为正极。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 过程,就是锂离子的 嵌入和脱嵌过程。
充电前
充电后
ppt课件
11
碳负极材料
碳材料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嵌锂碳材 料可用LixC6表示,当X=1时达到最高的理论嵌锂量,理 论比容量为372 mAh/g。石墨和中间相碳微球(MCMB) 是实际应用最广泛的两类碳材料。
石墨
碳微球
ppt课件
12
电解液
有机溶剂: 乙烯碳酸酯(EC) 丙烯碳酸酯(PC) 碳酸二甲酯(DMC) 碳酸二乙酯(DEC)

锂离子电池背景介绍及研究进展.ppt

锂离子电池背景介绍及研究进展.ppt

3. Cathode performance
Fig. 2. Plateau voltage and capacity (see Fig. 1) for LiFePO4 [123,153–162] and LiCoO2 [163–167] with a charging voltage of 4.2V and discharge current of 1C.
• (3) substituting Li or Ti by other metal cations, such as Cr3+,
V5+, Mn4+, Fe3+, Al3+, Co3+, Ta5+, Cu2+;
Nb
No investigation was reported on the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b-doped Li4Ti5O12 as an anode material.
The decrease in capacity with increasing discharge current is
generally smaller for LiCoO2 than for Li(Ni,Mn,Co)O2.
Fig. 8. Discharge capacity of LiFePO4 as a function of discharge rate.
0.1C.
The capacity of Li(Ni1/3Mn1/3Co1/3)O2 increases more than that of LiCoO2, suggesting that the kinetics of charge transfer and/or mass transport are slower in Li(Ni1/3Mn1/3Co1/3)O2 than in LiCoO2.

锂电池PACK工艺详解 PPT

锂电池PACK工艺详解 PPT

五、工业安全
1、了解工厂布局
消防设施
灭火器箱,一般至少要装备两个灭火器
消防设施
灭火器
消防设施
应急灯:停电时灯亮
安全出口标识
消防设施
禁止标识
人身安全
1、220v/380v 50Hz工业用电
2、机械设备操作 3、生产中化学物质的接触
人身安全
1、220v/380v 50Hz工业用电
人的安全电压为36伏以下,我们正常使用的照明、动力 电为220V/380V/50Hz,没有专业的技术与装备我们只能 有使用的能力,没有装配、维护的能力 A、开关、插座
四、电池pack生产流程
注塑结构生产工艺流程
贴防水纸 使用设备:无 使用工具: 镊子
四、电池pack生产流程
注塑结构生产工艺流程
包裹商标 使用设备:无 使用工具: 夹具 常规作业要求:
A、无气泡;
B、接口处错位低于0.05mm C、电芯无外露 D、商标无起皱纹、凸点
四、电池pack生产流程
注塑结构生产工艺流程
防静电鞋套
防静电工衣
防静电帽
防静电手腕
四、电池pack生产流程
注塑结构生产工艺流程
整形检测 使用设备:测试仪 使用工具: 测试夹具
四、电池pack生产流程
注塑结构生产工艺流程
低压注 塑成型 使用设备:低压注塑机 使用工具: 注塑模具
四、电池pack生产流程
注塑结构生产工艺流程
外观、清洁
检查注塑后电池外观,清除油污
电源
负载电器
开关
二、电池的组成
PTC、FUSE FUSE:熔断或保险丝,短路时溶断,不可恢复
三、电池pack工艺
连接工艺

锂离子电池ppt课件.ppt

锂离子电池ppt课件.ppt
由于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于1971年被电化学会授予青年作家奖, 于2004年被授予电池研究奖,并且被推举为会员。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锂离子电池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Sony公司 提出者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锂离子电池:炭材料锂电池 后来,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
极的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 是锂离子电池。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 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 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 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 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 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目前所说的锂离子电池通常为锂二次电池。
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 之分。锂离子电池规定在常温、恒流 (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 充电3h、再以0.2C放电至2.75V时,所 放出的电量为其额定容量。 电池的实际 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 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 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 充放电条件)。
1.1977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石墨嵌锂化合物 作为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在此基础上,于 1980年首次提出“摇椅式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ies)概念,成功解决了锂负 极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
13
铜铝箔厚度*宽度:mm*mm 辊压厚度:mm 卷针宽:mm 正负极容量比:%
0.0
14
二 工艺设计
➢ 主体材料的选用:
正极材料:四高 三稳 一保 一低价
1 比容量高 2 电压高 3 可逆容量高 4 扩散率高 5 平台稳 6 结构稳定 7 化学稳定 8 环保 9 便宜
电池的设计,最基本 的就是要对所用的材 料要求及性能必须了 解
0.0
19
工艺设计思路
➢ 电池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能符合客户的要求,针
对不同的用途,功能,设计出相应的电池。目前常见的电子 产品有:蓝牙耳机 MP3-MP4 普通手机 3G手机 笔记本 航 模 玩具 电动工具 电动自行车 。对于不同的产品,在其电池 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 1 安全 无论是用于那方面的电池,首当其充是的安全,确
保电池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不高热不起火不爆炸。 高热烫伤,起火烧伤,爆炸更危险!! 。
0.0
20
➢ 2 容量(功率)
➢ 即能够支持电器设备一次持续工作的时间要求,比如:手机 要求一次充电,能使用三天,航模 玩具飞机一次能飞3分钟
等。
➢ 3 平台要求 ➢ 电池一次放电 某一电压值以上持续放电的时间,比如:手机
0.0
21
➢ 5 工作时峰值与持续电流 ➢ 用电器在不同的工作时间,输出电流有所不同,因此就得
根据不同的电流值来选用材料,比如:放电电流大的电池, 我们在设计时,就得考虑面密度大小 ,电解液种类,极 耳数量 ,点焊点的数量,极耳种类,引线的过流等等。
➢ 6尺寸要求 ➢ 现在各类普通电子产品都趋向轻而薄的观念,比如:手
电池放电 到3.6V后,自动关机 ,就要求我们的电池3.6V电 压平台的时间越长越好,在选用正极材料时,会根据材料的
特性来满足这一要求。
➢ 4 使用环境
➢ 电池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性能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比高 温70℃与低温-20℃放出的容量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设计 时根据使用环境来选择所需的材料(正极料 电解液等)
0.0
7
三 电池功能特点
➢ 一 比容量高 酸 镉 镍 锂 35 41 50-80 120-160 140-180 Wh/kg

二 电压高 ➢ 三 体积小 重量轻(24V相当于市面上铅酸电池的1/7重量,36V电池
重量仅3KG, 相当于市面上铅酸电池的1/6重量. )
➢ 四 长循环 ➢ 五 自放电小 ➢ 六 无记忆效应 ➢ 七 无污染 环保 ➢八
0.0
8
四 电池的用途
➢ 移动电话、MP3 MP4 蓝牙 笔记本电脑、 小型摄像机、电动工具 电动车、UPS备用电 源,军事用途等等.
凡是能用电的设备基本上都能用上!!
0.0
9
五 锂电池的常用术语
➢ 1 容量 (放电容量 充电容量 额定容量 设计容量 标称容量 平台容
量)
➢ 2 电压 (标称电压 开路电压 闭路电压 平台电压 上限电压 截止电
机超薄 MP3-MP4也是薄而轻,蓝牙耳机更是小。所以在 电池的设计上更要求我们开发一些克比容量高,压实高的 新材料,来满足产品的需要。
0.0
22
➢ 7循环性能
长循环
➢ 8 BMS(电源管理系统)的合理选用
作为锂电池,我们在使用时,必须选用合理的BMS来对 电池进行一系列的保持,如:过充 过放,过流 短路 均衡 过温。好的BMS能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正常发挥。
压 中值电压 平均电压)
➢ 3 内阻 (极化内阻 欧姆内阻 静态内阻 动态内阻 )
0.0
10
➢ 4 恒流充电 ➢ 5 恒流放电 ➢ 6 搁置 ➢ 7 循环 ➢ 8 活化 ➢ 9 化成 ➢ 10 分容 ➢ 11 自放电
➢ 12 放电率
➢ 13 荷保持 ➢ 14 记忆效应 ➢ 15 放电电流 ➢ 16 贮存寿命 ➢ 17 过充 ➢ 18 过放 ➢ 19 短路 ➢ 20自放电 ➢ 21 倍率

0.0
17
隔膜
➢ 1 化学、电化学稳定性 ➢ 2 机械性能(刺穿 拉伸) ➢ 3 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对电解液保持高度浸润性, ➢ 4 隔膜材料与电极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 5 隔膜对电解质的保持性 ➢ 6 闭孔温度低(120-135) ➢ 7 熔点要高(大于165)
0.0
18
铝镍带
➢ 1 过流密度大 ➢ 2 不易氧化 ➢ 3 与电池内部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0.0
11
第二部分:设计篇
➢ 设计的目的:满足客户的要求! ➢ 客户的常见要求有哪些?
容量 电压 内阻 尺寸 平台 循环
0.0
12
一 电池设计相关参数:
型号:电池外壳的尺寸 433450A 容量:电池的1C的放电容量 800 mAh 面密度:单位面积的敷料重量 42mg/cm2 克容量 :单位重量的活性物质释放的容量值 142mAh/g 压实密度:单位体积的敷料重量 3.8g/cm3 铝镍带宽:mm 隔膜厚度:mm
0.0
4
第一部分 基础篇
➢ 一 锂电池基本结构、原理 电池的结构组成 (六大组成) 正极 负极 隔膜 铝镍带 电解液 壳体
0.0
5
➢ 电池原理:
0.0
6
➢ 二 锂电池种类: 根据材料分:钴系 锰系 铁系电池 根据壳体分:钢壳 铝壳 软包电池 根据功能分:常规 倍率 动力电池 根据使用环境分:低温 高温电池 根据形状分:方形 圆柱 其他:折叠 弯曲 异型
0.0
15
➢ 负极材料 :
1 比容量高 2 比表面积小 振实高 3 结构稳定 4 可逆容量高 5 电位高 6 化学稳定性好, 7 环保 8 便宜
0.0
16
电解液
➢ 1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和集流体不发生化学反应; ➢ 2 比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电压) ➢ 3 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低的电子电导率; ➢ 4 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在炭负极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钝化膜; ➢ 5 合适的温度范围(高沸点一低熔点); ➢ 6 安全低毒,无环境污染。 ➢ 7 便宜
锂电池的设计与研发
0.0
1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基础篇 ➢ 一 电池基本结构、原理 ➢ 二 电池种类 ➢ 三 电池功能特点 ➢ 四 电池的用途 ➢ 五 电池的常用术语
0.0

2
第二部分:设计篇
一 电池设计相关参数 二 设计思路 三 尺寸设计 四 安全性能设计
0.0
3
第三部分:研发篇 一 目前研发的主要方向 二 电池研发成果的必要条件 三 研发实验的设计 四 实验报告的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