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D值法计算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之D值法

结构力学之D值法

例题:4、已知:框架计算简图,用D值法计算内力并绘制弯矩图解:1 )求各柱的剪力值2 )求出各柱的反弯点高度yh3)求各柱的柱端弯矩第三层M CD=12.800.41 3.3kN·m=17.32 kN·mM DC=12.800.59 3.3 kN·m =24.92 kN·mM GH=13.900.45 3.3 kN·m =20.64 kN·mM HG=13.900.55 3.3 kN·m =25.23 kN·mM LM=10.290.35 3.3 kN·m =11.88 kN·mM ML=10.290.65 3.3 kN·m =22.07 kN·m第二层M BC=34.720.50 3.3 kN·m =57.29 kN·mM FG=47.800.50 3.3 kN·m =78.87 kN·mM CB=57.29 kN·mM GH=78.87 kN·mM JL=28.480.45 3.3 kN·m =42.29 kN·mM ML=28.480.55 3.3 kN·m =51.69 kN·m 第一层M AB=56.680.55 3.9 kN·m =121.6 kN·mM EF=77.510.55 3.9 kN·m =166.3 kN·mM BA=56.680.45 3.9 kN·m =99.47 kN·mM FE=77.510.45 3.9 kN·m =136.0 kN·mM IJ=57.560.575 3.9 kN·m =129.1 kN·mM JI=57.560.425 3.9 kN·m =95.41 kN·m4)求各横梁梁端的弯矩第三层M DH= M DC=24.92 kN·mM DH=25.23 kN·m =16.45 kN·mM HM=25.23 kN·m =8.776 kN·mM MH= M ML=22.07 kN·m第二层M CG= M CD+ M CB =17.32 kN·m +57.29 kN·m =24.92 kN·m M GC=(20.64+78.87)kN·m =62.65 kN·mM GC=(20.64+78.87)kN·m =36.86 kN·mM LG= M LM+ M LJ =11.88 kN·m +51.69 kN·m =63.57 kN·m 第一层M BF= M BC+ M BA =57.29 kN·m +99.47 kN·m =156.8 kN·m M FB=(136.0+78.87)kN·m =143.2 kN·mM FJ=(136.0+78.87)kN·m =71.62 kN·mM JF= M JL+ M JI =42.29 kN·m +95.41 kN·m =137.7 kN·m 5)绘各横梁与柱的弯矩图(单位:kN·m)如下图所示。

3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4(D值法)

3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4(D值法)

作业题:某三层两跨框架,跨度及层高、尺寸如图,柱截面积尺寸300×350,左跨梁截面为250×500,
右跨梁截面为250×400,现浇梁柱及楼面,采用C30钢筋混凝土(Ec=3.0×104MPa),试用D值法求其 内力(M图)。 0.8kN 3.60m
J
1.2kN
K
L
1.5kN 4.50m
D A
7.80m
第三章 框架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
----D值法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当框架的高度较大、层数较多时,柱子的截面尺寸一般较大,这时梁、柱的线刚度之比往往要小于3, 反弯点法不再适用。如果仍采用类似反弯点的方法进行框架内力计算,就必须对反弯点法进行改进— —改进反弯点(D值)法。 日本武藤清教授在分析多层框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假定,经过力学分析,提出了 用修正柱的抗侧移刚度和调整反弯点高度的方法计算水平荷载下框架的内力。修正后的柱侧移刚度用D表 示,故称为D值法。
反弯点高度比
图给出了柱反弯 点位置和根据柱 剪力及反弯点位 置求出的柱端弯 矩、根据结点平 衡求出的梁端弯 矩。根据梁端弯 矩可进一步求出 梁剪力(图中未 给出)。
作业练习
1.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计算的刚度系数d和D值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区别?为什么?二者在基本假定 上有什么不同?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影响水平荷载下柱反弯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框架顶层和底层柱反弯点位置与中部各层反弯点位 置相比,有什么变化? 3.D值法的计算步骤是什么?边柱和中柱,上层柱和底层柱D值的计算公式有是区别? 4.请归纳一下D值法与反弯点法都作了哪些假定?有哪些是相同的?为什么说二者都是近似方法?D值法 比反弯点法有哪些改进?
E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D值法资料讲解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D值法资料讲解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D值法资料讲解D值法是一种常用于计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的方法。

下面是对D值法进行详细讲解的资料。

一、D值法的基本概念D值法是一种近似计算框架结构内力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估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刚度来计算内力。

具体而言,D值法通过假设结构刚度的变化与结构的变形呈线性正比关系,将结构的刚度表示为一个D值,再通过对结构的初始刚度和变形的估计,计算出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二、D值的计算步骤(一)计算结构的初始刚度1.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计算出结构在初始状态下的刚度矩阵。

2.对刚度矩阵进行变换,得到初始刚度矩阵。

(二)估算结构的变形1.假设结构受到线性弹性变形的影响。

2.估计结构的位移和转角。

(三)计算D值1.根据估算的位移和转角,计算出结构的变形矩阵。

2.根据初始刚度矩阵和变形矩阵,计算出结构的刚度矩阵。

3.将刚度矩阵转化为D值,即刚度指数。

(四)计算内力1.根据D值和水平荷载的大小,计算出结构的内力。

2.对结构的各个部位进行内力平衡计算,得到各个构件的内力。

三、D值法的优缺点D值法在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优点1.简洁易行:D值法不需要进行繁琐的矩阵计算,计算步骤相对简单。

2.适用范围广:D值法适用于一般的框架结构,包括多层和复杂形状的结构。

3.结果可靠:在合理的假设和估计前提下,D值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内力计算结果。

(二)缺点1.假设过于理想化:D值法假设结构的变形与刚度呈线性正比关系,这在实际情况下不一定成立。

2.忽略非线性效应:D值法无法考虑结构中的非线性效应,如材料的非线性和连接件的滑动、屈曲等。

3.精度受限:由于D值法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其精度相对有限,不适用于对结构内力要求较高的情况。

四、D值法的应用领域D值法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简化计算和快速评估结构内力的情况下。

1.结构抗震设计:D值法常用于抗震设计中,通过快速计算内力,进行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

力学D值法计算

力学D值法计算

24.3.2 D值法1.剪力分配在利用抗侧刚度作剪力分配时,作了以下两个假定:(1)忽略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柱的轴向变形及剪切变形,柱的剪力只与弯曲变形产生的水平位移有关;(2)梁的轴向变形很小,可以忽略,因而同一楼层处柱端位移相等。

假定在同一楼层中各柱端的侧移相等,则同层柱的相对位移都相等,由此可得到第j层各个柱子的剪力如下:式中i为柱编号,、分别为第j层第i根柱子的剪力及抗侧刚度,假定有m根柱,总剪力为,因为所以由此可得到将代入前面公式,可得;;上式即柱的剪力分配分式。

由上面推导过程可见,上式不限于一榀框架中各柱的剪力分配,而可适用于整个框架结构,这时上式中的为该框架结构第层的总剪力,m为该框架结构j层所有柱的总数。

在采用D值法时,将总剪力直接分配到柱往往更为方便而直接,不必经过先分配到每榀框架,再分配到柱这个过程。

2.反弯点高度比y反弯点到柱底距离与柱高度的比值称为反弯点高度比,令反弯点到柱底距离为yh。

在D值法中确定柱反弯点位置时,要考虑影响柱上下结点转角的各种因素,即柱上下端的约束条件。

由图24-10可见当两端约束相同时,,反弯点在中点,当两端约束不相同时,,反弯点则移向转角较大的一端,也就是移向约束刚度较小的一端,其极端情况见图24-10(c),图中一端铰结,约束刚度为0,即反弯点与该端重合。

影响柱两端约束刚度的主要因素是:(1)结构总层数与该层所在位置;(2)梁柱线刚度比;(3)荷载形式;(4)上层与下层梁刚度比;(5)上、下层层高变化。

在D值法中,用下式计算反弯点高度比y式中,称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它是在假定各层层高相等、各层梁线刚度相等的情况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的。

、、则是考虑上、下梁刚度不同和上、下层层高有变化时反弯点位置变化的修正值。

24.3.3 反弯点法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梁的刚度比柱的线刚度大很多(),则梁柱结点的转角很小。

忽略此转角,把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假设为如图24-13(a)所示情况,这时可按d值分配剪力,称为反弯点法。

D值法例题详解

D值法例题详解

D值法例题详解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例题:4、已知:框架计算简图,用D值法计算内力并绘制弯矩图解: 1 )2 )3)求各柱的柱端弯矩第三层MCD=kN·mMDC=kN·m = kN·mMGH=kN·m = kN·mMHG=kN·m = kN·mMLM=kN·m = kN·mMML=kN·m = kN·m 第二层MBC=kN·m = kN·mMFG=kN·m = kN·mMCB= kN·mMGH= kN·mMJL=kN·m = kN·mMML=kN·m = kN·m 第一层MAB=kN·m = kN·mMEF=kN·m = kN·mMBA=kN·m = kN·mMFE=kN·m = kN·mMIJ=kN·m = kN·mMJI=kN·m = kN·m 4)求各横梁梁端的弯矩第三层MDH = MDC= kN·mMDH=kN·m = kN·mMHM=kN·m = kN·mMMH = MML= kN·m第二层MCG = MCD+ MCB= kN·m + kN·m = kN·mMGC=(+)kN·m = kN·mMGC=(+)kN·m = kN·mMLG = MLM+ MLJ= kN·m + kN·m = kN·m第一层MBF = MBC+ MBA= kN·m + kN·m = kN·mMFB=(+)kN·m = kN·mMFJ=(+)kN·m = kN·mMJF = MJL+ MJI= kN·m + kN·m = kN·m5)绘各横梁与柱的弯矩图(单位:kN·m)。

d值法,反弯点法

d值法,反弯点法

向下移动,故 y1 取负值。 对底层框架柱,不考虑修正值 y1。
梁刚度变化时反弯点的修正
(3)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y2 和 y3 当与某柱相邻的上层或下层层高改变时,柱上端或下端的约束刚度
发生变化,引起反弯点移动,其修正值为 y2h 或 y3h。y2,y3 的分析方法 也与 yn 相仿,计算时可由附表 7.5 查取。
现讨论底层柱的D值。
c

0.5 K 2K
同理,当底层柱的下端为铰接时,可得
c

0.5K 1 2K
底层柱D值计算图式
综上所述,各种情况下柱的侧向刚度 D 值中系数 c 及梁柱线刚度比 K 按下表所列公
式计算。
柱侧向刚度修正系数 c
边柱
中柱
位置
简图
K
简图
K
c
一般层
K i2 i4 2ic
框架第2层脱离体图
(2)框架柱的侧向刚度——D值:一般规则框架中的柱
DV

K 2K
12ic h2源自c12ic h2
c

2
K K
框架柱侧向刚度计算公式
c 称为柱的侧向刚度修正系数,它反映了节点转动降低了 柱的侧向刚度,而节点转动的大小则取决于梁对节点转动的约束 程度。K ,c 1 这表明梁线刚度越大,对节点的约束能力 越强,节点转动越小,柱的侧向刚度越大。
计算方法,尚可进一步简化,这种忽略梁柱节点转角影响的计算方法称 为反弯点法。
在确定柱的侧向刚度时,反弯点法假定各柱上、下端都不产生转动, 即认为梁柱线刚度比为无限大。将趋近于无限大代入D值法 的公c 式, 可得 =1。 c因此,由式可得反弯点法的柱侧向刚度,并用D0表示为:

D值法

D值法

α7 =0.7391
D7 =0.4435 y7 =0.5588
i3 =5.0
α3 =0.7143 D3=0.4723 y3 =0.4583
i6 =5.0
α6 =0.7143 D6=0.4723 y6=0.5
i8 =3.75
α8 =0.7391
D8=0.4435 y8 =0.5588
❖ 说明:
1.24 2.4 i1 2 0.6 3.033
1

i 2i

3.03 0.6024 2 3.033
D1

1

12i1 3.32

0.6024
12 0.6 3.32
0.3983
1 kN/m 1.24
3.0
y1 y0 y1 y3 0.45
0.6
0.6 0.6 3.3m
y0=0.45,y1= 0.05,y3= -0.05
i1 i2
i1
i2
i
i3
i4
i
i3
i4
i1 i2 i3 i4
1

i1 i2
i2 i4
1
反弯点上移,y1取正值
i1 i2i3 i4
1

i1 i2
i2 i4
1
反弯点下移,y1取负值
对于底层,不进行该项修正,因为无下梁
3.上层柱高 h上与本层柱高h不同时,应加修正值 y2
三、D值法计算步骤
1.分别计算各层各柱的修正后的侧移刚度系数Dn k m
2. 将楼层总剪力 n Pn n Vnk 按同层各柱的Dn k进行分
配,得同层各柱的分配剪力Vn k
Vnk

d值法求弯矩

d值法求弯矩

d值法求弯矩
d值法是一种常用于求解梁内任意截面处弯矩的方法,其中d 值代表截面到受力平面的距离。

弯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M = Pd
其中,M表示弯矩,P表示在受力平面上的受力大小,d表示该受力作用点离截面的距离。

使用d值法求解弯矩的步骤如下:
1. 确定截面位置和受力平面。

2. 计算受力平面上的受力大小P,这可以通过静力学的方法或者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3. 计算受力作用点到截面的距离d。

这个数值可以通过几何性质确定,比如截面形状和受力位置之间的关系。

4. 将P和d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弯矩M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d值法适用于在统一受力平面上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并且受力点之间的距离已知或者能够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得到的情况。

对于不在同一受力平面上的力的情况,需要考虑力的矢量合成以及其与截面的距离关系。

D值法

D值法

2、计算各柱分配的剪力
3、计算柱的反弯点高度 4、确定柱端弯矩,然后按结点平衡和梁的转动 刚度确定梁端弯矩。
Dik Vik Vi Dik
五、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区别
反弯点法的基本假定是横梁刚度要比柱大得 多,因而结点只有侧移而无转角;D值法却要考 虑转角的影响。另外,反弯点法假定二层以上的 反弯点在柱高的中点,D值法要考虑结点转动引 起反弯点位置的变化。
V AB
12 K c 6ic 12 K c 2 ( ) ( ) h h h
(e )
把(d)代入(e),得
12 K c k 12 K c k VAB 2 h 2k h 2k 12 K c D VAB 2 h k 表3-1 2k
; 2、柱AB及相邻上下柱的线刚度均为KC,且它们 的弦转角均为ψ。
由结点A的平衡条件,
M
A
0 ,得,
M AB M AG M AC M AE 0(a ) M AB 2 K c (2 3 ) 6 K c ( ) M AG 2 K b 4 (2 ) 6 K b 4 M AC 2 K c (2 3 ) 6 K c ( ) M AE 2 K b 3 (2 ) 6 K b 3 6(2 K c K b 3 K b 4 ) 12 K c (2 K c K b 3 K b 4 ) 2 K c (b)
当框架横梁的线刚度为无穷大,即,则 α=1 。由此 可知, α 是考虑框架结点转动对柱侧翼刚度的影响 系数。 2、底层柱的侧移刚度
12 K c D VAB 2 h 0.5 k 2k
三、确定柱反弯点高度比
影响柱反弯点高度的主要因素是柱上下端的约 束条件。反弯点移向转角较大的一端,也就是约束 刚度较小的一端。 影响柱两端约束刚度的主要因素是∶ A、结构总层数及该层所在位置; B、梁柱线刚度比; C、荷载形式∶ D、上层以下层梁刚1 y 2 y3

结构力学D值法

结构力学D值法

4 (i3 i4 ic ic) 2 (i3 i4 ic ic) 6 (ic ic ) 0
考虑柱上下端节点弹性 约束的修正系数。
D值法
取框架中的柱AB分析,假定:
*柱AB及其上下相邻柱子的线刚度为ic;
*柱AB及其上下相邻柱子的层间位移为j;
D F i1 ic i2 B i4 A C H hj G

C
12 ic F j Qjk h2 j
柱的抗侧刚度
K
i1 i2 ic
D值法
类似地可以导出底层柱的抗侧刚度:
i1 i2 i1 i2 i1 i2
ic
ic
ip 1
ic
ip 2
K 2 K

0.5K 1 2K
i1i2 ip1ip2 K 2ic
V
jk

D
jk

m
V
jk
l i t b M r b l (M M c c) i i b b l b
r b
M cb
Mbl ibl ibrr Mc t
Mbr
*根据梁的平衡条件求梁的剪力
三、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的D值法
反弯点法的两个基本假定:反弯点高度不变和梁的刚度为无穷大。
给算法带来了简化,却降低了精度
日本武藤清提出改进反弯点法即D值法,对柱的 侧移刚度和柱中反弯点的高度进行修正。 D值法:考虑柱端梁的变形和约束后,柱的侧移刚度D为:
二、结构计算简图和荷载计算
1. 计算简图
横向框架计算单元
相邻楼板板底间 的距离
纵向 框架 计算 单元 跨度 跨度 跨度 基础顶面至一层 楼板底间的距离
取轴线间的距离
节点:视构造情况可以是刚节

D值法原理

D值法原理

i2 H
θ
i4 G
θ
6i3 i4 12i 12i 0 -------(1)
B
同理,由结点B的平衡,得
F i1
6i1 i2 12i 12i 0 --------(2)
(1)+(2)得:
A
6i1 i2 i3 i4 24i 24i
E
0
i3
φ
即, i j 4i 4i
C
4i
A
因为杆件两端有转角,所以:
M
BA
2i
A
4i B
6EI L2
DAB
VAB
12EI L3
6EI L2
A
6EI L2
B
1、各柱侧移刚度不再是12EI/L3 2、反弯点也不一定在柱的中点。
D值法-----考虑结点转动时的剪力分配法
关键问题: D值法近似地考虑了刚架结点的转角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 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仍设杆端转角为θ,弦转角为φ
M JL 4i5 2i5 6i5
M JM 4i6 2i6 6i6
记,a
M JK M JL M JM
4i
6i5
6i
i6
得: a 2 3 3i
i
L
i5 J
i6
M
i
K
M JK 4i 6i i i5 i6 (梁柱线刚度比 )
i
由上式解出
3 3
对于底层,不进行该项修正,因为无下梁
i
i3
i4
i1 i2i3 i4
1
i1 i2
i2 i4
1
反弯点下移,y1取负值
3.上层柱高 h上与本层柱高h不同时,应加修正值 y2

力学D值法计算

力学D值法计算

由上表中的公式可以看到,梁、柱线刚度的比值愈大,
值也愈大。当梁、柱线刚度比值为
时 D 值等于反弯点法中采用的侧移刚度 d。
2.同一楼层各柱剪力的计算 求出了 D 值以后,与反弯点法类似,假定同一楼层各柱的侧移相等,则可求出各柱的剪力:
转角为零,即认为梁的线刚度为无穷大。这些假设,对于层数不多的框架,误差不会很大。但对于高层框架,由 于柱截面加大,梁柱相对线刚度比值相应减小,反弯点法的误差较大。
二、反弯点法的缺点Fra bibliotek反弯点法首先假定梁柱之间的线刚度比为无穷大,其次又假定柱的反弯点高度为一定值,从而使框架结构在
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大大简化。 但是, 在实际工程中, 横梁与立柱的线刚度比较接近。 尤其对于高层建筑,
第六讲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 —— D 值法
主要内容: D 值法
内容分解:
1)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出较精确的 D 值法;
2)具体计算步骤
作用在框架上的水平荷载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它们均可简化成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
由于水平荷载均可简化为水平集中力的形式, 所以高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通常如图
三、 D 值法需解决的问题
反弯点法之所以存在以上两个缺点,根本原因是未考虑框架的节点转动。
D 值法则针对以上问题,近似考虑
节点转动的影响,解决以下问题:
1)修正柱的侧移刚度
节点转动影响柱的抗侧刚度,故柱的侧移刚度不但与往本身的线刚度和层高有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有
关。
2)修正反弯点的高度
节点转动还影响反弯点高度位置,故柱的反弯点高度不应是个定值,而应是个变数,并随以下因素变化:
对于边柱 对于中柱

简述d值法的计算步骤

简述d值法的计算步骤

简述d值法的计算步骤一、 d值法的原理及步骤解:设某数, d= dx=1÷x2=1÷xe2x88x92(2)(1)算数平方根法计算,把所求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数的平方,根据平方后结果再确定x。

如1÷x2=x2,所以答案是0;(2)根据十进制数法则,求得的数为2的n次幂,解:设x=2ax=2a0a=a-1,x=2a0a=2-1,故d=2-1=1,或者d=1+1,( 3)确定a=2、 d=1,故取: 2=a+1=3, d=1=2。

二、使用d值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d值法只适用于正整数,对于分母中含有未知数x的分式,一般不采用d值法;2、 d值法的计算结果也可能是负数,因此在解方程时,需要将含有未知数的分式变形成为整式;3、 d值法比较麻烦,因此在做题目时可以多练习几遍,这样可以帮助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4、 d值法对大数比较难,尤其是对负数比较头疼。

三、 d值法举例例1:解:把4变形成5, 5变形成6,最后相加得24例2: 1、解:①先去括号= 45÷5=10 ②移项=45×5=30 ③系数化为1,即15×5=45 ④合并同类项= 10+30=45 ⑤两边平方=15×5=75 ⑥验根=75- 45=15 ⑦检验=15×2=30 ⑧解:验根为3,故选C例3: 5()=15×5=75()=2×15=30()=(1)=15×1=15()=15(1)=15(1)=15(1)=15(1)=15(例4:解:在算出已知的未知数,分母和分子都同时乘以各自的平方和,然后约分即可)(解:(1)把m与n分别同时除以16, 16除不尽,要带余数,商为15,余数为1,余数在哪一位,就表示n在那一位上(可写为1/15)(2) m与n同时除以20,商为15,余数为1,余数在哪一位,就表示m在那一位上(可写为1/20)(3) m与n同时除以60,商为30,余数为1,余数在哪一位,就表示n在那一位上(可写为1/30)(4)根据四舍五入法则, m与n同时除以300,商为15,余数为1,余数在哪一位,就表示m在那一位上(可写为1/300)(5) m与n同时除以(1/60),商为15,余数为1,余数在哪一位,就表示n在那一位上(可写为1/60)(6) n 为奇数时, m与n同时除以48,商为12,余数为1,余数在哪一位,就表示n在那一位上(可写为1/48)(1)算数平方根法计算,把所求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数的平方,根据平方后结果再确定x。

D值法

D值法

3
1-2

1 kN/m 1.24
3.0


0.6
0.6 0.6 3.3m
2.4
3.0
0.6 0.6 3.3m
0.4
3.0

0.8 0.8 4m


4m
5m
精品课件
解:1)给各柱标号,并计算各柱的 i ,
i 1 =3.033
α1 =0.6024 D1 =0.3983 y1 =0.45
i 4 =6.0
y0的值可查表获得,查表参数:楼层总数m,该柱所在楼层n 梁柱线刚度之比 i
精品课件
2.柱上下梁线刚度不同时,该层柱反弯点高度比修正值y1
令,1
i1 i3
i2 i4
据 i 及 1 查相应表格,得修正值 y1
i1 i2
i1
i2
i
i3
i4
i
i3
i4
i1i2 i3i4
1
i1 i2
i2 i4
1
反弯点上移,y1取正值
一、竖柱侧移刚度D
1.一般层柱的侧移刚度(除底层外各柱)
精品课件
假设
D
i
i1
i2
B
B
θ
i i3 A i4
A
θ
i
φ
C C
①柱AB及上下相邻柱的线刚度都是i,
②柱AB及上下柱的弦转角都是φ ③与柱AB相邻各杆的杆端转角都是θ
精品课件
❖ 公式推导
注意到Δ/L=φ ,则
B
F
M AE 4 i3 2 i3 6 i3
D值法
重 点:D值法原理 知识点:
D值法是修正了侧移 刚度和反弯点位置的剪力分配法 特 点:实用近似计算 应 用:用来计算侧向荷载

(完整版)D值法计算

(完整版)D值法计算

左上下右线刚度1234总线刚度10分配系数0.10.20.30.4端部弯矩100-200300-400弯矩差值-200差值的平均数-50总弯矩50-250250-450左右左右端部弯矩-100.39133.70端部弯矩-64.5212.73杆上荷载28.09杆上荷载18.39杆端距离7.20杆端距离 5.40FA105.75FA40.06FB96.50FB59.24FQA105.75FQA40.06FQB-96.50FQB-59.24左右左右端部弯矩-122.97155.18端部弯矩-70.1421.21杆上荷载37.63杆上荷载23.36杆端距离7.20杆端距离 5.40FA139.94FA54.01FB130.99FB72.13FQA139.94FQA54.01FQB-130.99FQB-72.13左右左右端部弯矩-149.05174.08端部弯矩-67.6325.01杆上荷载37.63杆上荷载23.36杆端距离7.20杆端距离 5.40FA138.94FA55.18FB131.99FB70.96FQA138.94FQA55.18FQB-131.99FQB-70.96左右左右端部弯矩-147.72171.37端部弯矩-74.6621.80杆上荷载37.63杆上荷载23.36杆端距离7.20杆端距离 5.40FA138.75FA53.28FB132.18FB72.86FQA138.75FQA53.28FQB-132.18FQB-72.86左右左右端部弯矩-100.39-76.14端部弯矩69.1855.74端部弯矩杆上荷载0.00杆上荷载0.00杆上荷载杆端距离 3.50杆端距离 3.50杆端距离FA-50.44FA35.69FAFB50.44FB-35.69FBFQA-50.44FQA35.69FQAFQB-50.44FQB35.69FQB 左右左右端部弯矩-76.14-74.52端部弯矩55.7453.22端部弯矩杆上荷载0.00杆上荷载0.00杆上荷载杆端距离 3.50杆端距离 3.50杆端距离FA-43.05FA31.13FAFB43.05FB-31.13FBFQA-43.05FQA31.13FQAFQB-43.05FQB31.13FQB 左右左右端部弯矩-74.52-74.52端部弯矩53.2253.22端部弯矩杆上荷载0.00杆上荷载0.00杆上荷载杆端距离 3.50杆端距离 3.50杆端距离FA-42.58FA30.41FAFB42.58FB-30.41FBFQA-42.58FQA30.41FQAFQB-42.58FQB30.41FQB 左右左右端部弯矩-65.40-29.66端部弯矩56.7726.62端部弯矩杆上荷载0.00杆上荷载0.00杆上荷载杆端距离 3.50杆端距离 3.50杆端距离FA-27.16FA23.83FAFB27.16FB-23.83FBFQA-27.16FQA23.83FQAFQB-27.16FQB23.83FQB左右0.700.70 3.5012.7312.44柱体积 1.720.00柱容重25.003.50柱自重42.887.19FA136.56-7.19N179.437.197.19左右0.700.70 3.5012.4412.51柱体积 1.720.00柱容重25.003.50柱自重42.887.13FA185.01364.44-7.13N227.88407.327.137.13左右0.700.70 3.5012.5112.51柱体积 1.720.00柱容重25.003.50柱自重42.887.15FA187.17594.49-7.15N230.05637.367.157.15左右0.700.70 3.509.67 4.35柱体积 1.720.00柱容重25.003.50柱自重42.884.01FA185.471547.46-4.01N228.341590.344.014.010.700.70 3.50柱体积 1.72柱容重25.00柱自重42.88FA0.00N42.88170.44170.44170.44170.44807.80978.241148.681319.12850.681021.121191.561362.001404.871590.341633.21层剪力左边柱i1i2i3i4ic0.001.000.00 1.002.22187.32总i 2.00K 0.45α0.18D0.400中柱i1i2i3i4ic1.00 1.60 1.00 1.60 4.12总i 5.20K 0.63α0.24D0.968右边柱i1i2i3i4ic1.600.00 1.600.002.22总i 3.20K 0.72α0.26根数7.007.007.002.80 6.78 4.03总D 13.61每根左边柱剪力V 5.5038.52187.32每根中柱剪力V 13.3393.28每根右边柱剪力V7.9355.510.70.630.6 0.250.2150.2梁端左弯矩梁端右弯矩剪力AB左弯矩AB右弯矩距离FA FB FQ BC左弯矩BC右弯矩距离1.472.35 1.74 1.477.20.45-0.450.45 2.352 2.25 4.53.65 5.844.01 3.657.2 1.06-1.06 1.065.841230769 5.67 4.56.3210.10 6.93 6.327.2 1.84-1.84 1.8410.104769239.77 4.5 9.3014.889.589.307.2 2.62-2.62 2.6214.8830769214.40 4.5 11.9219.0712.8111.927.2 3.43-3.43 3.4319.0723076918.25 4.5 13.7922.0714.8013.797.2 3.97-3.97 3.9722.0650769221.54 4.5 17.0627.3018.1117.067.2 4.89-4.89 4.8927.2963384627.50 4.5 17.8028.4720.5417.807.2 5.32-5.32 5.3228.473227.68 4.5 19.1330.61FA FB FQ边柱自重左右中柱自重1.02-1.02 1.02831.531.9532.5242.87544.3476364.0665.5685.7589.37694.596.3498.92128.625134.88 2.56-2.56 2.565126128.62132.51171.5180.634157.5160.93165.79214.375226.103189192.97198.69257.25270.91 4.42-4.42 4.422220.5225.39232.68300.125317.191265.5270.82277.98361.375379.18 6.51-6.51 6.518.29-8.298.299.69-9.699.6912.18-12.1812.1812.48-12.4812.48层数柱子尺寸层高体积容重自重总重边柱80.60.6 3.5 1.262531.5031.50 70.60.6 3.5 1.262531.5063.00 60.60.6 3.5 1.262531.5094.50 50.60.6 3.5 1.262531.50126.00 40.60.6 3.5 1.262531.50157.50 30.60.6 3.5 1.262531.50189.00 20.60.6 3.5 1.262531.50220.50 10.60.65 1.82545.00265.50层数柱子尺寸层高体积容重自重总重中柱80.70.7 3.5 1.7152542.8842.88 70.70.7 3.5 1.7152542.8885.75 60.70.7 3.5 1.7152542.88128.63 50.70.7 3.5 1.7152542.88171.50 40.70.7 3.5 1.7152542.88214.38 30.70.7 3.5 1.7152542.88257.25 20.70.7 3.5 1.7152542.88300.13 10.70.75 2.452561.25361.38左右端部弯矩-100.39133.70杆上荷载0.00杆端距离7.20FA 4.63FB-4.63FQA 4.63FQB 4.63。

d值法求柱轴力

d值法求柱轴力

d值法求柱轴力
柱轴力可以通过d值法来求解。

d值法是一种用于简化计算柱轴力的方法,适用于直立柱子或柱轴对称的结构。

步骤如下:
1. 确定柱子的断面形状和尺寸。

2. 根据所给的受力情况,确定柱子上各个节点的外力大小和方向。

3. 根据节点处的外力和柱子的几何形状,计算出各个节点的d 值。

4. 根据节点处的d值,计算各个节点上的柱轴力。

5. 根据柱子上的d值和柱轴力,绘制出柱子上的d-N曲线。

6. 根据d-N曲线,确定柱子上的最大柱轴力和最小柱轴力。

7. 检查最大柱轴力是否小于柱子的承载能力,如果小于,则设计合适;如果大于,则需要重新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d值法是一种快速计算柱轴力的方法,但是它只适用于直立柱子或柱轴对称的结构,在一些复杂的结构中可能不适用,应当使用其他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

结构计算-D值法

结构计算-D值法

主要内容:D 值法 内容分解:1)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出较精确的 D 值法; 2) 具体计算步骤作用在框架上的水平荷载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它们均可简化成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

由于水平荷载均可简化为水平集中力的形式, 所以高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的弯矩图通常如图1所示。

各杆的弯矩图均为直线,且均有一弯矩为零的点,称为反弯 点。

该点弯矩为零,但有剪力,如 图1中所示的,。

如果能求出各柱的剪力及其反弯点 位置,则各柱端弯矩就可算出,进而根据节点力矩平衡可算出梁端弯矩。

因此必须确定 各柱间剪力的分配比和确定各柱的反弯点的位置一、反弯点法回顾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为梁的线刚度 厂与柱的线刚度■之比大于3,其计算过程如下: (1) 反弯点位置的确定 由于反弯点法假定梁的线刚度无限大,则柱两端产生相 对水平位移时,柱两端无任何转角,且弯矩相等,反弯点在柱中点处。

因此反弯点法假 定:对于上部各层柱,反弯点在柱中点;对于底层柱,由于柱脚为固定端,转角为零, 但柱上端转角不为零,且上端弯矩较小,反弯点上移,故取反弯点在距固定端 2/3高度处。

(2) 柱的侧移刚度反弯点法中用侧移刚度 d 表示框架柱两端有相对单位侧移时 柱中产生的剪力,它与柱两端的约束情况有关。

由于反弯点法中梁的刚度非常大,可近似认为节点转角为零,则根据两端无转角但有单位水平位移时杆件的杆端剪力方程,最 后得,V 12i fd 三—匚歸占卅(1)式中,V 为柱中剪力,J 为柱层间位移,h 为层高(3)同一楼层各柱剪力的分配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和柱侧移刚度 的定义,可以得出第j 层第i 根柱的剪力为:式中,•为第j 层各柱的剪力分配系数,所有水平荷载的总和,即第j 层由外荷载引起的总剪力。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亠‘ 与第j 层所承担的水平荷载是有所区别的。

由式(2)可以看出,在同一楼层内,各柱按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楼层剪力。

D值法(课堂PPT)

D值法(课堂PPT)

i5
i6
i
i i5 i6 i
α
i
2i
0.5 i
2i
13
二、竖柱反弯点高度比y(反弯点的高度与柱高的比)
影响柱反弯点的因素主要有: *该柱所在楼层 *该柱上下梁线刚度之比 *该柱上下层层高的变化 1.竖柱所在楼层的位置对反弯点的影响
h yh
利用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表示。此时不考虑该柱上下梁线刚度 之变化,也不考虑该柱上下层层高的变化
i1
MAG6i4
M AB 6i6i MAC6i6i
A E i3
φ
由结点A的平衡,ΣMA=0,即
C
MAE+MAG+MAB+MAC=0 ,得:
6 i 3 i4 1 i 2 1 i 2 0………….(1)
i2 H
θ
i4 G
θ
6
6 i3 i4 1 i 2 1 i 2 0 -------(1)
23ai 23ai hJK
柱JK的柱顶剪力VJK= h 6 JiK1 hJ 2iK 2 h 6 JiK 2 3 3 a i2 h JK
即 VJK02.533aaii 1hJ22K i
式中,a 是个变数,实际工程中取为经验数值,a 1
3
VJK
0.5i 2i
12i hJ2K
12i hJ2K
三、D值法计算步骤
1.分别计算各层各柱的修正后的侧移刚度系数Dn k m
2. 将楼层总剪力 n Pn n Vnk 按同层各柱的Dn k进行分
配,得同层各柱的分配剪力Vn k
Vnk
Dnk Dnk
m n
Pn
18
3. 求出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y
4. 据反弯点高度yh ,计算柱端弯矩

力学D值法计算

力学D值法计算

第六讲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D值法主要内容:D值法内容分解:1)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出较精确的D值法;2)具体计算步骤作用在框架上的水平荷载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它们均可简化成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

由于水平荷载均可简化为水平集中力的形式,所以高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通常如图1所示。

各杆的弯矩图均为直线,且均有一弯矩为零的点,称为反弯点。

该点弯矩为零,但有剪力,如图1中所示的。

如果能求出各柱的剪力及其反弯点位置,则各柱端弯矩就可算出,进而根据节点力矩平衡可算出梁端弯矩。

因此必须确定各柱间剪力的分配比和确定各柱的反弯点的位置一、反弯点法回顾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为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大于3,其计算过程如下:(1)反弯点位置的确定由于反弯点法假定梁的线刚度无限大,则柱两端产生相对水平位移时,柱两端无任何转角,且弯矩相等,反弯点在柱中点处。

因此反弯点法假定:对于上部各层柱,反弯点在柱中点;对于底层柱,由于柱脚为固定端,转角为零,但柱上端转角不为零,且上端弯矩较小,反弯点上移,故取反弯点在距固定端2/3高度处。

(2)柱的侧移刚度反弯点法中用侧移刚度d表示框架柱两端有相对单位侧移时柱中产生的剪力,它与柱两端的约束情况有关。

由于反弯点法中梁的刚度非常大,可近似认为节点转角为零,则根据两端无转角但有单位水平位移时杆件的杆端剪力方程,最后得(1)式中,V为柱中剪力,为柱层间位移,h为层高。

(3)同一楼层各柱剪力的分配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和柱侧移刚度的定义,可以得出第j层第i根柱的剪力为:(2)式中,为第j层各柱的剪力分配系数,m为第j层柱子总数,为第j层以上所有水平荷载的总和,即第j层由外荷载引起的总剪力。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第j层所受到的水平荷载是有所区别的。

由式(2)可以看出,在同一楼层内,各柱按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楼层剪力。

(4)柱端弯矩的计算由于前面已经求出了每一层中各柱的反弯点高度和柱中剪力,那么柱端弯矩可按下式计算:(3)式中,为第j层第i根柱的反弯点高度,为第j层的柱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D值法主要内容:D值法内容分解:1)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出较精确的D值法;2)具体计算步骤作用在框架上的水平荷载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它们均可简化成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

由于水平荷载均可简化为水平集中力的形式,所以高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通常如图1所示。

各杆的弯矩图均为直线,且均有一弯矩为零的点,称为反弯点。

该点弯矩为零,但有剪力,如图1中所示的。

如果能求出各柱的剪力及其反弯点位置,则各柱端弯矩就可算出,进而根据节点力矩平衡可算出梁端弯矩。

因此必须确定各柱间剪力的分配比和确定各柱的反弯点的位置一、反弯点法回顾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为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大于3,其计算过程如下:(1)反弯点位置的确定由于反弯点法假定梁的线刚度无限大,则柱两端产生相对水平位移时,柱两端无任何转角,且弯矩相等,反弯点在柱中点处。

因此反弯点法假定:对于上部各层柱,反弯点在柱中点;对于底层柱,由于柱脚为固定端,转角为零,但柱上端转角不为零,且上端弯矩较小,反弯点上移,故取反弯点在距固定端2/3高度处。

(2)柱的侧移刚度反弯点法中用侧移刚度d表示框架柱两端有相对单位侧移时柱中产生的剪力,它与柱两端的约束情况有关。

由于反弯点法中梁的刚度非常大,可近似认为节点转角为零,则根据两端无转角但有单位水平位移时杆件的杆端剪力方程,最后得(1)式中,V为柱中剪力,为柱层间位移,h为层高。

(3)同一楼层各柱剪力的分配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和柱侧移刚度的定义,可以得出第j层第i根柱的剪力为:(2)式中,为第j层各柱的剪力分配系数,m为第j层柱子总数,为第j层以上所有水平荷载的总和,即第j层由外荷载引起的总剪力。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第j层所受到的水平荷载是有所区别的。

由式(2)可以看出,在同一楼层内,各柱按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楼层剪力。

(4)柱端弯矩的计算由于前面已经求出了每一层中各柱的反弯点高度和柱中剪力,那么柱端弯矩可按下式计算:(3)式中,为第j层第i根柱的反弯点高度,为第j层的柱高。

(5)梁端弯矩的计算梁端弯矩可由节点平衡求出,如图3所示。

对于边柱(4)对于中柱(5a)(5b)式中,、分别为左边梁和右边梁的线刚度。

(6)其他内力的计算进一步,还可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由梁两端的弯矩求出梁的剪力;由梁的剪力,根据节点的平衡条件,可求出柱的轴力。

综上所述,反弯点法的要点,一是确定反弯点高度,一是确定剪力分配系数。

在确定它们时都假设节点转角为零,即认为梁的线刚度为无穷大。

这些假设,对于层数不多的框架,误差不会很大。

但对于高层框架,由于柱截面加大,梁柱相对线刚度比值相应减小,反弯点法的误差较大。

二、反弯点法的缺点反弯点法首先假定梁柱之间的线刚度比为无穷大,其次又假定柱的反弯点高度为一定值,从而使框架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大大简化。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横梁与立柱的线刚度比较接近。

尤其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柱子截面往往较大,经常会有梁柱相对线刚度比较接近,甚至有时柱的线刚度反而比梁大。

特别是在抗震设防的情况下,强调“强柱弱梁”,柱的线刚度可能会大于梁的线刚度。

这样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本身就会发生弯曲变形而使框架各结点既有转角又有侧移存在,从而导致同层柱上下端的M值不相等,反弯点的位置也随之变化。

这时如果仍然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另外,反弯点法计算反弯点高度y时,假设柱上下节点转角相等,这样误差也较大,特别在最上和最下数层。

此外,当上、下层的层高变化大,或者上、下层梁的线刚度变化较大时,用反弯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其计算结果误差也较大。

综上所述,反弯点法缺点如下:1)柱的抗侧刚度只与柱的线刚度及层高有关。

2)柱的反弯点位置是个定值。

反弯点法之所以存在以上缺点,根源在于没有考虑节点转动带来的影响。

由于节点的转动,导致用反弯点法计算的内力误差较大。

有鉴于此,日本人武藤清于1933年提出D值法(D即修正后的柱侧移刚度,亦即:使框架柱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需施加的水平力)对反弯点法予以修正。

三、D值法需解决的问题反弯点法之所以存在以上两个缺点,根本原因是未考虑框架的节点转动。

D值法则针对以上问题,近似考虑节点转动的影响,解决以下问题:1)修正柱的侧移刚度节点转动影响柱的抗侧刚度,故柱的侧移刚度不但与往本身的线刚度和层高有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有关。

2)修正反弯点的高度节点转动还影响反弯点高度位置,故柱的反弯点高度不应是个定值,而应是个变数,并随以下因素变化:①梁柱线刚度比;②该柱所在楼层位置;③上下层梁的线刚度;④上下层层高;⑤框架总层数。

四、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考虑到以上的影响因素和多层框架受力变形特点,可以对反弯点法进行修正,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D值法。

D值法相对于反弯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修正:修正柱的侧移刚度和调整反弯点高度。

修正后的柱侧移刚度用D表示,故该方法称为“D值法”。

D值法的计算步骤与反弯点法相同,计算简单、实用,精度比反弯点法高,因而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D值法也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确定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

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修正后柱的侧移刚度考虑柱端的约束条件的影响,修正后的柱侧移刚度D用下式计算:(6)式中——与梁、柱线刚度有关的修正系数,表1给出了各种情况下值的计算公式。

表1值和K值计算表由上表中的公式可以看到,梁、柱线刚度的比值愈大,值也愈大。

当梁、柱线刚度比值为时,=1,这时D值等于反弯点法中采用的侧移刚度d。

2.同一楼层各柱剪力的计算求出了D值以后,与反弯点法类似,假定同一楼层各柱的侧移相等,则可求出各柱的剪力:(7)式中,为j层第i柱所受剪力;为第j层第i柱的侧移刚度;m为第j层柱子总数;为第j层以上所有水平荷载的总和,即第j层由外荷载引起的总剪力。

3.各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各层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柱两端的约束条件或框架在节点水平荷载作用下,该柱上、下端的转角大小有关。

若上下端转角相等,则反弯点在柱高的中央。

当两端约束刚度不同时,两端转角也不相等,反弯点将移向转角较大的一端,也就是移向约束刚度较小的一端。

当一端为铰结时(支承转动刚度为0),弯矩为0,即反弯点与该铰重合。

影响柱两端转角大小的因素(影响柱反弯点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三个:①该层所在的楼层位置,及梁、柱线刚度比;②上、下横梁相对线刚度比值;③上、下层层高的变化。

在D值法中,通过力学分析求出标准情况下的标准反弯点刚度比(即反弯点到柱下端距离与柱全高的比值),再根据上、下梁线刚度比值及上、下层层高变化,对进行调整。

因此,可以把反弯点位置用下式表达:(8)式中,y为反弯点距柱下端的高度与柱全高的比值(简称反弯点高度比),y1为考虑上、下横梁线刚度不相等时引入的修正值,y2、y3为考虑上层、下层层高变化时引入的修正值,h为该柱的高度(层高)。

为了方便使用,系数、、和已制成表格,可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其数值。

4.弯矩图的绘制当各层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和各层柱反弯点位置yh确定后,与反弯点法一样,就可求出框架的弯矩图。

1)柱端弯矩的计算(9)式中,为第j层第i根柱的反弯点高度,为第j层的柱高。

2)梁端弯矩的计算梁端弯矩可由节点平衡求出:对于边柱(10)对于中柱(11)(12)式中,、分别为左边梁和右边梁的线刚度。

3)其他内力的计算可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由梁两端的弯矩平衡可求出梁的剪力;由梁的剪力,根据节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出柱的轴力。

例题:4、已知:框架计算简图,用D值法计算内力并绘制弯矩图解: 1 )求各柱的剪力值2 )求出各柱的反弯点高度yh3)求各柱的柱端弯矩第三层M CD=12.800.41 3.3kN·m=17.32 kN·mM DC=12.800.59 3.3 kN·m =24.92 kN·m M GH=13.900.45 3.3 kN·m =20.64 kN·m M HG=13.900.55 3.3 kN·m =25.23 kN·m M LM=10.290.35 3.3 kN·m =11.88 kN·m M ML=10.290.65 3.3 kN·m =22.07 kN·m 第二层M BC=34.720.50 3.3 kN·m =57.29 kN·m M FG=47.800.50 3.3 kN·m =78.87 kN·m M CB=57.29 kN·mM GH=78.87 kN·mM JL=28.480.45 3.3 kN·m =42.29 kN·m M ML=28.480.55 3.3 kN·m =51.69 kN·m 第一层M AB=56.680.55 3.9 kN·m =121.6 kN·mM EF=77.510.55 3.9 kN·m =166.3 kN·mM BA=56.680.45 3.9 kN·m =99.47 kN·mM FE=77.510.45 3.9 kN·m =136.0 kN·mM IJ=57.560.575 3.9 kN·m =129.1 kN·mM JI=57.560.425 3.9 kN·m =95.41 kN·m4)求各横梁梁端的弯矩第三层M DH= M DC=24.92 kN·mM DH=25.23 kN·m =16.45 kN·mM HM=25.23 kN·m =8.776 kN·mM MH= M ML=22.07 kN·m第二层M CG= M CD+ M CB =17.32 kN·m +57.29 kN·m =24.92 kN·m M GC=(20.64+78.87)kN·m =62.65 kN·mM GC=(20.64+78.87)kN·m =36.86 kN·mM LG= M LM+ M LJ =11.88 kN·m +51.69 kN·m =63.57 kN·m 第一层M BF= M BC+ M BA =57.29 kN·m +99.47 kN·m =156.8 kN·mM FB=(136.0+78.87)kN·m =143.2 kN·mM FJ=(136.0+78.87)kN·m =71.62 kN·mM JF= M JL+ M JI =42.29 kN·m +95.41 kN·m =137.7 kN·m 5)绘各横梁与柱的弯矩图(单位:kN·m)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