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理和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积极引导,真正认识游戏的价值,保证幼儿 “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时间”。
2.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幼儿园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就在 于其游戏化的教学形式。 幼儿应该在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以自 己的方式获取各种经验。 3.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和手段 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让他们在感知体 验的过程中获取各种经验,促进身心全面的发展。如:幼
儿学习洗手吃饭、午睡结束后自己穿衣等。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一)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
创造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幼儿生活,保障幼儿游戏 的权利和童年的快乐;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使幼 儿在主动学习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1.创造适宜的幼儿园生活
(1)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影响幼儿的生活 (2)幼儿园是教育场所,更是生活场所
幼儿园教育应当给幼儿: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以 主体性为核心的该年龄应有的身心全面、健康、和谐 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达成 这样的目标,必须承认幼儿游戏需要的正当性与合理 性,满足与保障幼儿游戏的需要与权力。幼儿园游戏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正是要为幼儿创造与他们身心发 展特点相适应的幼儿园生活;培养和发展幼儿的主体 性,使幼儿在身心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学原理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意味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 “所在”将从教师构筑的“课堂”转移到幼儿的“生活”和 “游戏”。如:小红帽
完成这种转变,要求把幼儿看做是具有经验的自组织能 力的学习主体;把培养学习主体而不是知识技能的单纯授受 作为幼儿园活动的目标;承认并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 差异性;把教学过程看做是成人与幼儿共同创造意义的社会 生活过程。
(1)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特点与条件 a.主动性和受动性 b.独立性和依附性 c.创造性和模仿性
案例1:
我发现大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喜欢探索,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所以我经常带孩子们做一 些小实验,在每次做完实验后,我总是问一下"如果把其中 的一项换一下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之类的问题。例如,做紫 甘蓝与碱的实验时,操作完实验后我会问如果把碱换成白糖 或者盐会是怎样呢?然后请他们回家自己试验。每次都会有 幼儿亲自试验,第二天告诉我实验结果。有一次我们一起做 火山爆发的实验,操作完后还没等我发问就有幼儿问"老师, 如果把小苏打换成白糖火山还会不会爆发啊?""老师,可不 可以把醋换成酱油啊?""老师,我们家没有火山,我明天带 白糖和酱油来,我们再做一次实验行吗?"
(2)游戏是发展幼儿主体性的适宜途径 游戏是最能表现与肯定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 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游戏性”其核心内容正 是人的主体性。同时,游戏也集中体现和代表着幼儿身心发 展的需要。要发展和培育幼儿的主体性,必须满足作为学习 与发展活动主体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当主体的 需要得到尊重、关心与肯定,幼儿才能真正成为自身学习与 发展的主体。因此,游戏是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主体性的 适宜途径,对幼儿主体性发展与培养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1956年,在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中明 确指出。
“基本活动”提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幼儿 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草案)》
பைடு நூலகம்
真正首次真正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政策 文本是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
幼儿园游戏做了具体的规定:“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 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 和指导游戏。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 幼儿制作玩具,根据有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 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 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2.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对主体性的探讨不能抛开人的整体性发展,人的整体性是以 主体性为中心,主体性是人实实在在的心理素质,由主题的动机、 情感、态度、能力等构成,表现为主体对外部世界以及自己与外 部世界关系积极主动的掌握,具体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动机、独立 决策与活动能力、勇于首创的态度和肯定主体存在的情感体验等。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18.9.29
本课主要内容
■一、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法律地位 ■二、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三、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构建
一、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法律地位
(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首次提出
在我国,对游戏的提法最早涉及“主要活动”和“主 导活动”等。
1955年,国内印行的苏联《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 中文版提及“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一项主要活动,是共 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纲要》在关于游戏的论述上主要体现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精 神:
1.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强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承认幼儿学习的多样性、等价 性、开放性等。如:班级区角、学到这个(类)也学会其他、学生 自己选择或者老师选择针对其幼儿适合哪种。
强调在各种活动中注重内容的整合性、形式的灵活性、方法 的多样性、师生的互动性等,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性的体验来 促进幼儿的发展。如:秋天和树叶的连接或者爸爸和妈妈等;游戏 应通过故事、音乐、情景剧、手工等;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再次重申
2001年,我国颁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其颁布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 共和国》《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 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纲要》中关于游戏的阐述秉承了《幼儿园工作规 程》的主要精神,再次重申并强调幼儿园教育应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 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 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 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主动性原理
幼儿园教学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通过与富有 “社会文化意义”的幼儿园环境的交互作用积极主动地 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