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潍坊第十三中学肖俊芳谭伟
一、问题提出
自2011下学期开始,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组在区科研处于主任和学校科研处谭主任的督促与领导下,进行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是鉴于以下各层面的发展要求:
1、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属于边远学校,好多学生家中没有电脑,接触较少,基础较差,由于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应用计算机,导致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较低,“问题学生”更是多见,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的问题学生,他们迷恋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甚至由网络暴力导致校园暴力等等。
为此我们急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生活,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2、学校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已逐步在中小学开展起来,但大多数学校仍停留于一种较低层次的运用,仅起到普级和扫盲的作用,为开设信息技术课而开设,或通过等级考试的作用,或简单应用于学科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参与能力不够,参与意识不强,网络的发展也让好多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出现不少“问题学生”。
我们学校近两年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关注下,硬件条件已大大改善,配备了全新的高配置的多媒体电脑教室,开能“班班通’,教室内都按装有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在这种硬件配备齐全的有利条件下,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和信息技能素养,以合理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自身综合素质。
为此我们提出了“初中生信息素养培养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程序
(一)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信息意识的养成研究。
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想提高,首先要有好的信息意识,即培养学生有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即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素养。
2、信息道德素养的养成研究,包含两个子课题:(1)课堂常规的培养研究。
(2)学生绿色健康上网的养成研究,利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宣传指导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声和想法。
进一步引导学生能自觉绿色健康合理地利用网络学习及生活,进一步促进个人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
3、信息技能素养的养成研究,包含两个子课题:(1)有效利用“班班通”,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
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活动,如电脑制作活动,信息学奥赛、区科技节等活动。
学校可定期举办“学校信息节”,项目如电子报刊制作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积极组织“动漫社团”“电子竟技”社团的活
动,以调动广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形成研究案例。
4、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1)考核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采用上机操作方式。
(占50%)
2)考核学生计算机理解应用能力,上交自制电子作品。
(占30%)
3)开放考评方式,把学生自我评价与老师评价互相结合即日常表现分(占20%)。
(二)研究的进程与策略:
本课题从2011年9月开始研究至2014年6月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周期三个学年,共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步探索阶段(2011.9-2012.7):为课题准备和初步研究阶段
(1)成立课题组,研讨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我们于2011年9月组建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小组,共同收集整理学习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有关的学习资料,确定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讨论形成课题实施方案。
撰写评审报告,并制定研究计划,课题小组成员分工,并在计划的指导下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为以后《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与实践》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在前期研究过程中,我们参加了由区科研中心组织的,在中新双语学校召开的课题培训会议,会议上听取了中新双语老师的专题报告,并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指明的方向和方法,让我们受益非浅,会后我们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2)初步探索实践,构建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在课题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了如下的实践与研究活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月十月期间,首先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摸排,通过这一次调查我们对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统计总结,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期间我们重点研究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养成研究,制定宣传看板,在课堂上宣传,并打印《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发至每位学生手中。
引导学生能自觉绿色健康合理地利用网络学习及生活,进一步促进个人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
十月份、十一月份,我们针对即将举行的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精心准备、研讨、制定辅导计划,利用每天下午的自习时间,进行辅导,主要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PASCAL程序设计语言基础》。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研处的工作要求。
完成“四位一体”的教师培养策略,主要包括“日自学反思、周教研培训、月培训总结、期调度总结”。
促进课题组成员自身的不断成长进步。
本学期我们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做了大量工作,
(1)首先在教育教学上不断下功夫,①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围绕课题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用好“班班通”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力争做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
②不断促进学合理有效利用计算机,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
自主学习其它课程的能力,即课程整合的研究。
(2)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初步掌握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为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戒除不良“网瘾”,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继续尝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形成“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多元化评价表”,并已经应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初步引导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方向。
(4)在5月份我们制定了学校信息节实施方案,并进一步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学校信息节”,有关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内容为计算机知识大赛和自制作品赛如:电子报刊、小网页、小动画等,力争做到扎实有效。
总之,经过本学期的不断努力,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成果:理论层面上,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初步形成一套完备的培养策略和有效途径,尝试构建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学生灵活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得到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实践层面上,学生经历了动脑、动手、自主学习、参与各种活动的亲身实践。
各方面能力都有一个大的提高。
2、深化研究实施阶段(2012.9-2013.6):本阶段主要由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初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初步构建各级子课题的内容与实践,构建评价机制。
(1)分工合作,全面落实课题实施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研究并归纳有效培养模式。
本阶段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班班通”促进课程整合,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自主创新地开展各学科的学习;在课堂外丰富教育教学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动手的能力,并形成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2)围绕课题我们作了一些具体按排:首先配合学校的快乐课堂流程,我们分阶段制定了各阶段的培养重点:针对初一学生:着重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针对初二初三学生,重在课堂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
(3)配合学校快乐课堂的建设,我们积极探索适合信息技术的快乐课堂模式:1.定向导学(在这段时间内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约用5 分钟时间)2.独立完成、互助探究(约15分钟):首先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有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同伴互助、提出质疑。
3.展示点拨(10分钟):学生作品展示评价、教师归纳提升、指导方法和技巧,强化记忆。
4.强化训练(10分钟):总结规律、方法、技巧。
并及时反馈、达成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学习;养成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立即反馈反复落实。
积极运用激励性赏识评价,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要学有所获;通过认真积极实施快乐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力,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
并鼓励学生自主从网上搜索某学科有关知识,并能制作小的学习课件,
完成一部分作品。
(4)积极准备组织实施“学校第二届信息节”。
制作宣传彩页,下发各班通知等等,各活动项目及提交电脑作品说明。
(5)本阶段研究成果
中期研究报告、学生作品、学生多元化信息评价表。
3、第三阶段(2013.9-201
4、1)深入实践,反思调整,构建实践研究的目标策略
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并把成果应用于新生的实践教学中,本学期我们迎来初一新生,面对新初一,我们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能以及家庭电脑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统计,并针对新情况我们重新制定了教养计划与实施方案。
(1)结合我们校每周三下午第四节的社团活动,我们主要针对新初一成立了“信息社团”,我们信息社团的活动宗旨是:本社团为广大热爱信息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发挥自己才能,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和舞台。
本社团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给同学们一个良好的学习娱乐空间,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信息的兴趣与热爱。
相信通过大家的艰苦努力,拼搏奋斗,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信息社团。
本社团希望广大社员能为社团出某策划,为社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能量。
今后社团会为社员提供更好的交流服务,为大家的成长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我校的快乐课堂建设,继续实践我们的快乐课堂教学,并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参加学校的快乐课堂展示大赛,严格按照快乐课堂的评价维度和评价标准来上课。
我们的课堂评价标准:①目标分层(基础目标、拓展目标)、目标具体、实施分层教学。
②生生互动,运用同桌互相、小组互助、实施兵教兵、兵练兵,促进共同进步。
③学生参与度高,要求90%的学生参与学习,学生活动形式多样,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笔。
④教师掌控度强,要求教学过程调控能力强,点拨释疑到位;教师讲课时间少,切实贯彻三讲三不讲;运用常识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快乐体验。
⑤目标达成度高,针对学习目标进行当堂检测、分层达标、及时反馈给实行有效落实、跟踪指导、达标率高,教学效果好。
4、第四阶段(2014、2-2014、6):改进完善课题实践机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1)在前期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理清研究与实践的关键要素和有效途径,调整课题研究实践的有效策略,探索将实践的关键要素融入到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机制和策略,用《衩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与实践》引领我学校信息教师走信息素养的培养之路;并提供区域内的有效借鉴。
(2)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课题组成员分工整理结题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虚心请区科研中心领导和校科研处谭主任指导,争取完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有关案例,充分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四、研究结论与发现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不断反思、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基本构建学生“四位一体”的学生信息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学生信息意识素养的养成策略
在中学生信息素养培训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触动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神经,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以此来带动信息素养的整体提高,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们利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和培养信息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点触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1、课堂上,通过自助互助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技术意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信息技术课也不例外。
(l)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笔者都会格外重视,设计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管理措施,展示校园网上优秀的学生作品,激发他们创作优秀电子作品欲望,并在校园网上为每个班建立了优秀电子作品展示区,要求每学期每个同学至少有一个作品上传到校园网上展览,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2)创设情境并提出任务
一堂能创设极佳课堂情境和设计巧妙的任务不仅教学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很好地激起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事先收集一些与本课任务有关的素材,以此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巧妙利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师生合作(以生为主)提出本课的中心任务,在对信息意识的内在需求驱使下,学生很快投入任务角色中,并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3)自主互助,学会自学、学会合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老师引进门很重要,但要想应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单靠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自学。
自学能力对学习任何课程都是重要的,对于信息技术尤其如此。
比如Office软件包里的几款软件,其操作有相类似的地方,学会使用Word软件后,对于Powerpoint和FrontPage等软件的操作也很容易上手。
自学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文件来学习,也可以通过上网下载学习教程来学习。
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同桌,小组内讨论等方式,这样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更易接受和理解掌握,也更易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设计游戏任务,让学生快乐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任务的设计,符合学生爱玩的心理,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给初一学生讲word制表格一节的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利用WORD制作迷宫的游戏,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思维是完全开放的,为了把迷宫做的更复杂,他们会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乐其道”,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特别像信息技术这种前沿学科,有的同学己成为“电脑高手”,在某些方面比老师的反应还快,研究的还多。
因此教师要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平等和谐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二)提练信息道德养成的有效策略
1、课堂常规的培养,在每学期的开学初,第一课必是课堂常规,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室的要求,制订《潍坊十三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及管理细则》,加以落实。
如提前三分钟到机房前集中,规定“三带三不带”即要带教材,笔记,鞋套,不带饮料,零食,磁(光)盘。
在机房外排队、肃静后进入机房,进入机房后填写《上机登记表》,发现机器问题及时报告教师,以便及时处理。
下课后做到三检查,即检查电脑是否正常关机,鼠标键盘是否摆放整齐,凳子是否摆放整齐。
每节课安排值日生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
做到文明上课文明上机。
2、绿色健康上网的养成培养,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即是兴趣培养,也是绿色健康的网络学习教育,并把整个教学贯穿始终,首先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同学们记下并背过。
其次如网上聊天的文明用语,网络小游戏的应用,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游戏等,在上课及上机练习过程,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创意,一人组长负责检查并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及学期结束后,结合本学期学生的信息道德方面的表现予以打分,记入平时成绩在学期总分中占一定比例。
经过这样的一系列教育措施的落实,及长期持之以恒的落实措施,学生基本上都能负责任的使用设备和信息。
不随意地删除系统软件,篡改计算机的设置,或故意删除、修改他人保存在计算机上的文件;能主动抵制黄、赌、毒、反动等不良信息的入侵。
相信这样的学生以后出现在任何场所的机房中或网络环境中都会是一个具备有良好信息道德素养的文明使者。
(三)构建学生信息技能素养的养成策略
1、构建了新型信息课堂教学模式。
基本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真正实现了由“老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结合学校的快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把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素养课堂培养模式可表述为:
流程解读:
(1)创设情境并提出任务
一堂能创设极佳课堂情境和设计巧妙的任务不仅教学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很好地激起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事先收集一些与本课任务有关的素材,以此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巧妙利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师生合作(以生为主)提出本课的中心任务,在对信息意识的内在需求驱使下,学生很快投入任务角色中,并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2)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带着问题独立或分工协作地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所需的的信息。
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如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老师的协作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总结各自的解决办法,通过电子邮件、邮件列表、实时聊天,或在BBS上发表帖子交流,并讨论其可行性。
在这一阶段,学生必须要掌握一些信息搜索的策略,利用Web浏览器和检索工具(如Google、百度等)、在线图书馆目录、杂志、报刊索引从多种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
这一阶段是学生信息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要特别强调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互助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时间尽可能的分配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从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把课堂教学从传统上老师的“教”转变到现在学生的“学”。
除了师生互动外,还要注意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进行小组的讨论,发表个人的看法,总结学习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能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生活与学习当中的问题,综合地体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4)任务小结(教师点拨指导)
收集到与本课任务相关的信息后,由学生完成任务并小结。
这一步有赖于学生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所获取的信息,并利用自己的语言和信息技术能力对活动任务进行组织、归纳和小结,必要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所谓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就是对所获取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整理”为我所用的过程。
(5)作品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以学生的任务小结作为参考,而更应该关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程度与智力参与程度。
根据我们制定的《学生作品评价表》和《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另外,考虑到信息素养评价的特殊性,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评价应同等重要。
从各种不同角度收集用于评价学生有效学习的资料,学生则使用自我问卷或任务小结来展示他们的信息技能和评价他们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和学习过程的效率。
让学生在自评中了解自己,在互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
得发展,提高信息素养。
(6)任务延伸
学生完成任务并得到综合评价后,教师可对任务进一步加大难度和深度,由学生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访问相关的网站或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对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必要的延伸与补充,实际上是任务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立足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
2、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应用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活动,如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大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每两年举行一次奎文区科技节等活动。
学校可定期举办“学校信息节”,项目如电子报刊制作大赛、网页制作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积极组织“动漫社团”“信息社团”社团的活动,以调动广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形成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