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逞才现象

合集下载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作者:岳全侠来源:《课外语文·上》2018年第02期【摘要】从《世说新语》精彩文段的赏析中,可以形象具体地领略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们的行为与风格,即鲁迅先生所说的“魏晋风度”。

【关键词】魏晋风度;超人雅量;聪慧大方;舍生取义;以身作则;自由洒脱;放诞不羁【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本书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遗闻轶事。

根据内容,《世说新语》分类叙事,内容丰富,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3卷36门,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故事。

本书对魏晋名士的活动、性格、追求、嗜好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广泛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

“魏晋风度”一词出自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的演讲,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放诞不羁、清俊通脱、纵情山水、孤傲自赏的行为风格。

魏晋风度的形成,与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形势密不可分。

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皇帝成了傀儡,统治黑暗。

又经过党锢之祸、军阀割据、黄巾起义,继之而起的三国鼎立,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司马氏建立晋朝之后,统治者对曹魏旧臣又大开杀戒。

西晋王朝土崩瓦解之后,中国又陷入分裂状态。

连绵的战乱和无情的打击使当时的读书人、名士、士大夫们纷纷为求自保而追求道家的自由无为。

同时,门阀制度的形成,又使得士族上层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名人辈出。

纵观《世说新语》,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社会风气。

一、《小儿破贼》—谢安:喜怒不形于色的超人雅量【原文】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译文】谢安和客人在下围棋,忽然(他的侄子)谢玄从(淝水之战的)战场前线寄来家信。

谢安看完信,沉默不语,过了一会才慢慢凑近棋局(准备继续下)。

从_世说新语_的人才价值观谈魏晋风度

从_世说新语_的人才价值观谈魏晋风度

收稿日期: 2008-10-26基金项目: 本文是贺州学院科研项目“《世说新语》与魏晋士人文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08ky08作者简介: 蒲日材(1972~),男,广西岑溪人,贺州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从《世说新语》的人才价值观谈魏晋风度蒲日材(贺州学院 中文系,广西贺州 542800)摘 要: 《世说新语》在品评人物时有很大的重“才”倾向,其“才”的内涵有“治才”、“辩才”、“艺才”之分,其变异的轨迹大致是由社会功利性转向半非功利性,最后过渡到审美意义上。

“才”在六朝美学“魏晋风度”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世说新语;才;价值观;魏晋风度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8233(2009)01-0123-04一、《世说新语》品评人物时的重“才”倾向《世说新语》是一部以品评魏晋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志人小说,它在品评人物时有很大的重“才”倾向。

据笔者的统计,全书出现“才”字、以“才”字来品评人物的共有85条之多。

深入分析会发现,在魏晋不同的历史时期,“才”的内涵各有所不同。

在汉末魏晋之际,天下三分,时局动荡,出于现实的需要,此时人们所重之才多为治国用兵之术,《识鉴》2云:曹公问裴潜曰:“卿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以为治。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裴潜对刘备的看法,无论是居中原的乱人还是守边险的霸主,都是着眼于其政治才能,与乔玄对曹操“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的评价是一样的意思。

这种政务能力,笔者把它称为“治才”,这是在汉末魏初形成的一种新的人才价值观。

因为在这之前的人物品评,人们注重的往往是人物的“德行”,是“依据儒家所宣扬的道德来衡量的”。

[1](P290)《政事》门叙述的大多是一个人的政务才能。

“治才”注重的是对社会、对政治的实际参预能力,是带有功利性的。

曹丕即位后,以九品中正制替代了汉末的“月旦评”,于是人物品评原来带有的严肃的政治性色彩大大减弱了。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及其心态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及其心态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及其心态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及其心态张英基摘要:魏晋时代,是一个充满着战争和饥馑、阴谋和残忍、悲歌慷慨和背信弃义、寻欢作乐和潇洒风流的时代。

由于社会的动乱,礼教的虚伪,不少士人为了逃避现实而信奉老、庄,寄情于山水。

他们蔑视礼法,追求虚静超然的精神境界,于是玄学清谈之风兴起,传统的儒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礼教束缚逐渐转向松弛,先前那种思想独尊的局面被打破了,各种思想活跃了起来。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名士风度心态魏晋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和饥馑,阴谋和残忍,悲歌慷慨和背信弃义,寻欢作乐和潇洒风流”的时代(1)。

由于社会的动乱,礼教的虚伪,不少士人为了逃避现实而信奉老、庄,寄情山水。

他们蔑视礼法,追求虚静超然的精神境界,于是玄学清谈之风兴起,传统的儒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礼教束缚逐渐转向松弛,先前那种思想—尊的局面被打破了,各种思想活跃起来。

嵇康曾云:“老子、庄周,吾之师也。

”“读庄、老,重增其放。

”(2);阮籍则“行已寡欲,以庄周为模则”(3)。

人们鄙弃汉儒的酸腐迂顽之气,说话为文,崇尚通脱之风,不拘于礼仪,什么事都很随便。

玄学清谈之风的盛行,又从根本上冲击了儒家的礼法传统。

重视自我,重视个性,重视才能,重视情感,便成了士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态势和人生价值取向,为确认人的自然本性作出了理论阐释。

士人们大胆地改变了先前时代的那种严肃而谨慎的生活作风,追求精神娱悦,追求个性张扬,追求物欲奢华,大兴尽情地享受享乐之风。

由于当时社会政治时局极其黑暗、险恶,士人们为了全身远祸,或崇尚老、庄,清谈玄理,排调戏谑;或崇尚自然,高洁自恃,隐遁山林;或不拘礼俗,注重人格,追求精神解放;或纵酒行乐,放诞不羁,我行我素;或竞豪斗富,穷奢极欲,物欲熏心。

他们富于才华,浓于情感,沉醉于所谓“名士风度”之中,要把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坦露出来。

所谓“名士风度”,大致体现在以下诸方面:其一、讲究雅量,喜怒忧惧,不形于色,追求一种优雅从容的风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
皇 帝 身 t, 帝 是 “ 龙 天 子 ” 有 着 “ 体 ” 这 一 切 都 体 现 了 皇 皇 真 , 龙 ,
2 6


的 统 治 已失 去 了名 士 对 其 政 权 的尊 重 他 们 表 面 上 虽 然 是 行 为 狂放 的 狷 介 之 士 . 绝 不 会 违 背 真 正 的 伦理 大 德 但 不 可 名 状 的 忧 患 . 凉 和 无 奈 . 他 们 精 神 的 实 质 。 而 达 观 悲 是 风 流 , 简 任 诞 , 拓 不 羁 . 成 为 文 士 们 与 统 治 阶级 决 绝 抗 争 高 落 则 的一 种 方 式 。貌 似 狂 放 失 常 , 是 一 种 最 高 傲 的姿 态 , 种 无 言 实 一 而有 力 的 睥 睨 。在 那 个 华 丽 而 哀 怨 的 时 代 . 何 去 外 圣 内王 . 如 于
行 间 而 成为 全 书 的脉 理 。《 说 新 语 》 小 说 集 , 世 是 它最 大 的特 点 即 或 被 杀 , 被 迫 朝 隐 . 是 纵 酒 放 诞 的 畸 形 人 生 出 现 了 . 途 恸 或 于 穷 笔 墨 清 简 : 量 篇 中记 载 , 安 , 绰 等 人 泛 海 遇 风 暴 , 等 “ 雅 谢 孙 孙 神 哭 . 身 狂 饮 . 是 个 性 极 度 压 抑 后 的 释 放 。 阮籍 的劝 进 文 , 裸 都 穷途 向 刘 都 色 惶 急 ” 谢 却 “ 闲 意 悦 ” 这 样 一 躁 一 宁 间 . 格 顿 显 。更 不 要 恸 哭 , 秀 只写 了一 半 的思 旧赋 , 伶 的 以酒 为命 , 透 露 Ⅲ 人 格 , 貌 , 人 是 说 它 奉 献 出多 少 脍 炙 人 口的故 事 . 造 出 多 少 传 世 成 语 . 存 了 被 严 重 扭 曲的 无 限 悲哀 越 名 教 而 任 自然 , 因为 这 个 弑 君 而 来 创 保 度 人 是 不 吃 牛 肉 的 . 个 部 落 或 氏族 之 间 所 崇 拜 的动 物 不 同 . 各 容 权 的 至高 无 上 在 宋 代 至 清 代 . 的代 表 意 义 呈 二 元 化 的 趋 势 . 龙 易 造 成 不 必 要 的纷 争 甲部 落 以 马 为 图腾 . 乙部 落 以 牛 为 图 腾 , 甲部 落 的 人 请 乙部 落 的人 吃 牛 肉很 显 然 会 引发 纠 纷 龙 作 为 不 存 在 的 想 象 中 的 图腾 . 以一 定 程 度 上减 少 这 种 摩 擦 。涂 尔 干认 可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格的超越特质及美学启示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格的超越特质及美学启示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格的超越特质及美学启示作者:黄沁茗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21期黄沁茗内容摘要:《世说新语》是一部全方位反映魏晋士人人格形象的“原生态叙事”式的经典著作。

魏晋士人以一种超物质实用功利、超世俗礼法常规、超现实生存困境的审美态度待人接物,建构起一种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人格美范《世说新语》是一部全方位反映魏晋士人人格形象的“原生态叙事”式的经典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人的精神人格、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指出:“晋人之美,美在神韵。

神韵也就是事外有远致,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

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i冯友兰先生在《论风流》一文中指出《世说新语》是“中国的风流宝鉴”,并认为“真名士”的“真风流”的构成条件有四,即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汤用彤先生亦云:“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

”ii这些论述都明确揭示了魏晋人格的超越特质。

魏晋士人以一种超物质实用功利、超世俗礼法常规、超现实生存困境的审美态度待人接物,建构起一种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人格美范式,对于我们克服人为物役和人的异化,培育具有诗性精神的审美人格和诗意栖居的生存智慧是极为宝贵的思想参照。

一.超越物质实用功利任何具体的个人都是世俗之人、现实中人,都有肉体凡身,都有基本的生理和物质方面的需要,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衣食住行性等日常俗务而存在,但人可以通过审美超越摆脱肉身的束缚和物质实用性的限制而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境界,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

魏晋时代是一个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精神自由、思想解放、审美意识觉醒的时代,很多士人都摆脱了物质实用功利的束缚,采取审美的人生态度待人接物。

试看《世说新语》中的记载:孙绰写了《遂初赋》后,在畎川筑屋住下来,自称已到知足的境界。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一、引言《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所编撰的一部笔记体小说集,全书共十卷,记录了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人物逸事、言谈风尚和社会风俗。

其中,魏晋风度作为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世说新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魏晋时期人们的生活态度、审美观念和思想文化。

二、魏晋风度的背景与内涵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们对于生死、名利等问题的思考逐渐深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魏晋风度即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个体内在的审美追求和精神世界,崇尚自然、超脱和自由。

这种风度既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上,也体现在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

三、《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表现1.个性自由:在《世说新语》中,许多人物形象都展现了个性自由的精神风貌。

如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既体现了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又展示了他在审美追求上的自由精神。

2.淡泊名利:魏晋时期,名利场上的追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世说新语》中却有许多故事表现了人们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如嵇康拒绝入仕,钟会拜访嵇康的故事,就展示了他们对于名利的轻视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3.才情横溢:《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才情和逸事。

这些人物形象既体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也展示了他们在审美追求和精神世界上的独特见解。

如王羲之写《兰亭序》,谢安与王羲之的交往等故事,都展现了他们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4.自然洒脱:《世说新语》中还记录了许多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故事。

如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故事,就表现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此外,还有一些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死、名利等问题的豁达态度,如王羲之的临终遗嘱等。

四、结论通过对《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态度、审美观念和思想文化。

这种自由、超脱和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后世也具有重要意义。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世相人情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世相人情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世相人情作者:李莎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5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世说新语》一书来分析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与世相人情、习俗风气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魏晋风度清谈隐逸雅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22《世说新语》产生于南朝刘宋时代,是一部记录汉末至东晋大夫阶层言行笔记的小说,它不仅是志人小说的集大成者,还是最为成熟的志人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世说新语》以大量的篇幅记载了动荡社会中魏晋文人名士的玄妙清谈与奇特举动,是一幅展现魏晋名士生活形象的画卷,主要表现以下的魏晋时期的世相人情:其中《德行》注重对士人的各种品行的审视与考察,如礼贤重义、尚贫至孝、知恩必报,清廉忠诚、严整柔爱等,主要从这些方面加以评判,并加以大力的宣扬与赞赏,从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倾向。

《言语》是从人物间的议论及应对时的反应机智灵活这些方面考察了前人的推断、思辨、比喻、联想的能力,突出了知识分子在当时仅有学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机敏的思辨的能力。

《政事》主要从政绩的角度着手对人物进行审视与评判,侧重对为官者从勤俭、爱民、德行、忠孝、为公、重情等方面进行审视,反应了当时社会中所倡导的一种为官必须勤政爱民的风尚,并对于这样的风尚加以肯定与大力地赞扬。

《文学》记载了前人清谈析理和评论文章的盛况,推崇他们那种向上求索,勤学好问的精神,着重从口才、文才的角度对人进行考察。

《方正》反映出人们在那动荡的岁月中如何保存自己健全的人格,如何敢于直言不讳,既勇于正视现实且并不被黑暗现实所迫的勇敢的行为。

《雅量》便展现了前人不以生死为忧的飘逸神态,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实及当时知识分子文人生存的精神状态。

1.魏晋文人大都崇尚清谈,重视名誉,讲究修饰辞令。

魏晋士子喜清谈,东晋名臣王导、谢安、庾亮等都崇尚清谈,因此一般文士也非常热衷于此,有时清谈也不失为是一条猎取功名利禄的捷径。

结合世说新语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结合世说新语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结合世说新语对魏晋风度的理解魏晋风度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种文化精神,它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文化、诗词、书法等方面,还涵盖了政治、宗教、思想等各个方面。

而《世说新语》作为有“四书五经”之称的古代经典书籍,也记载着魏晋时期著名人物的生活品行以及他们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表现。

因此,结合世说新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魏晋风度。

首先,《世说新语》详细记述了魏晋著名人物的诸多精彩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是魏晋风度。

例如,记载中的文人墨客班固的故事中,他的博学谦逊使宦官郑恒和朱邵很是佩服,他的精神价值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博学谦逊就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它代表着魏晋时期文人们崇尚学问、谦虚谨慎的风格,他们崇尚礼让、谦虚礼让,为人而行,忠诚信义,毫无自私的态度和精神。

其次,《世说新语》还为我们提供了对魏晋时期情感表达的一个独特的视角。

例如,记载中的文人秦观的故事中,他的谦虚态度和谦逊态度,以及他对死者的情感,都体现了当时文人所崇尚的情感表达方式。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出于心底的真情,毫不加炫耀,也不贪图虚名,而是发自肺腑,真心实意。

同时,秦观对自己身份的安排,也体现出了他对魏晋时期礼义、敬法的忠实践行。

最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魏晋风度还包括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

例如,记载中的思想家苏洵的故事中,他总是试图捍卫炎黄子孙的尊严,他试图反映民众的期待,并大力支持社会变革。

他崇尚自由、理性和民主,主张清明之政,批评无政府状态,反映出炎黄子孙关心社会秩序的态度。

苏洵提倡的社会改革也符合了当时炎黄子孙的期望,充分体现了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

以上,结合《世说新语》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魏晋时期的风度:它体现出文人们做事时的博学谦逊、谦虚谨慎,还体现出政治思想上对社会秩序的关注、尊重人权、追求清明之政等重要理念,这些都是魏晋时期人物表现出来的重要风度。

总之,《世说新语》作为重要的古代文献,为我们理解魏晋时期的风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仍然对我们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文人的狂狷_李会

从_世说新语_看魏晋文人的狂狷_李会

共同的心声。正如宗白华所说:
面来看。
魏晋人以狂狷来反抗这乡愿的社会,反抗这
首先,在文化价值方面,由于老子思想在这一时期的
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士大夫阶层的庸俗,向自己的
发展,很多文人用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然而长期以来主
真性情、真血性里掘发人生的真意义、真道德。
导着中国思想界的儒家思想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
为后代士人的行为处世提供了典范,“穷则独善其身,达
不肯妥协的悲壮剧。这是一班在文化衰堕时期替
则兼济天下”是这种典范的最好说明。
人类冒险争取真实人生、真实道德的殉道者。[6]
其次,以魏晋文人的这种狂放行为为主要特点的“魏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哲学思想 晋风流”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笔者认为魏晋文人
Modern chinese
2013.03
文学研究
分来自于他的这个故事:“李白在翰林多沉饮,玄宗令撰 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
乐词,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动,索笔一挥十数 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
章,文不加点。后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上命小阉排出 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
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
(李会 浙江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 310036) 9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2013.03
的变化与调整时期。传统的儒学之稳固地位已经被佛道二 的生活态度更加接近于武侠世界里的人物,他们把酒言
教所分割,老庄哲学所主张的无为、自然思想在一定程度 欢,不顾世人的眼光,那种“傲然啸咏”的气度是不同于

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的体现

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的体现

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的体现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富特色的时期,这个时代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时期,文人雅士们以其独特的风度和丰富的才情,创造了诸多令人称道的作品,并且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说法。

以下是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的一些体现。

首先,在魏晋时代,文人雅士们开始以诗歌和词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创作出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特别是晋代的文学作品更是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通过这些诗词歌赋,他们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展示了深邃的情感和卓越的才华,体现了魏晋风度中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其次,魏晋时代的文人雅士们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修持。

他们追求博览群书,修养性情,以提高个人修为和涵养。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影响了许多文人,他们将儒家的仁义道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并用自己的行为和作品来影响他人。

这种追求精神境界和追求道德美的风尚,体现了魏晋风度中对人格修养的重视。

此外,魏晋时代的文人雅士们也表现出了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独立思考。

他们关注社会动态,对时事政治和社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说法。

他们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来反映社会现实,呼吁人们反对腐败和不正之风,倡导清廉和公正。

这种独立的思想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体现了魏晋风度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总结起来,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的体现丰富多样,包括文学创作的卓越才华、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种风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学习魏晋时代的文化风貌和思想精华,我们可以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处世态度与思维方式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处世态度与思维方式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处世态度与思维方式摘要:《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这主要代表作之一。

全书中共有一千多则,每次和文字长短不一,所涉及内容也相当广泛。

既有作者对作品的品评,又有文学审美观念等等方面的材料。

本文试图以《世说新语》文本为基础,探讨魏晋时期人们的处事态度及思维方式。

关键词:世说新语;儒道佛;处世态度和思维方式洞悉历史,我们都知道魏晋时期是上接秦汉,下启隋唐的分裂动荡年代,同样也是一个文化大放光芒的时代,世说新语孕育在这样一个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自然而然也带着这个时代的烙印,即一种独特的经世之道。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了魏晋士大夫逸闻轶事的笔记小说,遍观全书,我们可以感受魏晋时期上流社会的风尚和几代世人的群像。

更值得探究的是,《世说新语》的思想内涵是一种信仰的交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皆可从中折射出光芒,而儒道佛的思想寓于一系列的人物记事又恰如其分地彰显了魏晋士大夫的处世态度和思维方式。

一、老庄的道家思想在魏晋乱世的精神救济魏晋时期,政局动荡不安,专制独裁统治着朝野。

曹操统一三国分裂之后大揽人才,扬言不忠不孝没有关系只要具有经世之才即可,后因猜忌心日益加重残杀杨修,又因孔融对时事的批判而以不孝罪名加害于他。

司马懿取代曹氏天下之后也因猜忌杀害竹林七贤的嵇康。

整个混乱混沌的魏晋时代笼罩在漆黑的政治漩涡之中。

对知识分子的肆意残杀使得士人对朝不保夕的恐慌与日俱增,于此,老庄哲学成为了这一时期士大夫的精神良药。

魏晋士大夫厌恶乱世,回避政治,崇尚老庄的逍遥境界以此来寻求处事上的超然。

例如: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

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以天地为一朝,万年为一瞬,日月为门窗,八荒为庭院,将饮酒作为唯一要务的逍遥生活即是对老庄哲学的外化,是士大夫在乱世中用逍遥派的安逸对我自我的救赎和对世道的抗拒。

浅析世说新语对魏晋文人心态描述

浅析世说新语对魏晋文人心态描述

目录引言 (5)一、魏晋文人的德性观 (5)二、魏晋文人的才学观 (6)三、魏晋文人的政事观 (7)(一)入仕者的为政观 (7)(二)出仕者的为政观 (8)四、魏晋文人的学术观 (9)五、魏晋文人的审美乐趣和精神状态 (11)(一)至情的宣言 (11)(二)人格的张扬 (12)(三)容止的属意 (13)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浅析《世说新语》对魏晋文人心态描述摘要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世说新语》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描述的大多数是名士的逸闻趣事,不仅从侧面为咱们展现了那个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的进展情形,更能从深层次上挖掘出居于上层文人层次的风气和心态。

本文旨在通过品读《世说新语》三十六门中各类人物间的逸闻趣事,浅析《世说新语》中魏晋文人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世说新语》文人心态孔门四科魏晋审美乐趣精神品性Briefly described the west-wing of weijin literati mentalityAbstractLu xun said on its “Chinese fiction” is one of "the west-wing" for "a textbook to celebrities. The west-wing description is the most funny anecdotes from elites of, notonly from the side to show us the ti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more can dig up from the deep in the upper levels of literati culture and mentality. This article aims to by reading all kinds of characters in the west-wing 36 door funny anecdotes, analyses the west-wing, wei-jin intellectuals personality traits.Key words: the west-wing literati mentality Hole door four families Wei jin aesthetic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The spirit of nature引言由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趣事和清虚玄谈的志人小说,全书一共三卷三十六门。

透过《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

透过《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

透过《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摘要]晋人那种名士风范确实是真名士自风流,透过潇洒风流的名人士子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不仅仅是魏晋士人们的狂狷、任诞等诸种荒唐之举,我们发现这其中更浸渍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无奈、苦痛和血泪。

[关键词] 魏晋时期;《世说新语》;知识分子;困境;失落;抗争魏晋时期堪称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整个社会时常笼罩在恐怖肃杀的气氛之下,社会各阶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知识分子,受到的冲击尤为强烈。

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世族文人,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血腥的政治斗争中而遭到杀戮。

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在他们身上悄然隐退,代之而起的魏晋玄学中对自我人生的强烈关照和个体生命的极度张扬,并由此形成了为无数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的魏晋风度。

一、个体人生的追求魏晋时期士人的心态似乎已归于平淡,面对时局的动乱、世情的险恶他们为求得保身不得不退避三舍。

于是,这些在现实政治中战战兢兢的文人士子们,暂时放弃了他们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豪情壮志,而把生活的中心转移到了对自我人生的追求和关照上。

魏晋的玄家受老庄思想影响,即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本源的回归。

嵇康便是玄学思潮在人生追求上的典型代表。

他厌恶仕途,傲视世俗,追求一种自由自在、闲适愉悦、与自然相亲、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

这种理想人生摆脱世俗的系累和礼教的束缚,而又有最起码的物质生活必须,有素朴的亲情慰藉,“抱琴行吟,戈钓野草”,以己之高洁而独立于世。

嵇康的理想人生,可以说是把庄子的思想诗化了。

从《世说新语》赏誉篇中所记来看,率真质朴、闲适清高、简约旷达、宁静淡泊等品性成为了时人品评关注的焦点,如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

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1[P89]这里,王戎以未经雕饰的“璞玉浑金”来比喻山涛品地的率真、质朴,此间真意,尽在其中。

从当时人们对魏晋士子名流个体品性的关注来看,更多的士子文人已经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开始向自我的人生回归:他们不再热衷于追逐尘世间的虚名浮利,他们追求的是个体精神世界的自由与超脱;他们流露出的是向人类自然本性的迁移;他们试图放下负累,回到人生的原生态,释放个体生命内心深处最朴实无华的性情。

从_世说新语_谈魏晋士人的行为范式

从_世说新语_谈魏晋士人的行为范式
两书写作目的的不同, 导致了两书叙述的侧重点不同, 对 战争的描写也不同。《左传》重在“训诫”, 所以体例严整, 说理 透彻, 描写战争重在分析; 《历史》意在“再现”, 所以结构松散, 笔调潇洒自然, 描写战争注重战斗场面描写。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左传》和《历史》 既是历史著述, 又是文学作品, 作者以进步的历史观和艺术的 笔法反映了当时 那 个 时 代 的 形 态 , , 把 “文 学 是 人 学 ”与 “文 学 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两个命题统一起来了。两书的不同, 既 是由于对“人”本 身 认 识 程 度 的 不 同 , 也 由 于 所 处 的 社 会 生 活 环境的差异。除了本文所论述的内容之外, 《左传》与《历史》还 有诸多可比较之 处 , 比 如 在 叙 事 体 例 、语 言 风 格 等 方 面 , 还 有
100. [8] 郭沫若.中国史稿[[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313. [9]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65. [10] 朱 绍 侯 , 张 海 鹏 , 齐 涛 . 中 国 古 代 史 [M]. 福 州 : 福 建 人 民 出 版 社 ,
一 、清 谈 魏晋清谈自东汉末清议转变而来, 前人多有论述。清谈的 内 容 主 要 有 《老 》《庄 》和 《易 》二 玄 。因 此 清 谈 也 叫 做 “玄 谈 ”。诸 如:有无之辨、言意之辨、名教与自然、才性四本、声无哀 乐 、养 生论、白马非马、指不至等, 都是清谈常见的论题。东 晋 以 后. 佛 学 与 玄 学 融 合 渗 透 。 《小 品 》、《即 色 论 》、《二 乘 》等 也 成 为 清 谈内容。可见, 清谈( 不纯粹是“空谈”或“闲谈”) 是对哲学玄理 的一种抽象的论辨和探讨。清谈分为口谈和笔谈, 口谈一般采 用辩难和讲座的形式。清谈的名士宽袍薄袖, 脚蹬木屐, 手拿 玉柄箸尾, 以助谈兴。例如: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 往返精 苦, 客主无间, 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 箸尾悉脱 落满餐饭中, 宾主遂至暮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 强 口 马 , 我当穿卿鼻! ”孙曰:“卿不见决鼻牛, 人当穿卿颊! ”( 《文学》) 尽管我们不知道他们辩难的具体内容, 但从中可以想见 当时清谈辩论的激烈程度和学术讨论的自由风气。清谈讲究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强调“叙致精丽, 才藻奇拔”, 意思是清谈 要才辞条赡和“有佳致”。加上析理时要求“拔新领异”, 能言人 所未言, 探求义理的精微玄妙需要高深的语言、文学和哲学修 养。如果不能清谈, 就不够做名士的资格。 二 、性 格 魏晋名士生逢乱世, 对儒家名教的虚伪性深恶痛绝, 追求 一种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而对统治者的残酷压迫, 他们又不 得 不 明 哲 保 身 、远 嫌 避 祸,于 是 纷 纷 走 向 了 崇 尚 老 庄 、酗 酒 佯 狂 、傲 啸 山 林 、不 与 时 务 的 道 路 。开 创 了 一 种 率 性 而 为 、任 诞 放 达的风气。“竹林七贤”就是以放达相标榜, 经常做出各种违背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最新资料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最新资料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最新资料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是两大类别之分,而这两大类小说均不约而同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走向自觉,具备了小说的雏形。

当然这与整个魏晋作为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轶事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名士的故事集。

名士风度,也称魏晋风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们的言谈举止的一个总体概括。

名士风度主要有三个外在的表现形式:饮酒、服药和清谈。

魏晋时期士人阶层中嗜酒成风,而且毫无节制。

例如《刘伶病酒》:“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

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我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饮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刘伶因为纵酒过度而卧床不起,妻子劝谏他戒酒,但是他却假意戒酒,骗说让妻子准备酒肉,自己在鬼神面前发誓戒酒,但是自己却在祷告时说:“天生我刘伶,酒是我的命。

一次喝一壶,五斗消酒病。

妇人之言,万不可信。

”说完拿起酒又是一饮而尽。

魏晋风度的第二个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服药,服五石散。

五石散主要石油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这五种金石类药调制而成,药性较为猛烈,服药后需要奔跑行走把药性给发散掉,故名五石散。

魏晋名士服五石散的目的一是为了长生不老,二是为了感官上的刺激,为了美容,因为吃了五石散,容貌焕发,心情开朗,体力增强。

何晏就是服食五石散的名人,在《世说新语》容止篇里就对何晏的外貌这样描写到:“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魏晋风度的第三个表现就是清谈,如果说饮酒和服药是魏晋名士的任性、放达的性格特征,那么清谈则是魏晋名士外在风度和气质的综合体现。

清谈起源于东汉末年,那时候流行名士聚集在一起谈论一些时事,这个称之为清议。

从《世说新语》和魏晋文献看魏晋人体审美的开题报告

从《世说新语》和魏晋文献看魏晋人体审美的开题报告

从《世说新语》和魏晋文献看魏晋人体审美的开题报告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时期,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历史中的一个分水岭,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体型、面貌、品行、风度等方面成为了当时人们所追求和欣赏的对象。

《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的一本名著,它收录了许多当时人们重视的人物和故事,反映了魏晋社会的种种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情况。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人体审美的描述。

首先,在魏晋时期的人体审美观念中,男性和女性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

对于男性来说,身材高大、体魄健壮、面容俊美、气质高雅等是当时最为追求的标准。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句话是这个时期男性审美观的集中体现:“尤品高大、体阔肩宽、而面无髭须者。

”而女性的审美标准则注重身材的丰盈和柔美,五官精致、年龄小、容光焕发、乃至有一定的学识和才华,这些都是当时人们所追求的。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句话是这个时期女性审美观的集中体现:“丽者常被孟子之门。

”此外,在魏晋时期,人们还十分注重外貌与品行的综合评价。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美人在民,人质多才,妇荣之礼,神物所之。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美丽人物的追求,但更强调了美与才的结合。

除了《世说新语》外,魏晋时期的其他文献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人体审美的重视。

在《晋书》中,书中所保存的画像和刻像中,往往是将当时的名人或将领,造型塑造的极其英俊和高尚。

此外,在魏晋时期的诗文中,也常常出现对于美好形象的描述和赞美,比如《成语》中的一句“美而不淫,直而不险”,就是对魏晋美人风姿的高度赞扬。

总之,魏晋时期的人体审美观念是独特的、综合的、追求高尚的。

人们不仅注重外貌,还注重品行和才华,这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心态“万花筒”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心态“万花筒”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心态“万花筒”作者:张凌蕾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0期摘要:《世说新语》成书于南朝宋,编者刘义庆(403-444),这部作品主在记载魏晋时期众多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遗闻逸事,有“名士教科书”的美誉,其内容涉及到魏晋时期社会、哲学、宗教、文学以及当时社会风俗和心理状态等各个方面,涵盖极广,本文选取了《世说新語》中的一部分内容,旨在探讨《世说新语》中的所体现的文人心态的多样性。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文人;心态《世说新语》原名《世说》,诞生于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

众所周知,这一时期是我们国家典型的乱世。

众多文人都在这一时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或激流勇进,或避世全身。

不一样的选择折射出当时文人们不一样的心态。

结合《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文人文人们的心态主要集中在如下四种:一、建功立业的进取关于这一种心态主见于如桓温、谢安这样的大家身上。

建功立业的典型代表第一个就是名将桓温。

《尤悔》第三十三则中记载: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尤悔》中的这一则通过寥寥几语,一个野心勃勃的的军事家形象跃然纸上,第二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是一代贤相谢安。

其在东山隐居的时候,表面上陶醉于山水之间,但事实上却是一直心系朝廷,为将来的出山做准备。

《识鉴》第二十一则中记载道:谢安隐居在东山时蓄养了很多歌女,简文帝知道了以后就说“安石必出”。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谢安应邀出山。

二、及时行乐的悲怆魏晋时期的及时行乐之风首先表现在奢侈腐败的生活上。

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后,以为四海一统,天下无事,便开始滋生安逸之心,慢慢地开始享受生活。

有皇帝带头,再加之国库宽裕,晋朝逐渐养成了奢侈之风。

《世说新语》中《汰侈》一篇,其主要内容就是描写晋朝贵族奢侈腐朽的生活。

其中就石崇和王恺比富,其中情状世所罕见。

其二表现在服“药”这一事上。

《世说新语》中《言语》第十四则记载: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新论的开题报告

《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新论的开题报告

《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新论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新论一、选题的意义和背景:《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名著,反映了魏晋时期之风貌,处理了当时社会各种现象,对于深刻理解魏晋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独特而瑰丽的文化色彩,同时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论文旨在剖析《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进一步深化对魏晋时期文化的理解,并引领读者进入魏晋思想史研究的广阔领域。

二、主要研究内容:论文将切入以下两个问题:1. 文化精神的内涵: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篇章,重点探讨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其深层意义;从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两个层次对文化精神进行展示,并对独具魏晋时期文化特征的思想主张进行系统整理。

2. 时代背景的影响:通过分析魏晋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背景,深刻阐发《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表达是否受时代背景、文化思潮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世说新语》的精神脉络,探明其中魏晋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揭示其精神源泉、脉络和精神特质。

三、预计研究方法:1.史料研究法:通过阅读《世说新语》原书,了解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世说新语》内在文化意义进行研究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著,对《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四、预计创新点:1.从文化精神的角度完善了《世说新语》的研究,为魏晋时期的文化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

2.在分析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剖析《世说新语》的文化精神及其表达背后的文化思想内涵,全面理解魏晋文化的文化价值。

3.将《世说新语》与现代文化相连接,将提炼出的魏晋文化的内涵与现代人们的文化追求相对应,引领读者理解现代文化,重塑时代文化自信。

五、研究进度计划:1.阅读相关文献和专著,开展初步研究,完成文献搜集和相关数据统计,完成研究背景诠释和研究目的的阐述。

2.进一步阅读《世说新语》,剖析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深入探讨其思想内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文人的逞才现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世说新语》自南朝问世以来,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对其研究之多亦不在话下。

古人研究《世说》,多在考案史实、训解文字、校勘版本和批点评注等方面著力,对《世说》的整理流布、正确理解、赏析评价以及进一步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而20世纪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展开与深入,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更新,《世说》研究也走上了现代学术健康发展的轨道。

丰富多采的专题论文,完备详实的笺、校、注、译本以及系统性的研究专著相继问世,蔚为大观,成果卓著。

尽管《世说新语》被当做“志人小说”的代表,但是对魏晋文人逞才现象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附庸于对魏晋风流、自然美和清谈等等研究课题之中,而该课题可以当做是弥补以上不足的探索之举。

(二)选题可行性
首先,针对该书的研究著作相当丰富,尤其是大量有关魏晋风度的研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充沛的资料。

其次,该课题的研究还未能独立,但却有很多研究方法值得借鉴,体现了该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再次,在《世说新语》中文人的逞才现象作为魏晋风流的组成部分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魏晋风流不可或缺的成分,该课题的研究也可以完善魏晋风流的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世说新语》中出现的诸多文人纵情施展才能的现象分类汇总;
2.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各种原因;
3.总结《世说新语》记载这些现象的意义。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熟悉文本内容,阅读各种版本的原著及注本,如《世说新语笺注》、《世说新语会评》等。

2.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包括研究著作、学术论文、知识讲座等等。

四、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 徐震堮.世说新语笺注.上海:中华书局.
3.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5.徐震堮.世说新语笺注.上海:中华书局
6.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江苏:凤凰出版社
8.张海明.魏晋清谈与《世说新语》的语言特征.辽宁:辽宁大学学报.1996(6)
9.王莉.《世说新语》中的自我标榜.安徽:安徽文学.2009(1)
10.李晓筝.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