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物理现象电磁辐射的产生

物理现象电磁辐射的产生

物理现象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指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它是由电荷的加速运动产生的,具有电场和磁场的性质。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对于我们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电磁辐射产生的基本原理是静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当电荷加速运动或改变其速度方向时,必然会产生电场和磁场的振荡,从而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周期性地产生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也就是电磁辐射的发射过程。

2. 电磁辐射的分类根据频率不同,电磁辐射可以分为不同的波段,包括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能源、交通等领域。

3. 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电磁辐射主要包括无线电信号、电子设备、太阳辐射等。

这些辐射对人体和生物体可能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

根据辐射的能量和频率不同,对人体的生物效应也有所不同。

较低频段的电磁辐射,如无线电波和微波辐射,主要引起组织的热效应;而更高频段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辐射具有较强的光致和电离效应,容易对细胞和遗传物质产生损害。

4. 电磁辐射的防护与规范鉴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防护与规范措施。

在电磁辐射防护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来减少辐射源的辐射水平,如使用屏蔽材料、增加距离、改变工作方式等。

同时,制定电磁辐射的监测和限值标准,确保辐射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

5. 电磁辐射的应用与发展电磁辐射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通信系统、雷达、无线电广播、医疗影像、能源传输等诸多领域。

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发展与电磁辐射的应用密切相关,不断推动了电磁辐射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总结起来,电磁辐射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分类、生物效应、防护和应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磁辐射具有重要意义。

电器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原理

电器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原理

电器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原理电器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然而,随着电器的广泛使用,人们对电磁辐射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介绍电器中的电磁辐射的原理,并探讨相关的防护方法。

一、电磁辐射的原理电磁辐射是指由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的振荡引起的,并具有能量传播的特性。

电器设备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会产生电磁场,并通过电磁辐射的形式传播出去。

电磁辐射可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类。

非电离辐射是指电磁波对生物体不产生明显的直接损害,如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而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电磁波能够离开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对生物体造成明显伤害,如X射线和γ射线等。

二、电磁辐射的影响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一些调查研究表明,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与肿瘤、白血病等疾病有关。

此外,电磁辐射还可能导致睡眠问题、头痛、疲劳等身体不适感。

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低剂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但仍有许多人对其潜在风险担忧。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1. 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源:减少使用电器设备的时间,尤其是接近身体的电器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

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辐射暴露。

2. 使用防护器具:对于常用的电器设备,如微波炉和电视机等,可以使用防护器具来减少辐射。

例如,在微波炉使用时,可以使用微波炉波纹罩来阻挡辐射。

3.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电器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会导致热量和辐射积聚。

因此,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有效降低辐射暴露的风险。

4. 调整电器设备的位置:将电器设备放置在离人体较远的位置,可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床头灯、电视机等常用电器,要避免将其放置在离身体过近的位置。

5. 采购符合标准的电器设备:购买带有电磁辐射合格认证的电器设备,确保其辐射水平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准。

《电磁辐射及原理》课件

《电磁辐射及原理》课件

04
电磁辐射防护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国际标准
国际上对电磁辐射防护有多个标 准,如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 会(ICNIRP)制定的标准,主要
关注公众和职业暴露的限制。
各国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 相应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如美国 的FCC标准和欧洲的EN50501标准 等。
行业标准
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如通信、电 力、铁路等,也有相应的电磁辐射 防护标准,以确保行业的安全和健 康。
电磁辐射在消防中的应用
03
消防员使用电磁辐射来寻找被困人员或探测火源,特别是在高
楼或地下室等密闭空间内。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电磁辐射概念
电磁辐射是由电磁场源产生的,在空间传播的能量流。它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等。
电磁辐射的应用
电磁辐射在通信、医疗、军事、科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例如,无线电波用于广播和电视信号传输,微波用于 卫星通信和雷达探测等。
电磁辐射原理
电磁辐射的产生依赖于电磁场源的物理特性,如电流、电 压和磁通量等。电磁辐射的传播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组,其 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电磁辐射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 影响,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因此,应采取适当 的防护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
展望
新技术发展
雷达应用
雷达通过发送电磁波并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探测目标,广泛应用于 军事、航空、气象等领域。
医疗领域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MRI)
MRI利用强磁场和射频电磁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 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电磁波治疗
某些电磁波谱的辐射被用于治疗疾病,如微波和短波治疗。它们能 够深入人体组织,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等。

电磁辐射基本原理PPT课件

电磁辐射基本原理PPT课件
第15页/共22页
• 电、磁基本振子辐射特性
电、磁基本阵子的辐射场沿径向传播,并且电场与磁场均与传播方 向垂直,因而其远区场是横电磁波(TEM波)。
无论是 E 还是 H,其空间相位因子中都有 e jk,r 及其空间相位 随离源点的距离r的增大而滞后,等相位面是以r为常数的球面,所 以远区辐射场是球面波。由于等相位面上不同点的E、H振幅并非 一定相同,所以又是非均匀球面波。
<17>
第17页/共22页
远场与近场的转换
以上分析中是按照距离场源的远近来区分近区和远区,现在定量地 说明工程上如何划分这两个区域。
1 kr
,
1 (kr ) 2
,
1 (kr )3
当 kr 1 ,也即 r 2 上述三项的作用相同。
•工程定义: 远区: 近区:
r 10 2 r 0.1 2
•电磁兼容手册定义: 远区: r 2 近区: r 2
B A
Step3
jE H
电磁辐射的基本求解程序
<5>
第5页/共22页
<5>
电基本振子:
作分子中
e jkR e jkr,分母中
R r 的近似,
A (aˆ r
cos

sin )
4
Idl e jkr r
磁基本振子:
作 的泰勒展开, e jkR e jk (rRr) e jkr e jk (Rr) e jkr [1 jk (R r)]
<10>
第10页/共22页
• 电基本振子
远场的特点: • 电场~1/r , 磁场~1/r 。 • 电场~f , 磁场~f 。 • 电场与磁场同相。 • TEM非均匀球面波。 • 电场与磁场成确定比例,与空间环 境特性相关。

电磁场的波动和辐射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电磁场的波动和辐射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电磁场的波动和辐射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电磁场是自然界中十分常见的物理现象,从电力传输到通讯设备的使用,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应用。

然而,电磁场的波动和辐射确实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和公式的角度出发,探讨它们的含义和特性。

一、如何理解电磁场的波动?电磁场,说白了就是一种被电子所携带的力场。

由于强弱不同和方向不同,电场和磁场的性质虽不相同,但它们的变化规律却是相同的。

其中重要的一个定律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包含着电场和磁场互相关联的变化公式。

而电磁场的波动,指的就是这两个场的变化引发其他位置场的变化,并且向远处传播的过程。

这个过程将电磁波与其他波动如机械波,水波等区分开来。

电磁场波动的基础是波函数,其中的电场和磁场分别满足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电场的环路积分等于时间变化的磁场,磁场的环路积分等于时间变化的电场。

二、电磁波如何辐射?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特点会导致电磁场的辐射。

辐射的基本定义是指源于某物体的能量,传播到空间中,使空间中的电场和磁场出现变化的过程。

辐射的程度可以通过距离、功率和频率等来表示。

电磁辐射可以用电磁波的幅度和频率来描述,包括辐射功率密度,这意味着辐射的总能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电磁波的频率不同也会导致它们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低频率的电磁波(如广播电波)可以更好地穿透障碍物,而高频率信号更可能被物体表面反射或吸收或散射。

三、电磁场波动的公式1. 麦克斯韦方程组:这是描述电磁场和波动的最基本方程。

该方程组在空间和时间独立的点处建立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联系,以及规定了这些场的动力学行为。

2. 频率公式:该公式用于计算电磁波的频率,其中频率是电磁波的周期性变化速度,通常用赫兹(Hz)表示。

3. 速度公式:该公式用于计算电磁波相对于空气或其他介质的速度,其中的常数是真空中的光速。

四、总结电磁场的波动和辐射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广泛应用于通讯、能源传输、医疗和科学领域。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与特性电磁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之密切相关却又鲜为人知的一个领域。

它既涉及到我们使用的电子设备,又牵扯到我们周围的电磁波。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和特性两个方面探讨电磁辐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电磁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能量。

所谓电磁波,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场。

这种电磁场由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产生,形成了一种交替变化的波动。

电磁辐射的基本特性在于它具有频谱宽度和波长,这两个参数决定了电磁波的性质。

频谱宽度越大,波长就越短,传播的能量就越强。

而波长越长,电磁波的能量就越弱。

常见的电磁波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其次,电磁辐射具有多种特性,其中包括传播速度、穿透力和吸收能力等。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30万千米每秒。

这一特性使得电磁辐射能够迅速传递信息,例如电视信号和无线通信。

此外,电磁辐射的穿透力和吸收能力也是其特性之一。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物质中的穿透能力和吸收能力差异较大。

例如,可见光能够穿过透明的物体,而被不透明的物体吸收。

红外线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透过一些可见光无法通过的物体。

而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较高频率的电磁波则具有更强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风险。

电磁辐射的特性还影响到了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

各种电子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例如,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都会发射出无线电波,这些电磁波可以传输信息,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时间大量接触这些电子设备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此外,电磁辐射还与电力线、微波炉等设备的运行相关。

电力线会产生电磁场,而微波炉则会产生微波辐射。

正确使用这些设备,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它们的辐射下对我们的健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结来说,电磁辐射作为一种能量传播形式,贯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它有着复杂的基本原理和多样的特性。

了解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磁辐射对我们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的原理

电磁辐射的原理

电磁辐射的原理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

它源于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辐射的产生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所导致的。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电磁场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产生的电磁波将以光速向外传播。

电磁波有两个关键的特性:振幅和频率。

振幅决定了电磁波的强度,也就是辐射能量的大小。

频率指的是电磁波的振动次数,它决定了电磁辐射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可以分为两种:离散光子辐射和连续谱辐射。

离散光子辐射是指由高能量量子(光子)组成的辐射,其中包括了X 射线和γ射线等。

连续谱辐射是一种连续的能谱,包括了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等。

电磁辐射对人类和环境有各种不同的影响。

低频电磁辐射,如无线电波和微波,可以引起组织加热和电离现象。

高能量辐射,如X射线和γ射线,对细胞和基因造成直接的破坏。

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健康安全,需要控制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

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电磁辐射标准和限制值,对无线通信设备、电力输送线路等提出了限制要求。

此外,人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屏蔽设备、减少暴露时间等来降低电磁辐射的风险。

总的来说,电磁辐射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能量。

它对人类和环境有不同的影响,需要通过相关标准和措施进行控制。

【2017年整理】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2017年整理】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第1章电磁辐射的原理 (3)1.1电磁辐射的概述 (3)1.1.1电磁辐射的定义 (3)1.1.2电磁辐射产生的条件 (4)1.2电磁辐射的来源 (4)1.2.1天然电磁辐射: (4)1.2.2人造电磁辐射: (5)1.3电磁辐射的单位和测量标准 (5)1.3.1电磁辐射的单位 (5)1.3.2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 (5)1.4电磁辐射区场的划分 (6)1.4.1近区场及特点 (6)1.4.2远区场及特点 (6)1.4.3.近区场与远区场划分的意义 (7)1.5电磁强度的分级标准 (7)1.5.1一级标准 (7)1.5.2二级标准 (8)1.6常见电子产品电磁辐射产生原理 (8)1.6.1电脑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 (8)1.6.2手机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 (9)1.6.3电磁炉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 (10)1.6.4电视机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 (10)1.6.5充电器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 (10)1.6.6微波炉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 (10)1.6.7电吹风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 (11)第2章电磁辐射的危害 (12)2.1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2)2.1.1电磁辐射伤害人体的机理 (12)2.1.2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3)2.1.2.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3)2.1.2.2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3)2.1.2.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4)2.1.2.4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4)2.1.2.5对生殖系统和遗传的影响: (14)2.1.2.6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14)2.1.2.7电磁辐射的致癌影响: (15)2.1.3电磁辐射的其他危害 (15)2.1.3.1影响通讯信号 (15)2.1.3.2破坏建筑物和电器设备 (15)2.1.3.3影响植物的生存 (16)2.1.3.4泄露你的电脑机密 (16)2.2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危害 (16)2.2.1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数值 (16)2.2.2电脑的电磁辐射危害 (17)2.2.3手机的电磁辐射危害 (18)2.2.4电磁炉的电磁辐射危害 (18)2.2.5电视的电磁辐射危害 (19)2.2.6充电器的电磁辐射危害 (19)2.2.7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 (19)2.2.8电吹风的电磁辐射危害 (19)2.2.9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危害 (20)2.3电磁辐射危害的实例 (20)2.4电磁辐射高危行业人群 (21)第3章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22)3.1电磁辐射防护的目的 (22)3.2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23)3.3电磁辐射的防护技术 (23)3.3.1屏蔽防护技术 (23)3.3.2吸收防护技术 (24)3.3.3接地防护技术 (24)3.3.4距离防护技术 (24)3.4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 (24)3.4.1电脑的电磁辐射防护 (25)3.4.2手机的电磁辐射防护 (25)3.4.3电磁炉的电磁辐射防护 (26)3.4.4电视的电磁辐射防护 (27)3.4.5微波炉的电磁辐射防护 (28)3.4.6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 (28)3.5个人防护电磁辐射的措施 (29)3.5.1良好的习惯 (29)3.5.2注意饮食习惯 (30)3.6使用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产品 (31)3.6.1电磁辐射防护服装 (31)3.6.2电磁辐射防护卡 (32)3.6.3电磁辐射防护玻璃 (33)3.6.4电磁辐射防护贴膜 (33)3.6.5电磁辐射防护屏 (34)3.6.6电磁辐射防护眼镜 (34)第1章电磁辐射的原理1.1电磁辐射的概述1.1.1电磁辐射的定义电磁辐射定义为: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是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

电磁辐射及原理范文

电磁辐射及原理范文

电磁辐射及原理范文电磁辐射是指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波动现象。

它是由电荷的运动所引起的,既可以是静止的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可以是运动的电荷产生的电磁场。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质可以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来表现。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具有垂直于传播方向的电场和磁场的变化。

根据电磁波的频率,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波段,如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不同的能量和频率。

电磁辐射的主要原理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当电荷运动时,它会产生电场和磁场。

电场由正电荷向负电荷传递,磁场则以右手法则表示。

当电荷振动频率和波长符合一定条件时,电场和磁场就会相互作用形成电磁波,从而产生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最基本方程是麦克斯韦方程组。

它由四个方程组成,分别是电场的高斯定律、电场的旋度定律、磁场的高斯定律和磁场的旋度定律。

这四个方程描述了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和物质对电磁场的响应。

电磁辐射可以分为自由空间辐射和有导体存在的辐射。

在自由空间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因此被称为光波。

而在有导体存在时,电磁波会被导体吸收或反射,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电磁辐射有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无线电、微波和光纤等技术都是利用电磁辐射传输信息的。

在医学领域,X射线和伽马射线被用于诊断和治疗。

在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都是利用电磁辐射转化而来的能源。

电磁辐射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长时间接触高能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例如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容易引起皮肤癌。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总结起来,电磁辐射是由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波动现象,它的原理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形成电磁波。

电磁辐射在通信、医学和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了解电磁辐射的原理和特性对于我们合理利用和避免潜在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1. 引言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它是电磁场发出的能量,无需通过媒质进行传播。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电磁辐射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至关重要。

2. 电磁辐射的定义与分类电磁辐射是指由电磁场所激发产生的能量在空间中的传播。

根据频率的不同,电磁辐射可分为电磁波和辐射场两大类。

电磁波是指频率在10^4 Hz 到 10^23 Hz 范围内的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辐射场是指频率大于10^23 Hz的辐射,包括电磁轮廓和宇宙背景辐射。

3. 电磁辐射的特性电磁辐射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光速,约为300,000公里/秒。

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在空气及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略有不同。

此外,电磁辐射在传播过程中会遵循折射、反射和绕射等现象。

4. 电磁辐射的产生机理电磁辐射的产生与变化的电磁场有关。

当电磁场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电磁波辐射。

辐射的强度与电磁场的频率和振幅有关。

电磁辐射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电磁辐射和共振等方式产生。

5. 电磁辐射的传播和衰减电磁辐射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空气、固体、液体等不同媒质,其传播特性会有所不同。

在传播过程中,电磁辐射会受到衰减,并逐渐减少强度。

衰减的程度与辐射的频率、传播距离以及遇到的介质有关。

6.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在较低频率范围内,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来自电磁场的作用,如静电场和磁场。

而在较高频率范围内,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来自电磁波的能量吸收。

这种能量吸收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引起皮肤热量和组织损伤。

7. 电磁辐射的监测与保护为了科学地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和保护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

监测电磁辐射可通过使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器来评估辐射水平。

而保护措施可以包括对电磁辐射源的屏蔽和使用防护设备等,以减少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接触。

电磁辐射原理

电磁辐射原理

电磁辐射原理电磁辐射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理现象,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应用。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在物理学中,电磁辐射是指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传播现象。

电磁辐射是由电荷的加速和震荡所产生的,其传播速度是光速,即时速约为30万公里每秒。

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波动现象,也可以被看作是由一系列粒子(光子)组成的。

二、电磁辐射的分类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辐射可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电磁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这些辐射波长从数百米到数个纳米不等,每种波长的辐射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三、电磁辐射的应用1. 通信技术:无线电波和微波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媒介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

通过调制不同的频率,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远距离通信。

2. 医疗诊断与治疗:X射线在医学影像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于骨骼和内脏的成像检查。

此外,放射疗法也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高能射线来杀灭肿瘤细胞。

3. 光学技术:可见光是人眼可以感知到的电磁辐射,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照明等领域。

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切割、焊接和医疗手术。

4. 太阳能能源利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

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可持续的能源利用。

五、电磁辐射的影响与防护尽管电磁辐射在科技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过度暴露于某些频段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人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如减少使用手机时间、远离高压输电线路等。

总之,电磁辐射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对于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磁辐射的原理和应用,并在使用电磁辐射技术时注意减少其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热辐射与电磁辐射的计算

热辐射与电磁辐射的计算

展望
展望热辐射和电磁辐射在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 域
拓展阅读
1. Introduction to Radiative 01 Transfer
2. Applications of 02 Electromagnetic Fields
3. Radiation and the 03 Environment
热辐射和电磁辐 射对人体的影响
过量暴露在热辐射和 电磁辐射下可能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长 期受到辐射影响可能 导致细胞变异和损伤, 增加患病风险。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对热辐 射和电磁辐射的防护 和监测,确保人体健 康。
热辐射和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负面影响
环境破坏
生态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排放
环境保护
实验室中的电磁辐射实验
天线
用于接收和发送 电磁波信号
频谱仪
用于测量电磁辐 射的频率和强度
热辐射与电磁辐射的比较实验
01 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比较热辐射和电磁辐射的特性
02 规律探究
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规律
03
热辐射和电磁辐射的相互影响实验
相互影响研究
设计实验探究热辐射和电 磁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
转化关系验证
课堂互动
提问
什么是辐射传热? 电磁辐射与热辐射有何异 同?
讨论
讨论热辐射和电磁辐射在 医学领域的应用 探讨辐射能源在未来能源 系统中的地位
互动
设计讨论如何优化 热辐射和电磁辐射的计算 方法
感谢观看
THANKS
电磁辐射转 化为热能
如太阳能吸收板
热辐射和电磁辐射的应用
能源利用
利用热辐射和电磁辐射来 获取能源
通信技术

分析和解释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的原理

分析和解释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的原理

电磁波是能量的 一种形式,可以 在空间传播,而 电磁辐射是电磁 波的能量表现形
式。
添加标题
电磁波的传播不 需要介质,可以 在真空中传播, 而电磁辐射的产 生和传播需要介
质。
添加标题
电磁波的传播速 度在真空中等于 光速,而电磁辐 射的传播速度取 决于介质的性质。
添加标题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 很广,包括无线电 波、微波、红外线、 可见光、紫外线和 X射线等,而电磁 辐射的频率通常较 低,主要集中在无 线电波和微波频段。
PART THREE
电磁辐射是由电磁场的变化产生的
电磁辐射的能量与波长的倒数成正 比,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包括无 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紫外线和X射线等
电磁辐射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 在真空中传播
自然源:太阳、星星等天体发出的电磁辐射
介绍新型电磁波和电磁辐射技术的研发进展,包括新技术、新应用和新领域。 探讨新型电磁波和电磁辐射技术对未来通信、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影响和变革。 分析新型电磁波和电磁辐射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展望未来新型电磁波和电磁辐射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通信领域:5G、6G等新一代 通信技术将广泛应用
人为源:人类制造的各种电器、设备等产生的电磁辐射
传播方式:通过空间传播,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
电磁辐射的危害: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头痛、失眠、记忆 力减退等
电磁辐射是由电磁波产生的能 量辐射
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即 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两种性质
电磁波是由磁场 和电场相互激发 产生的

关于电磁辐射及原理课件

关于电磁辐射及原理课件
距离远小于波长(r << )的区域称为近区;反之, (r >> )的区域称为远
区。 我们将会逐渐体会到物体对于电磁场的影响,其绝对的几何尺寸 是无关紧要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物体的尺寸相对于波长的大小,以波长 度量的几何尺寸称为物体的波长尺寸。
位于近区中的电磁场称为近区场,位于远区中的电磁场称为远区场。
已知 H 1 A,对于远区场仅需考虑与距离r 一次方成反比的分
量,因此,求得远区磁场强度为
H e jk 4 lπ s r Iie n jk re jklc I 4 π r o cs o e jk sr
j2 Ilr(esin eco cso )e sjkr
又知远区场是向正 r 方向传播的TEM波,因此,电场强度 E 为
天线的极化特性和天线的类型有关。天线可以产生线极化、圆极化或 椭圆极化。当天线接收电磁波时,天线的极化特性必须与被接收的电磁 波的极化特性一致。否则只能收到部分能量,甚至完全不能接收。
例如,只有当线天线的导线与被接收的电磁波电场方向一致时,才能 在导线上产生最大的感应电流。当两者垂直时,不可能产生感应电流, 因而不可能收到该电磁波。
该线电流 I 产生的矢量磁位 A 为
x
A(r) Iejk|rr| dl
4π l |rr|
式中r 为场点, r' 为源点。
由于l , l r ,可以认为上式中|rr|r,又因电流仅具有z
分量,即 dlezdl,因此 A(r)ezAz
式中
Az
I l
4 πr
ejkr
为了讨论天线的电磁辐射特性,使用球坐标系较为方便。那么,求
远区场。因 r, kr 2πr ,1 则上式中的高次项可以忽略,结
果只剩下及两个分量 H和 E, 经整理后得

第二章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颜色的双重含义:
物理量—客观—光谱—具有特定波长 感觉量—主观—颜色—人眼的视觉感受
彩色三要素
1.色调 (色别、色相) Hue: 彼此相区分的彩色类别
——色彩给予人的视觉上某种特定的色彩感觉 物体的色调取决于:
⑴. 物体的反射光谱特性
物体只具有对不同波长光波固定的吸收、反射和透 射的光学特性,而没有固定的颜色。
毫米波 1~10 mm 厘米波 1~10 cm 分米波 10cm~1 m
2.2 电磁辐射源
物体的热辐射
热辐射:任何温度高于0K(-273.16℃)的物体, 其原子、分子都在不停地热运动(旋转和振动,带 电粒子不停地发生能级的跃迁,从而放出或吸收能 量),从而辐射出中、远红外的电磁辐射。
辐射能的强弱及其随波长的分布取决于物体性质与 温度的电磁辐射--热辐射(温度辐射)
大气顶界 云层顶面 反射现象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取决于云
量,且各波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削 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度。
2.3.3 大气窗口与遥感波谱通道
1.大气窗口(Atmospheric Window) 指地球大气对电磁波传输不产生强烈吸收作
用的一些特定的电磁波段,即大气吸收相对 弱的波段。 或: 能通过大气传输大部分电磁辐射的波长间隔 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电磁波透过率较高 的波段。
⑵. 光源的光谱成分
2. 明度 (明亮度) Lightness
颜色在视觉上引起的亮暗感觉
——将判断物体表面反射率大小的感觉属性量化后得到 的数值
消色暗亮顺序:
黑、浅黑、淡黑、深灰、灰、浅灰、灰白、白
不同色别明度顺序:
白100 黄78.9 橙69.85 绿30.33 纯红4.93 青4.93 暗红0.80 紫0.13

第2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第2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 主要成分:N2、 O2
均匀层,对 太阳辐射的 相互作用是 太阳能衰减 的主要原因
1、大气组成:
➢ 两类:分子和其他微粒; ➢ 分子: 氮和氧占99%,臭氧、二氧化碳、水分子
及其它(N2O, CH4, NH3等)约占1%;
➢ 颗粒:烟、尘埃、雾、小水滴和气溶胶。气溶胶
是一种固体、液体的悬浮物,直径0.01-30m。
一个天文单位=日地距离d=1.496×108 m. 是在地球大气顶端接受的太阳能量,没有大气影响。 已知日地距离d(天文单位),计算太阳辐射通
量… 已知太阳线半径r,计算太阳辐射出射度…
➢太阳光谱:光球所产生的光谱。 太阳辐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波段(近紫外到中红
外)该波段区间不但能量集中,而且辐射强度最稳 定
这一波段是摄影成像的最佳波段,也是许多卫星 传感器扫描成像的常用波段。比如,Landsat 卫 星的TM的1-4波段,SPOT卫星的HRV波段等。
➢ 1.5-1.8μm, 2.0-3.5μm,即近、短波、中
n3 O pt ic a lly less dense at m osphe re
2
Path of energy in ho mogeneo us at mosphere
3
Path of radiant energy af fected
四、大气对辐射的吸收作用
➢ 大气分子对电磁波的某些波段吸收缺失带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 光谱特征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电磁波谱原理 第一节 电磁辐射度量参数
特殊电磁波——黑体辐射
➢ 任何地物都能辐射电磁波。 ➢ 地球表面最重要的电磁波能量来源是太阳。 ➢ 遥感: 对电磁波能量的测定。

电磁辐射的原理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的原理及防护措施

32-+ 电磁辐射的原理及防护措施电子设备工作时,既不希望被外界电磁波干扰,又不希望自身辐射出电磁波干扰外界设备及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需要阻断电磁波的传播路径,这就是电磁屏蔽,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的衰减主要是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1)电磁波传播到屏蔽体表面时,由于空气与屏蔽体界面处波阻抗发生突变,电磁波产生了反射;(2)电磁波通过金属材料表面后,金属材料会由于感应电动势形成涡流,涡流磁场与原来磁场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从而实现屏蔽作用,也就是吸收损耗;(3)在屏蔽体内未衰减掉的电磁波,传播到屏蔽体另一表面时,遇到阻抗突变的金属-空气界面再次发生反射,重新返回屏蔽体内后产生多次反射。

电磁屏蔽效果可用屏蔽衰减来表示,屏蔽衰减代表干扰场强通过屏蔽体受到的衰减值。

屏蔽衰减(单位为dB )的定义为:式中,E1和H1为入射到屏蔽体前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E2和H2为从屏蔽体透过后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

电磁屏蔽的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A表示吸收损耗;R表示反射损耗;r表示屏蔽体与场源的距离;μ为相对磁导率;σ为相对电导率;f为电磁波频率。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加,吸收损耗所占的比例随之增加,而反射损耗所占的比例随之减少。

因此,对于高频电磁波,主要利用高电导率的金属材料产生涡流,用以对外来电磁波产生抵消作用。

对于低频电磁波,通常可以采用具有高磁导率的材料,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部,防止电磁波扩散。

影响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的因素包括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及厚度等。

根据电磁屏蔽的机理,电磁屏蔽产品设计可以结合屏蔽的电磁波频段,采取高电导率或高磁导率的材料进行开发,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工艺来制作不同形态的电磁屏蔽材料,见下表。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广泛应用的电磁屏蔽材料包括导电浆料、导电胶、导电涂料、导电漆、导电橡胶、导电布、导电泡棉、金属丝网及透明导电膜等。

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

第二章之一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

第二章之一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
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随温度与温度的 4次方成 正比:
WM = σ T 4
σ: 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5.6697+-0.00297) ×10-12 Wcm-2K-4
红外装置测试温度的理论根据。
黑体辐射 光谱中最 强辐射对 应的波长
λmax
λmax 与T有何关系?
黑体辐射光谱中最
强辐射的波长λmax
2. 石英的辐 射比黑体 辐射要弱
三、黑体及黑体辐射规律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二)黑体辐射定律 (三)一般辐射体和基尔霍夫定律
三、黑体及黑体辐射规律
(三)一般辐射体和基尔霍夫定律 1、一般物体的发射率
发射率:实际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M(λ,T))与同 一温度下黑体辐射通量密度Mb(λ, T) 的比值。
9中红外(3.0—6.0μm)
9远红外(6.0—15.0μm)
9超远红外(15—1000μm)
采用热感应方式探测地物本身的辐射,白天、夜间均 可进行,为全天时遥感。
(4) 微波
波长1mm—1m, 分为:毫米波、厘米波 和分米波; 能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遥感探测 ;
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 波长为0.01—0.4μm; • 碳酸盐岩分布探测、油污染监测; • 臭氧对紫外线的强烈吸收和散射作用,通常探测高度在
2000米以下。
(2) 可见光
• 遥感中最常用的波段; • 不同地物在此波段的图象易于区分。
(3) 红外线
• 波长0.7—1000μm。
9近红外(0.70—3.0μm)
中红外、远红外和 超远红外是产生热 感的原因,所以称 为热红外
2.1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一、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的概念 二、电磁辐射的度量 三、黑体及黑体辐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 0.50~0.56 μm 黄 0.56~0.59 μm 橙 0.59~0.62 μm 红 0.62~0.76 μm
红外波段 0.76~1000 μm
近 红 外 0.76~3.0 μm
中 红 外 3.0~6.0 μm 远 红 外 6.0~15.0 μm 超远红外 15.0~1000 μm
微波波段 1mm~1m
在同一温度下,任何物体发射某一波长电 磁波的能力,与它对该波长电磁波的吸收 能力成正比。 即:良好的吸收体亦是良好的发射体。
物体按发射辐射特性的分类
1.黑体(Black body) α≡1 在任何温度条件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率恒 等于1,并可将吸收的电磁辐射全部辐射出去的物体。
2.灰体(Gray body) α< 1 在任何温度条件下,对电磁波的吸收率都小于1, 且不 随波长变化的物体。
3.选择性辐射体(吸收体) α< 1 吸收率(发射率)小于1,但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物体.
太阳辐射和大地辐射
(一)太阳辐射
⑴.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其能量分布也是连 续的;
⑵.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约占太阳总光谱能量的46%,其次是红外 波段;
⑶.峰值波长为0.47μm。
(二)大地辐射
毫米波 1~10 mm 厘米波 1~10 cm 分米波 10cm~1 m
2.2 电磁辐射源
物体的热辐射
热辐射:任何温度高于0K(-273.16℃)的物体, 其原子、分子都在不停地热运动(旋转和振动,带 电粒子不停地发生能级的跃迁,从而放出或吸收能 量),从而辐射出中、远红外的电磁辐射。
辐射能的强弱及其随波长的分布取决于物体性质与 温度的电磁辐射--热辐射(温度辐射)
2.4.1 反射波谱
㈠.定义: 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 ㈡.表示方法——波谱曲线
为便于对比研究,常将多种地物的波谱曲线 绘于一图。曲线可表示:
⑴.地物对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反射率及反射率随波 长的变化;
⑵.不同地物波谱曲线形态不同, 同类地物波谱曲 线形态相似。
㈢.反射波谱曲线分析方法
•Y+M=R
•C+M=B
•Y+C=G
等比例混合
若不等比例混合 : 改变原色光的比例,可 形成多种间色光, 其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 也很大。
蓝色,出现蓝色蒙雾
(2)米氏 (Mie)散射--悬浮微粒散射
q = 3 r ≈ λ 由半径与波长相近的烟、尘、 气溶胶等引起
特点:
散射强度 I散 ∝ λ0~λ1 散射方向 向前散射>向后散射
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云、雾等的悬浮粒子的直径和 0.76~15 μm 的红外线波长差不多)
相反则越淡。 饱和的彩色光中增加白光成分,相当于增加了光能,变得更
亮,但饱和度却降低了。 若增加黑色光的成分,相当于降低了光能,因而变得更暗,
其饱和度也降低了。
三原色光原理
1.三原色光 : 指光谱中的红色、绿色、蓝色 三种色光
R 0.70 μm 700 nm G 0.5461 μm 546.1 nm B 0.4358 μm 435.8 nm
大气顶界 云层顶面 反射现象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取决于云
量,且各波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削 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度。
2.3.3 大气窗口与遥感波谱通道
1.大气窗口(Atmospheric Window) 指地球大气对电磁波传输不产生强烈吸收作
用的一些特定的电磁波段,即大气吸收相对 弱的波段。 或: 能通过大气传输大部分电磁辐射的波长间隔 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电磁波透过率较高 的波段。
X: 2.4 ~ 3.8cm 3cm L: 15.0 ~ 30.0cm 23.5cm
2.4 地物波谱特征
指物体辐射、反射的电磁波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特性。 即地物的辐射能量随波长改变而改变的特性——地物 的波谱特性。
物体对不同波长,其反射、吸收、透射和发射电磁辐 射的能力不同
不同种类物体:颜色、物质成分、结构、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等不同,反(发)射电磁波波长、能量不同
第二章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2.1 电磁波的基本特征 2.2 电磁辐射源 2.3 地球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的影响 2.4 地物波谱特征 2.5 色度学
2.1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电磁波是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它是 物质运动、能量传递的一种特殊形式。
基本特征:
1.是一种横波 2.在真空以光速传播 3.具有波粒二象性:
1.曲线位置 高—反射率高 影像色调浅
低—反射率低 影像色调深
2.曲线形态
波峰、波谷对应的波长 峰、谷的高(深)度、宽度、对称度、斜率
3.不同地物曲线之间的关系 (交与离) 实例:水体和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分析 结论: 不同类物体对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
同类物体对不同波段—反射率不同
不同地物波谱曲线形态不同
2.常用大气窗口与遥感波谱通道
⑴.可摄影窗口 0.3 ~ 1.3μm (摄影紫外 可见光 摄 影红外)
⑵.近红外窗口 1.5 ~ 2.5μm ( 1.5 ~ 1.7 2.0 ~ 2.5 ) ⑶.中红外窗口 3 ~ 5μm ( 3 ~ 4 4.5 ~ 5 ) ⑷.远(热)红外窗口 8~14μm ⑸.微波窗口 0.8 ~ 100.0cm
2.3.1 大气基本组成
1.不变成分: 分子、He、CH4、N2O
共占1%
2.可变成分: 悬浮微粒为主
烟、尘埃、雾霾、 O3、水(固态、液态)、气溶 胶(一种固体、液体的悬浮物)
2.3.2 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的影响
1. 大气吸收
大气中气体分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大地辐射的能量分布: 近红外至微波
峰值波长 9.7μm 大部分集中在 8~14μm (50%)
3~5μm (1.0%以下) 14~30μm (30%)
平衡线在地球各处的深度不同,局部地区地内热对流 使地表温度激增, 形成热异常区。 可用热红外遥感 研究地热。
2.3 地球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的影响
电磁辐射:电磁波能量的传递过程。电磁 波在传递过程中遵循波的发射、吸收、反 射、透射等传播规律。
电磁波谱
将各种电磁波按其波长(或频率) 的大小,依次排列画成的图表。
紫外波段 0.01~0.38μm 可见光波段 0.38~0.76 μm
紫 0.38~0.43 μm 蓝 0.43~0.47 μm 青 0.47~0.50 μm
2. 三原色光原理: 不同比例三原色光合成无数
彩色的原理。 任何一种颜色均可由三原色按一定比例组合形成。
由色光相加和相减实验得知: –红(R),绿(G),蓝(B)色光两两 相加即可合成三种间色光。
•R+G=Y(黄光) •G+B=C(青光) •B+R=M(品红) –两种色光相加成为白色的,这 两色称为互补色,互补色也可由 白光减去三原色得到。 •R+C=白 •B+Y=白 •G+M=白 –两种间色光相加得复色光。
潮湿天气米氏散射影响较大
(3) 无选择性散射
q >3 r >>λ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如: 云层中水滴的散射,使云雾呈白色
散射对遥感信息的传输影响极大:
减小太阳辐射的直射强度;
引起漫入射的天空光,使遥感器接受到的地 面辐射强度减弱;
增加大气散射引起的天空辐射,降低遥感影 像的反差。
3.大气反射
大地辐射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的短波辐 射和地球内部的热能。
而与大地辐射直接相关联的则是:地表的热 平衡
一方面:因太阳辐射引起地表增温,热能从地表 向地壳一定深度传导;
另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热能也要通过地壳向地表 传递。
两者在地下一定深度达到热量平衡
大地的长波辐射主要由太阳短波辐射转化而来-- 吸 收可见光、近红外, 发射中、远红外。
红橙27.73 黑0.00
同色别明度—颜色深浅:明绿 绿 暗绿
3.饱和度 (彩度 纯度) Saturation
色彩的纯洁程度
——决定于物体表面反射光谱辐射的选择程度。
色彩饱和度高—鲜明突出—易感单调刺眼 色彩饱和度低—柔和协调、浅淡乏力 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深,颜色越鲜明或说越纯,
2.4.2 发射波谱
用曲线表示物体的辐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
主要在:3~5μm 8~14μm 物体间的极小温差就会造成发射辐射能量的较大差
异(M=σT4),所以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测量温度 或发射辐射能量(热),来区分地物间的温差—热 红外图像识别地物的依据。
亮度温度(TB)是发射率(ε)与实际温度(T)的乘积 TB= ε· T
O3: 0.2~0.3μm 0.6μm 9.6μm H2O: 2.5~3.0μm 5~7μm 0.94,1.13,1.38,1.86,3.24μm CO2: 2.8μm 4.3μm 14.5μm
使太阳发射的连续光谱中的某些波段不能传播到地面-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谱成分发生改变。
使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被减弱了强度或改变了成分--干 扰了地物影像的真实色调。
——这种由于所处空间位置不同导致的同类地 物间波谱特性的变化,称为地物波谱的空间 效应。
2.5 色度学
物体按颜色分类:
消色体:对入射光中各种波长的单色光进行非选择 性吸收与反射的物体(黑、白、灰)
彩色体:对入射光中各种波长的单色光进行选择性 吸收与反射的的物体 日光下,物体反射什么色光就呈什么颜色
颜色的双重含义:
物理量—客观—光谱—具有特定波长 感觉量—主观—颜色—人眼的视觉感受
彩色三要素
1.色调 (色别、色相) Hue: 彼此相区分的彩色类别
——色彩给予人的视觉上某种特定的色彩感觉 物体的色调取决于:
⑴. 物体的反射光谱特性
物体只具有对不同波长光波固定的吸收、反射和透 射的光学特性,而没有固定的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