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且观测孔离抽水井的距离和 深度、抽水延续时间、抽水量的控制和动水位的观测等都 必须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1)井流公式
求解潜水含水层中完整井定流量抽水井流问题的 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博尔顿模型和纽曼模型,参考《地下水 动力学》。
出的水量,除以该时段的降落漏斗体积,即可得到给水度,
计算公式如下:
Qt
V
降落漏斗的形状一般为不规则的漏斗形。当观测
孔较多时,可根据实测的降落漏斗形状和漏斗内降深等值
线,算出漏斗体积V。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3、筒测法 筒测法是使用一种特制的简易测筒,筒内盛入原状
土,然后设法让筒内原状土达到饱和,进而使之在重力作 用下自由排水,从而测定排除的水量,借以推求原状土的 给水度。筒测法示意图
求给水度时,利用降深后期的直线。求出该直
线斜率m(相当于一个对数周期的降深差)和该直线在横轴
上的截距t0。按下列公式计算:
T 0.183Q m
d
2.25Tt0 r2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2、漏斗疏干法
在潜水面平缓、天然地下径流量很小的地区,抽水
井所抽出的水主要来自降落漏斗疏干的水量,随着抽水时
间的延长,降落漏斗在不断扩展,只要将某一时刻以前抽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5、利用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求渗透系数
(1)停止抽水前,若动水位已稳定,可采用以下公
式计算 :
2.3Q K
4Mmi er/B
式 中 的 mi 曲线上拐点的斜率。
一个单位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的水量体积。 2、影响因素
饱水带的岩性、潜水埋深、排水时间、水位变化 幅度等。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利用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 计算确定,或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的方法确定,但必 须保持含水层的天然结构。
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
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1)当Q~s(或Δh2 )关系曲线呈直线
1)承压水完整孔: K Q lnR
2sM r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1)当Q~s(或Δh2 )关系曲线呈直线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2)当Q~s(或Δh2 )关系曲线呈曲线
采用插值s 法a 得1 Q 出 Q~a s2 Q 代2 数 多 项 式 ,a 即n Q :n
式中 a1、a2……an—待定系数。a1宜按Q均差表求得,
△h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5、根据抽水前后包气带土层天然湿度的变化来确定μ值
式中:△Zi—包气带天然湿度测定分段长度; △h—抽水产生的潜水面下移深度; W1i,W2i—抽水前后△Zi段内的土层天然湿度; n—取样数。
土层的天然湿度,可采取原状土样在实验室测定,或 利用中子水分计在钻孔中直接测定土层的含水率。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1 概述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4储水率和储水系数
§5越流系数和越流因素
§6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7潜水蒸发强度(自学)
§8灌溉入渗补给系数(自学)
计算
§1 概述
一、参数概念:
水文地质参数
水文地质参数和水文参数统称为水文地质参数
1、水文地质参数
表征含水介质水文地质性能的数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 础资料,主要包括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T、承压含水层的储水系数 μ*(也叫弹性给水度μe)、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μ (重力给水度μd )、弱 透水层的越流系数σ及含水介质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等 。
2、水文参数
表征与岩土性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数量指标,主要包括降水入渗 系数α、潜水蒸发强度ε、灌溉水回渗补给系数m等。
二、参数确定方法
1、一类是用水文地质试验法 如野外现场抽水试验、注水试验、渗水试验及
室内渗压试验、达西试验、弥散试验等,这种方法可以 在较短的时间内求出含水层参数而得到广泛应用。
2、二类是地下水动态观测 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来确定,是一种比较
经济的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并且测定参数的范围比 前者更为广泛,可以求出一些用抽水试验不能求得的一 些参数。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一、给水度的概念
1、含义 给水度是表征潜水含水层给水或储水能力的一个
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的潜水含水层柱体,当潜水位 下降
图7-1 筒测法装置示意图 1—试验测筒;2—滤料池;3—排水阀;4—供水阀; 5—供水水箱;6—测压管;7—排水口;8—法兰盘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4、试坑法
试坑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土层的体积饱和含水量和 田间持水量,然后计算其差值即为给水度。测试分析步骤 如下:
用环(刀1)取土挖样掘,一测大定小土适样当的的干试容坑重,露干出欲:求干 给 水GV s度的土层,
5、根据抽水前后包气带土层天然湿度的变化来确定μ值 抽 水 前 包 气 带 内 土 层 的 天 然 湿 度 分 布 应 如 图 7—3 中 的
oacd线所示。抽水后,潜水面由A下降到B(下降水头高度为 △h),此时的土层天然湿度分布线则变为图中的oabd。
对比抽水前后的两条湿度分布线可知,由于抽水水位下 降,水位变动带将会给出一定量的水。按水均衡原理,抽水 前后包气带内湿度之差,应等于潜水位下降△h时包气带所 给出的水量。
K0.08QW(u) hs
u r2
4KH t
或u r2
4Kh t
可采用4 rK下2MSt列当公式:4rK2
h
t
(或
)<0.01时,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3、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多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 料求渗透系数
(2) 直线1)法承压水完整孔K:4M(Q s2s1)lntt12
(1)当Q~s(或Δh2 )关系曲线呈直线Q
R
3)潜水完整孔:
K
ln
(H2 h2) r
4)潜h 水非完整孔h :
Q R hl 1.1h 2
当 ﹥150r,l/ ﹥0.1K 时 ,(H2h2)(lrn l lnr )
当过滤器位于含水层K 的顶(部H 或Q 2 底h 部2)时[,lR rnhllln 1 (0.2h r)]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概述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4储水率和储水系数 §5越流系数和越流因素 §6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7潜水蒸发强度(自学) §8灌溉入渗补给系数(自学)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一、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概念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6、根据潜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用有限差分法确定μ值 如果潜水为单向流动,隔水层水平,含水层均质,可沿 流向布置3个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孔(图7—3),然后根据水 位动态观测资料,按下式计算μ值:
式中:h1,t ,h2,t ,h3,t—观测孔t时刻水位及含水层厚度; △h2—△t时段内2号孔水位变幅; ω —垂向流入和流出量之和称综合补给强度; K—渗透系数; △x—观测孔间距。
(2)将试坑内欲测的土壤泡水一定的时间,使其孔隙
被水饱和,然后舀干余水,取土样测定重量含水率 :
g
GwsGs Gs
10% 0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4、试坑法
(3) 将土层用湿物覆盖,防止土层水分蒸发。这 时,饱和含水量中的重力水下渗,每隔一定时间取土测定 土样的重量含水率;
(4) 将测得的重量含水率换算成体积含水率;
2)承压水非完整孔:
当M﹥150r,l/M﹥0K .1 时2 ,Q sM (lR rn M llln 1 .1 rM 2)
当过滤器位于含K 水层2 Q 的s顶M [部lR r 或n 底M 部l 时lln 1 0 (.2M r)]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点处的斜率计算渗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式:
K
2.3Q
4Mmi er/B
拐点处的斜率,应根据抽水孔或观测孔中的稳定
最大下降值的1/2确定曲线的拐点位置及拐点处的水位下降
值,再通过拐点作切线计算得出。
据
越流参数,应er根/BK0r/,B 从2函.3m数sii 表中查出相应的
r/B,然后确定越流参数B。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关(系1)曲承线压上水连完成整直孔线:,可K采用2下列M公(Q s式1:s2)lnrr12
(2)潜水完整孔:
K
Q lnr2
(h12h22) r1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3、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多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料 求渗透系数
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利用 抽水孔或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可采用 下列公式:
1、渗透系数 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是描述介质渗透能力的重
要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代表当水力坡度为1时,水在介 质中的渗流速度,单位是m/d或cm/s。渗透系数大小与介质 的结构(颗粒大小、排列、空隙充填等)和水的物理性质 (液体的粘滞性、容重等)有关。
2、导水系数 即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其厚度的乘积。其理论意
H 2 h2
可相应地将前述公式中的Q/s和公式中的
以1/ a1代
换,分别进s行/计Q算。 h2 / Q
(3) 当
(或
)~Q关系曲线呈
直线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2、多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若观测孔中的值s(或Δh2 )在s(或Δh2 )~lgr
的时间应足够长,使得较好的拟合。
行计算:
拟合好后,选拟合点,按下列公式计算再进
T
QWD
ud
,
r B
4s
d
4Ttud r2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2)求解水文地质参数
直线图解法:将实测的降深资料在单对数坐标上 作s~lgt直线。对于潜水来说,降深前期和降深后期的曲 线为大致平行的两条直线,中间为一条近乎水平的线相连。
义为水力梯度为1时,通过含水层的单宽流量,常用单位是 m2/d。导水系数只适用于平面二维流和一维流,而在三维流 及剖面二维流中无意义。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利用抽水试验资料求取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导水 系数方法视具体的抽水试验情况而定,下面就各种情况下 的计算公式加以简述,其原理及具体计算步骤可参考地下 水动力学相关教材。
2)潜水完整孔:K
Q
lnt2
2(h22h12) t1
利用s( Δh2 )~lgt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
的纵坐标值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4、有越流补给条件下多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料 求渗透系数
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中,在有越流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考
虑弱透水层水的释放)条件下,利用s~lgt关系曲线上拐
(2)求解水文地质参数 通常根据抽水试验的s~t曲线,进行解析推断,
求出给水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2)求解水文地质参数
标准曲线法(配线法):配线法的具体步骤见 《地下水动力学》 ,为了求取给水度值,主要是拟合抽水
试验的lgs~lgt曲线的后半部分曲线,所以抽水试验延续
(1) 配线法
1)承压水完整孔:
K0.08QW(u) Ms
u S r2 4KM t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3、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多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料求 渗透系数
(1) 配线法 2)潜水完整孔K:0.15Q 9W(u)
h2
(2) 直线法
V V w G w w sG s G 干 s干 wG w G s sG s干 w g
(5) 将不同的 值点绘曲线(如图7-2),在
st=0时刻的
值为体积饱和含水率 (容水度),而曲线
的水平段相当 r与田间持水率 (持水度)。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图7-2 土壤含水率变化曲线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1)井流公式
求解潜水含水层中完整井定流量抽水井流问题的 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博尔顿模型和纽曼模型,参考《地下水 动力学》。
出的水量,除以该时段的降落漏斗体积,即可得到给水度,
计算公式如下:
Qt
V
降落漏斗的形状一般为不规则的漏斗形。当观测
孔较多时,可根据实测的降落漏斗形状和漏斗内降深等值
线,算出漏斗体积V。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3、筒测法 筒测法是使用一种特制的简易测筒,筒内盛入原状
土,然后设法让筒内原状土达到饱和,进而使之在重力作 用下自由排水,从而测定排除的水量,借以推求原状土的 给水度。筒测法示意图
求给水度时,利用降深后期的直线。求出该直
线斜率m(相当于一个对数周期的降深差)和该直线在横轴
上的截距t0。按下列公式计算:
T 0.183Q m
d
2.25Tt0 r2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2、漏斗疏干法
在潜水面平缓、天然地下径流量很小的地区,抽水
井所抽出的水主要来自降落漏斗疏干的水量,随着抽水时
间的延长,降落漏斗在不断扩展,只要将某一时刻以前抽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5、利用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求渗透系数
(1)停止抽水前,若动水位已稳定,可采用以下公
式计算 :
2.3Q K
4Mmi er/B
式 中 的 mi 曲线上拐点的斜率。
一个单位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的水量体积。 2、影响因素
饱水带的岩性、潜水埋深、排水时间、水位变化 幅度等。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利用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 计算确定,或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的方法确定,但必 须保持含水层的天然结构。
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
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1)当Q~s(或Δh2 )关系曲线呈直线
1)承压水完整孔: K Q lnR
2sM r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1)当Q~s(或Δh2 )关系曲线呈直线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2)当Q~s(或Δh2 )关系曲线呈曲线
采用插值s 法a 得1 Q 出 Q~a s2 Q 代2 数 多 项 式 ,a 即n Q :n
式中 a1、a2……an—待定系数。a1宜按Q均差表求得,
△h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5、根据抽水前后包气带土层天然湿度的变化来确定μ值
式中:△Zi—包气带天然湿度测定分段长度; △h—抽水产生的潜水面下移深度; W1i,W2i—抽水前后△Zi段内的土层天然湿度; n—取样数。
土层的天然湿度,可采取原状土样在实验室测定,或 利用中子水分计在钻孔中直接测定土层的含水率。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1 概述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4储水率和储水系数
§5越流系数和越流因素
§6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7潜水蒸发强度(自学)
§8灌溉入渗补给系数(自学)
计算
§1 概述
一、参数概念:
水文地质参数
水文地质参数和水文参数统称为水文地质参数
1、水文地质参数
表征含水介质水文地质性能的数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 础资料,主要包括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T、承压含水层的储水系数 μ*(也叫弹性给水度μe)、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μ (重力给水度μd )、弱 透水层的越流系数σ及含水介质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等 。
2、水文参数
表征与岩土性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数量指标,主要包括降水入渗 系数α、潜水蒸发强度ε、灌溉水回渗补给系数m等。
二、参数确定方法
1、一类是用水文地质试验法 如野外现场抽水试验、注水试验、渗水试验及
室内渗压试验、达西试验、弥散试验等,这种方法可以 在较短的时间内求出含水层参数而得到广泛应用。
2、二类是地下水动态观测 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来确定,是一种比较
经济的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并且测定参数的范围比 前者更为广泛,可以求出一些用抽水试验不能求得的一 些参数。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一、给水度的概念
1、含义 给水度是表征潜水含水层给水或储水能力的一个
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的潜水含水层柱体,当潜水位 下降
图7-1 筒测法装置示意图 1—试验测筒;2—滤料池;3—排水阀;4—供水阀; 5—供水水箱;6—测压管;7—排水口;8—法兰盘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4、试坑法
试坑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土层的体积饱和含水量和 田间持水量,然后计算其差值即为给水度。测试分析步骤 如下:
用环(刀1)取土挖样掘,一测大定小土适样当的的干试容坑重,露干出欲:求干 给 水GV s度的土层,
5、根据抽水前后包气带土层天然湿度的变化来确定μ值 抽 水 前 包 气 带 内 土 层 的 天 然 湿 度 分 布 应 如 图 7—3 中 的
oacd线所示。抽水后,潜水面由A下降到B(下降水头高度为 △h),此时的土层天然湿度分布线则变为图中的oabd。
对比抽水前后的两条湿度分布线可知,由于抽水水位下 降,水位变动带将会给出一定量的水。按水均衡原理,抽水 前后包气带内湿度之差,应等于潜水位下降△h时包气带所 给出的水量。
K0.08QW(u) hs
u r2
4KH t
或u r2
4Kh t
可采用4 rK下2MSt列当公式:4rK2
h
t
(或
)<0.01时,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3、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多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 料求渗透系数
(2) 直线1)法承压水完整孔K:4M(Q s2s1)lntt12
(1)当Q~s(或Δh2 )关系曲线呈直线Q
R
3)潜水完整孔:
K
ln
(H2 h2) r
4)潜h 水非完整孔h :
Q R hl 1.1h 2
当 ﹥150r,l/ ﹥0.1K 时 ,(H2h2)(lrn l lnr )
当过滤器位于含水层K 的顶(部H 或Q 2 底h 部2)时[,lR rnhllln 1 (0.2h r)]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概述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4储水率和储水系数 §5越流系数和越流因素 §6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7潜水蒸发强度(自学) §8灌溉入渗补给系数(自学)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一、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概念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6、根据潜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用有限差分法确定μ值 如果潜水为单向流动,隔水层水平,含水层均质,可沿 流向布置3个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孔(图7—3),然后根据水 位动态观测资料,按下式计算μ值:
式中:h1,t ,h2,t ,h3,t—观测孔t时刻水位及含水层厚度; △h2—△t时段内2号孔水位变幅; ω —垂向流入和流出量之和称综合补给强度; K—渗透系数; △x—观测孔间距。
(2)将试坑内欲测的土壤泡水一定的时间,使其孔隙
被水饱和,然后舀干余水,取土样测定重量含水率 :
g
GwsGs Gs
10% 0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4、试坑法
(3) 将土层用湿物覆盖,防止土层水分蒸发。这 时,饱和含水量中的重力水下渗,每隔一定时间取土测定 土样的重量含水率;
(4) 将测得的重量含水率换算成体积含水率;
2)承压水非完整孔:
当M﹥150r,l/M﹥0K .1 时2 ,Q sM (lR rn M llln 1 .1 rM 2)
当过滤器位于含K 水层2 Q 的s顶M [部lR r 或n 底M 部l 时lln 1 0 (.2M r)]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1.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点处的斜率计算渗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式:
K
2.3Q
4Mmi er/B
拐点处的斜率,应根据抽水孔或观测孔中的稳定
最大下降值的1/2确定曲线的拐点位置及拐点处的水位下降
值,再通过拐点作切线计算得出。
据
越流参数,应er根/BK0r/,B 从2函.3m数sii 表中查出相应的
r/B,然后确定越流参数B。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关(系1)曲承线压上水连完成整直孔线:,可K采用2下列M公(Q s式1:s2)lnrr12
(2)潜水完整孔:
K
Q lnr2
(h12h22) r1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3、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多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料 求渗透系数
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利用 抽水孔或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可采用 下列公式:
1、渗透系数 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是描述介质渗透能力的重
要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代表当水力坡度为1时,水在介 质中的渗流速度,单位是m/d或cm/s。渗透系数大小与介质 的结构(颗粒大小、排列、空隙充填等)和水的物理性质 (液体的粘滞性、容重等)有关。
2、导水系数 即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其厚度的乘积。其理论意
H 2 h2
可相应地将前述公式中的Q/s和公式中的
以1/ a1代
换,分别进s行/计Q算。 h2 / Q
(3) 当
(或
)~Q关系曲线呈
直线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2、多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水位下降资料求渗透系 数
若观测孔中的值s(或Δh2 )在s(或Δh2 )~lgr
的时间应足够长,使得较好的拟合。
行计算:
拟合好后,选拟合点,按下列公式计算再进
T
QWD
ud
,
r B
4s
d
4Ttud r2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2)求解水文地质参数
直线图解法:将实测的降深资料在单对数坐标上 作s~lgt直线。对于潜水来说,降深前期和降深后期的曲 线为大致平行的两条直线,中间为一条近乎水平的线相连。
义为水力梯度为1时,通过含水层的单宽流量,常用单位是 m2/d。导水系数只适用于平面二维流和一维流,而在三维流 及剖面二维流中无意义。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利用抽水试验资料求取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导水 系数方法视具体的抽水试验情况而定,下面就各种情况下 的计算公式加以简述,其原理及具体计算步骤可参考地下 水动力学相关教材。
2)潜水完整孔:K
Q
lnt2
2(h22h12) t1
利用s( Δh2 )~lgt关系曲线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
的纵坐标值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4、有越流补给条件下多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料 求渗透系数
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中,在有越流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考
虑弱透水层水的释放)条件下,利用s~lgt关系曲线上拐
(2)求解水文地质参数 通常根据抽水试验的s~t曲线,进行解析推断,
求出给水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2)求解水文地质参数
标准曲线法(配线法):配线法的具体步骤见 《地下水动力学》 ,为了求取给水度值,主要是拟合抽水
试验的lgs~lgt曲线的后半部分曲线,所以抽水试验延续
(1) 配线法
1)承压水完整孔:
K0.08QW(u) Ms
u S r2 4KM t
第二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二、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的确定方法
3、在没有补给条件下,多孔非稳定流抽水水位下降资料求 渗透系数
(1) 配线法 2)潜水完整孔K:0.15Q 9W(u)
h2
(2) 直线法
V V w G w w sG s G 干 s干 wG w G s sG s干 w g
(5) 将不同的 值点绘曲线(如图7-2),在
st=0时刻的
值为体积饱和含水率 (容水度),而曲线
的水平段相当 r与田间持水率 (持水度)。
§2 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图7-2 土壤含水率变化曲线
二、给水度的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