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词义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一般的买。 取,《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指(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引申指
用强力取得,据为己有。现代汉语指一般的获得。 (三)词义色彩的变化 1、由褒到贬 爪牙,古义为“得力助手”,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 今义为“替凶恶的人跑腿的人”。 2、由贬到褒 深刻:严峻苛刻。《史记·酷吏列传》:“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现代汉语“深刻”
一般指深厚;深切透彻。 3、由中性到褒义 君子 4、由中性到贬义 小醜,本来指地位低下或政治上很不重要的人物,后来指小人。 卑鄙 四、讨论古今词义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一)古今问题 1、古今的时段与古义、今义。 前面我们讨论一个词词义的演变,主要是就一个词发展的两头来说的,主要说明这个词较早
的意义和现代汉语这个词的意义的不同。但这并不是说,这个词较早的意义从先秦到五四运动 以前(或者从先秦到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以前)一直使用;也不是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 用的意义直到现代才出现。例如:
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 大、小、轻、重、长、短; 走、行、迎、过、追、退、进、遇、逃。 斯瓦迪士核心詞列表(Swadesh list):美国语言学家莫里斯 (Morris Swadesh)在 1940 年 到 1950 年提出的一個列表。他從統計學的角度用分析不同的語言(以印歐語系語言為主),從 而得出一個約莫有 200 字的核心詞列表。他認為,基本上所有語言的詞彙都應該包含這二百多 個詞語;而另一方面,只要認識這二百多個詞語,亦可以利用該種語言作最基本的溝通。 基本词汇同发展相对缓慢的语法结构一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 承关系。从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这些词语的学习没有什么困难。 (二)古今意义悬殊,很多意思已经没有了。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用白 底子的锦把旗杆裹起来)《九歌·湘君》:“薜荔拍(一作柏)兮蕙绸。”王逸注:“绸,缚束也。” 粪:古代有“扫除”的意思。《说文》:“粪,弃除也。”《左传·昭公三年》:“小人粪除先人 之敝庐。” 另一个常用的含义是“给禾苗除草、培土和加肥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 田畴,可以美土彊。” 勤:在古代,基本意义是辛劳、辛苦。《说文》:“勤,劳也。”《尔雅·释诂上》:“勤,劳也。”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写:古代汉语的“写”字没有书写的意思。古代写字不说“写”,而说“书”。“写”字在上 古的常用意义是铸刻(成某种人物形状)。《国语·越语下》:“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 礼之。”韦昭注:“以善金铸其形状。” 废:古代有放下的意思。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 书而叹也。” 文学:古代有文献典籍的意思。 《史记·儒林列传》:“兒(音泥)宽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
解,甲骨文: 形声字: 發,
,《說文》:“解,判也。從刀判牛角。” (射)
責,甲骨文: 。《說文》:“責,求也。從貝,朿聲。”王筠《句讀》:“責,謂索求負家 償物也。”
習,甲骨文:

(按:与课本观点不同)
②依据文献资料 通过字形分析确定词的本义只是探求本义的途径之一,为了考证这一本义的正确性,必须到 古代文献中去寻找例证。 上面我们分析的字的本义在古代文献中均有用例: 斤:《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向:《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毛傳:“向,北出牗也。”
①分析字形 注意两个问题:
字形:指的是小篆及小篆以前的文字形体。比起楷书来,它们距离造字时代要近得多, 写实象形的特点更为明显。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及历代学者研究的成果(尤其是根据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资 料对《说文解字》的补正)是我们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重要参考。
举例如下: 象形字:
斤:甲骨文: , 。《說文》:“斤,斫木也。象形。徐鍇《繫傳》:“斫木斧也。”段 玉裁注:“橫者象斧頭,直者象柄,其下象所斫木。”
寸:《商君書·靳令》:“四寸之管無當,必不滿也。”(當:底)
甘:《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牧:《孟子·公孫丑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為之牧之者。”
解:《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發:《史記·李將軍列傳》:“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ຫໍສະໝຸດ Baidu
責:《左傳·桓公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
注意:“脸”,古代汉语指脸颊,现代汉语指脸部。不是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是词义由一个 小类上升为所属的一个大类,而脸颊和脸部不是小类和大类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缩小 缩小是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宫:《说文》:“宫,室也。”秦以前,不论居住者身份贵贱,居住的房屋都可以称宫。现代 汉语,“宫”一般指身份尊贵的特殊人群所居住的房屋:宫殿;龙宫;雍和宫。也指人民活动或 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 瓦:《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指陶器。现代汉语“瓦”指铺房顶用的建筑 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 妃:《说文》:“妃,匹也。”配偶,主要指女性配偶。现代汉语中“妃”专指皇帝的妾以及 太子、王、侯的妻。 诏:《说文》:“诏,告也。从言,从召,召亦声。”告诉。现代汉语“诏”指上告下。 肥:《说文》:“肥,多肉也。”指人畜肥。现代汉语指畜肥。 3、转移 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汤,《说文》:“汤,热水也。”,现代指以汁水为主的一种副食品,如鸡蛋汤、菜汤之类。 史,《说文》:“记事者也。”是古代一种文职人员,后来专指记事的人。现代汉语“史”主
从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看,这些词,初学时比较困难。但这种困难比较好克服,只要勤于查 辞书、字典,即可避免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三)意义有联系,又有区别,同中有异。 这些词义最难掌握,也是古代汉语学习的重点。因为这些词语的古今差异,很容易被忽略, 因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三、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 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向:甲骨文: 指事字:
。《說文》:“向,北出牗也。從宀,從口。”
寸:小篆: ,《說文》:“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衇,謂之寸口。從又,從一。” 甘:甲骨文: ,《說文》:“甘,美也。從口含一。一,道也。”段玉裁注:“甘為五味 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 会意字:
牧,甲骨文: ;金文:
本义是放养牲畜。
要指历史。 狱,古代汉语指诉讼。现代汉语指监狱。 兵,古代汉语指兵器,现代汉语指士兵。 (二)词义轻重的变化 1、由轻到重 诛,《说文》:“诛,讨也。”指责备、谴责。后引申为惩罚。现代汉语指杀戮。 诬,《说文》:“诬,加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引文作“加言也。”)指说话夸大其实。
后引申为欺骗。现代汉语指捏造事实冤枉人。 2、由重到轻 购,《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段玉裁注:“县重价以求得其物也。”现代汉语
禽,指飞禽走兽,主要见于汉以前;汉以后,多专指鸟类。 涕,上古时表示“眼泪”,但在汉朝时期比较通俗的文献中,“涕”已经有了鼻涕的意义。
2、古义的保留 我们说一个词古今的意义不同。主要是就常用的、主要的意义以及单独作为一个词的情形而 言的。并不意味着古义就消失了,不使用了。有些词义作为词素在后来的双音节词中保留,也 有些词义,在成语中保留。 涕.泗纵横;赴汤.蹈火;减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口诛.笔伐。 3、今义的使用 我们说某个词的现在的意义在某个时候就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个意义在这个时候就完全取代 了古义。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存的过程。今义出现了,并不意味着它就成了当时最常用的意义, 尤其是汉语存在一个文言文系统,就更要主要这方面的问题。 例如:“涕”汉代已经出现表示“鼻涕”的用例,但“涕”同时仍可表示“眼泪”。汪维辉《东 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中指出:汉末以后,“在正统文言里,‘涕’始终是‘泪’的同义语, 而很少当‘鼻涕’用。……‘涕泪’大部分是同义连文,指眼泪;有时则是两个并列的成分, 分指鼻涕和眼泪。” (二)双音组合与双音词的问题 在学习阅读古代文献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两个连在一起的字,跟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形 式相同。如“消息”(消是消失,息是生长)、“睡觉”(睡是打瞌睡,觉是醒过来了的意思)等, 这些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来理解。 提问:从前面的学习的文选中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义的发展变化有那些途径?其中,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词的本义及其探求 1、词的本义 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词的本义不是词的原始意义。 语言的产生远早于文字。在原始的文字没有产生之前的语言中,一个词的原始意义无从考察。 ②有文字可考 汉字是表意文字,可以通过对汉字字形所反映出来的造字意图的分析,来推测词的本义。 ③文献资料证实 我们所说的本义,一般来说必须有文献资料的证实。如果没有语言文献资料,单纯的形体分 析很容易流于主观臆测。 2、探求本义的方法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 1、扩大 词义的扩大指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如: 菜:古代指植物性的蔬菜。《说文》:“菜,艸之可食者。”现代汉语“菜”既指能做副食品的 植物、蔬菜,也指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鱼、肉。 雄:《说文》:“雄,鸟父也。”指鸟的雄性。现代汉语“雄”指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 匠:《说文》:“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指木匠。 按:匚,fāng。现 代汉语“匠”指各种有技术的工人。 睡:《说文》:“睡,坐寐也。”指坐着打瞌睡。现代汉语“睡”,可以是打瞌睡,也可以是卧 床睡。 洗:《说文》:“洗,洒足也。”指洗脚。 现代汉语“洗”指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 彊:《说文》:“彊,弓有力也。”现代汉语“彊”指力量大。 注意:彊,强之别。
習:《禮記·月令》:“鷹乃學習,腐草為螢。”
3、探求本义应该注意的问题
授课章节:词义的演变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法;提问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古今词义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意义同中有异的词汇。 教学难点:词义的古今问题;词义的发展。 教学内容:
引言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尤其是词汇课的学习,词汇是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 现代汉语,词汇相较于语法和音韵,都是一个开放的、不可穷尽的系统。因此,概括古代汉语 词汇的规律,总结它与现代汉语词汇的不同,对学习古代汉语是很有帮助的。教材把有关词汇 通论内容放在最前面,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古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学习,主要着重两方面的内容:词义的发展变化;词汇的发展变化。 一、词义演变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各要素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映射着社会的变化。词汇对社会变化的反 映是最敏感的,旧词旧义在不断地消亡,新词新义在不断地生成。尤其是在社会产生剧烈变化 的时期,词汇变化的迅速常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 二、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 (一)基本没变 一般说来,基本词汇的变化相对较小。有些一般词汇,有的变化也不大。 语言的词汇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是语言中最稳定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 最密切的一部分。 提问:什么叫基本词汇? 注意: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常用词。(观点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5 年版。) 155 页:根据斯大林的意见,基本词汇是从古代到现代,在实际运用中必不可少的词,它们 表达的是对于人们交际最不能缺少的概念。 156 页:属于基本词汇的词的特点是:(1)普遍性;(2)稳固性;(3)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161 页: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就叫一般词汇。 163 页:常用词就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常用的词。它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 词汇中的词。 举例如下: 人、马、牛、羊、鱼、犬; 天、地、日、月、山、水、风、霜、雨、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