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数学成就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译成现代数学语言,这两条即:方程个数必须与未 知数个数一致,任意两个方程的系数不能相同或成比 例.
刘徽还认识到,当方程组中方程的个数少于所求物个
数时,方程组的解不唯一;如果是齐次方程组,则方
程组的解可以成比例地扩大或缩小,即“举率以言
8
之”.
.
对于方程组的性质,刘徽总结出如下诸条:“令每 行为率”,即方程各项成比例地扩大或缩小,不改 变方程组的解;
.
刘 徽 的 数 学 成
1
就
.
刘徽是三国时代魏国人,籍贯山东,生卒年不详,约死于 西晋初年.刘徽出身平民,终生未仕,被称为“布衣”数 学家.
刘徽在童年时代学习数学时,是以《九章算术》为主要读 本的,成年后又对该书深入研究,于公元263年左右写成 《九章算术注》,刘徽自序说:“徽幼习《九章》,长再 详览.
刘徽还著有《重差》一卷,专讲测量问题.他本来把《重 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唐代初年改为单行本, 并将书名改作《海岛算经》,流传至今.
从刘徽著作来看,他学风严谨,实事求是,而且富于批判 精神,敢于创新,理论研究相当深入,堪称数学史上的一 2 代楷模.
.
二、《九章算术注》
3
.
1.算术 (1)十进分数
其中a1,a2,…,an是0至9之间的一位整数.
4
Leabharlann Baidu
.
1.算术
(2)齐同术 《九章算术》中虽有分数通分的方法,但没有形
成完整理论,刘徽提出齐同术,使这一理论趋于完 善.他说:“凡母互乘子谓之齐,群母相乘谓之同.” 又进一步提出通分后数值不变的理论依据,即“一乘 一除,适足相消,故所分犹存“法实俱长,意亦等 也”. 前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分数用同一个(非零)数一乘一 除,其值不变;后句话的意思是,分数的分子、分母 扩大同一倍数,分数值不变.刘徽指出,“同”即一 组分数的公分母,“齐”是由“同”而来的,是为了 使每个分数值不变.
2.代数
.
(3)方程理论的初步总结 刘徽在深入研究《九章算术》方程章的基础上,提出
了比较系统的方程理论.刘徽所谓“程”是程式或关系式 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方程,而“方程”则相当于现在的 方程组.他说:“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 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这就是说:“有两个所求 之物,需列两个程;有三个所求之物,需列三个程.程的 个数必须与所求物的个数一致.诸程并列,恰成一方形, 所以叫方程.”这里的“物”,实质上是未知数,只是当 时尚未抽象出未知数的明确概念.定义中的“皆如物数程 之”是十分重要的,它与刘徽提出的另一原则“行之左右 无所同存”,共同构成了方程组有唯一组解的条件.
在刘徽之前,计算中遇到奇零小数时,就用带分 数表示,或者四舍五入.刘徽首创十进分数,用 以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这种计数与现代
刘徽用忽来表示,但a后各位就不必再命名了, 刘徽称它们为“微数”,说:“微数无名者以为 分子,其一退以十为母,其再退以百为母.退之 弥下,其分弥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在开平 方求无理根的十进小数近似值的方法一致,即
9
.
3.几何
(1)割圆术 刘徽以前,一般采用周三径一的圆周率,这是很不精
确的.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指出:周三径一的数 据实际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不是圆 周与直径的比值.他认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 其面积就越接近圆面积.他从这一思想出发,创立了 科学的求圆周率方法---割圆术.具体来说,就是以1 尺为半径作圆,再作圆内接正六边形,然后逐渐倍增 边数,依次算出内接正六边形、正12边形乃至正192 边形的面积.刘徽之所以选半径为1,是为了使圆面 积在数值上等于圆周率,从而简化运算.
刘徽是这样解的: (1)×2,(2)×5,得
(4)-(3),得 21y=20(下略). 显然,这种方法与现代加减消元法一致,不过那时用
的是筹算.刘徽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多元,“以小 推大,虽四、五行不异也.”他还进一步指出,“相消” 时要看两方程首项系数的同异,同则相减,异则相加.刘 7 徽的工作,大大减化了线性方程组解法.
这种方法可以求得任意精度的圆周率近似值,刘徽对 这一点是很清楚的.不过,他根据当时的需要,运算 中只取到两位小数. 割圆术的创立是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古希腊的阿基 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前212)也曾用割圆术 求圆周率,他的方法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和外切正多 边形同时逼近圆,比刘徽的方法麻烦一些.刘徽的成 就晚于阿基米德,但是独立取得的.
“每一行中,虽复赤黑异算,无伤”,即方程各项 同时变号,不改变方程组的解;
“举率以相减,不害余数之课也,即两方程对应项 相减,不改变方程组的解.
很明显,刘徽对于线性方程组的初等变换,已经基 本掌握了.
不过,他没有考虑交换两个方程的位置,因为不进 行这种变换亦可顺利求出方程组的解,而且调换算 筹的位置是不方便的.
5
.
2.代数
(1)对正负数的认识 《九章算术》成书后,正负数的运算越来越广泛,但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正负数,却很少有人论及.
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首次给出正负数的明确定义: “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就是说以正 负数表示得失相反的量.
他还进一步阐述正负的意义:“言负者未必负于少, 言正者未必正于多.”即负数绝对值未必少,正数绝 对值未必大.
另外,他又提出筹算中表示正负数的两种方法:一种 是用红筹表正数,黑筹表负数;再一种是以算筹摆法 的正、斜来区别正、负数.这两种方法,对后世数学 都有深远影响.
6
.
2.代数
(2)对线性方程组解法的改进 《九章算术》中用直除法解线性方程组,比较麻
烦.刘徽在方程章的注释中,对直除法加以改进,创立了 互乘相消法.例如方程组
10
他利用
来求各正多边形面积.
(ln为内接正n边形边长,S2n为内接正2n边形面积)
至于正多边形边长,他是反复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的
例如,由以下三式即可求得正12边形边长(图4.14):
TR=OR-OT,
.
后,便根据 S192<S<S192+(S192-S96)
11
.
刘徽舍弃分数部分,取圆面积为314平方寸,从而得 到π=3.14
“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 是以敢竭顽鲁,采其所见,为之作注.”刘徽在研究《九 章算术》的基础上,对书中的重要结论一一证明,对其错 误予以纠正,方法予以改进,并提出一些卓越的新理论、 新思想.《九章算术注》是刘徽留给后世的十分珍贵的数 学遗产,是中国传统数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