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演示课件
曲式分析概念

曲式: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起有起迄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即音乐作品的曲式。
主题: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
主题的特征指一个主题能够区别于其他主题和能够使人们对它实行追踪的标志。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性格特征:靠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2-体裁特征一一由速度、节拍、音型决定;需要注意:3、风格特征:包括a、时代特征;b、民族或地域特征;c、流派或个人风格;4、外形特征:a、点》大:b、线状:气息宽广、线条悠长。
c、面状: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后的那些由平行旋律构成的主题,在印象主义作品中较常见;d、网状:一种纵横交错的副调织体主题的发展手法:1、变奏2、展开3、对比(主题表现性格在发展时引出新的手法)4、延展(通过主题发展仿题有新的手法),主题的分类:根据主题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一)、概括性主题:用比较纯粹的方法去概括地表达某种抽象情绪的主题。
(占绝大多数)可以分为三类:1.歌唱性主题:以节奏的不断变化和乐音的频繁流动为特征,并有大气息、长线条、如波浪般起伏的旋律外形。
⑴、具有歌唱性(歌唱性包括如歌性和可唱性)⑵、歌唱性程度:歌唱性程度需要音高不断的流动、节奏不断的变化;调性宽广、音色统一。
2.律动性主题(有规律的运动):可以理解成歌唱性主题的逆形式。
主要表现在节奏、音高、句法或结构等方面的周期性,而周期性通常又表现为重复。
3、歌舞性主题:就是将“歌唱性”与“律动性”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主题。
一般都具有载歌载舞般的音乐形象。
它又有三种情况:⑴、融合:即将两种特点混合起来。
⑵、并置:将两种特点在同一主题中一前一后的出现。
⑶、对置:将两种特点在同一主题的不同声部一上一下的放置。
(二)、标题性主题:使用某种特定的音乐方法(文字概括)力求生动地表达某种特定情绪的主题。
1.客观描写性主题:通常采用描写的、模拟的、仿真的手法来表现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生活中富有特点的声响。
曲式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PPT课件

CHENLI
14
四、结构的周期性、综合与分解
本例选自瓦格纳《婚礼进行曲》,综合性乐句
结构,bB大调单一调性。乐句内部的句读划分体现
出2+2+4的特征,每4小节为一个乐节,前4小节组
成的乐节又可以划分为两个2小节的乐汇,后乐节为
不可分割的整体,C最HEN后LI 开放于属和弦。
8=1+1+1+1+1+1+1+1+1 综合:若干小片段的总和等于后面—个大的片段 构的长度与综合结构片段长度相同的段落并置。 例如:1+1+2=4,1/2+1/2+1/2+1=2,2+2+4=8
CHENLI
13
四、结构的周期性、综合与分解
分解:若干个小片段的总和等于前面一个大的片段,互 相间常是并置关系。有时也可能遇见与小节结构相违背 的分解的变体(分解时与小节不统一,如三拍子中两拍 的结合)。
导的特征音调,反复出现于不同部位。
CHENLI
3
一、动机
在材料与结构方面,含有一个主要重音,并与环绕这
个重音的其他音组合成音组,其音高关系、节奏、和声等 方面有鲜明的特点,具有独立的音乐性格,是音乐作品中 表达内容时能独立存在的、清晰的最小结构单位。动机重 复、变形就成为主题的核心,甚至发展成完整乐思。
CHENLI
10
二、主题
该乐章为奏呜曲式。乐曲没有引子铺垫,直接
奏出了一个由4个音符组成的、斩钉截铁的动机,它
在整个乐章中不断被发展、变化,成为整个交响曲
的核心,人们也把它叫做“命运动机”,极富战斗
曲式分析基础

❖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主要包括: ❖ 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
和声、音区、音强(力度)、音色、演奏 (唱)法、织体等。
❖
❖ 1、关于“旋律”(M)
❖ 1、定义:
❖ 旋律是指音乐的一切横向音高关系,是由音程 的大小和音程的方向两种属性构成。也就是 说,它是由乐音的连续横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 ④ 锯齿型旋律:
幅度和跨度都比较小的音程迅速起落造成,显 得尖锐、锋利。在表情上活跃而生动,带有非常明 显的民间舞曲性格。
[例] 包罗丁《第一交响曲》第Ⅱ乐章主题
❖ ⑤ 环绕型旋律:
音高被分为两种成分,其一是断续出现的 同音反复,另一种成分是以它为轴的环绕进行。这 种旋律的基本效果是统一而且稳定。
❖ 作业: ❖ 从音乐作品中寻找并摘抄所讲各种外型的旋
律各一条。(表明出处) ❖ 写作各种外型的旋律各一条。
舒曼:钢琴套曲《幻想曲集》(Op.32,1837)第3首《为什么》主
❖ ② 疑问型旋律:
[例]李斯特《人生序曲》主题 [例] 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主 题
❖ ③ 大山型旋律:
由幅度和跨度都比较大的音程起落造成的。它 显得非常宽广而崇高。
❖ [例]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主题
❖ 由于环绕的方式不同,又要细致来区别:
a、对称环绕:围绕这一串音上下环绕的音程的
距离是一样的。
❖ [例]
比才《卡门》组曲中“阿拉贡舞曲”主题
❖ b、离心环绕:
环绕的音级离中心音越去越远,使音乐逐步 走向活跃,推向高潮。
❖
[例]
冼星海保卫黄河》
⑴ 旋律的外型
❖ c、向心环绕:
音乐课件-曲式

回旋奏鸣曲式典型结构图示
第十章 体裁
⒈ 音乐体裁的概念 ⒉ 音乐体裁类别
声乐体裁 器乐体裁
⒈ 音乐体裁的概念
即音乐的品种和类别,它是音乐的曲式结构、音乐作品 的篇幅等一切形式因素的总和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固定 形态;是用音乐语言的表现手法完成内容所需要的独特 形态结果。各种音乐体裁的产生、形成、变化、发展, 都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社会文化生活需要 的产物。音乐体裁的分类标准是多样化的,无论从哪个 角度去划分都是为了在不同程度上去阐明不同体裁的固 有特征。
声乐体裁
⑴ 抒情歌曲 ⑵ 叙事歌曲 ⑶ 劳动歌曲 ⑷ 诙谐歌曲 ⑸ 歌舞曲 ⑹ 艺术歌曲 ⑺ 通俗歌曲 ⑻ 赞美诗
⑼ 弥撒曲 ⑽ 清唱剧 ⑾ 康塔塔 ⑿ 咏叹调 ⒀ 宣叙调 ⒁ 号子 ⒂ 山歌 ⒃ 小调
器乐体裁
⑴ 前奏曲 ⑶ 练习曲 ⑸ 谐谑曲 ⑺ 狂想曲 ⑼ 奏鸣曲 ⑾ 序曲 ⒀ 交响曲 ⒂ 室内乐 ⒄ 爵士乐 ⒆ 吹打乐
⑵ 进行曲 ⑷ 夜曲 ⑹ 幻想曲 ⑻ 随想曲 ⑽ 组曲 ⑿ 交响诗 ⒁ 协奏曲 ⒃ 圆舞曲 ⒅ 摇滚乐 ⒇ 丝竹乐
College Music
By Prof. Gaoxing
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 第二首
复三部曲式
是一种有再现部的、较大型的三部性结构。第一部分乐思 的呈示往往已构成单二部或单三部曲式,第三部分则是这 一部分准确或变化的再现,中间部分即第二部分往往与两 端部分形成对比,结构也比较自由。中间部分与再现部分 可能是单三部曲式或单二部曲式,也可能是乐段或相当于 乐段的结构
台湾歌曲 《酒干倘卖无》 VCD
复二部曲式
如果二部曲式的每个部分已是单二部或单三部曲式,或者其 中一个部分是单二部或单三部曲式,而另一部分是乐段或相 当于乐段结构,这样的曲式称为复二部曲式
曲式分析演示版.ppt

分常是更主要的方面。
精心整理
14
复三部曲式分类:“三声中部”“插部”。 二者的同:都是新材料。 二者的异—— 三声中部:形成独立完整的曲式结构,和声调性稳定
。 插部:不构成完整的曲式,具有自由展开的特点,调
回旋曲式表现上的特点:成为擅长表现民间风俗性歌 舞、并列对置不同的生活图景题材的结构。不具备表 现戏剧性矛盾冲突的特点。
精心整理
23
性和声更不稳定。 兼有三声中部与插部特点的中部。
再现部:准确重复、变化再现、减缩再现。
精心整理
15
引子:少见。 补充:首部偶尔会有。
连接:一般不出现在首部与中部之间,而是在中部与 再现部之间。
属准备:再现前。 结尾:多见。
精心整理
16
复三部曲式的变形及介于单三部曲式与 复三部曲式之间的中间型曲式
精心整理
10
第五章 单三部曲式
对中部和再现部不同的处理形成了不同的类别。 有再现单三部:展开性中部、对比性中部。
中部的结构特征:调性、和声、长度(等长、小于、 多数大于第一部分)、属准备。
再现部:准确再现、变化再现、动力再现。
再现部结构特征:结构、和声、调性、长度(等长、 扩充、减缩)。
中部:单二、单三、展开性段落、体积较大的一部曲 式(如:复乐段)
再现部:完全再现或变化再现,单二、单三、减缩为 乐段
用途:独立曲式、套曲的一个乐章(奏鸣曲、交响套 曲中间乐章)
精心整理
13
实例分析: 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肖邦《夜曲》Op.48,No.1 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 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Op.7第二乐章
音乐曲式分析课件PPT

一段曲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例分析二:肖邦《前奏曲》no.4
一段曲式
里亚多夫《前奏曲》OP.33 no.1
这是一个带扩充的8小节转调乐句结构,这也是最小结构规模的一部曲式。左手十分活跃,旋律化的音型伴奏,丰富了右手非常简单的旋律线条线。
一段曲式
实例分析四:巴托克钢琴小品《保加利亚节奏》选自《小宇宙》
01
全曲除引子和尾声,由四句5小节的乐句构成一个乐段。
2
一段曲式
一段曲式作业
1肖邦《前奏曲》no.2,no3,no.6,No.9(任2首) 2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op.23 no.9 e小调 3格里格《我爱你》 4斯克里亚宾《D大调前奏曲 《bA大调前奏曲 注:标出分析曲目的调性,半终止和完全终止的和声走向,第一小节开始的和弦标记.两段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例如织体手法,和声运用)
乐段结构与一段曲式:
乐段作为较大作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时,称为“乐段”结构。
而用于乐段写成独立作品(或曲目中的一个乐章)时,称为“一段曲式”
一段曲式
和声上必须从本调开始,转调只能在乐段内
部进行,最后必须在本调上完全终止。
结构上(除舞曲与民歌常用方正型以外)器乐曲常用展开方法将曲式扩大,以致出现高潮;
02
全曲结构简明,四句旋律节奏一样,只是音的走向与落音不同,第4句跟第一句进行类似,落音相同,四句音调上有“起承转合”的特点。这首作品分句不靠和声,不靠主题材料的重复,主要是靠节奏,以及每句的长落音。
03
一段曲式
实例分析五:桑桐《东蒙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之六“哀思”
1
第5小节旋律开始跳动幅度变大,由上跳转为下跳,6-7小节是一个叹息式结束,7小节为一个不分句的乐段。下句旋律移到右手,第一乐节延长了1小节,第11小节是一个高潮,最后在主和弦上又延长了2小节,这种重复也是一种发展,运用音区提高,篇幅拉长,加上伴奏织体与句逗之间的连接加密。全曲在羽调上进行,内部没有转调。这种结构重复的手法,常用于民歌主题编写的钢琴小曲,因为民歌本身的短小而致的。
曲式的基本概念

曲式的基本概念曲式分析概念1、音乐语言也被称之为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旋律线;②节奏;③节拍;④和声、复调、调式调性⑤速度;⑥力度;⑦音区、音域;⑧音色;⑨演唱(奏)法;⑩织体等。
2、旋律的定义:第一、“狭义的”旋律仅指横向音高或旋律线,也就是说它只指“音高”而不指“音长”。
在单独分析音乐的音级、音高、音列等因素时,“旋律”就取这种所指。
第二、“广义的”旋律是指包含了“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曲调”。
当分析需要和节奏、节拍或织体等因素相联系时,旋律就取这种意义。
3、旋律的外形。
(1)大山型(大波浪型):由跨度较大的音程、起落较宽的幅度构成,它常和某种崇高的感情、宽广的歌唱或壮阔豪迈的性格相联系;(2)连续上行的旋律常表现高涨、激昂的情绪。
(3)连续下行的旋律进行常用来表现从紧张化为松驰的情绪。
(4)同音反复的水平式旋律,常常起着背景性的作用,或者象歌剧中的宣叙调,渲染其某种特定的气氛。
(5)最高音在最后的疑问式旋律,常产生与问话语气相似的“疑问”效果。
(6)锯齿式:旋律的起落幅度较小,波峰周期较短、经常是由较小的音程在不宽的音域迅速上下波动,它能使情绪显得生动活波。
(7)环绕型:环绕音围绕着中心音上下运动。
4、旋律的隐伏骨架。
在旋律中能够起着支撑旋律的结构,体现了旋律的风格和旋律中重要的音级。
所以在音乐中有“听得见的音响和看不见的结构”。
旋律的骨架常由旋律中某些重要的发音点构成,它们可能从其中的长、短、高、低、轻、重、起、止、色(即色彩)各音中产生。
5、旋律的高潮及其布局。
旋律高潮:在艺术效果上最激动人心的瞬间;高潮爆发的位置:“弹性的”:指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高潮设置在旋律全长的任意位置;“硬性的”,如果作曲家没有特殊处理,会把高潮设置在全长的黄金分割点处(0.618)。
高潮处的调式音:一般高潮处的会安排下属音,而最为典型的是使用调式的六级音。
6、旋律的时代风格巴洛克时期:有一种固定的构成形式,旋律由三部分构成——主题头(特征较明显)、音乐的一般性进行、小结尾(终止式);古典主义时期:主要体现在音程上——级进、同度、跳进分开使用;浪漫主义时期:由两种典型状态,一种是纯粹的五声化旋律,象征庄严崇高的理想;另一种是典型的半音化进行,表达内心痛苦的流露;现代风格:有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音程菲声乐化和返身进行”;一种是节奏的菲周期性处理。
曲式分析(课件整理)1

曲式与作品分析第一章绪论一、曲式(学)与作品分析“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骨架)“曲式学”:研究音乐作品结构规律的学科;“作品分析”:解读音乐语言及其表现手法。
曲式是在音乐发展中形成的,是音乐发展的过程,其有两方面特征..:1、结构的多样性:每首作品的结构(细部结构)都是不相同的。
2、结构的共同性:把作品结构当中共同的东西分类加以归纳,便是各种不同的曲式。
⏹现在讲的曲式学,基本上是西方古典到浪漫时期音乐作品构成规律的总结,其反映了音乐结构的客观规律。
学习曲式的标准:在学习曲式时,要从总体出发,研究各种因素(和声、复调、配器)与构成曲式的关系。
仅仅是简单地划分段落,分清了某一作品是什么曲式,即使划分得十分精确,也不能算学好了曲式。
学习这门课应加强对音乐结构的洞察力,而不只是罗列曲式类型。
二、音乐语言中的要素:(血肉)音乐的主要功能是人的情绪感情的表达,它是依靠听觉来感受的,是音响和时间的艺术,音乐作品所用的各种声音材料,都可纳入音乐语言要素这个总概念中。
但真正音乐语言的生成,常常需要多种音乐要素的相互配合,按照一定的逻辑来综合各种表现手段,以形成一种能够表达情意的体系。
1 旋律线(Melody)音程的连续和进行方向构成的曲调线条,包括“音高”和“音长”两方面。
旋律分析的内容:旋律的外形——它是一条旋律明显可见的外部轮廓,通过它可以初步了解一条旋律的起伏动态、运动趋势、句逗划分和音域空间分布等情况,也能从中感到旋律的某些表情特性。
A冠音型(曲首冠音型、瀑布型):指旋律的最高音出现在最开始处,其他音像“瀑布”一样从这个高度倾泻出来。
这种旋律往往具有夸张的表情,像朗诵抒情诗歌那样,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B疑问型:与冠音型相反,旋律的最高音出现在最后,从而产生与问话语气相似的“疑问”式外形,带来一种悬而未决的表情状态。
C大山型:音程跨度较大、起落幅度较宽、波峰周期较长的“大山”外形,它常与某种崇高的感情、宽广的歌唱或壮阔豪迈的性格相关。
(可直接使用)三部曲式.ppt

10
五、三部曲式的其它类型
1、使用展开性中部的三部曲式 中部使用呈示部材料进展开展,有时甚
至像奏鸣曲式的展开部。
2、使用混合中部的三部曲式 中部中综合了三声中部、插部中部和展
开性中部三种类型中两种以上的特征。
3、使用 双重中部的三部曲式 包含有两个相对独立、功能不同的中间乐部。
18.1..h..,
乐段
乐部 乐段
5
四、两种典型类型的特征及区别
18.1..h..,
6
四、两种典型类型的特征及区别
关于三声中部三部式的特点: 所谓“三声中部〞〔Trio〕,只是一种约定俗
成的用语。它使人联想到古组曲中的对应舞〔即交替 出现的第二支舞曲〕,正因为如此,在三声中部开场 的部位,乐谱上有时常会出现“交替局部〞 〔Alternativo〕或、“第二小步舞〞〔MinuetⅡ〕 之类的标识。而“Trio〞的标识可能与古代这种音乐 构造局部多由三件乐器演奏有关。它还很容易使人联 想起古代大协奏曲中“合奏局部〞与独奏“小组声部 〞的交替竞奏〔即“Tutti〞与“Solo〞的交替〕,当 然,待后来运用到三部曲式的比照中部时,已经并非 一定要由三件乐器或小组乐器演奏了。
18.1..h..,
8
④调性布局在这种三部曲式中并不总是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有时,中部和呈示部同在一个调〔如贝多芬?第18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呈示部是bE大调,中部也是bE大调。 但是,更多见的情况是通过调式色彩变换来实现第一、二局部的比照。即:呈示部是小调, 中部常是大调式;或反过来。为此,中部除经常用〞Trio〞标识之外,还经常用Maggiore 〔大调的〕或 Minore〔小调的〕中部标 识。如:贝多芬?第9 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的第一局部是e 小调,中部改C大调,乐谱上方标明“Maggiore〞。又如贝 多芬?第15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呈示部是 D大调,中部为b小调。
音乐曲式分析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音乐曲式的世界,包括定位和作用,各种经典曲式的 结构和特点,以及曲式在不同文化和时代下的发展。
三段论式曲式
1
引子
主题的引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发展
2
主题的发展和变化,创造出增长的紧张
感。
3
回旋
通过回旋到初始主题来完成音乐的结束。
圆舞曲式
特点
优雅而富有动感的舞曲,由三段 主题构成。
例子 快节奏的急板,慢节奏的慢板, 最后回到急板。
平行曲式
使用
用于重复相同的乐节和旋律,加强音乐的旋律 感。
效果
创造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动力。
变奏曲式
1
主题
原始乐段或旋律的呈现。
变奏
2
对主题进行多种变化和改编,展现创作
者的想象力。
3
再现
以变奏后的主题作为结尾,归结整体曲 式。
效果
营造出紧张感和变化,并引起听众的注意力。
交响曲式
结构
由多个乐章组成,包括快板、慢 板、舞曲板和终曲。
分析
分析乐队和乐器的运用,以及乐 曲的动态展示。
例子
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莫扎特的 《小夜曲》。
序曲式
1 功能
作为一部音乐作品的开头,引入主要主题和音乐元素。
2 演绎
如歌剧序曲,预先展示了剧情和情绪。
反复曲式
1
表现
通过反复展示同一主题或乐节,为音乐作品增加统一感。
2
巧妙利用
通过变奏、重复和对比等手法,创造出音乐的丰富性。
3
表现形式
有二段、三段和多段的反复曲式。
简单曲式
创作
简单曲式是许多音乐作品的基础,容易理解和创作。
音乐曲式分析课件PPT

通过打破传统节奏和节拍,创造出独特的曲式结构,使作品更具个 性。
融合不同音乐风格
将不同风格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曲式结构,为听众带来 新的听觉体验。
05 音乐曲式的未来发展
曲式发展的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音 乐曲式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
分析曲式结构
根据乐曲的特点,确定其曲式 类型(如奏鸣曲式、三部曲式 等),并分析其结构特点。
理解作品背景
了解作曲家的生活背景、创作 风格以及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分段与分句
将乐曲划分为段落和句子,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发展和 变化。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对乐曲的曲式 结构进行总结,并理解其在音 乐表现中的作用。
增强表现力
曲式结构的不同可以增强 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使音 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创作指导
曲式分析有助于指导音乐 创作,帮助创作者更好地 理解和运用各种音乐元素, 提高创作水平。
02 音乐曲式分析方法
曲式分析的基本步骤
乐谱研究
仔细阅读乐谱,注意观察旋律、 和声、节奏等音乐元素,以及 曲式结构的特点。
曲式的分类
01
02
03
一部曲式
最简单的曲式结构,通常 只有一个乐段,用于表达 单一的音乐形象。
二部曲式
由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 通常通常用于表达更为复杂和 丰富的音乐内容。
曲式的重要性
表达情感
曲式是音乐作品情感表达 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 曲式结构可以更好地传达 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
曲式分析的注意事项
尊重原作
在分析过程中,应尊重作曲家 的创作意图和原作的精神内涵
曲式分析

绪论一、音乐是什么二、对于“曲式”的五种认识三、曲式分析的几点说明第一部分:曲式分析基础知识第一章音乐语言的分类体系及分析要求一、怀特音乐分析四元分类体系二、节奏分析三、旋律分析四、和声分析第二章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一、三个基本名词二、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第三章句法结构一、构成句法的基本要素二、句法结构第四章音乐主题与音乐形象一、音乐主题二、音乐形象第二部分:典型曲式分析第五章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及陈述类型一、曲式发展的结构原则二、音乐的陈述类型第六章一段体一、一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一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三、一段体的从属部分四、一段体的细部结构思考与练习第七章二段体一、二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二段体的基本类型三、二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四、二段体的长度比例及从属部分五、二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结构的异同思考与练习第八章三段体一、三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三段体的基本类型三、三段体的再现段四、三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五、三段体的从属部分六、三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实例思考与练习第九章三部曲式与二部曲式一、三部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三部曲式的中部及其基本类型三、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首部和再现部)四、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思考与练习附:二部曲式第十章变奏曲式一、变奏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变奏曲的类型三、变奏曲的分组问题四、变奏曲的整体布局五、变奏曲的实例分析思考与练习第十一章回旋曲式一、回旋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古回旋曲(或“小型回旋曲式”)三、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回旋曲(或“典型回旋曲式”)四、浪漫主义以后回旋曲式的发展(或“回旋曲式的变体”)思考与练习第十二章奏鸣曲式一、关于奏鸣曲式的整体结构及其原则二、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三、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四、奏鸣曲式的再现部思考与练习附:回旋奏鸣曲式主要参考文献二、教案绪论一、音乐是什么1、从技术的角度看音乐(1)传统的:有调性的音乐(2)现代的:非调性的音乐2、从理论的角度看音乐(1)来源方面:有个性、有情感的声音信息。
曲式分析资料

曲式分析资料绪论一、音乐是什么二、对于“曲式”的五种认识三、曲式分析的几点说明第一部分:曲式分析基础知识第一章音乐语言的分类体系及分析要求一、怀特音乐分析四元分类体系二、节奏分析三、旋律分析四、和声分析第二章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一、三个基本名词二、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第三章句法结构一、构成句法的基本要素二、句法结构第四章音乐主题与音乐形象一、音乐主题二、音乐形象第二部分:典型曲式分析第五章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及陈述类型一、曲式发展的结构原则二、音乐的陈述类型第六章一段体一、一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一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三、一段体的从属部分四、一段体的细部结构思考与练习第七章二段体一、二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二段体的基本类型三、二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四、二段体的长度比例及从属部分五、二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结构的异同思考与练习第八章三段体一、三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三段体的基本类型三、三段体的再现段四、三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五、三段体的从属部分六、三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实例思考与练习第九章三部曲式与二部曲式一、三部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三部曲式的中部及其基本类型三、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首部和再现部)四、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思考与练习附:二部曲式第十章变奏曲式一、变奏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变奏曲的类型三、变奏曲的分组问题四、变奏曲的整体布局五、变奏曲的实例分析思考与练习第十一章回旋曲式一、回旋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古回旋曲(或“小型回旋曲式”)三、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回旋曲(或“典型回旋曲式”)四、浪漫主义以后回旋曲式的发展(或“回旋曲式的变体”)思考与练习第十二章奏鸣曲式一、关于奏鸣曲式的整体结构及其原则二、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三、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四、奏鸣曲式的再现部思考与练习附:回旋奏鸣曲式主要参考文献二、教案绪论一、音乐是什么1、从技术的角度看音乐(1)传统的:有调性的音乐(2)现代的:非调性的音乐2、从理论的角度看音乐(1)来源方面:有个性、有情感的声音信息。
复三部曲式教学精品PPT课件

作业:
1、分析:柴科夫斯基《四季》中的《六月- 船歌》第一乐部。
2、分析:柴科夫斯基《四季》中的《八月- 收获》第一乐部。
注意:动机、乐句、乐段之间的关系,以及动 机所表现的意境!
第二讲:复三部曲式的中部类型
一、复三部曲式的三声中部的特点 二、复三部曲式的插部的特点
复三部曲式的三声中部(呈示型 中部)的特点: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在奏鸣曲套曲中,常用于慢乐章,具有 一定的戏剧性;
2、主题材料上:有时比较繁复,有时比较 统一,两端与中部的对比通常是静与动的对 比;
3、结构上:是展开性的部分,表现为自由 松散的不稳定结构,段落划分不太清楚,内 部不重复,多用活跃的展开性结构;
4、和声:不稳定,变化频繁;
5、调性:不稳定,转调频繁,有时整个插部 没有一个中心调;
6、结束时通常会有起连接作用的段落来准备 再现;
7、写法:内部变化较大(因调性、和声多变 引起的)。听觉分析:柴科夫斯基《四季》中 的《六月-船歌》
19世纪以后的作曲家常把三声中部和插部的特 点结合起来,二者的差别已逐渐消失
作业:
分析:1、马思聪的《思乡曲》
2、肖邦的《夜曲》OP.48 NO.1
第一讲:复三部曲式的概述
一、复三部曲式的概念 二、复三部曲式的基本结构 三、复三部曲式的第一乐部 四、复三部曲式的分类
复三部曲式
一、复三部曲式的起源: 古组曲和大协奏曲中两首题材相同的舞曲的
交替 二、概念:是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
三段曲式精品PPT课件

④舒伯特《音乐瞬间》的曲式结构图式:
呈示段 中段 再现段
• 引子 A
B C A 尾声
•2 8
8 8 8 20
• f:----------降A:---------- f:------------F:----
27
• 课堂作业: 1、分析例77:施方春《送上我心头的思念》 2、分析例76 :张敬安《洪湖水,浪打浪》
戏谑献给孩子们二之21例6974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一对比中段的三段曲式的特征重点?二混合中段的三段曲式了解?三评讲作业对比中段的三段曲式的特征对比中段的三段曲式的特征?1中段采用新材料与两端部分形成对比?对比的强弱取决于作品规模的大小?在规模小的作品中对比较突出时常将中部反复或移调反复中部反复或移调反复?2具有一定程度的呈示性?3具有中间段落的不稳定性?4和声
25
3、尾声的结构功能:对全曲做出总结,对前奏或间 奏做出呼应。
分析例82:舒伯特《音乐瞬间》P108 ①作者简介: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 ②作品简介:“音乐瞬间”,又称“瞬想曲”。指
乐思比较单纯,规模较小,具有抒情性和即兴性 的器乐小曲。这是一首即兴性的抒情小品。整个 乐曲具有舞曲风格。 ③作品分析:重点分析尾声。
• 赏析:肖邦《c小调夜曲》Op.48,No.1
17
• 3、减弱性的再现:即结构缩小 • ①结构的省略(不反复)如例69巴托克 • ②结构的紧缩:音区降低,声部减少,织
体变疏,旋曲》钢三P102 • 2、莫扎特《风笛舞曲》钢一P34 • 评讲作业: 1、朱践耳《唱支山歌给党听》 2、谭露茜编曲《北风吹》
30
E角:I III IV VI VII I
G徵:I II IV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题
主题材料可能是单一的、复合的,也可能是 对比的,分为派生对比和并置对比。音乐作品中, 主题材料选择一种还是多种取决于内容和音乐形 象的要求,并可能以不同的表现手法来突出。为 了使音乐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优秀的音乐主题 往往在情绪持点、体裁特点、风格持点等三个方 面共行自己的特征。
与音乐作品中的其他成分相比较,主题凝 聚了其中最重要的素材,概括了音乐中最核心的 本质,体现了作品最基本的构思,是音乐各层次 构成的基础和发展的依据。
4
5
•
这四小节乐句可以划分为两个乐节,第一个
乐节包含两个节奏相同的动机,第二个动机是第
一个动机的二度模进。该动机性格鲜明,不但在
主题中被展开,而且在后面的变奏中不断发展、
变化。后乐节与前乐节在节奏、织体等方面形成
对比,开放于属和弦。
6
•
第一小节中上方声部的D、E、B形成一个
三音动机.后面两个上行的旋律音是三音动机
五、曲式的基本部分
曲式的基本部分主要起到主要主题初次陈述、中 间陈述和再现的作用,无论以什么符号标明,无论是 增加还是省略.都直接影响曲式结构的类型。
主要主题的初次陈述位于呈示部分,如三部曲式 的第一部分、回旋曲式的主部、奏鸣曲式呈示部等, 一般采用陈述性写法,结构规模依据作品的规模可大 可小。
16
曲式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
一、动机 二、主题 三、曲式结构单位 四、结构的周期性、综合与分解 五、曲式的基本部分 六、曲式的附属部分
2
一、动机
•
赋予主题以独特的性格面貌,具有特殊表情含
义的音调进行结合形式,是描绘某种特殊重要性格
或表情意义的一种音乐语言陈述结构。动机同时具
有功能含义和结构含义。在功能方面,指主题中含
8=1+1+1+1+1+1+1+1+1 综合:若干小片段的总和等于后面—个大的片段 构的长度与综合结构片段长度相同的段落并置。 例如:1+1+2=4,1/2+1/2+1/2+1=2,2+2+4=8
13
四、结构的周期性、综合与分解
分解:若干个小片段的总和等于前面一个大的片段,互 相间常是并置关系。有时也可能遇见与小节结构相违背 的分解的变体(分解时与小节不统一,如三拍子中两拍 的结合)。
10
二、主题
该乐章为奏呜曲式。乐曲没有引子铺垫,直接
奏出了一个由4个音符组成的、斩钉截铁的动机,它
在整个乐章中不断被发展、变化,成为整个交响曲
的核心,人们也把它叫做“命运动机”,极富战斗
力和号召力。这一动机经过一系列的模进变化,形
成了21小节的主题——呈示部的主部主题,音响坚
决、威严,力度对比鲜明,和声紧张,音乐形象带
有激动不安的色彩和英雄的气概。
11
三、曲式结构单位
音乐的曲式结构包括控体曲式结构和次级曲式 结构。音乐中具有一定完整件、能够独立存在的最 小曲式结构单位是乐段,向下可以划分出次级曲式 结构,向上可以构成更高一级的曲式结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主题和动机不是单纯的结 构概念,但是需要以结构的形式来表现。
的连续进行,但没有出现层音。下方声部第一
小节的G、D、E是动机的倒影逆行,第二小节
到第三小节的D、G、F是三音动机的逆行。
7
•
本例的前六个音符主题动机,重复一次,
分裂模进时只保留了的画的四个音符,重复
三次,模进一重复一模进,构成了一个乐段 规模的音乐片段。
8
二、主题
具有一定表现力的基本乐恩,用作全曲或 乐曲一部分发展基础的音乐素材,结构形式或 意义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能表现出清晰的音乐 性格。它是乐曲构成的基本因素之一,主要由 旋律体现,并配合和声、节奏、音色、织体、 速度等其他音乐要素来体现。
例如:4=2+2,2=1+1/2+1/2+1/2
14
四、结构的周期性、综合与分解
本例选自瓦格纳《婚礼进行曲》,综合性乐句
结构,bB大调单一调性。乐句内部的句读划分体现
出2+2+4的特征,每4小节为一个乐节,前4小节组
成的乐节又可以划分为两个2小节的乐汇,后乐节为
不可分割的整体,最后开放于属和弦。
15
有的、在音乐中起到核心作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格、成为具有展开潜力的核心,常在乐曲中进行各
种各样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出其重要性,如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动机”不但贯穿第一乐章,
而且影响全曲。
动机的功能作用包括三个方面:作为主题核心,
贯穿全曲;作为音乐延伸发展的种子材料;作为主
导的特征音调,反复出现于不同部位。
结束部分位于基本部分之后,可能是某一部分 的结尾,叫做“结束部”;可能是整部乐曲的结尾, 叫做“尾声”。结束部分长短不一,较短的结束部 分常见于乐曲完满终止之后的补充终止,终止型写 法,巩固、强调结束的乐思;较长的结束部分可能 对前面陈述的主题部分、或者完整的回顾与展开, 也可能形成全曲的高潮。
19
12
四、结构的周期性、综合与分解
在音乐内部结构中,由于句读划分的可能性, 使各音乐片段相互之间产生结构联系的逻辑要求,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结构的周期性、综合与分解。其 规律性的结合,保证整个结构的完整和统一。
周期性:长度相同的几个因素的连续,称为结构 的周期性。其中结构关系不改变,因而动力感不强。 常见于声乐作品,与诗韵相结合,器乐作品中相对 较少见。 例如:8=4+4,8=2+2+2+2,
再现部分是主要主题在中间陈述之后的重复出 现,体现了形成曲式最重要的美学原则,是促进整 个曲式统一的基础,几乎存在于所有传统曲式结构 之中。
17
六、曲式的附属部分
曲式的附属部分在一般曲式结构中不影响曲式 的类型,不直接参与曲式结构的形成,主要包括引 子、连接部和结束部分。
引子也叫“前奏”,是进入乐曲基本部分之前 的准备,通常位于乐曲或所准备的某一部分之前, 可能属于整个乐曲,也可能属于乐曲的某一部分, 其规模与整个作品相适应。引子常以后面主题的某 些因素为基础,如旋律片段、织体形态、节奏音型 等,甚至仅用一个和弦重复引导基本部分的呈示。 在大型曲式结构中,也可能有具有独立性,甚至自 身主题的引子[如贝多芬《钢琴奏呜曲(悲怆)》 op.13第乐章前面的引子)。3Fra bibliotek一、动机
在材料与结构方面,含有一个主要重音,并与环绕这 个重音的其他音组合成音组,其音高关系、节奏、和声等 方面有鲜明的特点,具有独立的音乐性格,是音乐作品中 表达内容时能独立存在的、清晰的最小结构单位。动机重 复、变形就成为主题的核心,甚至发展成完整乐思。
动机通常结束于和弦音,而不是延留音、经过音等和弦 外音,但可以结束于任何一个和弦的任何转位上。当音乐 最小结构为乐节时,动机的长度可能和乐节相一致;当音 乐最小结构为乐汇时,动机的长度也可能和乐汇相一致。 某个或几个动机可能相互结合,形成表达乐思的基本部分, 甚至可能贯穿音乐的始终。但在音乐作品小,动机也可能 不形成为乐句或乐段,而出现在音乐中具有展开性质的部 位。动机一般出现在乐曲的开始处,或音是某一较大曲式 结构的开始处。
五、曲式的基本部分
中间陈述位于乐曲的中间部分,可能是一个, 也可能有几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不同的写法: 可能揭示新的主题,这时往往保持陈述性写法,结 构相对比较规范,如单三部曲式的对比中部、复三 部曲式的三声中部、典型回旋曲式的插部及回旋奏 鸣曲式的插部等;也可能是主要主题的展开,即以 曾经陈述过的的主题材料为基础,将其进一步发展, 深化主题或赋予主题以新的意义,如单三部曲式的 发展中部、复三部曲式的插部等,最典型的代表是 奏鸣曲式的展开部。
18
六、曲式的附属部分
连接部位于所连接的两个曲式基本部分之间,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前面部分音乐成分的某 种补充,又是后面部分主题形象的难备,主要通过 调性布局和音乐材料的转换实现连接过渡。连接部 规模主要受曲式类型的影响,没有固定长度:短的 可能是一个乐句(可以叫连接句)甚至几个过渡和弦, 长的则可能是—个乐段(可以叫连接段),也可能大到 几十个小节、上百小节,形成音乐的高潮,衬托、 转换、深化主题。